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危险货物分类.ppt_第1页
第二章 危险货物分类.ppt_第2页
第二章 危险货物分类.ppt_第3页
第二章 危险货物分类.ppt_第4页
第二章 危险货物分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危险货物分类 为待运危险货物划定类别的人 货主 托运人 主管机关 本章目录 第一节危险货物分类第二节第1类 爆炸品第三节第2类 气体第四节第3类 易燃液体第五节第4类 易燃固体 易自燃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六节第5类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七节第6类 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八节第7类 放射性物质第九节第8类 腐蚀品第十节第9类 杂类 第一节危险货物分类一 分类第1类爆炸品1 1类 1 6类第2类气体2 1易燃气体2 2非易燃 无毒气体2 3有毒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 易自燃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4 1易燃固体 自反应物质和固体退敏爆炸品4 2易自燃物质4 3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5 1氧化剂5 2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和感染性物质6 1有毒物质6 2感染性物质第7类放射性物质第8类腐蚀性物质第9类杂类 二 分类时碰到的几个问题 1 海洋污染物2 废弃物3 二种以上危险性的主次确定4 有些危险总是主要危险5 具有其他危险性的放射性物质6 样品运输 三 包装类的确定包装类 适于高度危险性的物质包装类 适于中度危险性的物质包装类 适于低度危险性的物质 四 术语物品 含有危险货物的装置 如 打火机 本节要点 1 分类 2 不符合 国际危规 的废弃物如何运输 3 主危险的确定 本节习题 第二节第1类 爆炸品一 说明 一般情况下按照 危险货物一览表 的要求去做 特殊情况下主管机关有权为特殊目的运输爆炸品 二 定义1 通过自身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温度 压力和速度造成周围环境破坏的物质2 通过自身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视觉 听觉效果的物质 三 分类第1 1类 第1 6类配装类 两种不同的爆炸品一起运输 而不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也不会提高事故的危害程度 则称为 可配装的 配装类从A L 不包括I 加上N和S 一共13个配装类 四 爆炸机理爆炸现象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爆炸 轮胎爆炸 核爆炸 核裂变和核聚变 化学爆炸 物质内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 产生高温 高压气体 具备三个因素 反应速度快 释放大量热 产生大量气体 二种爆炸性质 爆炸性化合物 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不需要氧气 五 爆炸危险衡量指标1 敏感度 对外界能量作用反应的难易程度2 爆轰速度3000m s3 威力和猛度4 安定性 一定时期内 保持其物理 化学性质的能力 冲击感度 5s延滞期的爆发点 爆速这三个参数 只需满足其中的一个便可确认为爆炸品 例 炸药 六 主要危害1 爆炸破坏性 冲击波2 毒害性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氮化物 一氧化碳比氧更具亲和力 在血液里置换氧 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内呼吸窒息而死 人体靠血红蛋白吸收氧进行内呼吸 3 燃烧性 中心温度可达1500 4500 七 装卸积载预防措施1 挂 B 字旗或长方形红旗 晚上红色环照灯2 酸 碱会使爆炸品降低稳定性 油脂会缓慢放热3 积载处远离热 火 电 热感度4 装载高度低于3米 冲击感度5 点火 起爆炸药不能配装6 金属 坚硬物会提高敏感度7 洒落物用松软器具扫集8 火灾严禁沙土压盖 八 烟花爆竹 UN03351 3G或1 4G 1 4S 例1 2000年5月15日荷兰烟花仓库100多吨爆炸 死20多人 例2 2003年7月28日河北省辛集烟花厂晒药 产生的热量大于散失的热量 引起爆炸 死40多人 本节要点 1 爆炸品的配装 2 爆炸危险衡量指标 3 装卸注意事项 本节习题 第三节第2类 气体一 运输状态下的气体 压缩气体 常温下不能液化 液化气体 常温下加压能液化 冷冻液化气体 低温下加压能液化 溶解气体 加压后溶解在溶剂中 二 分类2 1类易燃气体 1 与空气混合物所占比例13 可点燃 2 燃烧范围大于12个百分点2 2类非易燃 无毒气体 有窒息性 二氯二氟甲烷UN1028UN1013二氧化碳比重1 5 氧化性 氧气 UN1072比重1 1 2 3类有毒气体 半致死浓度LC50在 5000mL m3硫化氢UN1053恶臭比重1 2 甲硫醇UN1264恶臭易燃比重1 7 三 气体危险性排序第2 3类第2 1类第2 2类 四 气体特性及装卸积载预防措施1 气体的物理特性 1 压缩性和液化性 2 流动扩散性 3 加压溶解性 2 化学特性 1 易燃性燃爆范围 可燃气体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数 氢气 爆炸下限4 上限74 2 爆炸范围70 2 燃爆下限越低 燃烧或爆炸的范围越大的气体越危险 2 毒性2 3类在气体中比重很大 如氰化氢达到0 01 0 02 吸入半小时即死亡 污水泵站硫化氢中毒自燃之谜船舱中发生漏气怎么办 浇水 关阀门 通风 撒石灰中和 打电话报警 大声呼救 4 腐蚀性酸性气体有腐蚀性 对人 植物 动物接触危害 侵蚀金属和建筑堵漏 3 助燃性和窒息性氧气本身不燃烧 但助燃 1986年8月21日夜 喀麦隆尼奥斯湖二氧化碳喷发 50米高气柱 16公里外尼奥斯村1746人全部窒息而死 本节要点 1 气体液化的一般规律 2 气体的燃爆特性 3 漏气的急救措施 本节习题 第四节第3类 易燃液体一 引言说明闪点的确定是建议性的 每批货物的闪点可能有变化 如有疑问 应该通过试验确定 我国 水路危规 把易燃液体分为 高闪点 23 61 中闪点 18 23 低闪点 18 以下 二 定义易燃液体 闭杯闪点试验61 及以下 不分小类 包括两种物质 易燃液体 液态退敏爆炸品液态退敏爆炸品 UN1204硝化甘油酒精溶液 含硝化甘油 1 UN3064硝化甘油酒精溶液 含硝化甘油1 5 UN3343硝化甘油混合物 退敏的 液体的 易燃的 未另列明的 含硝化甘油 30 三 包装类的确定根据液体的闪点而定 四 闪点的确定闪点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明火接触时发生瞬间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燃 一闪即灭 不足以持续燃烧 但是一个危险信号闪点测试方法 闭杯闪点 开杯闪点 英 美 法 德 俄 荷6国测试方法可供借鉴 五 理化特性和预防措施1 汽化和燃爆性2 高度易燃性3 蒸气压和受热膨胀性4 流动扩散性5 与强酸 氧化剂反应剧烈 引起燃烧6 毒性7 静电积聚性8 密度9 装卸 运输预防措施 本节要点 1 易燃液体的闪点 2 易燃液体的高度易燃性 3 易燃液体的静电积聚性 4 易燃液体着火扑救时的注意点 本节习题 第五节第4类 易燃固体 易自燃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一 分类4 1类易燃固体 镁粉 铝粉 硫磺 磷 樟脑 4 2类易自燃物质硝化纤维 废胶片 4 3类遇水易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金属钠 钾 锂 乙炔 遇水反应物质 二 燃烧特性以是否产生可燃气体分为两种类型 1 燃烧在气相进行2 固体表面直接与氧化合 不产生可燃气体 放出光和热 不产生火焰 木炭 金属 三 第4 1类易燃固体包括 易燃固体 自反应物质 固体退敏爆炸品1 易燃固体 易于燃烧和经摩擦可能起火的物质2 自反应物质 对热不稳定 没有氧气参与也易产生强烈放热分解的物质 3 固体退敏爆炸品 被水或酒精稀释后的爆炸品 4 危险特性和预防措施 1 危险特性 燃点低 燃速快 产生高温粒子 粉 雾状易燃固体可发生粉尘爆炸 有些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 2 预防措施 粉状物着火不能用水扑救 有爆炸危险的 不能用砂土压盖 一般不用酸碱泡沫灭火器 四 4 2类易自燃物质包括 引火性物质 自热物质1 引火性物质 数量即使很少 与空气接触5分钟即着火必须划入包装类 2 自热物质 数量较大 时间较长会自行发热着火3 危险特性自燃点低 黄磷燃点34 易于氧化分解 硝化纤维废胶片 缺氧也能自燃 油布 硝化纤维挤压 有些自燃时放出毒气 黄磷燃烧时放出五氧化二磷P2O5 五 4 3类遇水反应物质 此类物质遇水会放出达到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1 危险特性 遇水燃爆性 金属钠 钾 锂 电石 毒害性2 防护措施 不能与水 酸 氧化剂接触严禁用水扑救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剂注意防毒几种易燃固体的主要危险 本节要点 1 易燃固体的燃烧特性 2 自反应物质的分解温度和控制温度 3 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和预防措施 4 易自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本节习题 第六节第5类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一 引言说明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 在类别的划分标准上也分别用了两套标准 二 分类5 1类氧化性物质本身未必燃烧 放出氧气 5 2类有机过氧化物遇热不稳定 发热并自行加速分解 三 5 1类氧化性物质1 危险特性 1 分子中含有过氧基 具有极强的得电子能力 强氧化性 2 分子内部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放出氧 1947年法国大本营号爆炸事件 3 能和其他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酸 碱 硫磺 油脂 粉尘 积热 自燃 4 遇酸接触 产生毒气 2 储运措施 1 严禁受热 2 与易燃物分开 3 避免摩擦 震动 4 干燥 5 远离酸类 6 注意防毒 7 大量水灭火常见氧化剂 四 5 2类有机过氧化物1 因其很危险又分成七种类型 A B C D E F G A型不准运输 G型可不执行5 2类规定 2 有机过氧化物被划定为包装类 3 主要危险特性 1 含有过氧基 两个氧原子的共价键是弱键 不稳定 震动 热会断裂而分解 2 分解的产物是自由基 联馈反应 常规方法无法扑灭 3 对杂质敏感 4 过氧基断裂所需能量很小 分解温度很低 5 强烈毒性和腐蚀性 4 预防措施5 装卸要求6 消防与急救 1 雾状水灭火 2 大量水浸没包件 使其冷却7 例 过氧化苯甲酰1983年12月5日上海县曹行中利化工厂 砸缓冲罐 改化粪缸 爆炸 死3人 伤4人 本节要点 1 5 1类的危险特性和储运措施 2 了解次氯酸钙和过氧化氢 3 5 2类的主要危险特性 本节习题 第七节第6类 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一 定义6 1类有毒物质 吞咽 吸入或皮肤接触易于造成死亡 严重伤害 6 2类感染性物质 含有病原体的物质 包括 细菌 病毒 真菌 寄生物 二 6 1类有毒物质1 毒性衡量标准 急性经口吞咽毒性LD50 急性皮肤接触毒性LD50 急性吸入毒性LC50 2 特性 未稳定的状态 不能运输3 包装包装类分类标准表 4 影响毒性的因素本身的化学结构 烃和羟属脂溶性物质 渗透性强 烃 碳氢化合物 羟基 氢氧基 卤素 强烈的吸附电子作用 使毒性极化醚键 有定向排列性 使毒性深入到脂肪中去物理性质 颗粒越小 毒性越大 铅弹 铅粉 水解性 脂溶性越大毒性越大 碳酸钡 易溶水 有毒 硫酸钡 不溶水 就无毒 作为钡餐 外界条件 气候温度高 湿度大 毒性易吸收饮酒会增强吸毒能力个人对毒性的敏感性有差异性 5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 95 以上 皮肤 消化道 河豚鱼中毒 6 预防措施装卸 挂双网 机械负荷减25 不得靠近食品 粮食开舱通风 检测个人防护 穿戴防护用品及时清洗不饮酒 印度博帕尔化学泄漏事故 四 6 2类感染性物质1 分类原则 UN2814对人感染 也对动物感染UN2900只对动物感染2 危险类的确定3 生物制品 诊断样品 基因重组生物 医疗废弃物的运输越来越多 法老的咒语 本节要点 1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和毒性衡量标准 2 影响毒性的因素 3 感染性物质的危险类 本节习题 第八节第7类 放射性物质一 定义 放射性物质 托运货物超规定的放射性活度和比活度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物质每秒钟放出的粒子数量放射性比活度 单位重量物质每秒放出的粒子数量 有些物质不算第7类物质 1 运输工具的一部分 核动力船 2 企业内部运输3 在人体内的诊断或医疗用品 同位素治疗仪 4 获批准的消费产品 同位素离子钟 医疗器械 5 矿石 二 分类1 按放射性比活度分类 1 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 LSA LSA LSA 2 表面污染物体 SCO SCO 3 可裂变物质 4 低弥散性物质 5 其他形式放射性物质 2 包件分类 1 豁免型包件辐射水平 2 工业型包件 3 A型包件 4 B型包件 5 C型包件 6 特殊安排运输的包件 外表面任何一点的辐射水平低于5 Sv h 单位时间照受到的放射性剂量当量 折算量 3米处的辐射水平 1cSv h 只能盛装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和表面污染物 盛放高比活度放射性物质 A1型盛放特殊形式的放射性物质 A2型盛放一般形式的放射性物质 3米处的辐射水平 1cSv h 只能盛装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和表面污染物 盛放高比活度放射性物质 A1型盛放特殊形式的放射性物质 A2型盛放一般形式的放射性物质 工业型包件的活度超过了限量时 用B型包件 B U 型 单方批准 B M 型 多方批准 A型包件的活度超过了限量时 用C型包件 除了裂变物质和低弥散物质需多方批准 其他需单方批准 3 按危险程度分级 级 白色标志 最低 级 黄色标志 次之 级 黄色标志 最高 放射性包件危险排序与其他危险货物包装等级排序相反 其他危险货物包装侧重于强度 而放射性物质的包件的分级侧重于屏蔽 三 运输指数和临界安全指数在包件外表面1m远处以毫希沃特 小时 mSv h 为单位的最高辐射强度 再乘以100 就是运输指数集装箱 运输工具的运输指数是所有包件运输指数之和 临界安全指数也是如此 四 运输指数 临界安全指数 辐射水平的限值非独家使用一个运输工具或集装箱 放射性物质的检测 运输指数不大于10临界安全指数不大于50外表面任何一点最大辐射水平不超过2mSv h独家使用 运输指数可大于10临界安全指数可大于50外表面任何一点最大辐射水平不超过10mSv h空货包大部分的事故都发生在空货包上 五 放射性的危害a射线 内照射危害大 外照射危害不大B射线 内照射危害小 外照射危害大r射线 主要是外照射危害 内照射危害不大中子源 主要是外照射危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俄罗斯间谍死于钋 210敌对势力利用放射性破坏尼克松访华 六 装卸及防护措施1 包装要求 1 表面光滑 避免积水 2 封严 抗压 抗腐蚀和屏蔽 3 强度要高 4 考虑其他危险性的防护要求 2 装卸作业 1 准备充分 减少接触时间 2 穿戴防护用品 3 保护货物完整 4 严禁吸烟 饮水 进食 3 辐射防护方法外照射防护原则 缩短受照射时间 加大与源的距离 屏蔽射线内照射防护 1 禁食 戴口罩 防止由消化道进入人体 2 湿润 通风 防止粉尘飞扬 防止由呼吸道进入人体 3 防止皮肤碰伤放射性物质的丢失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辐射 本节要点 1 放射性活度 比活度 辐射水平 2 豁免型包件 工业型包件 A型包件 B型包件 C型包件 3 危险分级及与一般危险货物分级的区别 4 运输指数 5 放射性危害及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