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0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工艺.doc_第1页
浅析10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工艺.doc_第2页
浅析10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工艺.doc_第3页
浅析10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工艺.doc_第4页
浅析10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工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10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工艺江苏电器(2005No.1)浅析lo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I艺浅析1O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工艺曹平骆凌俊义乌市八方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322OOO)摘要介绍了10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三种组装工艺,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关键词lOkV氧化锌避雷器组装工艺分析中图分类号:TM8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0073175一(2005)01003801BriefAnalysis0nProductionTechnology0flOkVSynthesizedInsulation0uterSheathZinc0xideArrestorCA0PingLU0Ling-junYiwuCafangPowerEquipmentManufacturingCo.,Ltd(322000)Abstract-ThreekindsofassemblytechnologyforlOkVsynthesizedinsulationoutersheathzincoxidearrestorisintroducedandanalysis&comparisonarealsobeingcarriedout.Keywords:1OkVzincoxidearrestor;assemblytechnology:analysis目前lO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可靠,安装方便,故在10kV线路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合成外套的制作工艺过程基本类同,在此不予论述.而其组装工艺则有所区别,现略做剖析,与同行商讨.组装工艺之一是将环氧树脂浇灌凝固后的阀芯柱进行压模一次成型,然后进行二次高温硫化.该生产工艺简单,但产品质量较难保证.首先,当阀片直径出现较大的正偏差时,压模时容易压碎阀片.其次,若阀片直径出现负偏差时,则阀芯柱与外套之间容易存在气隙,不能保证局放试验达到要求,多年的生产表明,阀片生产厂家很难满足对该工艺的阀片直径的误差要求.另外,阀片的边釉也会在二次高温硫化过程中被损坏.组装工艺之二是阀芯柱用不饱和树脂固定,同时也用该树脂进行灌封后成型.该工艺首先将合成外套经压模后进行二次高温硫化,再与阀芯柱相结合,从而使阀片边釉免受高温破坏.但由于采用此树脂作为填充物,而此树脂在凝固过程中收缩性很大,为防止在树脂与合成外套之间存在气隙,虽然在外套内表面进行过处理,但效果不理想.故在树脂与合成外套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气隙,不能保证局放试验合乎要求.另外,不饱和树脂在低温时易脆一38一裂,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有所下降.组装工艺之三是阀芯柱用环氧树脂固定,用低分子量硅橡胶进行灌封后成型.该工艺由于填充物也是硅橡胶,因此填充物与外套之间的粘合度很好,同时硅橡胶的凝固收缩性很小,不存在气隙现象.但由于硅橡胶具有呼吸功能,而使得水分子进入阀芯柱,从而导致避雷器绝缘电阻下降,有时仅达到数百MQ,为了解决该问题,应在阀芯柱上再刷上一层特制的具有阻止水分子侵入的胶层.采用工艺三虽然工艺略有繁琐,但能保汪避雷器的质量,故笔者更倾向于采用工艺三.顺此提及,无论用不饱和树脂还是低分子硅胶作填充物,在灌胶之前,先将其放入真空罐中抽真空.此时可见液体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待气泡消失后再取出,即时进行灌注.这样处置的效果是使氧化锌避雷器绝缘性能有所提高.此外,在固定阀芯柱时,若在阀片间加垫软铅片,能进一步提高氧化锌避雷器的性能.由于氧化锌避雷器是由不同材质的部件组成,为保证各界面的良好联接,阀芯柱外表,外裙套内壁的表面处理很重要,要有合适的处理剂,才能使氧化锌避雷器内腔无气隙,是一个撕拉不开的充气整体.浅厅1okv合成绝缘外套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I艺江苏电器(2005No.1)另外,对避雷器端部对口的密封性能要求也很高.一般情况F封口用胶都选用有机硅胶,H48小时0.1%盐水煮试验后表面起层.采用自制的封口-一-.(上接第36页)胶经48小时0.1%盐水煮试验表面不起层,并且同时具有耐高低温和良好的粘接性能,能起到更叮靠的防潮作用.(收稿日期:20041013)准附录c的要求补充进行单极的短路试验程序.7)用于j二厂系统中的多极断路器,应按新标准附录H的要求补充用于工厂系统的断路器的试验程序.3.2.2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14048.3)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的补充试验项目存1)熔断器组合电器需补充试验程序V:过载性能能力试验项目.该试验程序包括:过载试验,介电性能试验,泄漏电流测量和验证温升.2)具有多种不同接线端子的电器产品,需增加接线端子机械性能试验项目.3)具有电子线路的电器产品,需进行EMC的补充试验项目:包括静电放电抗扰度,辐射电磁场抗扰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电压/电流浪涌抗扰度,射频传导发射,射频辐射发射等试验.3.2.3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GB14048.4)接触器和起动器的补充试验项目有:i)耐受过载电流试验,新标准规定交流额定电流大于630A的电器产品,最小试验电流为5040A,而老标准没有规定最小试验电流,只规定试验电流为6(AC一3),即630A<厶(AC一3)<830A时,按老标准试验电流就会小于5040A,故对于这些电流范围的电器产品按新标准应补充做5040A的耐受过载电流试验.2)约定操作性能试验参数允差,新老标准的差异见表7.如已按老标准通过约定操作性能试验的电器产品,原检测报告中的电流,电压和时间常数为上偏差,则该试验项目就已符合新标准的要求,就可不必再进行试验,反之,如为下偏差,则需按新标准进行验证.3)具有电子线路的电器产品,需进行EMC的补充试验项目:包括静电放电,电磁场,快速瞬变脉冲群和i.2/508/20ItS浪涌抗扰度试验,辐射发射和射频传导发射试验.3.2.4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GB14048.5)控制电路电器的补充试验项目有:1)具有II级封装绝缘的控制电路电器,需按新标准的附录F增加新试品的介电试验,电缆试验,温度快速变化试验,冲击试验,湿热循环试验和应力后介电试验.2)具有整体连接电缆的控制电路电器,需按新标准附录G增加拉出试验,扭转试验,推入试验和弯曲试验.3)半导体开关元件,按新标准附录H需增加电压降,OFF状态电流,接通和分断能力,短路电流条件下的性能,静电放电耐受能力,辐射电磁场抗扰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和冲击电压耐受能力等试验.4)机械联锁触头元件,需按新标准附录L增加机械联锁触头元件的特殊试验.4结束语GB/T14048.1和GB14048,25新老标准有差异.3C认证试验应贯彻实施新标准.对于新产品的认证试验,必须按新标准的规定进行全部型式试验项目的试验.对于已通过老标准认证试验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