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我的母亲 老舍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赞颂与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记叙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品味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语言与手法。教学难点: 1、作者以时间为序,却能用平实的语言使人物形象与人物情感得到升华。 2、体会作者强调的母亲对其的影响。 3、理解母爱的无私,以及如何对待这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来自天堂的短信 2008年汶川地震,5月13日,震后的第二天,搜救工作还在继续。搜救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亡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屋压死的。透过间隙,可以看到她的姿势,她跪在地上,身上向前匍匐着,双手支撑在地面,救援人员已经确认她死亡,随后又冲废墟喊了几声,没人回应。当一群人走到下个废墟点时,救援队长突然跑回来,将手伸到女人身子下摸索着,紧接着高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一番努力后,人们救出了她身下的孩子,孩子被包裹着,大概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的庇护毫发无伤,还在熟睡。随行医生例行解开被子做检查,发现里面有个手机,下意识点开一看,上面有一条编辑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死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 从这个事情中,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 伟大的诗人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黎巴嫩的诗人纪伯伦曾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自己对母亲的爱,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老舍的文章我的母亲来重温母爱的无私,奉献和伟大。二、课文探究1,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优秀作家,人民艺术家,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父。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北京方家胡同小学任校长,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大学教中文,在许地山的鼓励下开始小说创作。英国六年期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等,其中老舍这个笔名是在老张的哲学中开始使用。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9年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使他在国内外获得声誉。1940年,曾赴西北战地慰问抗敌将士,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短篇小说集火车集等,剧本残雾。1946年去美国讲学,1949年回国,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这以后,他的创作热情更高,创作题材也更丰富,十几年间完成了二十多部剧本,其中龙须沟影响最大。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2,写作背景: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三、阅读课文 1,解决字词 撮:聚起,现多指把聚拢的东西铲起。 窘:本意指生活或处境困迫,这里指窘迫穷困,困苦。 份礼:指对办喜事或丧事的人表示祝贺或慰问时所送的钱或物。 刮痧: 庚子 昼夜:白天夜晚 私塾:就是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实行个别教学,没 有一定的教材和教学年限。 供给:满足社会购买力的需要或者按一定规格供应或作为伴随物而配给。 筹:设法弄到(钱,粮食等)。 撑持:勉强支撑。 倡:发动,首先提出。 耽误:因拖延或者错过时机而误事。 廿:二十 就寝:睡觉。思考一: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感情内敛而深厚。四、深入探究 1,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找出相应的表现句子,文章分段,概括分段内容,了解写作顺序。 文章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第1-2: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和母亲的出生,出嫁,“我”的出生。 第7-10:母亲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第11-12:母亲宽厚,坚强。 第13-14:母亲对子女的疼爱和理解。 第15-16:“我”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我”对母亲的感谢与怀念。 文章脉络:母亲的出生,出嫁,“我”的出生,三姐出嫁,母亲去世。 请划出在全文中起结构作用的时间句: 如“母亲生在农家”(第3自然段)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第4自然段)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第4自然段) “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第14自然段) “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第16自然段)2,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文章中找出相应句子,概括母亲形象。作为儿子,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作者通过对一段人生经历的回顾,记录了母亲朴素的一言一行,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 犊之情和子女的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 乐于助人,勤俭朴素,坚强善良,疼爱子女,热情好客,不怕吃苦。 回忆往事,悲伤难过,深深的自责,对母亲的惦念之情,对母亲去世的悲伤难过。3,课文先后6次提及母亲对“我”的影响,找出相应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第9段: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第10段:到如今我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 第12段: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 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第17段: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这些句子贯穿全文内容,从另一个角度也表现了母亲的伟大。五、重点研习 1,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体也好”,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埋下了伏笔。在老舍母亲的身上,也有着许多为当时旗人们所推崇的品德和所标榜的习性。老舍是母亲带大的,母亲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在他看来,都是应当做为生活规范,老舍的母亲像许多八旗妇女一样,干练、勤快、手巧,而且还继承了满人急公好义的传统品行,她特别乐于助人,能伸手帮别人一把的时候,从不推脱,总是有求必应,实心实意地去做; 2,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3,第13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1) 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2) 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3) 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4,文中写到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在面对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却曾经留下了四滴眼泪。为了自己的儿女留下的四滴眼泪。迅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母亲为儿女所留下的“四滴眼泪”。 (1)为哥哥留下的眼泪9自然段 (2)我升学时留下的眼泪13自然段 (3)我毕业时留下的眼泪13自然段 (4)我23岁时未被母亲的愿望时留下的眼泪14自然段思考这些眼泪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母亲对子女伟大,无私的爱。六、语言鉴赏 1,(1)第8段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为什么会这样,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 情。 因为部分昼夜,辛苦劳作。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的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 字 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的展示出来。 “桌椅都是旧的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从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对母亲的崇敬与歉疚。 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轮廓”的一 种画法。(2)第12段“可是母亲并不软弱”承上启下的作用。 描写理由面对动荡社会,一个人从没有办法中想出办法。因此作者由衷写道“母 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怎样理解?给“我”哪些教育? 母亲不识字,讲不出什么大道理,给“我”的教育不是语言上的,而是行动上的,不 是言传而是身教,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在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事方面给“我” 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勤劳诚实,做事认真仔细。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善良坚强。 (3)第13段细节描写,文章最精彩部分。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 界。 “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含泪把我送出门去。”没有对母亲做具体的描写,把镜头 对准了保证金上,这比“巨款”不仅是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是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可是,她挣扎着走去。” “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了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 这一特写镜头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除夕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刻画了什么形象? 一个“笑”字,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和抑制不住的激动表现的淋漓尽 致。一“愣”一“叹”里包含了复杂的心理活动,开始看到“我”的激动与欣喜到后来得 知“我”还要走的不舍。 刻画了一个深爱孩子却不给孩子带来任何负累的善良母亲形象。 “去吧,小子。”怎样的感情? 这句话看似普通,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奉献,和对儿子全部的爱。 (4)第15段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每逢接到家信消息。”“失去慈母失去了根。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不安,紧张的情感。连用四个“怕”字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 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十分朴素。 (5)第17段 “ 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蒲江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土木建筑大类】模拟练习
- 2025广东广州医科大学校本部招聘工作人员8人(第一次)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畜牧水产养殖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卫生健康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1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Human-VEGFA-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IV-1-IN-8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广州铁路安全大数据培训课件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课件
- 阴式手术术后护理
- 【课件】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 透析患者血磷控制健康宣教
- catia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SaaS市场行业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税务信息化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 记叙人称及叙述视角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 殡葬业务科管理制度
- JG/T 404-2013空气过滤器用滤料
- 大米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