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对讲机.doc_第1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对讲机.doc_第2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对讲机.doc_第3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对讲机.doc_第4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对讲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1 任务书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对讲机,要求采用调频方式工作,至少10米以上通话距离。2 设计方案选择方案一:发射试用调频无线送话器,接收采用集成电路KC538,具有中频放大、鉴频和音频功率放大等功能。KC538中频放大器采用三极管差分放大器,故有增益高和调配抑制比较好的特点。方案二:采用集成电路D1800,它作为收音机接收专业集成电路,功放部分则用D2822电路具有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灵敏度极高、性能稳定等优点。方案选择:综上电路,接收频率和工作电流都在要求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经过比较,方案二更具有简洁性,电路布复杂。因此本系统采用方案二设计。工作原理该对讲收音机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分为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发射部分电路采用本级振荡经调制差频后中频发射。接收部分采用相干解调方式放大输出。接收部分原理: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耦合到IC1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1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L4、R6、C10、C11等元件构成本振的调谐回路。在IC1内部混频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10.7MHz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由IC1的7、8、9脚内电路进行中频放大、检波,7、8、9脚外接的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此时,中频信号频率仍然是变化的,经过鉴频后变成变化的电压。10脚外接电容为鉴频电路的滤波电容。这个变化的电压就是音频信号,经过静噪的音频信号从14脚输出耦合至12脚内的功放电路,第一次功率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11脚输出,经过R10、C25、RP,耦合至IC2进行第二次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对讲机接收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对讲发射原理:变化着的声波被驻极体转换为变化着的电信号,经过R1、R2、C1阻抗均衡后,由VT1进行调制放大。C2、C3、C4、C5、L1以及VT1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结电容构成一个LC振荡电路,在调频电路中,很小的电容变化也会引起很大的频率变化。当电信号变化时,相应的也会有变化,这样频率就会有变化,就达到了调频的目的。经过VT1调制放大的信号经C6耦合至发射管VT2通过TX、C7向外发射调频信号。VT1、VT2用9018超高频三极管作为 振荡和发射专用管。 对讲机发射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调频对讲机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D1800芯片功能介绍: D1800 为单片FM/AM 收音机电路, FM 部分包含混频,本振中放,鉴频,静噪,低通滤波器等;AM 部分包括高放检波,此外还有音频驱动级和功放电路,用一块D1800 电路和少数外围元件,可制作完整的收音机。该电路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2.5V5V。D1800芯片功能方框如下图所示:D2822芯片功能介绍:D2822用于携式录音机或者收音机作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特点:电源降到1.8v时依旧能正常工作;交越失真小;静态电流小,可作桥式或立体式功放应用;外围元件少;通道分离度高;开机和关机无冲击噪声;软限幅等特点。D2822芯片功能方框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该芯片的各个引脚的功能:1号脚为左输出,2号脚为电源正极,3号脚为右输出,4号脚为电源负极,5号脚为右输入(负),6号脚为右输入(正),7号脚为左输入(负),8号脚为左输入。3 所需用的设备、仪器所需要的设备与工具: 电烙铁、示波器、万用表、焊锡、螺丝刀、手工钳、松香、海绵对讲机原料清单:名 称 与参数数量名 称 与参数数量称 与参数数量名称与参数数量名称与参数数量R1 1201C3 39P1C19 33P1L236T1正负极片2R2 4.3K1C4 68P1C20 223P1L335T1焊片1R3 36K1C5 6P1C21 103P1L435T12.56自攻4R4 1001C6 6P1C22 103P1V1 9018H12.58自攻1R5 10K1C7 39P1C23 104P1V2 9018H12.54螺杆3R6 1K1C8 39P1C24 2201LED311.74螺杆1R7 4.3K1C9 15P1C25 104P1电位器110cm长细线3R8 4.3K1C10 10P1C26 223P1话筒16cm长细线3R9 5601C11单联1C27 104P1IC1 18001平行线1R10 2.4K1C12 223P1C28 103P1IC2 28221电路板1R11 471C13 223P1C29 103P1开关1喇叭1R12 151C14 221P1C30 2201开关按钮1拉杆天线1套R13 3301C15 18P1C31 103P1大拨盘1机壳1R14 10K1C16 75P1C32 104P1小拨盘1图纸1C1 224P1C17 101P1CY 104P1电池正极片1C2 102P1C18 103P1L1 35T1电池负极片14 设计步骤分析确定完成课程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原理图并及时答辩。购买元器件和相关实验用品。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元器件。适当修剪电子元器件的管脚。调试对讲机发射极接收部件。由指导老师检测对讲机质量。及时完成上交课程设计报告。5 系统电路性能指标测试结果2FSK调制原理波形图如下图理论各点波形如下图实际的测试波形如下原始语音信号: 载波波形: 已调信号: 用于混频的本振信号: 解调后的音频信号:6 焊接、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1)对讲机接收信号不清晰,有效接收距离过短,调节电感。(2)对讲机的发射装置的发射信号不能被对讲机的接收装置接收,调节线圈间的距离。(3)对讲机的发射装置的发射信号不能被对讲机的接收装置接收,适当调节线圈间的距离。(4)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接反,以至于不能正常发光。重新将发光二极管焊接到正确的位置。 (5)扬声器不会发声。电路板上有的地方虚焊,重新焊接之后即可。(6)对讲机接触不良,声音时断时续,且有较大杂音。检查电路板上什么地方虚焊,或不该连在一起的管脚有接触。7 收获、体会和改进设计的建议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会了许多。原本觉得很高端的对讲机,竟然在我的搭档的努力下亲手做了出来,让我觉得,书本里的知识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制作的过程让我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电路板上器件的分布相对较为集中紧凑,很多管脚距离非常近,要很小心不让它们连在一起,因此焊的相对比较慢,极大的考验了我的耐心和细心。在调试的时候,也要很耐心的一点点找自己对讲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