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doc_第1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doc_第2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doc_第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doc_第4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姓名 班级 分数(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7题 27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窈窕 (yo tio) 野鹜(w) 筵会( yn) 蛊惑(g) B天竺(zh ) 醇酒(chn) 飞沙走砾 (l) 仲春(zhng) C瑟缩(s) 赏赐(c) 滋长(z) 哺育(b) D懊悔(o) 桅子(zh) 谰言(ln) 滑稽( j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怠惰 书札 宠幸 惮思竭虑 B果实累累 海市蜃楼 思忖 青面撩牙 C蜿蜓 社稷 怪诞 默挈 D黯然 痉挛 影影绰绰 妆饰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四天后,王小明的感冒终于全好了,他又一次起死回生了。 B小赵一进会议室,我们这些参加质量分析会的.代表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C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D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欣喜若狂。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5.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这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 A. B. C. D. 6.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1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黄梅时节家家雨, 。 夕阳西下, 。 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国破山河在, 。 云霞出海曙, 。 ,灵旗空际看。 山回路转不见君, 。 写出含“花”的诗句(上下句) ,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6分) (题目) 应西安世园会执委会的邀请,省群艺馆将组织河北优秀民间艺术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唐山俏夕阳三支民间舞蹈队一行50人,于2011年8月12日-14日赴西安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千人欢乐大巡游”。 据悉,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办。会展6个月,天天有巡游。“欢迎盛装大巡游”已成为世园会万众瞩目的一个新“亮点”。届时,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唐山俏夕阳将与来自国内外的30支表演队伍近1000人同时参加盛装巡游活动,每天演出两场。 请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假如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执委会邀请你为这次欢迎盛装大巡游活动写开场词,请展示你的文笔,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3分) 答: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8-23题 4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 89 题。(5分)次北固山下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用“/”划分下面诗句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2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原因是 (3分) A.本诗的韵脚是前、悬、年、边。 B.“风正一帆悬”。写出了大江直流,波翻浪涌的壮观景象。 C.颈联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为“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景。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二、阅读下文,回答10-14题。(15分)满井游记(节选)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已亥之二月也。10.本文作者 。(2分)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 (1)麦田浅鬣寸许 (2)风力虽尚劲 (3)呷浪之鳞 (4)夫不能以游堕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文: 13.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3分) 答: 14.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5-17题。(10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汪金友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得很高,策划得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相对于父辈,现在的青年人大都生长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缺过吃,没有缺过穿,没有吃过苦,没有发过愁。从小到大,一直被关心和照顾。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路却走得不多。所以当他们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补上“走路”这一课。勇敢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去。把“ A ”融入到“ B ”上,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奔波。有的投了简历,石沉大海;有的参加了面试,未被聘用。但这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此处不行,就到彼处;高处不行,就到低处;闹处不行,就到静处。说不定,越是偏僻和陌生的地方,越有好风景。越是在基层,越能够磨练意志、施展才华、增长本领。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15.阅读选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答: 16.选文第段和第段能否调换位置?请说明理由。(3分) 答: 17.阅读第段,将“万卷书”和“万里路”填写在文中A、B空缺处。(2分) A: B: 18、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8-22题。(13分)银筷子 已是20年前的事了。那年,我上小学四年级。 当时学校条件非常简陋,每人巴掌大一块位置,勉强可以摊开书和本子,书包只能放在地上。我和阿闪之间的木板上有一个大大的洞,聪明的阿闪通过圆洞把书包带子从木板下面穿到上方,然后用一根木棍撑住书包带子,书包就晃晃悠悠地悬在了半空。我为他的主意叫绝,让他把我的书包也挂在了木棍上。 两周过后,阿闪又突发奇想,从家里拿来一根银筷子,取代了小木棍。那是一根非常漂亮的筷子,银白色,笔直修长,它是我长到13岁见到的最奇异的宝贝。 其他同学还没有来到,阿闪专心地做着习题,我则怔怔地看着银筷子,大脑里一直重复着一个念头:如果那根银筷子属于我,该多好!同学小玫风风火火地进来了,走过我身边时,她惊讶地停下来,抚摸着银筷子:“真漂亮!谁的呀?” 我猛地一惊,继而平静:“哦,我的!”话说出口,连我自己也震惊了。 阿闪愣了一下,停止了做题:“你说什么胡话,我刚从家里拿来的!” 我很强硬:“明明是我的。” 阿闪哭了起来,他有口难辩。我一直很平静,一副处乱不惊的样子。 班主任来了,我仍强硬地坚持,他也未能看出真相。开始上课了,我的注意力融入不了课堂,心里激烈地争斗着。争斗的结果,仍然是一念之间做出的那个可怕决定:继续坚持说那根银筷子是我的,即使父母来了也不认输。我的内心完全被邪恶控制了。 上午放学时,我强行拿走了那根银筷子。 下午,我堂而皇之地把银筷子撑在木板上,阿闪却把书包放在了地上。我虽拥有了一下午的银筷子,可那是如坐针毡的一个下午,完全没有想象中得到它的那种兴奋。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把我叫到了办公室,他从抽屉里拿出另一根银筷子。 他把筷子举在我的跟前,亲切地说:“把另一根拿出来。” 我顺从地从书包里掏出那根银筷子递给他,一双精美绝伦的银筷子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阿闪爸爸去年挖河时得来的奖品,好东西是不能分开的。阿闪爸爸刚才来过了,说你这么喜欢,就送你吧。他要我告诉你,凡事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就像他用了整整一个冬天,流了无数汗水才得到了银筷子一样。” 我收下了银筷子,把银筷子藏在了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地方,我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中学老师。那双银筷子始终陪伴在我的身边。去年,我带着银筷子回乡过年。大年初一,我特地去了阿闪家,阿闪的爸爸已经银发满头,我从怀里拿出银筷子,说出了积攒多年的感谢话,说没有他当年的慷慨相赠,没有他的勉励,就没有我的今天。 他愕然地听着,然后告诉我一个让我瞠目结舌的真相:那年,阿闪的老师花了一百元钱买走了他的银筷子,说是有急用,价值仅20元的东西,他得了100元,他们一家高兴了好几天呢。 我久久地凝望着银筷子,温暖的阳光下,它熠熠生辉19.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3分) 答: 20.选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2分) 答: 21老师花高价从阿闪的父亲那里买来银筷子并送给“我”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22.请归纳结尾一段的作用。(2分) 答: 23.20年后,当“我”从阿闪的父亲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我”内心会怎样想呢?请写出你所揣摩的心理活动。(45字以内)(3分)第三部分 写作与表达(24题,50分) 23.作文。(50分) 请围绕“阳光”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字数不少于600字。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地名。 九年级期中语文(河大版)答案第一部分1.A 2.D 3.D 4.C 5.C 6.(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青草池塘处处蛙(3)断肠人在天涯(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5)城春草木深 梅柳渡江春 毅魄归来日 雪上空留马行处 略7.(1)答案示例:河北优秀民间艺术将参加西安世园会 (2)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要有称呼,有欢迎语,有主题介绍。第二部分一8.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 B 诗中应表现的是大江风平浪静的景象二10. 袁宏道11. (1)左右 (2)猛,强有力 (3)代鱼 (4)因为12.(我)才知道郊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13. 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14.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态度。三15.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16选文第段和第段不能调换位置。因为第段写“读万卷书”,第段写“行万里路”,第段论述“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辩证关系,与第段和第段的顺序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结构的严谨。17 A:万卷书 B:万里路18、道理论证 该句引用古语论证了“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的观点,使作者观点更具权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四19. 20年前,“我”喜欢阿闪的银筷子并据为己有,班主任买下了银筷子却告诉“我”是阿闪的爸爸送的,解决了“银筷子”事件,勉励“我”用自己的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