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城市竞争力.doc_第1页
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城市竞争力.doc_第2页
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城市竞争力.doc_第3页
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城市竞争力.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城市竞争力 主讲嘉宾简介:李江帆教授,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985工程”服务经济与管理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广东体改研究会、广东生产力研究会副会长, 广州、佛山、中山、河源、肇庆等市政府咨询决策专家,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广东省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特邀研究员,国家服务业发展规划课题组顾问。历任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讲师(1983)、副教授(1986)、教授(1991)、博士生导师(1997),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6-2001),广东省高校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211工程”经济学重点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中青年经济研究会第一、二届会长、英国雷丁大学、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0-2005年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318篇,著书 6本,共458万字。获全国性和省级学术奖22项。主持广东省和国家社会科学研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规划第三产业课题研究,在开拓第三产业经济学、揭示第三产业发展规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被专家认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专著第三产业经济学于1991年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学术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1992年应国务院秘书长邀请,赴中南海商讨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大计,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采用。1992年被评为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12位)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2004年主持完成的广东省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成果被广东省政府采纳,转化为广东省政府2005年1号文件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颁布实施。主要著作:第三产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三产业与服务消费品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广东省服务业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一、中外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一)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1. 趋势:从横向看: 经济越发达,居民越富裕,第三产业比重就越高。从纵向看: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三产业比重趋于增大。农业比重持续下跌;工业比重先升后跌;服务业比重持续增长。 2原因:农业比重持续下跌的原因:粮食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使农业无法与经济同步增长;土地收益递减使农业投资到一定程度后减少。工业比重先升后跌的原因:温饱阶段对工业消费品的强烈需求到小康阶段趋于饱和;生产总量增大使实物生产资料需求增长,生产层次的提高使实物生产资料需求相对减少。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的原因:在服务需求收入弹性高于物品,收入和闲暇不断增多,生产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等条件下,服务需求上升律发生作用。如具备物质利益机制对服务供需反应灵敏、不失真,实物领域生产率迅速提高等经济条件,服务供给上升律将形成并发生作用,使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形成第三产业比重增大律。 (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规律1.流通部门比重降低,生活生产服务业比重提高,体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方向。 原因:先行产业比重随后发产业兴起而下降;经济水平提高使生活生产服务需求增大;国民经济软化使交易货品比重下降。2. 现代服务业上升,传统服务业下降。现代服务业:现代社会中以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实施现代管理方式的服务业。范围:(1)从 实物产品生产领域分化出来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如产品研发、物流配送服务等。(2)从服务产品生产领域分化出来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咨询、服务营销等。(3)从人类生活环节中独立化的新兴生活服务业, 如现代文化娱乐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是动态概念。二、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1. 提高效率和城市竞争力的动力源:第三产业生产的服务型生产资料充当现代生产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要素的功能, 使第三产业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效率的策源地。投资环境改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在很大程度上靠有效消费服务型生产资料生产服务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竞争力:当代经济竞争突出表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成为城市间激烈竞争的对象。现代服务业拥有控制/支配物质、资金、技术、信息的功能。在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下,拥有现代服务业的城市,便拥有对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支配和控制权。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竞争的中心内容。2. 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部门: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消费品具有满足居民日趋丰富的生活需要的功能, 使第三产业成为提高现代社会中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部门。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个性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消费这些服务消费品实现的。 3.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大,使我国第三产业已超越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二推动力,并将在或已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超越第二产业, 成为GDP增长的第一推动力。要辩证认识初步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现代化社会,以及农村、城镇、城市、中心城市国民经济主要推动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新的发展思路。4.就业增长最快、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随着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水平增长日趋增大,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就业增长最快、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5.发展前景最好的第一大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随着人均GDP增大日趋提高,使第三产业终将超过工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吸纳劳动力和提供社会财富最多的第一大产业。6受资源制约最小、有最广阔发展空间的产业:在自然资源日渐枯竭而人力资源不断开发的环境下,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弱、对人力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第三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三、需解决的认识问题(一)为什么要加快服务业发展?1. 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要求:企业生产,为的是通过产品满足社会需求获得企业利润,实现双赢。人的需求变化是有规律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对象由生存资料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由农产品向工业品、服务产品拓展。因此,产业发展顺序呈现123趋向。过去不了解此规律,压制服务业发展。现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企业寻找商机,政府培育经济增长点,都瞄准服务业。2. 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需要:不少服务产品具有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如商贸-科研-信息-交通-物流-配送-商务服务。要提高国民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趋势 (二)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顺序1. 误解: 三次产业根据产业兴旺发达的顺序划分,因此必须先发展工农业, 后发展服务业。旅游城市:先发展工业再发展旅游业。先发展工业为旅游业积累资本,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增大旅游消费,再发展旅游业。2. 思路错: 1) 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关联强的社会中,三大产业协调是在开放系统中实现的,不能只着眼于本地供求平衡。2)社会化的工农业生产力足以支撑服务业发展。3)根据资源优势选择重点产业,宜农则农, 宜工则工, 宜服则服, 将取得竞争优势。 (三)新型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1. 倾向: 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搞工业=搞工业项目;把新型工业化理解成就是建设工业项目把第三产业的发展完全抛于经济发展战略之外。片面提出“工业立省”、“工业立市”,不但在观念上要做到“工业立市”,在行动上更要做“工业书记、工业市长、工业镇长、工业村长”。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一心一意抓工业,全力以赴抓工业”2. 问题:把“工业立市”作为唯一的产业发展战略,而不考虑第三产业即将超过工农业的经济意义。工业化并不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把工业作为本地国民经济的最重要的或唯一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工业化不等于只是发展工业和重工业,也不等于把第一、三产业撇在一边搞工业的孤军独进。新型工业化并不排斥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服则服,宜轻则轻,宜重则重。 3.偏差成因:认识偏差: 知道工业致富, 但不了解服务业也可以致富,断言:只有工业化才是致富之路。经验偏差:土改后长期抓农业经验丰富;洗脚上田后搞了十多年工业轻车熟路;现在抓第三产业缺乏经验,连概念也没有,无从下手。政绩观偏差:工业特点:堆头大、带市场、见效快、产业有形,易出政绩。服务业特点:规模小、市场要新开发、见效慢、产业无形,难见政绩。 4.认识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关系(1) 新型工业化亟需现代服务业支持:高效:科研、信息、金融、商务服务;环保好:科研和专业服务;就业广: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珠三角世界制造业基地,但现代服务业不足。(2) 现代服务业需先进设施支持:电脑设备、高效机器、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珠三角家电比重。(四)生产服务业1.概念 :为第一、二、三产业的实物生产和服务生产提供服务的行业。不仅包括为农业、工业生产的服务,也包括为服务业生产的服务。我国服务业中提供生产服务较多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货物运输业、仓储业、电信业、金融业、保险业、商业、饮食业、旅馆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物流、会展、信息、咨询、科研、设计、广告、包装、专业服务等行业提供生产服务的特点越来越突出。2. 范围:第一产业生产服务业;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业;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3.关键: 效率提高:规模效益4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化:servitization 第三产业化:tertiarization。服务化的演进阶段。第三产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四、广州生产服务业的发展1认识误区(1)生产服务业只是专门为制造业提供生产服务的部门: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服务业规模不大,生产服务业主要为工业提供服务。进入工业化后期,随着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工业,生产服务业就从原来主要服务于工业转向主要服务于服务业。(2)广州市生产服务业就是为广州市本地企业服务:这是对广州市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狭隘认识,不利于充分发挥广州市在广东生产服务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生产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当优势,足以依托其便利的交通、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明显的科技、人才优势对整个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形成辐射。(3)广州市农业增加值比重很小,农业生产服务可以忽略:广州市农业比重低并不代表广州市农业生产服务没有发展潜力。广州市在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交通非常便利,是全省农产品的集散地,农业科研院所大都集中于此地,农业科技力量雄厚,农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应立足全省,通过不断提高对外辐射能力拓展农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2产业定位:提高生产服务业在广州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把发展生产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广州市经济竞争力和提高中心城市地位的着力点,通过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把生产服务业培育成为广州市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以珠三角制造业为外延发展方向,扩展广州市生产服务业的辐射能力、服务半径和发展空间,利用珠三角地区作为国际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庞大制造业规模效益和制造业内部结构高级化的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