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化学方程式练习.docx_第1页
八下化学方程式练习.docx_第2页
八下化学方程式练习.docx_第3页
八下化学方程式练习.docx_第4页
八下化学方程式练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方程式练习1、 选择题1.下列有关2COO2 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2克一氧化碳和1克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克二氧化碳B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C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2.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 )A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B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每4g氢气跟3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4g水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十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的化学式为XY3B、若mg 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 Z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a一b)g Y24.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总质量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 中氧原子总数C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5.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6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款新型手机电池,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O BCO2 CO2 DH27.法国科学家为库尔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海藻灰溶液(主要成分为NaI)与浓硫酸混合时产生一种美丽的紫色蒸气,从而发现了碘(I)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aI+5H2SO44I2+4X+H2S+4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为( )ANa2S B. Na2SO3 C. NaOH D. Na2SO4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MgO2 2MgO BH2O2MnO2=H2OMnO2O2C4Fe3O2 2Fe2O3 D4P5O2 2P2O59.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无法确定10.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不能确定11.下列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的是( )ACH4 BC6H12O6 CC2H5OH DC2H412.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克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克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 B32 C48 D9613.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毫升水和50毫升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C在100克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克过氧化氢和70克水D12克碳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克二氧化碳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克)181232反应后质量(克)x(未知)26212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克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5.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是化合反应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二、填空题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试计算:(1)该反应中H2O、H2、O2微粒的个数比为 ;(2)该反应中H2O、H2、O2的质量比为 ;(3)如果18g水通电全部分解,可得到氧气16g,同时得到氢气 g;(4)如果72g水通电全部分解,可得到氢气 g;(5)要得到1g氢气,需要分解水的质量是 g;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则该反应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分子种类;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种类(3)已知反应ABCD,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克,则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 克。3.A物质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克的纯净物B在一定条件下按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反应,当B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克C物质和9克D物质。(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2)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4某学生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HgO=2HgO2 BKClO2 KClO2 CCO2 CO2 D2P25O2=2P2O2其中的错误有如下几种,请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1)化学式写错的是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是 。(3)“”或“”符号使用不当的是 。(4)反应条件漏写的是 。5现有下列物质:水、铁丝、氧气、硫黄、高锰酸钾,从中选出物质,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物质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2)有两种气体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3)点燃物质,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一种物质受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 。6.在A+2B2C的反应中,若32g物质A和足量物质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物质C,则参加反应的物质B的质量为 。若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遵守客观事实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最基本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学习科学中十分重要。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H2+Cl2点燃 2HCl,即想到以下两点,你能想到更多吗?(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氢元素和氯元素;(c) 。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要求或事实,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 。(2)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 。(3)在催化剂作用下,汽车尾气中含有的CO与NO有毒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三、实验题1.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2O34Al3O2。对“电解10吨氧化铝最多生产多少吨铝?”一题,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请你回答问题:(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正确吗? 。(2)对“34克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一题,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你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2.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克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克。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请回答: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克)424416408408(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 克。(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3某同学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已知FeSFeS):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硫粉的质量(克)163232铁粉的质量(克)282856硫化亚铁的质量(克)444488(1)第二次实验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 。(2)通过实验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从上表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是 。(3)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48克硫粉完全反应,则需要铁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亚铁多少克?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分析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35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204(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整数最简比);(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各多少?(要有计算过程)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如图甲所示发生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二氧化锰0.5g,在分液漏斗内加入该过氧化氢溶液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