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一 前一 前 言言 1 1 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 新建宣威市羊场镇磷电进场道路 K2 302 K2 583 路段属碳酸盐岩地貌 从钻探资料揭露 野外地质调查与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此段线路岩溶较为 发育 查清线路岩溶的发育情况为线路的桥基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受云南交 通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委托 我处进行了本次地球物理探测 1 2 勘察目的任务与技术标准勘察目的任务与技术标准 1 2 1 目 的 根据物探方案技术要求 此次工作主要目的为 1 查明设计线路的地层分布和松散覆盖层厚度 2 重点查明设计路线地面下 30m 深度内的岩溶发育情况 是否存在厅堂 式或廊道式大型岩溶形态 3 进行岩溶发育程度的垂向分带和线路岩溶强弱相对划分 阐述场地的 岩溶发育规律及特征 4 查明物探剖面内是否存在断层破碎带 1 2 2 任 务 岩溶勘察较为可行的物探方法通常有三种 高密度电法 浅层地震 地 质雷达 据现场踏勘和线路的初勘资料反映 松散覆盖层厚度较厚 局部区 域地形变化大 地下水位浅 岩溶以浅 深埋藏型为主 少量区域为裸露型 如果采用地质雷达则探测控制深度不够 采用浅层地震则工作效率较低而成 本相对较高 在综合有效 经济 实用性的基础上 本次岩溶勘察的物探方 法采用高密度电法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 2 3 执行的技术标准 主要执行 公路工程物探规范 JTG T 22 2009 参考执行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 DL T 5010 2005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064 98 1 3 方法技术及工作概况方法技术及工作概况 1 3 1 方法技术 高密度电法采用温纳装置形式 利用 60 路电极转换滚动连测 点距 3m 由仪器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参数图件处理 观测仪器为重庆奔腾数控研 究所研制的 WDJD 3 型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及其配套 WDZJ 3 多路电极转换 器 1 3 2 工作布置 大致原则为沿设计线路 K2 302 K2 583 中线布设物探剖面 W2 并在中 线左右 5m 各布设剖面 W1 左 K2 365 左 K2 525 6 W3 右 K2 365 右 K2 525 6 各剖面情况详见附图 1 工作布置平面图 1 3 3 任务完成情况 本次物探野外工作时间始于 2010 年 5 月 23 日 终于同日 本次共完成 3 条高密度电法物探剖面 总长度为 631 共计 210 个电极点 各剖面具体 情况详见下表 1 然后转入室内资料处理 图件编制 综合研究和报告编写 阶段 表 1 高密度电法剖面工作布设详表 剖面编号线路位置 物探 剖面长度 m 控制深度 点距备注 W1 左K2 365 左K2 525 6 17730m 3m 设计线路 中线左侧5m W2 K2 302 K2 583 27730m 3m 设计线路中线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W3 右K2 365 右K2 525 6 17730m 3m 设计线路 中线右侧5m 1 3 4 工作质量评价 本次工作严格按照前述相关规范执行 并按我公司颁布的 物探工作过 程控制程序 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观测仪器均为全自动多功能记录仪 仪器均按规定进行了年检和月检 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规定要求 对观测中的 异常数据 均进行重复观测 并按规范要求比例进行了适当的系统检查 重 复检查的相对误差 系统检查的均方误差 均方相对误差皆小于规范要求 观测质量可靠 结果满足地质解释需要 野外工作结束时 由院主管工程师 项目负责会同方法组长对野外原始资料进行验收 评定结果原始资料质量等 级优良 满足规范和使用要求 二 地层及地球物理条件二 地层及地球物理条件 2 1 地地 层层 本次物探工作线路钻探揭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覆盖层 碳酸盐岩 岩性相对简单 松散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的粘质土 含砾粘质土层 碳酸盐 主要为灰岩 岩质较硬 薄 中厚层状构造 节理裂隙发育 局部岩溶和洞 隙发育 2 2 地球物理条件地球物理条件 2 2 1 岩土层划分依据 根据实测电阻率值结合区内地层分布情况 可按电性特征将场地地层大 致分为松散覆盖层 碳酸盐岩二大类 各岩土体层电性特征分述如下 1 松散覆盖层 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地层与全强风化砂岩地层 成分杂乱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均匀性差 结构上主要受孤石 块石影响 同时也受地表湿润程度的影响 电阻率值变化大 实测视电阻率 s 值在 10 1500 之间变化 一般小 于 100 多在 40 100 之间 s 反演值其影响因素较多 变化区间差异极大 其值大小仅能作为参 考 当以不同色标表示电性分布变化 相似于地质体的变化 时 会出现不 规则变化的色带 本次反演剖面内粘土为浅蓝色 孤石或含砾干燥粘土呈不 连续的蓝色 绿色 黄色团块 2 碳酸盐岩地层 具典型高阻电性特征 通常大于 120 受地下 水位 岩溶发育程度影响 其 s 值变化较大 实测视电阻率 s 值通常在 150 3400 之间 完整岩体的 s 值通常在 150 1000 之间 充填 溶洞及溶隙 裂隙 溶孔密集带的 s 通常低于周围完整岩体 200 300 而未充填的 s 值通常高于周围完整岩体 200 300 随深度增加岩体完整性通常越来越好 其电阻率值逐渐增大的现象可为线路 区碳酸盐岩地层的典型电性特征 反演值其影响因素较多 区间值变化极大 其值大小仅能作为参考 s 反演剖面内基岩的色彩基本上为浅兰色 兰色 翠绿色 墨绿色 浅黄 色 黄色 棕黄色 红色 紫红色 大体与岩溶强发育 岩溶弱发育 岩溶 不发育成对应关系 岩溶强发育带主要为浅兰色 翠绿色 反演电阻率值多小 于 200 岩溶弱发育带主要为绿色 黄色 反演电阻率值多在 200 800 岩溶不发育带主要为黄色 紫红色 反演电阻率值多大于 800 以上色带对岩溶分带的化分是相对的 同时也需考虑覆土层的厚 度 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岩性 同时结合钻探资料综合考虑合理的调整岩溶分 带界线 利用视电阻率 s 等值线剖面的电性特征与已知钻探揭露的地层结构进 行对比 找出相邻地层分布与电性特征之间的对应规律 建立解释模型 由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已知到未知 由点到面进行拟合 即可将电性剖面转化为地质剖面 2 2 2 溶洞及溶隙 裂隙 溶孔密集带的异常特征 大量的物探观测结果与开挖或钻探资料对比表明 充填 水或粘性土 型岩溶洞隙往往表现为局部的 s 超低阻畸变 电性断面内常出现局部低阻 异常闭合圈或 天窗 在反演剖面内将出现与溶洞断面形态近似的低阻色 标块 蓝色或兰色 而未充填型岩溶洞隙往往表现为 s 曲线的局部高阻畸 变 在彩色模拟剖面内将出现局部的近似于囊状 椭圆状或等轴状的高阻色 块 按通常的色标设置 即为一与溶洞形状相似的红色异常带 根据异常形 态规模 结合 s 值的大小可对溶洞及溶隙 溶孔 裂隙密集发育带进行识 别 并判别其充填情况 综上所述 测区地层溶洞或溶隙 裂隙 溶孔密集带存在明显的电性差 异 本次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具有较好的地球物理前提 充分利用电性特征并 结合地质规律和水文地质条件 从已知到未知深入认识 可以取得良好的地 质勘察效果 2 2 3 断层异常特征 断层破碎带岩体破碎 裂隙发育 往往是地下水的富集通道 且泥质含 量相对较高 故通常表现为低阻异常 在 s 剖面上断层带往往出现明显的 s 水平梯度异常变化带 断层带中部则表现为明显的低阻带 垂向蓝色条带 低阻异常带的宽度与断层带的宽度基本一致 异常带的倾斜方向通常反映了 断层的倾斜方向 因此 利用电性断面特征查明断层的分布位置具有较好物 理前提 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三 物探解释成果三 物探解释成果 3 1 地层及松散覆盖层厚度地层及松散覆盖层厚度 根据前述地层的电性特征 结合初勘地质资料可对线路区的地层结构进 行较为准确解释 线路浅表分布松散覆盖层 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 分布较 厚的路段区域主要为 K2 302 K2 494 段 覆盖层厚度多数约 6m 局部近 12m 其余区域路段覆盖层厚度多数约 2m 局部基岩出露 其分布情况详见附 图 2 3 3 溶洞 溶洞 溶隙密集发育带溶隙密集发育带 依据前述溶洞及溶隙 裂隙 溶孔密集带的电性特征 由实测 s 剖面 等值线图的异常特征及其位置 解释确定物探剖面内的岩溶形态及其空间分布 参见附图 2 解释结果表明 场地地面下存在 5 溶洞异常 其中 4 外为充 填型 1 处为未充填型 规模 1 3m 不等 埋深皆小于 17m 物探剖面内未见 大型溶洞分布 物探解释岩溶基本情况详见下表 2 表表 2 2 岩溶形态空间分布情况表岩溶形态空间分布情况表 编号异常剖面位置里程中心 异常中心埋 深 m 岩溶形态推测 1121 W1K5 5014 3未充填型溶洞 洞径规模约 1m 258 W2K2 39013 0未充填型溶洞 洞径规模约 3m 347 W3K2 41210 0未充填型溶洞 洞径规模约 2m 4132 W3K2 51215 0充填型溶洞 洞径规模约 2m 5136 W3K2 5165 0未充填型溶洞 洞径规模约 1m 注 以上岩溶为物探解译 需根据工程布局重要性进行钻孔验证 3 4 岩溶发育垂向岩溶发育垂向分带分带 3 4 1 岩溶分带特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根据 s 等值曲线形态及 s 值的相对变化对地下岩溶发育情况进行解 释 将场地的岩溶发育程度相对划分为岩溶强发育带 带 岩溶弱发育带 带 和岩溶不发育带 带 特征如下 1 岩溶强发育带 带 有小型溶洞 洞径一般为 1 0 4 0m 分布 溶隙 裂隙及溶孔密集发育 岩体完整性差 当上部覆盖层有水流下渗通道 时 可能诱发土洞 应作针对性治理 当岩溶强发育带埋深较小时 应进行 工程整治 桥梁桩基不建议作为持力层 2 岩溶弱发育带 带 仅局部存在小溶蚀孔洞 1 0m 但溶隙 裂隙及溶孔较发育 岩体完整性相对较好 以块体结构为主 局部为碎裂 结构 岩溶弱发育带一般可作为桥梁桩基持力层 宜进行钻探逐桩验证 3 岩溶不发育带 带 仅有少量溶隙 裂隙 且其连通性差 岩体 完整性好 强度高 为桥梁桩基较好持力层 根据各剖面解释的溶洞 溶沟 溶槽 溶隙 溶孔及裂隙的发育分布情 况 按上述岩溶分带特征对各剖面进行分带 其结果详见附图 2 3 5 岩溶情况综合分析岩溶情况综合分析 根据各物探剖面岩溶发衣垂向分带 附图 2 分述如下 各岩溶发育条 带多呈垂向带状分布 水平向也大量分布 反映岩溶以垂向发育为主 局部 水平向发育 随深度的增加岩溶发育程度逐渐减弱 各剖面主要分布 带 其次为 带 带分布最少 总体上 3 条物探剖面上岩溶发育程度都相对较 强 其中为 W3 最强 W2 其次 W1 较弱 3 6 断裂分布断裂分布 根据前述断层电性特征 推测物探剖面内呈在 1 条断层破碎带 F1 详见 物探布置剖面图与附图 2 异常为一条低阻异常条带 在各剖面都有反映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分别通过物探剖面 85 93 W1 K2 470 附近 120 126 W2 K2 450 附近 66 72 W3 K2 450 附近 断层破碎带宽度约 6m 四 结论建议四 结论建议 4 1 结论结论 1 线路浅表分布松散覆盖层 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 分布较厚的路段区 域主要为 K2 302 K2 494 段 覆盖层厚度多数约 6m 局部近 12m 其余区域 路段覆盖层厚度多数约 2m 局部基岩出露 2 推测场地地面下存在 5 溶洞异常 其中 4 外为充填型 1 处为未充填 型 规模 1 3m 不等 埋深皆小于 17m 物探剖面内未见大型溶洞分布 3 线路岩溶发育总体规律为 随深度的增加岩溶发育程度逐渐减弱 岩 溶发育以垂向发育为主 仅局部为水平向发育 总体上 3 条物探剖面上岩溶 发育程度都相对较强 其中为 W3 最强 W2 其次 W1 较弱 4 推测物探剖面内呈在 1 条断层破碎带 F1 分别通过物探剖面 85 93 W1 K2 470 附近 120 126 W2 K2 450 附近 66 72 W3 K2 450 附近 断层破碎带宽度约 6m 4 2 建议建议 1 本次根据物探异常推断解译了 6 处岩溶迹象 溶洞 溶隙密集发育带 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布置验证性钻孔对物探异常进行验证和修订 进一步 提高勘察成果质量和效果 2 本次物探推测的断层破碎带异常不是很明显 只是各剖面大致相同位 置都有一定的低阻反映 因此需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 3 应严格按国家现行规范加强详勘钻探工作外 还应对物探所推测的岩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溶强发育区进行重点加密勘探 以便对线路地基的稳定性作出更详实的评价 4 对岩溶地层应加强信息化勘察工作 除对钻探揭露的较大的溶洞孔旁 增加钻孔外 还应视溶洞情况展开井中电视等物探工作 以分析确定是溶洞 还是裂隙带 并确定其规模及其平面走向 5 岩溶的发育与地下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应 注意线路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工作和加强线路区疏排水系统的设计 否则 可能加剧己有岩溶或诱发新的岩溶问题 6 岩溶 带 断层带附近内岩体的完整性较差 力学强度较低 局部可 能存在岩溶塌陷的可能性 为场地稳定性差的区域 为工程不利地段 需要 结合线路展布形式采取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措施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目目 录录 一 前一 前 言言 1 1 1 11 1 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 1 1 1 21 2 勘察目的任务与技术标准勘察目的任务与技术标准 1 1 1 31 3 方法技术及工作概况方法技术及工作概况 1 1 二 地层及地球物理条件二 地层及地球物理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德市物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 叉车实操考试技巧卷子及答案
- 现代题目及答案李永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应用题训练二【含答案】
- 物权法条例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商场店铺租赁合同书样本
- 物流计划管理试题及答案
- 物流概论学试题及答案
- 物料经理笔试题目及答案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及答案(全国)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 2025年中级消控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中国防锈油行业调查报告
- 办公软件培训课件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考试备考策略
- 2025年度辅警招聘考试题(含答案)
-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