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第一章 总论2次课.ppt_第1页
道路工程第一章 总论2次课.ppt_第2页
道路工程第一章 总论2次课.ppt_第3页
道路工程第一章 总论2次课.ppt_第4页
道路工程第一章 总论2次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道路工程总论 道路运输的特点和道路功能 第一节 一 道路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道路 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 运价低 运量大 远程运输 建设周期长 运输投资大 水运 运价低 运量大 能耗低 通行能力高 受地形地物影响大 航空 运价高 运量有限 远程运输 能耗大 受天气影响大 道路 运价均衡 单位运量小 污染大 机动灵活 迅速直达 适应性强 服务面广 受地形地质地物影响小 管道 仅限于运输液体及气体 石油 天然气 水 水泥等 二 道路功能 道路具有交通 形成国土结构 公共空间 防灾 和繁荣经济等方面功能 详见课本2页图1 1 道路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世界范围看 一 我国公路的发展 我国的道路建设有悠久的历史 周道如砥 其直如矢 西周 前1046年 前771年 秦为驰道于天下 东穷燕齐 南极吴楚 秦代 前221年至前207年 马驿 水驿 商代 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 明代 1368 1644年 丝绸之路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我国的道路建设有悠久的历史 周道如砥 其直如矢 西周 前1046年 前771年 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郡县的驰道 主要干道宽59步 295尺 秦朝 公元前220年前后 形成全国交通网 我国道路发展历史中文道路源于西周 修建镐京通往各诸候城邑的牛 马车道路 形成以都城为中心的道路交通体系 原称 导路 秦统一中国 颁布 车同轨 法令 大修道路 称为 驰道 直道 驿道 大道 西汉开通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由长安出发 经河西走廊 塔里木盆地直达中亚和欧洲 对当时东西方各国交往起重要沟通作用 唐代古道路发展鼎盛 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网 一 我国公路的发展 清代京都通往各省会的路为 官路 省会间的路为 大路 市区街道为 马路 汽车出现后路称为 公路 我国1901年进口汽车 在原大车道基础上开始发展通汽车的道路 我国第一条公路是1906广西友谊关的公路 1941年抗战的滇缅公路di nmi n 改革开放20多年是我国公路事业发展最快 建设规模最大 最具活力的时期 一 我国公路的发展 民国元年 解放初 1912 1949 全国通车的道路仅8万公里 全国1 3的县不通公路 至2010年底 全国公路网总里程为398 4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达7 6万公里 我国道路与发达国家道路比较 在现代社会中 高速公路已成为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04年 我国规划高速公路网 7918 网 总规模8 5万公里 建成约30年 7条射线 以北京为起点 编号以1开头 如国道107 北京 深圳 9条纵线 由北向南 编号以2开头18条横线 由东向西 编号以3开头 18条东西横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 绥芬河 满洲里 珲春 乌兰浩特 丹东 锡林浩特 荣成 乌海 青岛 银川 青岛 兰州 连云港 霍尔果斯 南京 洛阳 上海 西安 上海 成都 上海 重庆 杭州 瑞丽 上海 昆明 福州 银川 泉州 南宁 厦门 成都 汕头 昆明 广州 昆明 总长8 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可覆盖10多亿人口 把我国超过20万人口的城市全部连接起来 加上地方的高速公路 届时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左右 与其时的美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相当 道路的分类及技术标准 第三节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1 按使用范围划分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专用道路乡村道路 一 道路的分类 连接城市 乡村 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在城市范围内 供车辆及行人通过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道路的分类2 按面层所用的材料划分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3 按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划分 柔性路面 刚度较小 抗弯拉强度较低 主要靠抗压 抗剪强度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的路面 主要包括各种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类沥青面层 碎 砾 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刚性路面 指的是刚度较大 抗弯拉强度较高的路面 一般指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路面 用水泥 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 砾 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 在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性质 后期的强度和刚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公路质量的好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是由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来决定的 二 公路分级 使用寿命 经久不衰 永葆青春的行业 G 国道G1 指首都放射线 G2 指北南纵线 G3 指东西横线S 省道SI 指省会 省府 放射线 S2 指北南纵线 S3 指东西横线X 县公路编号Y 乡公路编号Z 专用公路编号Q 其他公路编号 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2003 是公路线形和构造物的设计 施工在技术性能 几何尺寸 结构组成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计算行车速度 车道数 车道宽度 路基宽度 极限最小半径 停车视距 最大纵坡 汽车荷载等级 详见课本第7页表1 1 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 交通功能分为 快速路 年限20年主干路 年限20年次干路 年限15年支路 年限10 15年 四 城市道路分级 道路的基本组成 第四节 一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