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本研究文字演化的书籍 本书共选取常用汉字500字 加上释文中提到的通用字 假借字等共为660多字 每字依次列举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和行书等七种字体 其中有的已简化 另加简化字楷书 共八种字体 金文的少数字用籀文或战国文字等字体代替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 又称为 殷墟文字 殷契 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 在殷代都城遗址 今河南安阳小屯 被发现 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 是中国商代后期 前14 前11世纪 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 或写 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 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 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 乐器以钟为代表 钟鼎 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谓青铜 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 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 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 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 金文 或 吉金文字 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 所以过去又叫作 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 上自商代的早期 下至秦灭六国 约1200多年 金文的字数 据容庚 金文编 记载 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金文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前221年 推行 书同文 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 由宰相李斯负责 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 进行简化 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 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 约公元8年 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但由于其字体优美 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又因为其笔画复杂 形式奇古 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 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 一直采用篆书 直到封建王朝覆灭 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小篆 亦称汉隶 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横画长而直画短 呈长方形状 讲究 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 由程邈形理而成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书法界有 汉隶唐楷 之称 隶书 2020 3 15 13 可编辑 又称正楷 楷体 正书或真书 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 其字形较为正方 不像隶书写成扁形 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 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 钢笔字 楷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 特点是结构简省 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 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 今草 狂草之分 草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 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 是 行走 的意思 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 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利工程无人机巡检缺陷识别技术应用综述
- 2025工程建设的合同书范本
- 门卫岗前培训安全规范课件
- 2025年采矿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锻造模具识图知识培训课件
- 港口物流智能化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2025年深度报告
- 年产灯饰塑料配件400万套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脊椎骨折课件
- 2025外出务工人员劳务合同
- 土方工程冬施方案(3篇)
- 儿科高危药品与急救药品管理指南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件(共十一章)
- 2025至2030中国体检医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解读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与策略报告
- 阀门采购管理办法
- 2025年中级注安《安全生产管理》真题及答案
- 企业外来人员管理办法
- 儿童生长曲线课件
- 中国饮食发展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