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那镇“四在农家”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1页
迤那镇“四在农家”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2页
迤那镇“四在农家”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3页
迤那镇“四在农家”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4页
迤那镇“四在农家”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富、学、乐、美”优环境 破解“三农”促增收 迤那镇创建“四在农家”工作总结汇报富、美、乐、学“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贴近农村实际,符合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有效地触动了农民群众的兴奋点,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点燃了农民群众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激情。我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创建“四在农家”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以四在农家破解三农难题”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创新思路,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有效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一、建致富田园创建“富在农家”增收入“富在农家”就是要实现“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我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发展为重心,紧抓特色种养殖、经果林、中药材、畜牧、烤烟等产业,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一)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格局,大力发展以烤烟、精品苹果、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种植。2011年全镇种植玉米3.9万亩、马铃薯4.7万亩、烤烟种植2.18万亩、优质核桃和板栗0.45万亩、精品苹果0.2万亩;发展食用菌种植3万余袋,建成养心草种植基地700亩,种植芸豆4000亩,建成西瓜种植示范基地大棚20个,益母草种植项目正在申报。(二)大力发展以养猪、养牛、养羊为主的特色养殖。2011年,建设生猪集中养殖场3个(每个养殖场配种猪3头,能繁母猪100头),发放贫困户分散养殖商品仔猪2647头、能繁母牛720头,建成黑山羊养殖基地2个,建成特禽养殖基地(绿壳蛋鸡)1个,建林下养鸡基地1个。(三)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带贫困户”的运行模式,加大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将合心村石桥、新营、新河、元龙4个种植烤烟较为集中的村民组按照“行政区域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集体资产产权不变”的原则,成立了芙蓉王社区党支部;建立了大山养殖专业合作社、五星利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征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三星合作社、兴旺畜牧专业合作社等11个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了仙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现代烟草农业基地1.2万亩、精品苹果种植基地1个、黑山羊养殖基地2个、特禽养殖基地2个、中药材种植基地2个和生猪养殖基地4个,有效加快了农民增收脱贫步伐。二培育新农民创建“学在农家”长智慧“学在农家”就是要让农民“有其教”、“有其学”,实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我镇坚持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学文化,增长智慧和致富本领。(一)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队伍培训力度。以校安工程为重点的教育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建迤那二中、教师周围房、幼儿园等17个教育工程项目全面启动,总投资达到4500万元;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培训教师450人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二)充分整合资源,不断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通过利用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等平台和专家辅导等途径,采取集中学习培训、专题讲座、现场辅导等方式,培训农民群众8350余人(次),完成劳动技能培训5600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4330人。 (三)加快网络数字电视和产业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农民学习培训渠道。一是540户网络数字电视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投入使用,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收看中央和省、市、县多个电视频道,方便了群众及时掌握国家各种政策,领会各级各部门领导指示和会议精神,了解迤那经济社会建设动态,更好地促进迤那各项事业建设。二是强化督促检查,加快产业化实训基地建设。产业化实训基地是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的专业学校,我镇的产业化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将对我镇的产业化发展培训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四)在全镇上下掀起“再学习、再领会、再认识”的热潮。为进一步学习政策、领会精神,认清形势,我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村以上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省委战书书记、地委如培书记和县委兴友书记对迤那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学习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到迤那开展“四帮四促”活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学习中央、省、市、县各级文件,干部职工撰写了学习心得,各村组织召开了群众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传达学习内容,丰富了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的理论知识,使全镇人民进一步熟悉了政策,认清了迤那“提速发展、提前脱贫”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调动了全镇上下为实现“三年交卷”而努力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筑文化乐园创建“乐在农家”爽精神“乐在农家”就是要实现“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农村的环境靓起来,更要让农民的心里乐起来。我镇以“农民乐”为目标,以“加强建”为任务,扎实推进“乐在农家”创建活动。(一)强力推进活动场所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乐”的环境。一是老年公寓已于2010年12月底投入使用,鳏寡孤独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二是迤那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办公楼已建设完工,配置了办公设备、活动乐器等必备物品。三是老年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正在完善附属工程。四是文化小广场和生态公园已全部完工。(二)利用各种节假日举办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端午节、春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节假日举办篮球运动会、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提升农民群众精神文化境界,助推了迤那精神文明建设。(三)引导农民群众组建展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娱乐团体。我镇政府倡导、中心村村委会发起,组建了迤那中心健身娱乐队,成员达30人。健身娱乐队坚持每天晨练,开展老年迪斯科、健身舞、打腰鼓、扭秧歌等活动,不定期组织队员外出旅游和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通过健身娱乐队的带动,全镇建设娱乐活动正在不断扩大和普及。(四)积极配合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精心筹备、组织各类活动,多渠道营造“乐在农家”氛围。2011年1月以来,我镇共接待各级各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来宾300余批2700余人次,成功举办了省计生委和计生协会万千财富活动农机具发放仪式、地区残联主办的世界助残日、青团贵州省委和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主办的百名企业家走进迤那、共青团贵州省委主办的大学生“三下乡”等大型文娱活动20余次。迤那镇人潮涌动,精神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增比进位的决心和群众脱致富的信心不断加强。四、构特色家园创建“美在农家”展新貌“美在农家”就是要实现“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我镇坚持“有村庄、有村貌”的创建目标,大力开展村庄整治,不断改善民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富美协调发展。(一)以危房(茅草房)改造和生态家园建设为载体,着力改善民居条件。一是实施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整镇推进工程,2133户农村危房改全部完成;投资2600万元、惠及8247户群众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已完成5000余户。二是投资1800余万元的“芙蓉王”新村70户新居建设已全部完工、搬迁入住。三是老集镇风貌立面改造工程顺利开展,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二)大力实施通村油路建设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硬化工程,不断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一是完成秀水至迤那覆盖合心村、中心村和迤那至斗古覆盖中心村、合心村、中海村、樱桃村、乡民村及迤那至牛棚覆盖中心村的3条通乡油路建设;五星村至龙街和大山村经莲花村至黑土河及青山村至龙街镇的3条通村油路基本完成。二是完成合心村、中心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通组路和联户路)硬化19.7公里,并已向其他村逐步推开。(三)扎实抓好农村改水、改电、改炉改灶及沼气池建设工程,全面创建“美在农家”展新貌。一是以农村安全饮水为重点,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完成集镇周边五星村、合心村、中心村和茨营村、莲花村管道饮水工程,建成人饮小水窖1500余口,完成大山村、青山村和樱桃村水源点一期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