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记录.doc_第1页
8.1.1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记录.doc_第2页
8.1.1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记录.doc_第3页
8.1.1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记录.doc_第4页
8.1.1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记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记录新泰市金富城工贸有限公司(2017年3月)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一、识别依据首先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为3大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化学因素主要有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尘、石棉尘、金属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主要有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高、低气压等)、噪声与振动(如机械性噪声与振动、电磁性噪声与振动、流动性噪声与振动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生物因素主要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劳动过度心理和生理紧张;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良体位和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劳动工具。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在炎热季节受到长时间的太阳辐射导致中暑等;以及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有毒与无毒、高毒与低毒作业安排在同一车间内等;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其次按照2012年安监总局颁布施行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可分为以下10大类:粉尘类。包括矽尘、煤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和其他粉尘等。放射性物质类。包括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与其他放射性损伤等。化学物质类。包括铅、汞、锰、镉、钒、磷、砷、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苯等。物理因素。包括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等。生物因素。包括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等。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包括导致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和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等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包括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包括导致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包括石棉、联苯胺、苯、氯甲醚、砷等。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氧化锌、棉尘和不良作业条件等。二、识别的方法首先公司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制定识别小组如下:组 长:刘洋成 员:金银岗 马红霞 王锡阳 其次小组成员依据公司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及其布局,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等基本情况,应用查表法、经验法、类比法、综合法、等方法对职业病有害因素进行识别。通过识别全面辨识出究竟哪些作业场所、何种工艺流程中存在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具体职业危害因素如下:三、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一、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新泰市金富城工贸有限公司建厂时间2013单位注册地址新泰市泉沟镇邮政编码271207作业场所地址新泰市泉沟镇新甫门北200米路东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刘洋注册类型有限公司联系电业分类化工职业卫生负责人金银岗年末职工人数9联系电话 生产工人数9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9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女工人数1 二、单位生产基本情况主要原、辅材料主要中间品主要产品、副产品名称年用量单位名称年产量单位名称年产量单位酒精2000吨泰邦乙醇1000吨金富城3主要工艺流程简图(注明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环节) 95%乙醇生产工艺流程简图粗乙醇95%乙醇成品接收罐 回流罐冷凝器精馏塔蒸发釜废水无水乙醇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废水萃取剂粗乙醇2#塔2#塔蒸发釜含水溶剂罐无水溶剂罐1#塔蒸发釜1#塔无水乙醇三、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序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作业场所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设备状态操作方式是否隔离接触人数作业场所浓(强)度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总人数女工数有(名称)无有(名称)无1噪声蒸馏车间、锅炉房锅炉运行、泵运行正常人工否9075dB 耳塞2一氧化碳锅炉房锅炉正常是301.7mg/m3防毒口罩3煤尘、矽尘锅炉房锅炉正常是300.4mg/m3防尘口罩4游离二氧化硅锅炉房锅炉正常是305.7mg/m3防尘口罩5乙二醇蒸馏车间中间罐、蒸馏釜正常是6114防毒口罩6硫化氢事故池事故池废物正常否600.53mg/m3防毒口罩78填表部门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 年 月 日注: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 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序或装置。作业方式 指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工序的密闭化、自动化程度。可按全密闭、半密闭、敞开式、自动化、手工操作、隔离操作等情况填写。 四、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序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职业卫生培训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