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J].doc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1.gif)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J].doc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2.gif)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J].doc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3.gif)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J].doc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4.gif)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J].doc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f239d00d-69da-4086-97fe-db537d688d6a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赖永波(福建江夏学院图书馆 福建 福州 350108)摘要移动图书馆服务是未来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方式,但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移动阅读服务,在信息内容提供、信息网络传播、服务区域范围等三个方面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为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图书馆应采取以下对策:提高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建立严格的信息资源使用审核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扩大移动服务内容提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的应用、严格控制访问权限;发布版权申明、谋求规避侵权。关键词移动图书馆;移动阅读;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Mobile Library Servi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Risk AnalysisLAI Yong-bo Fujian Jiangxia College Library Fuzhou 350108Abstract Mobile library service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future library service mode. But the library provide mobile reading service for readers, in information provided, information network dissemination, service areas from three aspects involv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risk. For avoi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fringements, the library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firstly ,impro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onsciousness and establish strict information resources use review mechanism; secondly, strengthe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enlarge mobile service contents provide; thirdly,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and strict control of access ;at last ,release the copyright notice and seek the evade infringement. Key words Mobile library; Mobile read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rt risk Class Number G250引言随着无线网络、3G技术等为代表的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普及,上网手机用户数量不断攀升,读者通过手机或者手持阅读器对电子资源进行无线接收和阅读即移动阅读成为一种新的阅读趋势,它克服了需要电脑、网络以及固定场所才能进行阅读的限制,是数字阅读、全民阅读的深化阅读形式,具有及时性、便携性、虚拟化、人性化等众多优势。移动阅读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提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图书馆将因为引入先进的移动阅读应用而获得更加广泛的读者群,它有利于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图书馆开展人性化服务,拓宽图书馆服务的时空范围,提高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实现服务质的飞跃,移动图书馆服务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方式。图书馆作为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在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也面临对作品的知识产权造成侵权的风险。2009年10月国家版权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图书馆著作权保护工作的通知,可见对图书馆涉及著作权保护问题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对移动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可能造成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规避风险的对策。1移动图书馆在信息内容提供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移动图书馆作为移动阅读内容提供者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是向读者提供信息资源包括实体信息资源和虚拟信息资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移动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来源主要有图书馆自有数字化资源包括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与购买的电子资源,和本馆购买的虚拟馆藏如中国知网远程访问。图书馆自有的数字化资源有些是自有版权如掌上国图向读者提供的年画、拓片等特色资源,有些没有自有版权如出于教学科研需要数字化本馆馆藏,本馆购买的虚拟馆藏只有访问权而不拥有版权。对于自有版权资源当然不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对进入公有领域的著作,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和传播也不存在侵权风险。对于专有领域还在版权保护期内的著作,图书馆应密切关注其版权归属问题。国家版权局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明确指出: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作品,不论已有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和固定都属于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第1款所指的复制行为。复制权是著作权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济权利,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有权决定是否复制和许可他人复制。图书馆数字化本馆馆藏,读者通过网络访问、浏览、下载、缓存作品等都是对作品的复制,只不过存在直接复制和间接复制、永久复制和暂时复制的差异。规避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充分利用有关著作合理使用的规定。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为了学校教学或者科学研究需要,少量数字化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科研人员使用属于合理使用。如果大量数字化,虽为上述目的也是非法使用。”可见评判是否合理使用的标准包括:(1)著作数字化和传播的是出而于公益性目的,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2)被数字化的著作是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数字化作品的程度应该是少量的。图书馆往往大量数字化包括属于专有领域本馆馆藏资源并用于提供移动阅读服务,虽然出于为教学、科研服务等公益性目的,但数量巨大,因此存在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的风险。2移动图书馆在信息网络传播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都赋予著作权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WCT)第8条也规定:“文学与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人应享有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对公众传播其著作的专属权利,有权选择公众接触其著作的地点与时间。”著作权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内容包括对信息进行交互式传播的权利以及对公众提供著作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以有线或无线信息网络方式向公众提供其作品。移动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主要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即便法律充许其可以通过数字方式扫描和复制著作,但对于著作的传输,将面临侵犯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风险。移动图书馆作为移动网络服务提供者还面临侵犯作品完整权的风险。根据著作权法第9条第4款之规定,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移动图书馆作为无线网络服务提供者,除了提供内容服务外,还按照用户的检索条件,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筛选后再有选择性地传输给读者,从而面临侵犯作品完整权的风险。移动图书馆具有文献传递功能,对于读者看到的文章,在初步速读后,针对个别确实需要进行精读和研究的文章,可以选择将文献自动发送到邮箱,以便方便使用电脑的时候进行仔细研究阅读。文献传递服务使读者利用文献资料变得更加容易,大大降低了文献资料的使用成本,一方面这种使用一旦超越合理的幅度,就会影响到著作的销售市场,损害出版商的经济利益,从而间接地降低著作权人从销售市场所获取的报酬,另一方面接受文献传递服务的读者有可能滥用权利,无限制地进行复制和散布,从而对著作权造成侵害。由于各国著作权法均未明确对图书馆的文献传递行为进行免责规定,这就意味着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蕴藏着极大的侵权责任风险。3移动图书馆在服务区域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7条规定,图书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为读者提供数字化作品,但强调服务对象必须“在本馆馆舍内”,通常理解为在图书馆实体建筑内。此条规定为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提供了保障,但同时作了严格的区域限定,限制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围,不利于馆舍外读者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在信息网络传播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区域范围已超出了图书馆建筑实体,用建筑实体来限定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实在与弘扬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知的精神背道而驰。因此应该在概念和观念上适度扩张馆舍范围的限定,在高校校园网内的服务应该被纳入“本馆馆舍内”的服务范围中,从而适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之规定。4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对策4.1提高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建立严格的信息资源使用审核机制图书馆要严格遵守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著作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学习,时刻关注国内外知识产权法规的变化,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要建立严格、详尽的资源使用审核机制和工作制度,按照“先授权、后传播”的作品使用原则,尽量获得版权所有者的书面授权或与数据库商达成授权使用协议,包括获取授权、合同条文审核、权利验证、违约责任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审核移动阅读服务内容过程中要熟悉哪些作品属于公有领域,哪些作品属于私有领域,及时调整移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策略,清除侵权盗版隐患,杜绝未经许可复制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合理、合法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充分尊重和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4.2加强资源整合、扩大移动服务内容提供图书馆要针对移动手持设备和移动阅读的特点,整合馆藏资源,选择适合移动阅读的内容,并加大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的加工存储。本馆馆藏资源尤其是自有知识产权的资源毕竟有限,这势必会影响移动服务内容的提供。图书馆可以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和公共馆建立图书馆联盟,在“云环境”、“云计算”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避免资源建设的重复浪费,解决移动服务内容提供的瓶颈问题。此外,移动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的信息资源相当一部分来源于移动服务供应商,图书馆可以加强与移动服务供应商的合作,获得发行作品的版权许可,这样既可以扩充资源利用范围,又具备了合法性。如上海图书馆与盛大文学协商合作模式,盛大文学通过“云中书城”向上海图书馆提供海量的数字版权;全美最大的电子书供应商Overdrive与纽约公共图书馆、爱尔华市公共图书馆、缅因州图书馆合作;美国移动技术提供商Boopsie与奥克兰大学图书馆、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圣克拉拉郡图书馆合作,提供移动阅读服务。4.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的应用、严格控制访问权限4.3.1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身份认证是指在移动图书馆应用系统中,读者要向图书馆提出开通移动阅读服务申请,图书馆向读者发送单一许可认证短信,每一个读者只能认证一台手持设备,这样就解决了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问题。读者再次访问的时候均不需要再输入繁琐的账号与密码,如果更换手机可申请再次认证,访问的所有个性化记录都保持不变。如果手机丢失,可以向图书馆管理员申请关闭,新手机认证后,丢失那部手机就再不能访问。4.3.2进行转发锁定转发锁定(Forward Lock)是指限制读者对访问过程中的页面链接和下载内容的非授权传播。也就是说,图书馆对移动阅读内容附加了转发锁定的标识信息,接收此信息的手持移动设备启动输出锁定功能,终端的输出信号被禁止,下载内容不能发送给其他非本馆认证成员,链接也不能使用,这样就防止了信息内容的无限扩散,有效保护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4.3.3应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持数据完整性数据加密技术是指为了加强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而将数据格式转化为密文进行传输和存储,是图书馆保护数字知识产权的常用手段之一。它可以防止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被修改、剔除、嵌入、替换或重发,保证读者接受和使用该数据的真实性,从而维护了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作品完整权,减少知识产权纠纷。4.4发布版权申明、谋求规避侵权版权申明内容可以重申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的公益性质,如掌上国图的免责声明:“掌上国图秉承国家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特点,读者在使用掌上国图各项服务时,除当地移动运营商收取GPRS流量费和短信费外,国家图书馆不收取任何费用。读者使用期间产生的相关费用请与移动运营商联系”。版权申明还可以明确规定著作的使用范围,如与Overdrive合作的图书馆在网站上严正声明,通过Overdrive获取的数字内容受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归著者所有,用户只能用于个人而非商业用途,无权修改、复制、重新发布、共享、邮寄、销售或用于其它与协议不一致的用途。对于一些未经授权但已收入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作品,可以通过版权声明谋求避免侵权。例如版权声明中可以这样说明:如果您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以移动阅读的方式为读者使用,请速通知我们,我们将撤除您的作品,同时根据此前的作品使用情况向您合理付酬。结语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建设还处起刚起步阶段,对移动图书馆服务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讨论还比较少,特别在流媒体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应用方面经验和成果甚少,适用于移动阅读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很薄弱。由于移动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的信息内容自身具有易于复制、修改的特征,对移动阅读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移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参考文献1刘永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知识产权问题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1):38-39.2王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行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9):32-36.3王根.中外版权制度中图书馆合理使用条款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3):39-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新
- 2025年木材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石英陶瓷项目申请报告
- 酵母营养盐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登飞来峰》名篇赏析及考题精讲
- 上海市技术开发合同(标准版)
- 光伏砷化镓组件制造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稀土电解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塑料压延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刨花板铺装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反洗钱阶段考试培训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收割芦苇施工方案
- 普通黄金现货购买合同8篇
- 预防静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三力测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视频讲解
- 2025年河南省人民法院聘用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与解析
- 2025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口腔冠延长术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 诊所经营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