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有线对讲机.doc_第1页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有线对讲机.doc_第2页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有线对讲机.doc_第3页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有线对讲机.doc_第4页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有线对讲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中南民族大学有线对讲机课程设计报告院系: 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 自动化类 班级: 2015级1502班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学号: 201522222222 姓名: 等等等 指导教师: 等等等 时间:2017年5月24日目录1 设计任务12 需求分析13 设计方案23.1 流程图23.2 理论分析24 详细设计24.1 话筒电路24.2 前置放大电路34.3 功率放大电路45 调试与测试45.1 电路仿真45.2 电路调试56 总结74欢迎下载。有线对讲机1 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有线对讲机: 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 作用距离1米。 电源电压+9V,PO0.5W。2 需求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依赖于电子产品,对讲机作为一种近距离的、简单的传输工具,不需要中转站和地面交换站的支持,就可以进行有效的通信,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对讲机也可以使人们便利地与朋友或整个团队沟通,设计克服了电路复杂、故障范围大、对讲距离近的矛盾,电路经过优化组合,制作容易,性能更高。就对讲机而言,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双工通信三种。但前两种方式现已基本不实用。单工通信信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发送端只能发送信息,不能接受信息,接收端只能接收信息,不能发生信息,数据信号仅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收发的工作,必须轮流交替地进行。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同时进行双向传输信息。在这种方式下,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综上所述,可见双工通信相对来说比较优越的,使用双工通信方式制作的对讲机具备了传统对讲机所有的优点和特点,具有切实可行的设计理念和广泛的应用市场。对讲机一般主要应用在公安、民航、运输、水利、铁路、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用于团体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以提高沟通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3 设计方案图3.1 总流程图3.1 流程图话筒将语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前置放大完成对所转换成的弱电信号的电压放大。音频放大完成弱信号的电压和电流放大。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3.2 理论分析对于扬声器,其输出功率为0.5瓦,阻抗为8欧姆,因此,从电路输出的正弦波的电压幅值:人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信号经过话筒转换为电信号,幅值约为10mV,要使扬声器工作在额定功率下,则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整个电路的放大倍数:因此,本次设计中使信号通过前置放大电路后,前置放大电路使电压放大10倍左右,功率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在30倍以上。4 详细设计4.1 话筒电路用驻极体话筒对外界音频进行采集,驻极体话筒体积小、频率范围宽且价格客观。如图4.1所示,其中R1()作为话筒内场效应管的负载电阻,它的取值直接关系到话筒的直流偏置。驻极体话筒引出端有两端式和三端式,本次设计采用两端输出方式。二端输出方式是将场效应管接成漏极输出电路,类似晶体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只需两根引出线,漏极D与电源正极之间接一个漏极电阻R,信号由漏极输出有图4.1 驻极体话筒电路一定的电压增益,因而话筒的灵敏度比较高,但动态范围比较小。4.2 前置放大电路为了提高前置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电阻和共模抑制性能,减少输出噪声,集成芯片接成同相比例放大器并加入负反馈,保证输出电压不失真,输出接滑动变阻器以调节音量。电路图如图4.2所示,该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由其中的R1()和R2()确定,前置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约为10倍,计算方式如下:R4是作为输出衰减作用,使得放大后的电压增益在011倍之间。C1、C3为输入输出耦合电容,用以削弱直流信号从而减弱信号的失真度。对于集成芯片,选用NE5532,主要是有下面三个原因: 小信号带宽:10MHZ。图4.2 前置放大电路 共模抑制比高(70dB)。 电源电压范围为515V,可与驻极体话筒和等芯片使用同一电源。4.3 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倍数要大于30倍,因此选择使用LM386集成运放芯片。LM386是一种音频集成功放,自身功耗低、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低失真度的低频功率放大器,且根据外接电路的不同可使放大倍数在20倍到200倍范围内可调。LM386的2号引脚为反相输入端,3号引脚为同相输入端;5号引脚为输出端;6号和4号引脚分别为电源和地;1号和8号引脚为电压增益设定端;使用时在7号引脚和地之间接旁路电容,通常取10F。如无震荡7脚可悬空不接。图4.3 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图如图4.3所示,其中C1电容做耦合电容;C2做旁路电容。1脚和8脚之间接C3使得放大器的增益为200;6脚上并联的两个电容可消除可能产生的自激震荡。5 调试与测试5.1 电路仿真前置放大采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模拟人说话的声音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变化。人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信号峰峰值约为10mV,频率约在651000Hz,前置放大电路在Multisim软件中的仿真结果如图5.1.1所示。A通道(红色)为输入电压,B通道(紫色)为输出电压。放大倍数约为11倍,与理论值相同。图5.1.1 电压放大输出波形功率放大由于Multisim中没有LM386芯片,而自己又封装比较麻烦,因而改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图5.1.2所示。图5.1.2 功率放大输出波形A通道(红色)为输入电压;B通道(紫色)为输出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倍,符合理论计算结果。5.2 电路调试将一个小模块在电路板上搭建出来之后,用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输入,将输出信号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最后将各个模块组合在一起,进行最后的调试。所有实物搭建完成之后,进行功能测试时,出现以下情况:1. 前置放大输出无波形原因:驻极体话筒的正负极分辨错误。驻极体话筒输出端的上拉电阻应为10千欧以上,而一开始用的是一个50欧姆的电阻,使得采集的信号很小,因而放大后无明显波形。2. 功率放大输出为杂波原因:功放电路的输入输出端未接电容。开始的时候有个电解电容极性接反了,老师说,对于单向通过的信号没有影响,但是经过试验,还是有一点点小波动的。3. 输出有大量杂音原因:未加入滤波电路,比如:切比雪夫滤波器、贝塞尔滤波器等等理论输入幅值为毫伏级电压,且频率约为30Hz至800Hz的低频范围,若输入信号未在该范围内,则会导致输出结果出现失真或无响应。图5.2 实物图线路的布置不是很合理,线路之间产生了干扰,使得信号有了损失。实物图如图5.2所示。调试过程花费了大量时间,不能正确输出很大原因是焊接线路的问题,还有调试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不稳定,比如:直流双电源的输出电压与仪器显示的数值不相符、示波器未接入任何信号却显示波形等等。调试结果:实现了清晰的声音单向传输,原因是因为没能使双方都能进行对话,仅能单方面语音传输。虽然电路都相同,但另一方的电路不能输出正确的语音信息。6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完成了设计目的:实现有线对讲,传输距离1米。该电路主要应用了集成运放芯片NE5532搭建的电压放大电路和LM386芯片搭建的功率放大电路,完成了声音信号到电信号,再由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过程,从而实现了对讲机的基本功能。集成运放电路主要由负反馈电路组成,其放大倍数的计算相对较简单,而功率放大器LM386的放大增益有几种不同的形式,放大倍数由20倍到200倍不等,且该部分电路的组成比较复杂,需要虚拟仿真之后再进行实物制作以节约成本。7 心得体会在本次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双电源供电的解决方式、电容滤波等等,这需要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比较熟悉。设计有几种不同的方案,既要保证电路的可实现性,又要使得电路的设计简单,比如功放芯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