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2 第二章 编制依据 2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2 第一节 施工步骤 2 第二节 材料 设备 劳动力组织计划 4 第四章 平台 2 钢管架验算 4 第五章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11 第一节 现场安全施工管理 11 第二节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交底 12 第三节 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3 第四节 防止起重机倾翻措施 14 第六章 应急预案 14 第一节 应急领导小组 14 第二节 应急材料准备 15 精品资料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根据业主要求 原图纸 1 楼四层 1 D 轴交 1 12 轴 1 15 轴之间的 7 块玻璃 改为 两端开门 中间改为一整块玻璃 修改以后中间一块大玻璃的尺寸为 7 33 米 2 97 米 玻璃采用 12 12A 12mm 中空钢化玻璃 第二章第二章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 幕墙施工图 2 相关规范 规程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 DB33 1035 2006 省标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 2011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 20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 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 2012 3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施工总总体部署体部署 第一第一节节 施工步施工步骤骤 第一步 用 50T 汽车吊将装有玻璃的玻璃架从平台 1 吊至平台 2 起吊高度为 17 米 第二步 将装有玻璃的玻璃架从平台 2 用卷扬机吊运至平台 3 第三步 先安装好玻璃槽 工人用玻璃吸盘将玻璃抬进玻璃槽 上下固定好玻璃 平台 2 用钢管搭设长 8000mm 上口宽 2632mm 下口宽 7915mm 高 4716mm 表 面满铺 10mm 的木板 在平台三的顶安装 2 个定滑轮 后面设置 2 台卷扬机 玻璃架子 精品资料 重量 7 4 4 3 10 0 4 10 2 2 2 68 米 68 米 3 77 公斤 米 260 公斤 玻璃重量 7 33 2 97 24 2 5 1306 公斤 吊装简图 玻璃架子图 精品资料 第二第二节节 材料 材料 设备设备 劳动劳动力力组织计组织计划划 1 材料组织计划 经过计算各材料需求量如下表 材材 料料 组组 织织 计计 划划 材料名称材料名称单单位位需用数量需用数量 钢管吨2 扣件只1000 10mm 木板 张 56 铁丝 米300 2 设备组织计划 设备设备名称名称单单位位需用数量需用数量 汽车吊 50T 台1 架子扳手把4 扭力扳手把4 移动电箱只3 全站仪台1 水准仪台2 卷扬机台2 定滑轮只2 电焊机台2 玻璃吸盘只12 注 现场施工机械通过检测合格后使用 各项计量仪器进场使用前 进行计量检测 检测校检合 格后方可使用 3 劳动力组织计划 劳劳 动动 力力 组组 织织 图图 序 号工 种人 员 数 量 1搬运工12 2电工1 3汽车吊司机1 4电焊工2 5架子工6 6其他2 第四章第四章 平台平台 2 钢钢管架管架验验算算 本验算采用品铭软件 淅江省 V7 6 进行计算 参数参数选选取取 计算荷载取值 按实际施工情况取值 如下 10mm 木板自重标准值 gk 0 45kN m2 精品资料 钢管重量 3 84kg m 按 48 3 5 取值 钢管验算参数选取 按 48 3 2 取值 截面积 A 4 504cm2 惯性距 I 11 357cm4 截面模量 W 4 732cm3 回转半径 i 1 587cm 直角 旋转扣件抗承载力为 8 0KN 钢钢管平台安全性核算管平台安全性核算 一 验算操作层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及变形 1 计算简图 钢管计算简图 2 强度验算 1 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标准值 钢管自重标准值 P 0 0384kN m 10mm 木板恒荷载标准值 gk 0 45kN m2 0 375m 0 16875kN m 活荷载标准值 qk 2 1kN m2 0 375m 0 79kN m 2 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计算值 恒荷载计算值 q1 1 2 0 113 1 2 0 0384 0 182kN m 活荷载计算值 q2 1 4 0 79 1 11kN m 3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最不利位置时与恒荷载组合的弯矩 弯矩按连续三 跨考虑 组合后跨中最大弯矩的计算公式如下 Mmax 0 08q1l2 0 10q2l2 0 08 0 182 0 1 1 11 1 02 0 126kN m 精品资料 组合后支座处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0 1q1l2 0 117q2l2 0 1 0 182 0 117 1 11 1 02 0 148kN m 4 取跨中和支座处的弯矩最大值进行抗弯强度验算 Mmax 跨中 0 126 Mmax 支座 0 148 Mmax W 0 148kN m 4 732cm3 31 3N mm2 水平横向杆的水平横向杆的计计算算强强度小于度小于 205N mm2 满满足足强强度要求 符合安全度要求 符合安全计计算 算 3 刚度 变形 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挠度 计算公式为 Vmax 0 677q1l4 100EI 0 99q2l4 100EI 静荷载标准值 q1 0 0384 0 113 0 1514kN m 活荷载标准值 q2 0 79kN 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0 677 0 1514 0 99 0 79 10004 100 2 06 105 11 357 104 0 378mm 10mm 且 1000 150 横向水平杆最大横向水平杆最大挠挠度度满满足要求 足要求 二 验算操作层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及变形 纵向水平杆计算简图如下 1 纵向水平杆荷载值计算 纵向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0 0384 0 9 0 03456KN 10mm 木板的荷载标准值 p2 0 30 0 9 0 375 0 10125KN 活荷载标准值 qk 2 1 0 9 0 375 0 70875KN 荷载的计算值 P 0 0384 1 2 0 1125 1 2 0 7875 1 4 1 93KN 恒荷载计算取值 q1 1 2 0 0384 0 1125 0 181kN m 活荷载计算取值 q2 1 4 0 7875 1 103kN m 精品资料 2 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纵向水平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计算值最大不利的弯矩组合 弯 矩按连续三跨考虑 组合后跨中最大弯矩的计算公式如下 Mmax 0 08q1l2 0 289q2l2 0 08 0 181 0 289 1 103 1 52 0 7498kN m 组合后支座处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0 1q1l2 0 311q2l2 0 1 0 181 0 311 1 103 1 52 0 81251kN m 取跨中和支座处的弯矩最大值进行抗弯强度验算 Mmax 跨中 0 333 Mmax 支座 0 361 抗弯强度 Mmax W 0 361 106 4 732 103 76 3N mm2 f 205N mm2 平杆平杆刚刚度度满满足要求 符合安全足要求 符合安全许许可可 3 纵向水平杆刚度 挠度 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纵向水平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大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作用下最大挠度计算公式为 Vqmax 0 677q1l4 100EI 集中荷载作用下最大挠度计算公式为 V pmax 2 716q2l3 100EI 纵向水平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为 V 1 0 677 0 0384 10004 100 2 06 105 11 357 104 0 011mm 纵向水平杆受集中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集中荷载 P 1 28KN V 2 2 716 1280 10003 100 2 06 105 11 357 104 1 49mm 最大挠度 精品资料 V V 1 V 2 0 011 1 49 1 501mm 10mm 且 1000 150 最大最大挠挠度度满满足要求足要求 三 验算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的计算 查规范中表 5 1 7 得 Rc 8kN 操作层纵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给立杆竖向设计值 F 1 4 2 1 1 2 0 3 1 0 1 0 1 2 1 0 5 0 0384 1 2 0 0146 5 3 62kN Rc 顶顶面面纵纵向水平杆与立杆向水平杆与立杆连连接采用双扣件 接采用双扣件 四 立杆的强度及稳定性计算 1 验算长细比 立杆横距 lb 1 0m 按二步三跨布置 查规范表 5 3 3 长度系数取 1 5 钢管回转半径 i 1 587cm 截面面积 As 450 4mm2 查规范 5 1 9 容许长细比为 210 由规范 5 1 9 公式 并取 k 1 长细比 l0 i k h i 1 1 5 180 1 587 170 1 210 满足要求 2 确定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由规范 5 3 3 公式 取 k 1 155 得 l0 k h i 1 155 1 5 180 1 587 196 5 用插入法 查附录 C 表 C 得 0 165 3 立杆段轴向力设计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 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为0 1161kN m NG1 0 1161 1 00 2 2 0 038 1 80 18 00 2 474kN 2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采用木板脚手板 标准值为0 45kN m2 NG2 0 45 10 0 9 1 5 0 3 2 3 745kN 3 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挡板 标准值为0 15kN m NG3 0 15 10 1 2 0 75 kN 4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 包括安全网 0 005 kN m2 NG4 0 005 1 18 0 09 kN 精品资料 经计算得到 静荷载标准值 NG NG1 NG2 NG3 NG4 5 264 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 1 2取值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NQ 3 1 1 2 2 3 kN 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 1 2 NG 0 85 1 4NQ 1 2 5 264 0 85 1 4 3 9 887 kN 不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 1 2NG 1 4NQ 1 2 5 264 1 4 3 10 517kN 4 稳定性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 0 7 z s 0 其中 0 基本风压 kN m2 按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的规定采 用 0 0 32 kN m2 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 按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的规定 采用 z 0 74 s 风荷载体型系数 取值为0 214 经计算得到 风荷载标准值为 Wk 0 7 0 32 0 74 0 214 0 035 kN m2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为 Mw 0 85 1 4WkLah2 10 0 85 1 4 0 035 1 1 82 10 0 014 kN m 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 A MW W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 9 887 kN 不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 A f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 N 10 517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 1 58 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01 表 精品资料 5 3 3得 k 1 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01 表 5 3 3得 1 5 计算长度 由公式 l0 kuh 确定 l0 3 118 m 长细比 L0 i 197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o i 的结果查表得到 0 186 立杆净截面面积 A 4 89 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W 5 08 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考虑风荷载时 9886 56 0 186 489 13676 831 5080 111 391 N mm2 立杆立杆稳稳定性定性计计算算 111 391 N mm2 小于小于 立杆的抗立杆的抗压强压强度度设计值设计值 f 205 N mm2 满满足要求 足要求 不考虑风荷载时 10516 56 0 186 489 115 625 N mm2 立杆立杆稳稳定性定性计计算算 115 625 N mm2 小于小于 立杆的抗立杆的抗压强压强度度设计值设计值 f 205 N mm2 满满足要求 足要求 精品资料 第五章第五章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第一第一节节 现场现场安全施工管理安全施工管理 安全组织机构图 1 安全目标 杜绝一切伤亡事故 2 安全保证措施 1 坚决执行国家劳动部颁发的 劳动操作规程 按照钢结构的安装工艺要求精心 操作 2 严格执行 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十项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生产十不准 等规定 工地实行班前安全交底 班后安全小结 并不断开展 参加安全部门的安全生产活动 3 施工机械及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 专人负责 不得带病作业或超负荷作业 发现 不正常现象 应停止作业 不得在运转中修理 4 对所有进场安装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接受公司 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且都必须 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经常性做安全教育 建立职工安全教育档案 对不安全行为与经 济挂钩 采取奖罚措施 5 吊装区域内 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 工地应加强防火工作 现场焊接区域 易燃 物品必须在安全距离以外堆放 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具 技术 胡桂青 吊装队长 刘亮亮 现场指挥 施佳华 安全 严官德 专职安全员 毛水诗 搬运工 吊装工 电 工 总指挥 郭正仁 精品资料 6 特殊工种均需持证上岗 班组开展安全比赛活动 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 7 氧气 乙炔 电焊机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使用保管 第二第二节节 施工施工现场现场安全生安全生产产交底交底 1 贯彻执行劳动保护 安全生产 消防工作的各类法规 条例 规定 遵守局 公 司的安全生产制度 规定 要求 2 施工负责人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增强法制观念和提高职工的安全生 产思想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自觉遵守安全纪律 安全生产制度 服从安全生产管理 3 所有的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正确穿 戴和使用好 劳动防护用品 4 认真贯彻执行工地分部分项 工种及施工技术交底要求 施工负责人必须检查 具体施工人员的落实情况 并经常性督促 指导 确保施工安全 5 施工负责人应对所属施工及生活区域的施工安全质量 防火 治安 生活卫生 各方面全面负责 6 按规定做好 三上岗 一讲评 活动 即做好上岗交底 上岗检查 上岗记录及 周安全活动 定期检查工地安全活动 安全防火 生活卫生 做好检查活动的有关记录 7 对施工区域 作业环境 操作设施设备 工具用具等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和 隐患 立即停止施工并落实整改 确认安全后方准施工 8 机械设备 脚手架 卷扬机等设施 使用前需经有关单位按规定验收 并做好验 收及交付使用的书面手续 严禁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下投入使用 9 对于施工现场的设施 设备的各种安全设施 安全标志和警告牌等不得擅自拆 除 更动 必须经规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员的同意 并采取必要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能 拆除 10 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培训 考核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 岗作业 起重吊装人员遵守十不吊规定 严禁不懂电气 机械的人员擅自操作使用电器 机械设备 11 必须严格执行各类防火防爆制度 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吸烟及动用明火 消防器 材不准挪作它用 电焊 气割作业应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 精品资料 严禁使用电炉 配备有一定数量干粉灭火器 落实防火 防中毒措施 并指派专人值班 12 工地电气设备 在使用前应先进行检查 如不符合安全使用规定时应及时整改 整改合格后方准使用 严禁擅自乱拖乱拉私接电气线路 13 其他未经交底人员一律不准上岗 新进人员上岗 须经施工负责人作补充交底 第三第三节节 现场现场安全生安全生产产技技术术措施措施 1 要在职工中牢牢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 认识到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做到每天班前教育 班前总结 班前检查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 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 吊装前起重指挥要仔细检查吊具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是否有损伤 所有起重指 挥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 高空操作人员应符合空施工体质要求 开工前检查身体 5 高空作业人员应佩带工具袋 工具应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放在易失落的地方 所 有手动 如手锤 扳手 撬棍 应穿上绳子套在安全带或手腕上 防止失落伤及他人 6 钢结构是良好导电体 四周应接地良好 施工用的电源线必须是绝缘电缆线 所有电动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严格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 7 高空作业人员严禁带病作业 禁止酒后作业 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8 吊装时应架设风速仪 风力超过 6 级或雷雨时应禁止吊装 夜间吊装必须保证 足够的照明 构件不得悬空过夜 9 二氧化碳 氧气及乙炔属易爆 易燃物品 应妥善保管 严禁在明火附近作业 严禁吸烟 第四第四节节 防止起重机防止起重机倾倾翻措施翻措施 1 吊装现场道路必须平整坚实 回填土 松软土层要进行处理 如土质松软 应单 独铺设道路 起重机不得停置在斜坡上工作 也不允许起重机两个边一高一低 2 严禁超载吊装 3 禁止斜吊 斜吊会造成超负荷及钢丝绳出槽 甚至造成拉断绳索和翻车事故 斜 精品资料 吊还会使重物在脱离地面后发生快速摆动 可能碰伤人或其他物体 4 绑扎构件的吊索须经过计算 所有起重工具 应定期进行检查 对损坏者作出鉴定 绑扎方法应正确牢固 以防吊装中吊索破断或从构件上滑脱 使起重机失重而倾翻 5 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构件设备 6 禁止在六级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7 指挥人员应使用统一指挥信号 信号要鲜明 准确 起重机驾驶人员应听从指挥 第六章第六章 应应急急预预案案 第一第一节节 应应急急领导领导小小组组 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 救援 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郭正仁为第一安全责任人 项目副经理施佳华为直接安全责任人 严官德 为现场专职安全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