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简单染色.ppt_第1页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简单染色.ppt_第2页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简单染色.ppt_第3页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简单染色.ppt_第4页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简单染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油镜的使用技术及维护的基本知识学习微生物涂片 单染色的基本技术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学习简单的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的简单染色 二 实验原理1 显微镜的构造1 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照明装置 聚光镜 虹彩光圈 反光镜等 它使检视物放大 生成物象 2 机械部分 镜座 镜臂 镜筒 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 载物台转移器 粗调节器 细调节器等部件 它起着支持调节固定等作用 图1 1 2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1 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2 显微镜的分辨率 是表示显微镜辨析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 可用公式表示为 D 2n sin 2 式中D 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 平均0 55 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折射率 镜口角 即入射角 D值越小 分辨率越高 看到的物象越清晰 油镜使用的原理油镜 即油浸接物镜 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 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 使光线受到曲折 发生散射 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 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 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 则几乎不发生折射 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 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根据公式D 2n sin 2 增大分母 使得D值减小 分辨率增大 1 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 以免损坏 2 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 不能用手指或粗布 以保证光洁度3 观察标本时 必须依次用低 中 高倍镜 最后用油镜 当目视接目镜时 特别在使用油镜时 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 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 拿显微镜时 一定要右手拿镜臂 左手托镜座 不可单手拿 更不可倾斜拿 5 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以免镜片滋生霉菌而腐蚀镜片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 实验原理2 细菌的单染色细菌细胞微小 透明 不易观察 需染上颜色 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 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染色前必须固定细菌 其目的是 一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 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 常用的有加热和化学固定两种方法 固定时尽量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三 实验材料 奥林巴斯双筒普通光学显微镜 吕氏美蓝染色液 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结晶紫染色液 香柏油 镜头清洗液 V乙醚 V酒精 7 3 无菌水 大肠杆菌 藤黄微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斜面菌种 载玻片 接种环 酒精灯 香柏油 擦镜纸 吸水纸 四 实验步骤 二 显微操作 1 低倍镜观察 粗调 细调 依次再进行中倍 高倍观察2 油镜观察 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 提升聚光镜 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 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 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3 换片 另换新片 必须从第三条开始操作 4 用后复原 观察完毕 上悬镜筒 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 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擦去残留的油 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后将镜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