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 契丹族 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 长城 ,带去了 中原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2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耶律阿保机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 文字 ,国力不断增强。3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 党项族 ,原属 羌族 的一支。唐朝时集中到甘肃、陕西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4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 元昊 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 西夏 。元昊仿效 唐宋 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 西夏文字 。知识点二 辽与北宋的和战5辽太宗时,占领 燕云十六州 ,从此,辽与 中原王朝 的冲突加剧。6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 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 寇准 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 “澶渊之盟” 。知识点三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7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 北宋 , 宋朝 被动挨打,节节败退。 西夏 也遭受很大损失。后来,双方订立和约。随堂巩固案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辽)国政权的是( B )A赵佶B阿保机C元昊D阿骨打2(深圳市中考)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B )3银川是全国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凤凰城”的美誉。银川在古代称为兴庆,它曾是下列哪一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 ( B )A吐蕃B西夏C南诏D渤海选择题1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绘契丹人生活的诗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知识有( B )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 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契丹人过的是定居生活 契丹人靠打猎为生ABCD2(2014绍兴)右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D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礼乐文明的确立 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D农牧文化的交融3辽太宗统治时期,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了( B )A黄河以北地区B幽云十六州C淮河以北地区D长江中下游4(2014临沂市)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B )A宋太宗 B宋真宗C宋高宗 D宋太祖5(来宾市中考)1005年,结束紧张的战争状态,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D )A辽与西夏B辽与南宋C宋与西夏D辽与北宋6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B ) A澶渊之盟前B澶渊之盟后C宋金和议前D宋金和议后7西夏和北宋战争不断,后来双方议和的原因是( B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B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C北宋被西夏打败了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8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C )A宋王朝都要交纳大量岁币B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期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称的“二敌”指什么?指辽和西夏。(2)“二敌”在哪些方面仿效了“中国”(中原王朝)?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3)他们为什么要仿效中原王朝?他们仿效中原王朝对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加速了辽、西夏政权的封建化的进程,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4)材料二中“(辽)与朝廷”是通过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澶渊之盟。(5)你如何看待这一盟约?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在胜利的前提下,反而签定送“岁币”的和议,所以是屈辱的,它反映了北宋政治的腐败,北宋以金钱换得了和平,也反映了辽宋实力的均衡;对辽而言,因契丹族也是中华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