线束切断压接及技术质量要求教案.ppt_第1页
线束切断压接及技术质量要求教案.ppt_第2页
线束切断压接及技术质量要求教案.ppt_第3页
线束切断压接及技术质量要求教案.ppt_第4页
线束切断压接及技术质量要求教案.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线束开线打端工程 目录 1 全自动开线打端机作业顺序2 打端时重点管理项目3 作业标准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5 测定器 高度测定器 拉力测定器 6 实施设备检查 确认线卡指示 找专用模具 1 3 4 找专用端子 固定端子轮 模具取部 端子安装到模具 6 7 8 2 5 模具保管盒保管确认 找专用模具 端子 模具确认 将模具装在压力机上 用杠杆将模具固定在压力机上 将端子安装到模具 确认端子保管箱 找专用端子 端子轮固定在压力机上 电源开关 ON 电灯开关 ON 电源开关ON 按照线卡输入作业要求 线径 长度 脱皮 显示器操作 1 开线打端机作业顺序 11 10 13 15 12 样品外观检查 长度 线色 线径 端子相异 检查芯线漏出 I BR不良 端子扭等 样品外观检查 采取样品 采取样品 打端位置及高度调整 高度值调整 打端位置 高度调整 14 9 打端高度 拉力值输入 试料粘贴 试料保管 记录 试料保管 按照线票实施正常开线打端作业 开线打端作业实施 1 开线打端机作业顺序 18 17 作业完成品挂在挂线台 作业完毕 16 电源开关 整理整顿 机器开动时禁止把手放在刀片或压轮上 调整高度时把导线盘 W D 绝缘线盘 I D 先稍微用力 然后再加大力度 W D I D调整 W D A 轻 D 重 I D 1 轻 8 重 作业时注意事项 1 开线打端机作业顺序 确认作业指示书或是作业管理表上的电线线种 线经 线色是否同一 调整刀片后确认是否有芯线切断 线皮伤痕及脱皮长度 切断面外观参考上记 电线脱皮不良类型 确认部分 打端时重点管理项目 芯线切断允许公差 区分 端子种类 一般端子 大型端子 3 5 8SQ 基准值 mm 0 3 0 8 0 5 1 0 绝缘打端终端部必须形成喇叭口 根据打端形态决定 喇叭口尺寸管理基准 喇叭口尺寸设定 日本 大型端子中比较薄的盒子内插入的是NO 1适用 备注 导体边 绝缘体边适用统一基准 2 打端时重点管理项目 喇叭口尺寸管理基准 区分 端子种类 零端子 特别形象 终端变形类型 0 1 0 4mm 终端未变形类型 0 0 4mm 按原则不标记 0 5mm以下管理 切断口尺寸管理基准 ES MS基准 0 5mm以内管理 端子种类别未区分 上记尺寸统一管理 一般端子 ES MS基准 竖送型号 横送型号 0 5mm以内管理 盒子锁两遍 重复锁 增加型号竖送式和横送式尺寸管理 切断口尺寸设定 世元ECS 横送式 竖送式适用统一基准 0 1 0 5mm零端子 2mm以内管理 日本 0 0 5mm 2 打端时重点管理项目 切断口管理基准 导体露出尺寸管理基准 ES MS基准 1mm以内管理 芯线不能入进去 端子种类别未区分 上记尺寸统一管理 一般端子 大型端子 3 5 8SQ 芯线露出防碍与盒子结合 0 5 1 5 1 0 2 0 0 0 1 0 PA LA 锁类型 导体露出尺寸设定 世元ECS ES MS基准 导体终端延长导体打端前部位1mm以内 0 1 1 0 导体终端 绝缘体终端适用统一基准 一般端子 日本 2 打端时重点管理项目 导体露出尺寸 芯线露出 管理基准 2 打端时重点管理项目 加工主要管理项目管理基准 3 作业基准 时时检查程序 线材左 右测识别基准 线材包装基准 3 作业基准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端子扭不良类型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端子扭不良原因 2 不良原因模具的端子移送器输送端子到打端位置时 移送器的弹簧张力太弱或太强情况下不能把端子传送到扁顶头l的正位置 发生未到达或超过的情况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端子扭不良原因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端子扭不良原因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端子扭不良原因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喇叭口 切断口不良类型 1 不良原因端子l和压接器的位置错误喇叭口未形成或形成太大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喇叭口不良原因 2 不良原因扁顶头部比STRIPGuidePlate更向后进端子偏移传送时不良现象发生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喇叭口不良原因 1 不良原因端子的切断部没有处在正位置 更突出或更向里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良现象 切断口不良表现在切断口太长或太短 切断面斜 划手 切断面弯曲 切断口太长时导致插盒子不到位 挂盒子 太短时导致伤端子 上刀片 端子超过正位置或未到达时出现不良 后刀片 前刀片 定位平台 导体扁顶头 绝缘扁顶头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切断口不良原因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切断口不良原因 端子勾是指打端时端子前端向上弯曲的现象 端子仰是指打端时端子前端向下弯曲的现象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端子仰 端子钩不良原因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端子仰 端子勾不良原因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端子仰 端子勾不良原因 Feeding距离是指为了打端到下一个端子槽的移动距离 切断面 切断支架 切断面在切断台里往返运动并起到切断端子Carrier的作用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其它不良类型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其它 Feeding距离 不良原因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其它 Feeding距离 不良原因 1 调整方法一般模具 打端高度 调整方法 使用17mmspanner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将圆盘设备分离 线盘空间 随机存储器 1 拉力 打端高度 弱的话插入线盘空间太强的情况将消除线盘空间并设定打端高度 注意事项调整打端高度一次不要将线盘空间装入3W张以上 避免刀片破损 导线盘 绝缘线盘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其它 拉力 打端高不良原因 4 各类型主要不良原因 其它 拉力 打端高度不良原因 高度测定器 拉力测定器 高度测试器 拉力测定器 1 1 5 测定器 高度测定器 拉力测定器 C H 导体部 非导体部各中心部测定 为避免测定误差把测定物固定在尖顶头和扁顶头之间 测定物不能倾斜 高度测试器是有检校正有效期的设备 1年1次检校正 高度测试器 扁顶头 尖顶头 测定部位 测定方法 5 测定器 高度测定器 1 C H允许公差 0 05mm以内 I H允许公差 0 1mm以内 测定高度位置基准 I H 线皮高度 C H 芯线高度 高度测定器 HeightGauge 扁顶头 ANVIL 和端子 端子和尖顶头 SPINDLE 要保持90度 端子的正面接触到扁顶头部位 千分尺测定方法 5 测定器 高度测定器 2 绝对不能把微调回转 可把粗调回转 高度测试器一定要在固定的状态下使用 1 测定前要确认 0 点 扁顶头和尖顶头终端接触之前把粗调慢慢地回转 扁顶头和尖顶头终端接触后 粗调慢慢地回转粗调声音响3声 嘟 嘟 嘟 发生时 0 点确认后再 0 点调整 2 测定 测定前打端部为点检压着痕和打端形象确认后测定 形象不良及压着痕过多产品是依赖QC测定 要测定的端子打端部与扁顶头调整平行 测定端子的时候有点倾斜的情况测定的值偏高 扁顶头和端子调整平行的状态下把粗调回转尖顶头接触到端子后 粗调的声音发生3回时读数 3 测定后措施 测定后把粗调反转移动后 把端子取出来 打端高度测定顺序 5 测定器 高度测定器 2 测定引张力位置基准 发动机 拉力测定器 紧急开关 红色 开关 测定器标度 端子固定台 电线固定台 电线固定杠杆 重新设置开关 引张力测试t器主要部位 电线线径别允许拉力标准 5 测定器 引张力测定器 2 首先确认要测定的电线 线径 和 允许固定力 打端部位 WH 不要固定 拉力 允许固定力 异常时测定已完了 及时停止测定 1 测定前 0 点确认 测定器的 0 点没调整重置按钮按住后针恢复测定器的标度把 0 调整到针的位置 数字是按重置后确认 0 点 P PTESTER的测定器标度 数据 文字板 里针和数字是否在 0 的位置要确认还有重置按钮是否在 ON 的位置要确认 2 测定 端子的打端部位避开后 终端部分固定 端子固定台 HOLDER 里固定后 把电线放在电线固定台里面把杠杆回转再把电线固定台 HOLDER 里固定 0 点位置确认和端子固定 电线固定好之后 按住开关2秒钟 电线固定台前进时测定器的标度测定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