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1第5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岳麓版.docx_第1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1第5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岳麓版.docx_第2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1第5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岳麓版.docx_第3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1第5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综合提升教学案岳麓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从革命型外交到国家型外交时期表现20世纪50年代联合苏联“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20世纪60年代反帝、反修两条线面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的不利局面,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中间地带”包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面对苏联的威胁,提出实施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并同广大亚非拉国家拓展外交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应对苏联的威胁。调整对美政策,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共十八大以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措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二、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1改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姿态1949年,新中国遭到西方各国的孤立和遏制,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打破外部封锁是当时形势的迫切需要,获得外交承认则是开展对外交往的前提。70多年后,中国与全球超过18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2改变的是政情,不变的是政策1949年,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外交上奉行“一边倒”,即使如此,在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中国也没有在国家主权独立、政策立场自主问题上向苏联让步或唯苏联马首是瞻。70多年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外交,主张“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与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的同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3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治上不被大多数国家承认,经济上一穷二白、千疮百孔,可谓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际地位和影响无从谈起。70多年后,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4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战略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20世纪60年代“两面出击”、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方位外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不同的战术,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始终不变的。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上升,实力也极大增强,但离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也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因而今日之中国只有继续韬光养晦,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三、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认识阶段世界格局主要表现认识工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3)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4)多极化趋势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两极格局下,表现出多极化趋势美苏实力相对下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一超多强”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欧盟、日本成鼎立之势;俄罗斯走出低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一、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动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项目国际格局特征中国国际地位第一次变动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第二次变动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权,成立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第三次变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二、世界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时期外交政策外交成就世界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美苏两极“冷战”对峙;局部“热战”20世纪70年代改善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