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一缕育家风.doc_第1页
书香一缕育家风.doc_第2页
书香一缕育家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香一缕育家风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学习、重视读书的国度。我们倡导文化兴家,提倡书香不绝,这是因为它有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门第,改变自身进而改变家庭命运,所以我国格外重视家规、家训等家族道德体系的建设。这种道德体系不仅有神圣的权威性,而且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其中有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这些家训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为家庭成员制定了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我的爷爷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执教四十多年育人无数,对我的父亲也一直严格要求。“知识改变命运”,我的父亲作为家里的长子,主动报名参军,在部队念了军校,进修俄语。后来父亲转业回来,幼时的我每每见到父亲流利地与外国人交流、熟练的用外语看书看报,翻译电视播报,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崇拜感。去爷爷家玩耍的时候,我不经意间发现老家的墙上、床榻周围随处可见中学课本的数学公式,可见唐宋诗词歌赋,可见孙子、史记等经典著作,那时便产生浓厚的兴趣,闲来无事就翻翻书报。从前农村没有那么多幼儿玩具,多媒资料,这些便是父亲兄弟姐妹们启蒙的开始。姑姑成为教师,伯伯从事国税,都与爷爷潜移默化的书教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到了我这一代,自幼父亲便发掘我语言文字的天赋,在我读书看报上一直是全力支持、不吝金钱。家中书柜琳琅满目,并不仅是个摆设。还不认字的时候,我能看到的是每本书上父亲做的密密麻麻的批注,那时便有由衷的感叹。寒暑假期父母常陪我去图书馆,并且陪着我一起阅读,回家共同分享读书心得。下班以后和周末休息时,大多数的情况是各人自捧一册,沉浸其中,自娱自乐。在我高中奋战的时候,与我一起挑灯夜读的还有父亲母亲。他们通过自学,去到国外进修,成为了单位的中坚力量。他们用身体力行告诉我,知识使人进步。我的文学作品能够屡屡获奖,在高中便能和外教自在地交流,直到我进入国家重点大学修研文学,都离不开他们的言传身教。如今参加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在业余时间我仍习惯多读书,不仅提升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也是娱乐了身心,成为了我们家一种放松休闲的方式。这一切要感谢良好家风的传承,书香的传承。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中国古语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又说:“好学则智”。只有文化的阳光才能照亮昏暗的家庭;只有知识的良药才能疗救愚昧无知的心灵,在充满文化阳光的家庭中才能走出奋发有为,气宇轩昂的人才。家风是一种传统美德,好的家风对社会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优良的传统,更需要这种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