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鲁木齐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间:2010-01-19 23:06来源:乌鲁木齐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46次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见图)。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增长17.3%其他年度统计公报 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22001 乌鲁木齐市统计局(2009年2月1日)2008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顺应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困难,迎机而上,全市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趋优、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跃过千亿元大关。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见图)。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7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5、6.55和8.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75:41.7:56.55,其中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了3.1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99.8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9%。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8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98亿元,增长37.53%,从各税种来看,实现增值税收入15.25亿元,增长37.23%;实现营业税收入35.98亿元,增长33.13%;实现个人所得税收入6.64亿元,增长18.44%;实现企业所得税收入12.67亿元,增长1.74倍。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支出1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47.6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99.35亿元,增长45.43%,一般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4亿元,增长14.36%;教育支出18.08亿元,增长39.43%;公共安全支出9.52亿元,增长20.1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57亿元,增长18.46%。国地税收入增长迅猛,2008年国税部门实现税收收入102.75亿元,增长50.48%;地税部门实现税收收入83.86亿元,增长34.71%。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见图)。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2.0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6%;第二产业投资154.90亿元,增长34.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2.32%;第三产业投资209.10亿元,增长8.0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12%。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30.17亿元,比上年增长26.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2.88%;集体经济投资0.48亿元,下降58.6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13%;股份制经济投资33.84亿元,增长17.8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2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26.48亿元,增长5.7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23%。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8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143项,完成投资154.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2%。市场价格出现结构性上涨。2008年全市物价在去年上涨的基础上继续呈现上扬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7%。八大类分类价格指数呈现“五涨三跌”格局(见表)。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8.4%。在食品类价格中,蛋类价格上涨9.5%,油脂价格上涨24.2%,肉禽及制品价格上涨31.7%。 二、农业农业发展步伐加快。2008年,全市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3.2亿元,实施了18项新农村建设项目。农业技术推广成果显著,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产业结构继续调整。水稻、小麦、蔬菜良种覆盖率均超过90%。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36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4万吨。主要农副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见表)。全年投入了3000万元设施农业发展资金,建成5000亩温室大棚,2000亩标准化菜田和7个设施农业示范基地、10个高效养殖示范区。完成三北四期人工造林(含荒山绿化)9551亩、封育15000亩、退耕还林25000亩,林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畜牧业科技推广成果显著,其中黄牛改良7300头,肉羊改良16万只,全年牲畜出栏达115.36万头(只)。 农产品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全面实现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认证的各类安全优质农产品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设施化、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1.11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2.03亿千瓦小时。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对全市经济贡献进一步提高。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见图)。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8亿元,增长17.95%。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6.66亿元,增长17.27%;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01.34亿元,增长18%。 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7.7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见表)。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39亿元,比上年下降3.67%;实现税金总额92.96亿元,增长5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9.67亿元,下降7.44%;实现税金86.73亿元,增长61.3%,占全市工业税金总额的93.3%。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8.9%。全市盈利工业企业盈利150.92亿元,比上年增长31.54%。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0.66%,比上年降低3.26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3.42%,下降0.1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30.49%,提高了2.6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4.16%,下降1.19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2.71次,慢了0.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72%,下降3.3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0.03万元/人,增长31.3%。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0.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64%;施工面积1310.91万平方米,增长14.82%;竣工面积473.67万平方米,增长12.36%。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19万元,比上年增长20.41%。四、批发和零售业国内贸易发展加快,市场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0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25.94%,增幅创十二年以来新高(见图)。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44.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80亿元,增长24.16%。分类别来看,通讯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78亿元,下降5.08%;轿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6.22亿元,增长20.13%;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44.04亿元。积极推进“双进”工程和“万户千乡”市场工程,培育了36个商业示范社区和整合建设了102家农牧区日用消费品店。会展活动频繁,全年协办承办了乌洽会、汽车工业博览会等43个会展活动。五、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客货运输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0892万吨,比上年增长2.17%。旅客发送总量3393万人次,增长1.41%(见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建设取得新进展。机场三期改扩建进展顺利,全年共起降航班5.95万架次,比上年增长0.3%;进出港旅客达到336万人次,增长7.80%。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308万人次,增长6.21%;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28万人次,增长33.33%。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市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2008年末,全市公交线路达到137条,公交运营车辆3602辆,运营出租车7925辆。预计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达10.8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6.6%。各类民用车辆拥有量持续增长,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车辆(包括载客汽车、普通载货汽车和其他汽车)23.7万辆,比上年增长12.7%。载客汽车、普通载货汽车拥有量23.5万辆,增长1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0.8万辆,增长16.6%。邮电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41.07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03亿元,增长5.8%;电信业务收入38.04亿元,下降7.9%。200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87.42万户,小灵通用户71.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0.4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2.79万户。六、金融和保险金融运行平稳,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371.9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72.22亿元,比年初增长28.29%。贷款余额1217.32亿元(见表)。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424.87亿元,现金支出5346.10亿元。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7.9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05亿元,增长25.2%;人身险保费收入26.89亿元,增长18%。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财产险4.6亿元,增长13.3%;人身险0.7亿元,增长6.1%。七、对外贸易和旅游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2.28亿美元(海关口径),比上年增长38.6%(见图)。其中,进口总额4.24亿美元,增长31.3%;出口总额48.04亿美元,增长39.3%。其中,全年一般贸易完成出口16.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5%;加工贸易出口0.92亿美元,下降13.9%;边境小额贸易出口30.93亿元,增长83%。旅游业发展虽受客观环境的负面影响,发展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从全年旅游业发展来看,仍有不少亮点,全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旅游仍然比较活跃,使得我市旅游业在外地来乌人员下降的情况下,本地游客拉动作用明显。2008年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含一日游)8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9%;实现旅游总收入70.17亿元。全市新增星级宾馆37家,其中四星级以上宾馆3家。八、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友好路改造、天津路改造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公用事业服务能力提升。全年全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18.3万立方米/日;用电量97.5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3.91%。至年末,全市家庭人工煤气用户2.05万户;家庭液化气用户12.5万户;家庭天然气用户达到70.14万户。2008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4%;商品房施工面积1024.36万平方米,增长13.24%;竣工面积301.65万平方米,增长4.91%;销售面积271.96万平方米,下降44.0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43.04万平方米,下降46.62%。全年商品房销售额88.53亿元,比上年下降31.8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74.72亿元,下降35%。九、教育和科学技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农村教育。年末各类学校在校生达49.3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12.49万人,增长11.32%;普通中学在校生16.43万人,增长3.4%,小学在校生19.76万人,下降0.15%。全面落实了265所学校“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落实“两免一补”专项资金1986万元,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杂费3343万元,受益学生达到20余万人。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承担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187个。经自治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乌鲁木齐地区科技成果鉴定97项。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9项。全年专利申请量65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8%,其中发明专利136件,实用新型专利340件,外观设计专利180件。专利授权量为378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236件,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108件。科普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全市拥有科普教育基地28个,国家级科普基地4个,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城区10个。十、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42场次,利用戏曲、文艺晚会、图片摄影展、群众联欢等各种形式,突出展示乌鲁木齐市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的成就。文化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文物保护取得新进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了对重大疫病和突发疫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全年接诊低保人员2.65万人次,减免医疗费用486万元。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总参合率达到95.2%。至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1610家和2.5万人。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我市的接力传递任务,成功承办了全国男子武术散打冠军赛、女子自由式摔跤比赛等4项重大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年五大公园新增体育设施185套,体育运动场所进一步增加。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至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236.0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3.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6万人,人口出生率8.39;死亡人口6748人,人口死亡率2.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0。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强创业扶持、就业援助和就业培训力度,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援助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安置就业困难家庭,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上岗就业。2008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安置城镇人员就业5.04万人,完成各类职业培训8.16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8元,增长8.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达到6116元,增长8%。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52元,比上年增长7.74%。其中,食品支出3427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16%。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增加。据抽样调查,2008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家用轿车2.8辆,家用空调6.06台,组合音响18.18套,移动电话149.88部,家用电脑49.42台,热水淋浴器78.32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09.09台,摩托车76.36辆,洗衣机76.36台,热水淋浴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物遗址保护服务项目建议书
- 旅行社运营实务(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项目二 习题
- 2025年美容咨询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无锡初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房屋风水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房产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山东足球统考试题及答案
- 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情绪管理课件食品
- 清洁工考试的题目及答案
- GB/T 13808-1992铜及铜合金挤制棒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
-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件
- 光伏并网逆变器调试报告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二章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 EMR术的配合要点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
-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课件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业务培训课件
- 1-商务沟通基本原理
- 让物料流动起来MMF,PFE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