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之竹林七贤ppt.ppt_第1页
魏晋风度之竹林七贤ppt.ppt_第2页
魏晋风度之竹林七贤ppt.ppt_第3页
魏晋风度之竹林七贤ppt.ppt_第4页
魏晋风度之竹林七贤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风度 之 竹林七贤 卓金12 1吴莹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 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 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 超然物外 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 其清谈之风从东汉末年开始 前后分为五期 即建安七子 正始名士 竹林七贤 王谢世家 桃园陶令 魏晋风度 产生背景 孔融死而士气灰 嵇康死而清议绝 曹操杀了孔融 司马昭杀了嵇康 司马懿宰了何晏 司马师宰了夏侯玄 魏晋风度 第一眼便是血染的风采 信仰失落的痛苦和官方压抑的恐怖 致使魏晋文人一边精心避祸 一边强行理解 仓猝之间行为乖张 出现了种种独特的风度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 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宗白华 美学散步 魏正始年间 240 249 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刘伶 王戎及阮咸七人 常在当时的山阳县 今河南辉县 修武一带 竹林之下 喝酒 纵歌 肆意酣畅 世谓竹林七贤 但据后来学者陈寅恪先生考 西晋末年 比附内典 外书的 格义 风气盛行 东晋初年 乃取天竺 竹林 之名 加于 七贤 之上 成为 竹林七贤 所以才有与典故相悖 竹林 既非地名 也非真有什么 竹林 之说的观点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 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 作家不能直抒胸臆 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 象征 神话等手法 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竹林七贤 嵇康 嵇康 223 262 三国魏著名文学家 思想家 音乐家 字叔夜 谯国至 今安徽宿县西南 人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 任过中散大夫 世称嵇中散 崇尚老庄 讲求养生服食之道 著有 养生论 与阮籍齐名 为 竹林七贤 之一 魏氏春秋 嵇康 与陈留阮籍 河内山涛 河南向秀 籍兄子咸 琅邪王戎 沛人刘伶相与友善 游于竹林 号为七贤 他的朋友山涛 巨源 后来投靠司马氏当了吏部尚书 曾劝他出去做官 他遂写了一封 与山巨源绝交书 加以拒绝 因 非汤武而薄周孔 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 遭钟会诬陷 为司马昭所杀 简介 书法与音乐 嵇康通晓音律 尤爱弹琴 著有音乐理论著作 琴赋 声无哀乐论 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 和 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嵇康作有 风入松 相传 孤馆遇神 亦为嵇康所作 又作 长清 短清 长侧 短侧 四曲 被称为 嵇氏四弄 与蔡邕创作的 蔡氏五弄 合称 九弄 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 嵇康擅长书法 工于草书 其墨迹 精光照人 气格凌云 6 被列为草书妙品 唐张彦远 法书要录 品为草书第二 又善丹青 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载其时有嵇康 巢由洗耳图 狮子击象图 传世 俱已失佚 文学创作 嵇康的文学创作 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 其诗今存50余首 以四言律诗为多 占一半以上 嵇康著作 隋书 经籍志 著录有集13卷 又别有15卷本 宋代原集散失 仅存10卷本 明代诸本卷数与宋本同 但篇数减少 明本常见的有汪士贤刻 嵇中散集 收入 汉魏六朝二十名家集 中 张溥刻 嵇中散集 收入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中 等等 1924年 鲁迅辑校 嵇康集 1938年收入 鲁迅全集 第9卷中 戴明扬校注的 嵇康集 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此书除校 注外 还收集了有关嵇康的事迹 评论材料 阮籍 阮籍 210 263 三国魏诗人 字嗣宗 陈留 今属河南 尉氏人 竹林七贤之一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曾任步兵校尉 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 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 正始之音 的代表 著有 咏怀 大人先生传 等 简介 对五言诗的影响 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创作五言诗的人 其 咏怀诗 把八十二首五言诗连在一起 编成一部庞大的组诗 并塑造了一个悲愤诗人的艺术形象 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创举 一个显著的成就 阮籍狂饮图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奠定了基础 开创了新的境界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后世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晋左思 张载 陶潜 饮酒 南北朝刘宋的鲍照 北周的庾信 唐陈子昂 感遇 李白 古风 等人诗篇都是以抒情言志 广泛涉及现实生活 具有深厚思想内容的五言长诗 无不是对阮籍 咏怀诗 的继承和发展 阮籍的 咏怀诗 或隐晦寓意 或直抒心迹 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悲哀 充满浓郁的哀伤情调和生命意识 无不给人以 陶性灵 发幽思 的人生启悟 阮籍的诗形象得展现了魏晋之际一代知识分子痛苦 抗争 苦闷 绝望的心路历程 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创造了抒情组诗的阮籍的 咏怀诗 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情调出现在中国诗坛上 当时就引起了强烈反响 阮籍之后 诗人争先仿效其作 影响极为深广 后人给予 忧时悯乱 兴寄无端 而骏放之致 沉挚之词 诚足以睥睨八荒 牢笼万有 的极高评价 是当之无愧的新形式 开后代左思 咏史 组诗 陶渊明 饮酒 组诗的先河 阮籍啸台 阮籍嗜烈酒 善弹琴 喝酒弹琴往往复长啸 得意时忽忘形骸 甚至即刻睡去 可谓 我今欲眠君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涛 简介 山涛是 竹林七贤 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一生历经几起朝政变故 他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 39岁以前 只是一个山野布衣 40岁始入仕途 虽有几次辞官 但后半生几乎都在官场度过 史书对山涛的记载与评价 大多针对他后半生事迹而言 对他的前半生只有极少的一点记载 从他后半生的材料看 山涛长期居官场 与司马氏的关系甚融洽 且任职又极勤勉 嵇康曾因此与他绝交 似乎是与 竹林七贤精神 背道而驰的 山涛之品格 他在出任官职之前就由于雅好老庄之学 遂确立了以老庄哲学为主的人生态度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 他结交了阮籍 嵇康 吕安等名士 作竹林之游 通过实践加强了他的哲学信念 他为人含而不露 自持而不高傲 正直而不轻狂 其他竹林名士那种不拘礼法 清高自傲 轻时傲世 狂放 任诞等外在表现 在他身上表现得不很明显 世说新语 中 任诞 简傲 诸篇中对七贤中的其他人皆有许多记载 而对于山涛却一条也没有 相反对他的记载都是沉稳 持重 朴拙 含蓄 向秀 2020 3 15 17 可编辑 简介 向秀 约227 272年 字子期 河内怀 今河南武陟西南 人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官至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向秀雅好读书 与嵇康 吕安等人相善 隐居不仕 景元四年 263年 嵇康 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 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 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 黄门散骑常侍 散骑常侍 与任恺等相善 向秀喜谈老庄之学 曾注 庄子 妙析奇致 大畅玄风 世说新语 文学 注未成便过世 郭象承其 庄子 余绪 成书 庄子注 三十三篇 另著 思旧赋 难嵇叔夜养生论 向秀之 竹林精神 他是以自己的渊博学问 无为而无不为 的精神来驾驭他自己的 这正是 竹林之性 在他身上的体现 竹林精神 的可贵之处在于把道家的思想精髓体会入微 这是 竹林七贤 与那些貌似放达不羁 实际并无其他理想追求的人的重要区别 难养生论 养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向秀 嵇康在这个问题上虽有争论 但持论都有一定合理之处 他们都强调人的重要性 特别是个人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是庄子那种 独与宇宙天地精神往来 的精神在经过汉代 独尊儒术 的僵化统治后的重新复兴 这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还从事实出发说明了不可能有导养而至于数百岁的人 还指出嵇康提倡的那种 抑情忍欲 割弃荣辱 的养生办法 使人割舍人伦之乐 对于养生反而是有害的 刘伶 刘伶 约221年 300年 魏晋时期沛国 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 人 字伯伦 竹林七贤 之一 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 对朝廷策问 强调无为而治 以无能罢免 平生嗜酒 曾作 酒德颂 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 对传统 礼法 表示蔑视 是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 简介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 因嗜酒如命而出了名 他打听到伏牛山北麓杜康仙庄的杜康酒味道醇厚 香郁浓重 曾作为宫廷御酒专供朝廷饮用 要是不饱饱口福 就要终生遗憾 嗜酒如命 刘伶的哲学观 他的哲学观与老庄一脉相承 庄子幻想 独与宇宙天地精神往来 上与造物者澉 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的逍遥自在的人生 刘伶的 大人先生 则是 以天地为一朝 万期为须臾 日月为扃牖 八荒为庭衢 行无辙迹 居无室庐 幕天席地 纵意所如 的旷达之士 庄子所描写的一系列 真人 形象 如王骀 申徒嘉等 他们虽然形貌支离 外形丑陋 但却都是精神充实 能做到无权贵 无利禄 无色貌 无言说 体会到了 道我为一 天地之大美的 德有所长 而形有所忘 的真人 刘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外貌虽丑 精神上却真正达到了 无己 境界的一代贤士 他以自己的执着追求 把自己的审美理想转化为行动 为魏晋时人们审美趣味的转变树立了一个榜样 阮咸 简介 阮咸 生卒年不详 字仲容 陈留尉氏人 他精通音律 善弹琵琶 晋武帝时 山涛荐之于晋武帝 但由于他行为放达 未为所用 阮咸是阮籍之兄的儿子 在 竹林七贤 中除了嵇康 阮籍外 是最具有艺术家气质的一个 琵琶弹得时称天下第一 以至有一种琵琶即以 阮咸 命名 而且他精通乐理 曾写下了 律议 阮咸之于音乐 阮咸对于音乐的要求是 合雅 中和 勖所造声高 高则辈 夫亡囯之声哀以思 其民困 今声不合雅 俱非德正中和之音 这是延用了中囯传统关于音乐的说法 包含有儒家的影响 但从本质上说 阮咸关于音乐 合雅 中和 的要求与儒家那种 中和之音 是有很大区别的 阮咸的要求是从审美的角度 从欣赏分析当时的音乐与音律之间是否相符中得出的 荀勖所调乐器都与音律不符 听起来不甚协调 际咸对所谓 雅乐 和 音乐 都是一视同仁的 他所要求的 中和 并不抑制人们情感的抒发 他本人在弹奏琵琶时每每任兴而发 无拘无束 王戎 简介 王戎出身魏晋高门琅琊王氏 长于清谈 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 袭父爵贞陵亭侯 为司马昭辟为掾属 历任吏部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河东太守 后迁任荆州刺史 因事罢免 改任豫州刺史 建威将军 后参与伐吴 吴国平定 以功进封安丰县侯 在荆州拉拢士人 颇有成效 又被征召为侍中 迁任光禄勋 后拜吏部尚书 因母亲去世而离职 晋惠帝即位 迁太子太傅 转中书令 加光禄大夫 再迁尚书左仆射 领吏部事务 元康七年 升任司徒 王戎认为天下将乱 于是不理世事 以山水游玩为乐 后因裴頠岳丈身份而被罢免 又起用为尚书令 再迁司徒 后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 王戎逃奔陕县 永兴二年去世 享年七十二岁 谥元侯 早而夙慧 王戎自幼聪颖 身材短小而风姿秀彻 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 中书令裴楷称其双目 烂烂如巖下电 六七岁时 在宣武场看戏 猛兽在栅槛中咆哮 众人都被吓跑 只有王戎站立不动 神色自如 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 感到很惊奇 王戎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 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 其他人争相去摘 只有王戎不动声色 别人问他为何如此 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 必苦李也 验证之后 果然如此 4 王戎卖李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 其俭啬一篇共有九条 即有四条记王戎事 晋书谓王戎 性好利 多置园田水碓 聚敛无已 富甲京城 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 因此被免官 后来出钱赎回 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 日夜不辍 同时又十分吝啬 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 王戎欲拿李子去卖 又怕别人得到种子 就事先把李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