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自然灾害与减灾.ppt_第1页
第12章+自然灾害与减灾.ppt_第2页
第12章+自然灾害与减灾.ppt_第3页
第12章+自然灾害与减灾.ppt_第4页
第12章+自然灾害与减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科学概论 旅游与环境学院 绪论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地球的物理性质 地球的圈层 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大气圈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水圈 地表形态 生物圈 地球环境及其变迁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主讲 魏秀国 xgwei2007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第12章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防灾减灾对策 地球科学概论 中国2005年自然灾害 据中国民政部消息 2005年全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洪涝 台风 旱灾 风雹 地震 雪灾 低温冷冻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0653 7万人 次 受灾 2475人死亡 紧急转移安置1570 3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3881 8万公顷 其中绝收面积459 7万公顷 倒塌房屋226 4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 1亿元 与近五年的灾情相比较 2005年紧急转移安置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为5年来的最大值 地球科学概论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 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潜在性和突发性周期性和群发性复杂性和多因性 地球科学概论 自然灾害的潜在性和突然性 作为地球系统的一种自发演化过程 灾害在发生之前都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孕育期 用来积累或转换能量 以打破系统原有的平衡和稳定性 由于灾害的成因机制和涉及的影响因素不同 这一阶段少则几天 多则几年到几百年 甚至更长时间 前者如台风和暴雨 后者如地震和火山喷发等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 自然灾害的周期性和群发性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和多因性 其一 灾害的周期性不仅局限在一种时间尺度上 还可以表现出层层嵌套的特异行为 其二 某种灾害常常与其他灾害组成灾害链 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带动了一系列相关灾害的出现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球科学概论 自然灾害的分类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我国通常将自然灾害划分为7种类型 干旱 洪涝 地震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 地球科学概论 常见的自然灾害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球科学概论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包括洪涝 干旱灾害 台风 冰雹 雪 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火山 地震灾害 山体崩塌 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风暴潮 海啸等海洋灾害 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地球科学概论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包括干旱 洪涝 冷冻 台风和风暴潮等 其中以干旱 洪涝和台风最为人们熟知 也是危害强烈 发生频繁的气象灾害类型 1干旱与沙漠化 2洪涝灾害 3热带气旋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球科学概论 龙卷风 地球环境与人类 地质灾害 滑坡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球科学概论 崩塌 地球科学概论 泥石流 顺坡堆积的大量碎屑物质 在瞬间集聚的超量水源以及山高谷深的地貌条件 构成了泥石流发育的三个基本前提 地球科学概论 地裂缝和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灾害是由于地面陷落或其他工程建筑物的突然塌陷 从而导致生命财产发生严重损失的一种特殊灾害 地裂缝是累进性发展的缓变型灾害 成因极为复杂 一种是由内动力形成的构造地裂缝 有多种几何型式 另一种则是外动力形成的非构造地裂缝 也有多种型式 地裂缝主要分布在平原 盆地 高原和台地等地貌区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球科学概论 地震 火山和海啸灾害 地震灾害 1 地震效应和地震烈度 地球科学概论 海啸 是由海底地震 海底或海岛火山爆发以及海底塌陷 滑坡和地裂缝等激发而引起的一种重力长波 引发破坏性海啸的条件有三 海底地震的震源较浅 一般要小于20 50km 且震级一般须在里氏6 5级以上 尽管无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作用或海底的弹性震动也可以引起比较弱的海啸 但一般情况下 海啸皆伴随着海底的大面积垂直运动而发生 海啸源区的水深较大 尤其是危害范围极广的跨洋海啸 其源区水深常在1000m以上 在浅水区多只能生成海洋激浪 地球科学概论 火山灾害 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构造 岩浆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岩浆在高温高压下形成时 一般呈潜柔状态 与所处环境保持平衡 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岩石圈破裂 导致上覆岩石的静压降低 塑性的岩浆变为液态 从较深处的高压区向地壳浅层的低压区运移 于构造薄弱部位冲出地表 形成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的直接致灾方式有火山泥石流 火山碎屑流 火山熔岩流 火山灰云和有毒性气体排放等 第十二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地球科学概论 防灾减灾体系 防灾减灾体系是人类社会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 增强抗御 承受灾害的能力 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灾害管理 防御 救援等组织体系与防灾工程 技术设施体系 包括灾害研究 监测 灾害信息处理 灾害预报 预警 防灾 抗灾 救灾 灾后援建等系统 是社会 经济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 地球科学概论 自然灾害的减灾工程 地球科学概论 防灾减灾对策 b 建立与社会 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c 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 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 发生 发展 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 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d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 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止灾情扩展 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 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a 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防灾减灾意识 地球科学概论 我国建成自然灾害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目前 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 广覆盖的气象 海洋 地震 水文 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 建立了气象卫星 海洋卫星 陆地卫星系列 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 民政部成立了国家减灾中心 加强了灾情监测 评估 综合分析和报送工作 每年年初组织年度重大自然灾害趋势预测会商 每月组织主要涉灾部门开展灾情会商 民政部还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