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1 1 2 说明下列信号是周期信号还是非周期信号 若是周期信号 求其周期 T a sinsin3atbt b sin4sin7atbt c sin3cos 33 141atbt 和 d cossin2atbt e 56 sincossin 257 ttt abc f 2 sin2 at g 2 sin2sin5 atbt 2 1 5 粗略绘出下列各函数式表示的信号波形 1 30 t f tet 2 2 530 tt f teet 3 sin203 t f tett 4 sin at f t at 5 2 06 k f kk 6 05 k f kek 7 0f kkkn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3 1 7 改变例题 1 2 中信号处理的分步次序为 1 反褶 时延 尺度变换 2 尺度变 换 反褶 时延 3 尺度变换 时延 反褶 重绘 12 ft 的波形 并与例题 1 2 的结果相比较 4 1 8 试判断下列方程所描述的系统是否为线性系统 是否非时变系统 1 5 dr t r te t dt 2 5 t dr tde t tr trde t dtdt 3 2 10 10r te t 4 2 2 10 d r tdr t r te t dtdt 1 10 一线性非时变系统具有非零的初始状态 已知当激励为 e t时系统全响应为 1 2cos 0 t r tet t 若初始状态不变 激励为2 e t时系统的全响应为 2 3cos 0r tt t 求在同样初始状态条件下 如激励为3 e t时系统的全响应 3 r t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5 1 11 一具有两个初始条件 12 0 0 xx 的线性非时变系统 其激励为 e t 输出 响应为 r t 已知 1 当 12 0 0 5 0 2e txx 时 75 0 t r tett 2 当 12 0 0 1 0 4e txx 时 51 0 t r tett 3 当 12 1 0 0 1 0 1 0 0 t e txx t 时 1 0 t r tett 求 3 0 0 0 t e t t 时的零状态响应 6 2 3 分别求图 P2 3 a b c 所示网络的下列转移算子 1 1 if t对 2 2 if t对 3 0 uf t对 图 P2 3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7 2 4 已知系统的转移算子及未加激励时的初始条件分别为 1 2 3 0 1 0 2 32 p H prr pp 2 2 3 0 1 0 2 22 p H prr pp 3 2 3 0 1 0 2 21 p H prr pp 求各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并指出各自的自然频率 8 2 6 已知电路如图 P2 6 所示 电路未加激励的初始条件为 1 11 0 2 0 1 iA iA s 2 12 0 1 0 2iA iA 求上述两种情况下电流 1 i t及 2 i t的零输入响应 2 7 利用冲激函数的抽样性求下列积分值 1 2 sinttdt 2 sin2 t t dt t 3 3 t te dt 4 3 4 1 tt dt 图 P2 6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9 2 8 写出图 P2 8 所示各波形信号的函数表达式 图 P2 8 2 9 求题 2 8 所给各信号的导函数并绘其波形 10 2 11 图 P2 11 所示电路 求激励 i t分别为 t 及 t 时的响应电流 c i t及响应电 压 R ut 并绘其波形 2 12 图 P2 12 所示电路 求激励 e t分别为 t 及 t 时的响应电流 i t及响应电 压 L u t并绘其波形 图 P2 11 图 P2 12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11 2 15 求下列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的冲激响应 1 2 d r tr te t dt 2 2 2 2 8 d r tr te t dt 3 322 322 2 2 2 dddd r tr tr tr te te t dtdtdtdt 4 3 2 dd r tr te t dtdt 5 232 232 3 2 4 5 dddd r tr tr te te te t dtdtdtdt 12 2 16 线性系统由图 P2 16 的子系统组合而成 设子系统的冲激响应分别为 12 1 3 h tth ttt 求组合 系统的冲激响应 图 P2 16 2 17 用图解法求图 P2 17 中各组信号的卷积 12 f tf t 并绘出所得结果的波形 图 P2 17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13 14 2 20 用卷积的微分积分性质求下列函数的卷积 1 12 1 f ttf tt 2 12 1 2 f tttf ttt 3 12 sin 2 1 f ttttf tt 4 12 1 t f tetf tt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15 2 21 已知某线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 2 21 t r tet 试利用卷积的性质求下 列波形信号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 图 P2 21 16 2 23 图 P2 23 所示电路 其输入电压为单个倒锯齿波 求零状态响应电压 L u t 图 P2 23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17 2 26 已知图 P2 26 电路中元件参数如下 1212 1 1 2 1 2 2 RRLH LH MH 3EV 设 t 0 时开关 S 断 开 求初级电压 1 u t及次级电流 2 i t 图 P2 26 18 2 27 有一线性系统当激励为 t 时的全响应为 1 2 t r tet 当激励为 t 时的 全响应为 2 r tt 求 1 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2 求当激励为 t et 时的全响应 2 28 设系统方程为 5 6 r tr tr te t 当激励为 t e tet 时全响应 为 t Cet 求 1 系统的初始状态 0 0 rr 2 系数 C 的大小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19 3 2 已知 12 cossin cosf ttt f tt 求 2 f t在 1 f t上的分量系数 c21及此 两信号间的相关系数 12 3 5 求图P3 5 a 所示的周期性半波整流余弦脉冲信号及图P3 5 b 所示的周期性半波 整流正弦脉冲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绘出频谱图并作比较 说明其差别所在 图 P3 5 20 3 6 利用周期性矩形脉冲与周期 性三角脉冲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式 3 30 及式 3 38 求图 P3 6 所 示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图 P3 6 3 7 试判断 2 cosf tAt T 在时间区间 0 2 T 上展开的傅里叶级数是仅有余弦 项 还是仅有正弦项 还是二者都有 如展开时间区间改为 4 4 T T 则又如何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21 3 8 已知周期信号 f t前四分之一周期的波形如图 P3 8 所示 按下列条件绘出整 个周期内的信号波形 1 f t是t的偶函数 其傅里叶级数只有偶次谐波 2 f t是t的偶函数 其傅里叶级数只有奇次谐波 3 f t是t的偶函数 其傅里叶级数同时有奇次谐波与偶次 谐波 图 P3 8 4 f t是t的奇函数 其傅里叶级数只有偶次谐波 5 f t是t的奇函数 其傅里叶级数只有奇次谐波 6 f t是t的奇函数 其傅里叶级数同时有奇次谐波与偶次谐波 22 3 9 试绘出图 P3 9 所示波形的奇分量及偶分量的波形 图 P3 9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23 3 10 利用信号的奇偶性 判断图 P3 6 所示各信号的傅里叶级数所包含的分量 图 P3 10 3 12 利用傅里叶变换的移频特性求图 P3 8 所示信号的频谱函数 图 P3 12 24 3 13 如时间实函数 f t的频谱函数 F jRjX 试证明 f t的偶分 量的频谱函数为 R 奇分量的频谱函数为 jX 3 14 利用对称特性求下列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1 sin2 2 2 t f t t 2 22 2 f t t 3 2 sin2 2 t f t t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25 3 15 求下列频谱函数对应的时间函数 1 00 F j 2 2 F jSa 3 2 1 F j j 4 2 2 F j 3 16 试用下列特性求图 P3 16 所示信号的频谱函数 1 用延时与线性特性 2 用时域微分 积分特性 a b 图 P3 16 26 3 17 试用时域微分 积分特性求下列图 P3 17 波形信号的频谱函数 图 P3 17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27 3 20 利用性质和典型例子计算图 P3 20 所示信号的频谱函数 图 P3 20 28 3 21 已知 f t的频谱函数为 1 F j 求下列时间信号的频谱函数 1 2 tft 2 2 tf t 3 df t t dt 4 1 ft 5 1 1 t ft 6 25 ft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29 3 23 已知 1 f t的频谱函数为 1 F j 将 1 f t按图 P3 23 的波形关系构成周期信号 2 f t 求此周期信号的频谱函数 图 P3 23 30 4 1 正弦交流电压sin At 经全波整流产生图 P4 1 b 所示的周期性正弦脉冲信 号 求此信号通过图 P4 1 a 的 RC 电路滤波后 输出的响应中不为零的前三个分量 图 P4 1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31 4 4 设系统转移函数为 1 1 j H j j 试求其单位冲激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及 2 t e tet 时的零状态响应 4 5 设系统转移函数为 2 23 32 j H j j 试求其单位冲激响应及 1 5 t e tet 时的零状态响应 32 4 6 一带限信号的频谱如图 P4 6 a 所示 若此信号通过如图 P4 6 b 所示系统 试 绘出 A B C D 各点的信号频谱的图形 系统中两个理想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均为 c 通带内传输值为 1 相移均为零 1c 图 P4 6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33 4 7 理想高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如图 P4 7 所示 亦即其转移函数为 0 0 0 0 j t c j c Ke H jH je 求其单位冲激响应 图 P4 7 34 4 8 求 sin2 2 t e t t 的信号通过图 P4 8 a 的系统后的输出 系统中理想带通滤波 器的传输特性如图 P4 8 b 所示 其相位特性 0 图 P4 8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35 4 9 有一调幅信号为 12 10 3cos0 1cos sin c a tAttt 其中 33 12 25 10 23 10 rad srad s 6 245 10 100 c rad s AV 试求 1 调幅系数和部分调幅系数 2 调幅信号包含的频率分量 绘出调制信号与调幅信号的频谱图 并求此调幅信号 的频带宽度 3 此调幅信号加到1k 电阻上产生的平均功率与峰值功率 载波功率与边频功率 36 4 12 试分析信号通过图 P4 12 所示的斜格型网络有无幅度失真与相位失真 图 P4 12 4 13 宽带分压器电路如图 P4 13 所示 为使电压能无失真地传输 电路元件参数 R1 C1 R2 C2应满足何种关系 图 P4 13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37 5 1 标出下列信号对应于 s 平面中的复频率 1 2t e 2 t te 3 cos2t 4 sin 5 t et 5 2 写出下列复频率对应的时间函数模式 1 1 2 2 3 12j 4 4j 38 5 3 求下列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并注明收敛区 1 5 2 3 t ech tt 2 sin sin 2 ttt 3 1 1 t et 4 12 21 1 s ts t eet ss 5 32 21 ttt 6 cos t ett 7 2 t tet 8 2 t tet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39 5 5 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下列函数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1 2 62218 1 2 3 ss sss 2 2 2 1 1 ss 3 2 230 1050 s ss 4 23 1 1 ss 40 5 6 用留数法求下列函数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1 24 8 12 4 s s ss 2 2 2 41716 2 3 ss ss 3 2 1 1 s ss 4 2 284 4 ss s s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41 5 7 用尺度变换性质求下列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1 4 2 t tet 2 cos 2 tt 3 2 cos 2 t ett 4 2 n tt 5 8 画出下列时间函数的波形并求其拉普拉斯变换 1 2 1 t et 2 2 1 t et 3 2 1 1 t et 4 2 1 1 1 t tet 42 5 9 用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求图 P5 9 各波形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图 P5 9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43 5 10 从单位阶跃函数的变换 1 t s 出发 求图 P5 10 中波形函数的拉普拉斯变 换 图 P5 10 44 5 11 求图 P5 11 中单边周期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图 P5 11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45 5 13 求下列函数的拉普拉斯反变换 1 2 1 1 ss ee s 2 1 2 2 1 4 s e s 3 1 1 s e 4 1 1 s se 5 2 1 s e s 5 14 已知系统函数与激励信号分别如下 求零状态响应的初值和终值 1 2 23 25 s H se tt ss 2 2 4 32 t s H se tet s ss 3 2 2 810 54 ss H se tt ss 46 5 15 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法 求下列系统的响应 1 2 2 32 0 0 1 0 2 d r tdr t r trr dtdt 2 2 0 0 2 t dr t r te tre tet dt 3 1 1212 2 12 2 0 2 0 1 2 0 dr t r tr te trre tt dt dr t r tr t dt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47 5 16 求微分方程是 2 dr tde t r te t dtdt 的系统 在如下激励信号时的零状 态响应 1 e tt 2 e tt 3 t e tet 4 2 t e tet 5 5cos e ttt 48 5 18 已知图 P5 18 电路参数如下 12 1 1 2 2 2 RRLHCF 激 励为 2V 直流 设开关 S 在0t 时断开 断开前电路已达稳态 求响应电压 u t并 指出其中的零输入响应 与零状态响应 受迫响应与自然响应 瞬态响应与稳态响 应 图 P5 18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49 5 21 图 P5 21 电路中 已知电路参数为 1212 1 1 1RCCFEEV 设开关 S 在0t 时由 倒向 求电容 1 C上的电压 1 C ut及电流 i t 图 P5 21 50 5 23 求图 P5 23 a 所示方波电压作用下 RC 电路的响应电压 u t e t R 1 C 1Fu t b t e t a 1 12345 0 图 P5 23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51 5 32 设系统函数 H s如下 试绘其直接模拟框图 并联模拟框图及级联模拟框图 1 5 1 2 5 s H s s ss 2 2 23 2 3 s H s ss 3 2 32 51 ss H s sss 52 5 34 试由图 P5 34 所示系统模拟框图作信号流图 并从流图化简或用梅森公式求系 统函数 H s 图 P5 34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53 5 36 信号流图的转置流图 是指将所有支路传输方向倒置 同时将输入结点与输出 结点相互调换后所构成的流图 转置流图与原流图具有同一系统函数 试作出图 P 36 的转置流图 并求系统函数检验上述结论 图 P 36 54 5 37 求图 P5 37 所示流图的系统函数 Y s E s E s Y s 1 a b c d e f 3 图 P5 37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55 6 4 已知系统函数极零图如图P6 4所示 且有 2 7 7 2 H j 求 4 H j 的值 图 P6 4 6 8 设系统函数如下 试用矢量作图法绘出粗略的幅频响应曲线与相频响应曲线 1 1 H s s 2 2 2 1 25 s H s ss 3 2 2 1 02 1 21 s H s s 4 3 1 2 1 2 ss H s ss 56 6 14 系统特征方程如下 试判断该系统是否稳定 并确定具有正实部的特征根及负 实部的特征根的个数 1 432 7171760ssss 2 43 52100sss 3 432 2710100ssss 4 5432 462411100sssss 5 5432 22411100sssss 6 65432 71614257120ssssss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57 6 15 系统的特征方程如下 求系统稳定的 K 值范围 1 32 440sssK 2 32 5 8 100ssKs 3 432 9200sssKsK 58 7 1 绘出下列离散信号的图形 1 2 1 2 k k 2 2 kk 3 sin 8 k kk 4 2 k kk 7 2 绘出下列离散信号的图形 1 4 4 kkk 2 1 4 k 3 2 3 k kk 4 2 1 1 2 kkkk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59 7 3 写出图 P7 3 所示序列的函数表达式 图 P7 3 60 7 6 一个有限长连续时间信号 时间长度为 2 分钟 频谱包含有直流至 100Hz 分量 的连续时间信号 为便于计算机处理 对其取样以构成离散信号 求最小的理想取 样点数 7 7 设一连续时间信号 其频谱包含有直流 1kHz 2kHz 3kHz 四个频率分量 幅 度分别为 0 5 1 0 5 0 25 相位谱为 0 试以 10kHz 的取样频率对该信号取样 画出取样后所得离散序列在 0 到 25kHz 频率范围内的频谱 7 8 对信号 22 sin sinc s s s B t f tB t B t 以抽样时间间隔分别为 1 2 s T B 及 1 s T B 进行理想抽样 试绘出抽样后所得序列的频谱并作比较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61 7 12 一 初 始 状 态 不 为 零 的 离 散 系 统 当 激 励 为 e k时 全 响 应 为 1 1 1 2 k y kk 当激励为 e k 时全响应为 2 1 1 2 k y kk 求当 初始状态增加一倍且激励为4 e k时的全响应 7 13 试列出图 P7 13 所示系统的差分方程 图 P7 13 62 7 14 试绘出下列离散系统的直接模拟框图 1 1 1 1 2 2 y ky ke ke k 2 2 5 1 6 1 y ky ky ke k 3 2 3 1 2 2 1 y ky ky ke k 4 5 7 2 y ke kk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63 7 16 求下列齐次差分方程所示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1 1 2 0 0 1y ky ky 2 2 3 1 2 0 0 2 1 1y ky ky kyy 3 2 9 0 0 4 1 1y ky kyy 4 2 2 1 2 0 0 0 1 1y ky ky kyy 5 2 2 1 0 0 1 1 0y ky ky kyy 6 3 2 2 2 1 0 0 0 1 1y ky ky kyy 64 7 17 求下列齐次差分方程所示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1 1 1 0 1 1 3 y ky ky 2 3 1 2 2 0 1 0 2 1y ky ky kyy 3 2 1 2 0 0 1 1y ky ky kyy 4 7 1 16 2 12 3 0 y ky ky ky k 1 1 2 3 3 5yyy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65 7 18 求下列差分方程所示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 1 2 0 6 1 0 16 y ky ky ke k 2 3 2 2 2 1 y ky ky ke k 3 2 1 0 25 y ky ky ke k 4 2 y ky ke k 5 2 y ky ke k 6 2 1 y ky ke ke k 7 2 2 1 2 1 2 y ky ky ke ke k 66 7 19 求图 P7 19 所示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 图 P7 19 7 20 证明单位阶跃序列响应 r k 与单位函数响应 h k存在有如下关系 1 0 k j r kh j 2 1 h kr kr k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67 7 21 求图 P7 21 框图所示系统的单位函数响应与单位阶跃序列响应 图 P7 21 7 22 用图解法求图 P7 22 所示各时间序列的卷积和的图形 并归纳卷积和的表达式 中上下限选定的原则 68 图 P7 22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69 7 24 求下列序列的卷积和 1 kk 2 0 5 k kk 3 2 3 kk kk 3 1 kkk 7 25 证明卷积和的移序特性 即 若 e kh ky k 则 1212 e kkh kky kkk 70 7 26 求下列差分方程所示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1 1 2 1 2 k y ky ke ke kk 2 1 2 2 k y ky ke ke kk 3 2 3 1 2 3 k y ky ky ke ke kk 4 2 3 1 2 1 2 1 y ky ky ke ke ke kk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71 7 28 一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及初始条件给出如下 2 1 1 0 1 1 2 zizi y ky ky kkyy 求 1 零输入响应 zi yk 零状态响应 zs yk及全响应 y k 2 比较0 1k 时全响应值与给定的初始条件值 说明二者不同的原因 3 绘出该系统的框图 72 7 29 一系统的系统方程及初始条件分别如下 2 3 1 2 1 2 0 1 1 y ky ky ke ke kyye kk 求 1 零输入响应 zi yk 零状态响应 zs yk 全响应 y k 2 判断该系统是否稳定 3 绘出系统框图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73 8 2 求下列序列的 z 变换 并标注收敛区 1 3 3 kk 2 3 kk 3 3 kk 74 8 3 运用 z 变换的性质求下列序列的 z 变换 1 1 1 1 2 k f kk 2 8 f kkk 3 1 k f kkk 4 1 f kk kk 5 cos 2 k f kk 6 1 cos 22 k k f kk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75 8 4 已知 k f kak 用卷积定理求 0 k n f kf n 的 Z 变换 8 5 用终值定理求序列 1 kT f kbek 的终值 76 8 7 用部分分式展开法及留数法求下列 F z对应的原右边序列 1 2 10 1 1 z F z zz 2 2 2 2 1 0 5 zz F z zz 3 2 2 231 45 zz F z zz 4 32 32 4731 zzz F z zzz 5 12 12 8 1 252 zz F z zz 6 1 12 14 1 z F z zz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77 8 8 求下列 z 变换的原序列 1 1210 738 0F zzzzz 2 1 234 0F zzzz 3 4 43 1 1 z F zz zz 4 5 2 2 z F zz z 78 8 12 用卷积定理求下列卷积和 1 2 k akk 2 1 k akk 3 kk akbk 8 13 用 Z 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间的关系 1 由 at f ttet 的 2 1 F s sa 求 ak kek 的 Z 变换 2 由 2 f ttt 的 3 2 F s s 求 2 kk 的 Z 变换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79 8 14 用 z 变换分析法求下列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1 1 2 0 0 1y ky ky 2 2 3 1 2 0 0 2 1 1y ky ky kyy 3 2 9 0 0 4 1 1y ky kyy 4 2 2 1 2 0 0 0 1 1y ky ky kyy 5 2 2 1 0 0 1 1 0y ky ky kyy 6 3 2 2 2 1 0 0 0 1 1y ky ky kyy 80 8 16 用 z 变换分析法求下列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1 1 2 1 2 k y ky ke ke kk 2 1 2 2 k y ky ke ke kk 3 2 3 1 2 3 k y ky ky ke ke kk 4 2 2 1 2 1 2 1 y ky ky ke ke ke kk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81 8 18 用 z 变换分析法求下列系统的全响应 1 0 9 1 0 1 1 2y ky kky 2 2 1 2 0 1y ky kkky 3 1 3 1 2 2 1 0 2 2 y ky ky kkyy 4 44 2 1 2 3 1 0 0 33 k y ky ky kkyy 5 2 1 0 1 1 2y ky ky kkyy 82 8 19 已知系统的函数如下 试作其直接形式 并联形式及串联形式的模拟框图 1 12 12 33 60 6 10 10 2 zz H z zz 2 12 12 1 10 2 zz H z zz 3 2 3 0 5 z H z z 班级学号 班级学号 姓名 姓名 成成绩 绩 83 8 21 已知某离散系统系统函数的分母多项式如下 求系统稳定时常数P的取值范围 1 2 0 25D zzzP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小排量汽车行业营销渠道分析及发展规模展望报告
- 三只小猪绘本课件
- 三华李的培训知识课件
- B类岗位面试实战模拟题库指南
- 视觉传媒面试实战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面试备考实 用指南:公务员招聘面试题库精 编助力你轻松备考
- 职场新星崛起:事业编面试题库与职业规划建议
- 初中书面表达主题分类训练10篇-文娱体育
- 大学生毕业以及实习生工作总结
- 小儿腹泻的护理
- 艾梅乙反歧视培训课件
- GB/T 10069.3-2024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 婚礼嘉宾坐席安排表模板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GB 9706.202-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频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GB/T 17737.105-2018同轴通信电缆第1-105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的耐电压试验
- GB 9959.1-2001鲜、冻片猪肉
- 关于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
-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光学课件(大全)李林
- 院前急救120出诊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