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油墨类型的介绍.doc_第1页
16种油墨类型的介绍.doc_第2页
16种油墨类型的介绍.doc_第3页
16种油墨类型的介绍.doc_第4页
16种油墨类型的介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种油墨类型的介绍 D5 |& F2 p: J7 ! a% mQ, , y. q! g a+ o) s5 & U) O& i& Z: g7 : O! p1 z( g. i$ I x; LBHIDDEN2LBHIDDEN这个贴子最后由.在 2004/05/22 10:33am 第 1 次编辑3 h r$ M) Y. s X$ H# Y- * P) | b; e/ I) P1 橡皮凸版油墨 ; x/ C- G% T, H3 U# p6 ?+ w5 f6 t2 U3 s- / M橡皮凸版油墨是一种挥发型快干油墨,粘度很小,是把颜料和合成树脂溶于溶剂中制成的。橡皮凸版油墨的所用的合成树脂,要与承印材料有较好的附着性能,常采用硝基纤维素、聚酯、丙烯酸等;所用的溶剂要和选用的合成树脂相适应,如酯类、醇类、苯类、酮类等的溶剂。这种油墨是以溶剂的挥发完成油墨干燥的,适合在塑料薄膜、玻璃纸、铝箔及各类纸张上进行单色、双龟、多色印刷。另外,橡皮凸版油墨的成分中,还必须控制芳香烃的含量,否则会使印版溶胀套印刷不准。5 v a9 K( r/ _6 r9 w x! p3 I$ ?: h* a J) m$ 2 快固着亮光胶印油墨 # _) d) m. r$ b3 c2 3 F# - K( t( H- U0 快固着亮光胶印油墨是颜料、连结料再加干燥剂、防脏剂等助剂组成的。这种油墨的连结料,是由合成树脂、植物油、高沸点煤油和少量胶质油构成的,合成树脂是选用高熔点、高粘度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和桐油酸改性酚醛树脂油,前者具有硬性树脂固着速度快的特点,后者具有软性树脂结膜光泽性好的特点,胶质油是硬脂酸铝、合成树脂、植物油构成的树脂油,可以减少树脂-颜料集团的渗透,但不影响煤油的渗透,能使墨膜光泽。快固着亮光胶印油墨,先依靠高沸点煤油对纸张渗透而迅速固着,然后再依靠植物油的氧化结膜而彻底干燥,具有固着快,干燥迅速的优点,还可以防止印品的背面蹭脏和印网点扩大。这种油墨适用于平板纸胶机进行高速多色印刷。: l2 f8 y1 9 I3 胶印轮转油墨的种类 8 d$ g, z# q6 _% 6 P2 g ; v5 J+ b) v! k( T6 q胶印轮转油墨用于印刷速度2500030000r/h的卷筒纸胶印轮转机,按使用纸张的不同,分为非热固型胶印轮转油墨和热固型胶印轮转油墨。7 P IR5 N% U4 m GV6 S9 l1、非热固型胶印轮转油墨,由颜料、溶解度高的合成树脂和馏程窄的高沸点煤油配制而成。油墨的粘度较低,利用纸张的毛细渗透作用而迅速固着干燥,适于用吸收性强的新闻纸和凸版纸印刷彩色报纸、书刊的正文。- r! L* Z, p6 g/ q2、热固型胶印轮转油墨,成分和非热固型胶印轮转油墨相似,但印品必须通过印刷机附设的加热装置,使空气带走沸点为230270的煤油溶剂,剩下的颜料-树脂便地变稠和固着。油墨的干燥,一方面依靠溶剂的挥发,另一方面依靠树脂的热固化。这种油墨适用于涂料纸印刷彩色报纸。 2 J2 j0 r # , , + O& K4 照相凹版油墨的分类 9 M$ y/ j; X2 . D/ b% _! z+ d2 t3 P( F苯型凹印刷油墨以甲苯、二甲苯为溶剂,印刷时还要加入助 溶剂苯来高速干燥速度。油墨的附着力强、成膜性好、墨膜光泽度高,是一种优质的照相凹版油墨,但毒性较大,常用这种油墨印刷高级图册、画报。1 K& K7 m1 r5 q A6 1 U! p0 g汽油型凹版油墨的溶剂中,分别以馏程为80110、100140和6095的汽油代替甲苯、二甲苯和苯,是一种低毒性的油墨。这种油墨的印刷质量不如苯型凹印油墨,常用于一般性图册、杂志的印刷,因毒性较小,在照相凹版印刷中耗用量逐步上升。% n8 w6 a1 M8 R混合溶剂型凹印油墨,毒性较小,多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薄膜的印刷。) E2 P8 J# H+ cy8 q6 I3 B醇型凹印油墨,毒性很小,适合于糖果包装纸、玻璃纸等的印刷。7 ?. p- K% 3 g* |7 DG# B2 C A: k水型凹印油墨的溶剂是水和少量的醇类,印刷质量不如前几种凹印油墨,因为油墨中的水分被纸张吸收后,能使纸张伸长、起皱,致使彩色印刷难以套准,目前只用黑墨印刷图册、杂志。但因溶剂无毒性,可以彻底消除污染,用量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是一种有前途的油墨。$ * w( X7 h0 f+ e8 I0 Y( z$ F3 3 O: r5 铅印书刊油墨 N- Z! m7 J! m7 - S# x4 m( g& F5 E5 T0 g9 , ? m, m铅印书刊油墨是由植物油、矿物油、松香、沥青、炭黑及少量的蓝色提色料组成的;较高级的铅印刷书刊油墨,还要加入一定量的醇酸树脂和燥油。铅印刷书刊油墨的干燥方式,主要是渗透或者是渗透与氧结膜相结合。这种油墨的粘度比其他凸版印刷油墨的粘度要大些,但光泽好,适用于新闻纸、凸版纸等吸收性好的纸张,在平台凸版印刷机或较低速凸版轮转机上印刷书刊。 Q$ A3 L( n2 p/ W* t/ m$ J+ 6 玻璃丝网印刷油墨 ; Y& _* v: Z& s 6 D4 u Q/ g2 t, m1 l7 % T6 j( H( L玻璃制品的表面装饰、刻度、文字等大都采用丝网印刷,在玻璃制品表面进行丝网印刷所使用的油墨称之为玻璃色釉。玻璃制品的色釉装饰工艺过程一般是:玻璃色釉制备丝网印版制作丝网印刷烤花(烧制)成品检验包装。/ Q* k1 / o! X. # w$ u9 f B玻璃色釉有三种成分,即基釉、着色剂和印花油。这三种成分的混合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过程,各种成分之间不得有化学反应。基釉和着色剂的微细粉末,用液态的印花油调合成适宜的糊浆,即可作为通常意义下的印刷油墨加以使用。) _6 h3 J. s. j7 |& D/ T0 d, y7 N玻璃色釉的基釉是属于铅-硼-硅系统的低熔点玻璃;着色剂则采用各种类型的金属氧化物;印花油在丝印过程中除了能将色釉粉末调成糊浆以便进行印刷外,还能借助其粘性将色釉暂时粘附于玻璃制品表面,而在烤花(烧制)过程中,印花油本身又必须全部挥发燃烧掉,使色釉熔结于玻璃制品表面。印花油还应有一定的干燥速度,一定的粘度,印刷形成的膜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在其与色釉粉末混合时应有较好的润湿性等。M$ l% X3 x$ S$ S玻璃色釉与陶瓷色釉一样,印在制品上以后还需要经过烤花(烧制)才能牢固地固定在制品表面上。烤花即是将色釉熔结于制品表面上的过程,烤花过程中玻璃制品不应变形。所以色釉的熔化温度应接近或低于玻璃制品的软化温度,这样在烤花过程中,当色釉达到熔化 状态时,玻璃制品的表面也开始软化,此时一部分熔化的色釉即可扩散渗透到制品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中间层,色釉便与制品牢固地熔结在一起了,烤花温度一般控制在580600。 h- k2 o: f) P# l. |由于在烤花过程中,制品及以釉要同时经受热胀冷缩,所以,基釉的热膨胀系数应和制品的热膨胀系数尽可能地接近,以防在制品釉面上产生附加应力。: J8 | 4 c+ i0 l* p- _; G玻璃色釉还应具备色彩鲜艳、光泽好、遮盖力强、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为了提高其理化性能,可在基釉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钛、氧化镉、氧化锆等。- u8 Q! M! P/ M3 Z9 n. U玻璃色釉除了普通色釉外,还有透明色釉、半透明色釉以及耐酸、氧化镉、氧化锆等。 ; u. r! u* j, Y1 a% N& 玻璃陶瓷印刷油墨实际上是合成油墨,由主体合成树脂和双组分油墨构成,转移贴花纸油墨和陶瓷油墨都属于此类。, C h2 O x h- e这些双组分油墨是高光泽油墨,具有很强的耐化学性。透明油墨愈来愈多地用于印刷灯箱,利用这种油墨进行玻璃镶边,可使玻璃具有极好的边缘效果。玻璃用的釉漆油墨含有颜料、玻璃粉(特殊的连接料)和油(持续时间有限的连接料),印刷之后将印刷过的物品放在焙烧炉中,加热至600左右,玻璃粉被吸收,而油逸出。如果印刷陶瓷产品,油墨中的颜料则被玻璃粉所吸收,在1000下焙烧,油墨被烧结到陶瓷表面上。, SG5 q b5 w0 I, S) g7 金属丝印油墨+ _ c z- w ! s5 2 E- Y( A1 i对金属标牌用丝印油墨的要求是附着力强、耐磨性好、印刷后图形清晰、干燥快且不封网。金属标牌丝印油墨一般是采用醇酸、酚醛等合成树脂作为连结料,加入部分颜料、助剂等制成的专用油墨。这种油墨印刷性能较好,印刷后自然干燥或在120条件下烘烤2h即可干燥。其墨膜表面光亮、有立体感,与铝板的结合力和耐磨性能优良。这种油墨的墨膜用JM-1型漆膜磨耗仪进行试验,负荷750g的橡胶砂轮压磨可达500次以上,用布轮研磨可达5000次以上。; s5 k. dt2 O! ?/ 6 Z如果丝印彩色标牌,可参照有关彩色印刷油墨色样配墨,调置时应加入适量调墨油和干燥剂。油墨干燥剂的加入量约为油墨总量的5%8,加得少不易干燥,加得多则影响油墨的附着力。 7 P- E9 V9 5 b8 抗蚀油墨 ( Z# B9 h) E0 |0 y& q8 A! |3 a0 x9 l! f4 ?利用丝网印刷在金属表面网印耐蚀油墨,保护好不需蚀刻的部位,然后由专用蚀刻液对金属进行化学转换,以达到在金属表面产生所需的标记、图案。应用范围如下:* f$ & h5 K& F; I# a9 c7 ?$ g+ T利用蚀刻工艺可以对金属表面进行装饰,使金属制品更美观、牢固、实用,改变或简化某些金属产品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如制作电梯装饰板,建筑装潢材料等;1 m4 jk- Z5 eg. L利用蚀刻工艺还可制作精细模具,如塑料压制模具、移印柳专用印刷模具等;6 N, m/ h8 x h* k抗蚀油墨腐蚀标牌是一个传统的工艺,现在仍广泛应用;3 K$ S0 r* P2 V9 Y以前把抗蚀油墨叫做印刷线(电)路板油墨,主要用来印刷线路板。制造工艺是:按照设计将油墨印于金属导体(一般是铜)的薄片(它附着在绝缘体上)表面,待油墨干燥后将其放于酸浴(一般为三氯化铁或过硫酸铵液)中,未印上油墨的部分就被腐蚀掉了,被油墨所保护的部分,则被保留。然后再用混合溶剂将油墨除去,此时一块印刷线路板就算基本完成了。% ?, w J8 w/ L; ! U- T抗腐蚀油墨大致可以四类:溶剂型抗蚀油墨、碱溶性抗蚀油墨、紫外光耐腐蚀油墨和红外热固化耐腐蚀油墨。1 K* T% g9 I) 印刷好的线路板上的油墨层,必须在100左右的烘箱内或用红外线干燥,干燥时间约5min,以使蜡类浮于墨层表面,从而增强它的耐腐蚀性。$ V# B8 n% I- t4 ?: E: t7 D* y, g1 |/ U0 t9 氧化聚合型油墨 ( S* 1 / y* t8 x! J5 v% C# t4 Q+ A9 V$ K( d/ a此类油墨中的树脂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以后,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化的油墨墨膜。4 ka+ o: O; U# c2 n- T这种油墨的树脂,主要由亚麻子油和各种改性的醇酸树脂构成。醇酸树脂是呈预聚物(树脂的中间体)状态被用于油墨之中的。这种油墨的优点是:溶剂成分较少(2030),因此墨膜的光泽性、耐热性、耐油性等都比挥发干燥型油墨好;加热干燥可使墨膜变硬,从而增加了粘结力。其缺点是:在常温下干燥慢,如果长期放置表面易被氧化而变硬,产生结皮现象。这种油墨的氧化聚合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温度高、湿度低的环境中干燥快;而在气温低、湿度大的环境中干燥慢。8 c+ Q2 _: w, q, s% P0 d: p - F/ j9 I; 10 挥发干燥型油墨 P% h# Erw7 i( + T2 g* v* D9 Q; b- B, P油墨中的溶剂挥发使已溶解了的树脂固化形成墨膜的油墨称为挥发干燥型油墨。其优点是干燥速度快、处理简单、品种较多,是丝印油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其缺点是溶剂的使用量较多,耐溶剂性和耐热性较差。3 D, h* A0 k+ Z$ 8 j9 _这类油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溶剂的含量较多,未干燥的墨膜表面的溶剂浓度相当于饱和溶剂的浓度,而其周围空气中的溶剂浓度是比较低的,这两者之间的浓度差影响溶剂挥发的速度,差值越大,干燥速度越快。提高干燥温度,可以增加干燥速度,但是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产生承印物的受损、变形、墨膜气泡、凹陷等弊病。所以干燥温度以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范围内为宜,如纸张和塑料印刷品的干燥温度一般应控制在40左右。此外,加大空气的流速,降低周围空气中溶剂的浓度,破坏饱和溶剂的挥发气体层,也能加速墨层的干燥。由于丝印油墨溶剂的挥发气体相对密度较空气大,在向干燥台送风时,以从下部送风效果为好。/ ?% m8 M) q5 h3 d. _! G主要以水作为溶剂的油墨称为水性油墨。由于油墨中水分的挥发,使已溶解的树月旨固化而形成墨膜,所以水性油墨也属于挥发干燥型油墨。 ! A+ z- X% W j7 |11 聚合物型油墨 5 U. R1 $ w2 d1 C5 W0 / Y! Q/ C1 w6 e! E% p, 这也是成分变化丰富多彩,一般是如下的组成。导电性填料使用金属、金属氧化物、碳黑、石墨等。黏合剂使用天然物、合成高分子。虽有无溶剂型,但含有为保持流动性的有机溶剂。0 P9 3 u! d1 . 分散在内部的填料,随着黏合剂的固化(或干燥)而生成三维性的链结构,等于是沿着其链输通电流。对基材的密合是由黏合剂来实现的,黏合剂使填料相互之间牢固结合,具有获得稳定导电性的作用。如以上所述,有机物残留在最终涂膜上,固化温度是自常温至200上下,故承涂物的选择范围宽广。; ?3 x0 c 8 ! H+ o9 z导电性填料如果超出某种体积来配合,在形成涂膜之际,会在粒场引起接触(即使不直接接触,只要非常接近,也会因隧道效应引发电子的移动),其接触遍及整个涂膜,由于连续性地不断形成,恰如导体一样能够通电。在填料粒场由于存在电阻,所以导电性受到一定限制,造成固化温度低,故有广泛基材的适应性。; l0 k# ?7 ) O& C. o 7 h1 1 V J- Y8 L Z12 高温烧固型油墨 ( K: 4 |$ _5 I, ?! o: Z. D: l5 f, d. u6 ) N4 q成分变化极为丰富,一般是如下的组成。将导电性填料(多为贵金属)和玻璃粉料(粉)以连结料(聚合物和有机溶剂)混合调制。调节到适宜的黏度制成油墨。# C/ b1 5 S: 9 2 L. d成膜的过程如下,用网版印刷印好的涂膜经干燥后,以高温来处理。溶剂和聚合物在该过程中挥发,在金属填料之间引起融合。最终是在涂膜中只留下金属和玻璃成分即无机成分。涂膜以接近粉末冶金的过程生成,填料便融合一起制成一体化的严密的金属膜,其导电性完全类似金属融合之际被挤压到基材一方,遍布于基材界面,起到维持密合性的作用。 J* z! T. 3 f从导电性方面讲,能够发挥很高的性能,但如果不是能够耐高温的承涂物,就无法使用。故对象基材是玻璃、陶瓷、珐琅等。8 : F3 V/ Q3 C; y8 s Y: d# n: N7 co) g |13 移印油墨的类型 / * 8 O- q8 Q2 GQ9 l) e: 7 R2 S8 Z单组分油墨加入稀释剂可获得理想的印刷黏度,干燥方式为物理蒸发型,一些热塑性承印物如PS、PC、PVC会有轻微溶解发生,这种溶解使油墨与承印物发生直接黏结,因此耐刮擦,附着力好。* w! Ob5 2 U, K双组分油墨的耐化学性更高,一般油墨中需加入硬化剂,但必须注意在印刷前加入,如果加入时间太长则效果不好。另外是否完全干燥取决于周围的温度,室温20环境下干燥需要几天,因此不要过早进行耐划擦及附着力测试。0 _* ! H& I) m7 g* J热固型油墨一般为双组分油墨,这种油墨的树脂连接在室温情况下不会发生,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进行。6 : J& c l; l& J/ |氧化型油墨通过空气氧化发生反应,一般反应速度较慢,在室温条件下为l2天。+ U7 L8 t! 9 6 _/ |4 J移印油墨的转移主要依靠溶剂的蒸发,蒸发使油墨膜黏结,同时调整油墨的附着力。通过油墨膜层的转移来达到良好的遮盖力。9 V3 J 5 ?1 c9 Z6 z8 UV油墨中由于缺少溶剂,不可改变油墨膜层,这种转移为“水转移”,且转移较难。UV固化油墨的应用领域一般为高品质移印。UV油墨的优点:钢模版上油墨不干燥;质量有保证;对钢模版的磨损少;干燥速度快;不含溶剂。UV油墨的缺点:能量要求高,要求有UV固化设备;清洁胶头的要求较高,黏性要求不如溶剂性油墨;精细度印刷不如溶剂油墨。/ G, w* c) + G- X$ z水性油墨还未用于移印,因为产出率较低,干燥速度、黏性、附着力、蒸发速度都不如溶剂性油墨。3 i4 5 a6 i, i% D14 荧光油墨 4 # p: k2 x5 k ?3 i( O9 B, o) w0 P: h& y9 V6 L荧光油墨是我厂印刷票证应用比较多的油墨之一,其主要成分是荧光颜料。荧光颜料属功能性发光颜料,与一般颜料的区别在于当外来光(含紫外光)照射时,能吸收一定形态的能,而激发光子,以低可见光形式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产生不同色相的荧光现象。不同色光结合形成异常鲜艳的色彩,而当光停止照射后,发光现象即消失,因此称为荧光颜料。荧光颜料与高分子树脂连接料、溶剂和助剂配比,经研磨可制得荧光油墨。这种连肉眼都看不见的油墨只有在紫外光或红外光下发光,正是由于它的可转换和隐藏的特征以及在彩色复印机上不能精确地被复制的特点使得该油墨在特种印刷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3 A! c# * p: i荧光油墨适于纸张类和乙烯类薄膜等的印刷,荧光类油墨可用于网版印刷以及凹印等。大多数荧光油墨的流变特性呈仿塑性流动,黏度小,这项特性决定了其印刷工艺与普通油墨的印刷工艺有很大区别。) L& d& L1 ( # D/ 无机荧光物是由晶体发光的,若压力过大可使晶体破裂,从而使发光亮度降低,所以一般不采用凸版印刷。而在进行凹印和网印时,除注意其黏性、连接料、干燥性等特性外,还要注意其印刷压力的调节,不能使印刷压力过大而影响印刷效果。 : u6 H1 y% : v8 V( O/ u4 Y5 w* s1 r2 15 光变油墨 1 f! 1 Q0 |# . F: z+ * b 5 IN# u* q6 g光变油墨是一种原理简单,而制造较难的高技术产品,它是采用随视角变化而涂层颜色随之变化的光变薄膜干涉滤波器对自然光(复色光)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来达到防伪目的。* M/ ?% m) D1 I( W6 a* A, M3 d8 r3 V: s3 f物质在一定波长的照射下,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使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发生改变,从而发生颜色变化。然后又会在另一不同波长光的照射或热的作用下,恢复或不恢复原来的颜色。我们把这种可逆的或不可逆的呈色、消色现象称之为光致变色现象。) P; Q6 D. T8 J干涉型光变油墨是现代防伪油墨中最复杂的一种,是目前流行的高科技产品。光变油墨是一种反射性油墨,具有珠光和金属效应,彩色复印机和电子复印机都不可复制出来。用光变油墨印刷的产品,油墨色块呈现一对颜色,如品红一蓝、绿一蓝、青一绿等。如果将图案倾斜到60时,则可以使图案由一色向另一色转移。( k0 y6 c% k. P0 / 0 由于只有印品上的墨膜较厚时,才能出现显著的色漂移现象,所以其印刷特征是其它任何油墨和印刷方式无法仿制的。) T4 h8 |# u/ E Y! C% n; Q光变油墨的防伪性具体体现在:(1)光变油墨制造难度主要在于各层薄膜干涉滤波器的各层厚度难以控制,一般采用多层高折射介质膜来解决;(2)薄膜的转移剥离技术也比较困难,将镀了膜的多层复合膜放入预先选择好的溶剂中,多层复合膜分别被剥离开来,形成细小的碎片,这种碎片的上下表面积与其侧面积的比例至少为3:1,然后经真空干燥,即制成光变色料。这种多层薄膜碎片可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光波,反射出剩下的光波而呈现颜色。将这些多层薄膜碎片加入专门设计的连接料中,再加上透明染料及其它填充料,就可以制造出光变油墨。另外,该油墨采用的连接料和溶剂都很特殊,因为它必须使印在承印物上的油墨中的每个薄片平行排列,并浮在连接料表面。% # m% P9 r P* E* r# F16 转移油墨 : 1 m/ ( L9 f) Y4 m9 M3 Y, Q5 z u3 P: N& l$ g8 j转移油墨分为冷转移油墨、热转移油墨、升华转移油墨等等。) Z4 T) w0 ! O! m6 X1冷转移油墨 j$ _& K, _+ l1 A使用热转印机进行加压,待油墨温度降温变凉之后,剥离转移纸,油墨全部转移到纺织品承印物上面。 7 k7 K! g. ! i1 g2热转移油墨5 E/ |1 + k- M; m# L3 C使用热转印机进行加压,之后立即剥离转移纸,油墨转移到纺织品承印物上面。) q( E/ b1 P% V$ 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