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2章).doc_第1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2章).doc_第2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2章).doc_第3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2章).doc_第4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2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教学目标: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影响条件;植物激素特点与应用。理解: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成花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生长与发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人工控制环境条件的方法。学会:快速测定种子生命力的方法。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教学重点:种子的萌发过程及影响条件。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教学难点:温度与光照对开花的影响,成花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12教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列表说明胚珠发育及胚囊的形成过程。2、列表说明受精后花各个部分的变化。导入新课二、新授、植物的生长发育(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发育是指植物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上发生的质的变化过程。发育表现为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二)生长和发育的关系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的质变过程。联系:在植物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三)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1概念 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限。营养生长: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它是指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它是指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密切关系。营养生长是植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二者也存在矛盾,即如果营养生长过旺,必然影响生殖生长,造成植物生长不协调;反之,营养生长不良也会影响生殖生长。只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才最理想。、种子的萌发与环境植物学中的种子是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生殖器官。作物生产中所说的种子则泛指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通常包括:(1)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2)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3)进行无性繁殖的根或茎等营养器官。(一)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胀 种子吸水后逐渐变为溶胶状态,种子便慢慢膨胀。2萌动 种子胚乳和子叶中贮藏的养料分解转化,用于构成新细胞,使胚生长,出现萌动。当胚根突破种皮,露出白嫩的根尖时,即称萌动(露白)。3发芽 种子萌动后,胚根伸长扎入土中形成根,胚轴伸长生长将胚芽推出地面,当根与种子等长,胚芽等于种子一半时,称发芽。(二)种子的萌发的条件1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或具有完整而健康的胚的种子。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那些?第34教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那些?导入新课二、新授、植物营养生长与环境 (一)植物生长的周期性1植物生长大周期 植物生长所呈现的“慢快慢”的规律,叫生长大周期。用坐标表示呈S曲线。2昼夜周期 昼夜周期是指植物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3季节周期 季节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年中的生长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二)植物的衰老1概念 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是生长界一个普遍规律。2特征 对整株植物来说,衰老首先表现在叶片和根系。3影响因素 植物衰老受内在因素的影响。除了遗传原因之外,许多试验证明植株体内脱落酸和乙烯含量的增多,可促使叶片衰老。另外,环境因素如高温、干旱、缺少氮肥、短日照等都能促进衰老。尤其是短日照,它是引起自然衰老的主要因素。(三)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相互交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重量保持一定的比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即根冠比。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对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影响。2主茎与侧枝的相关性(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主根和侧根也存在顶端优势现象。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一般营养生长适度,生殖生长才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使其协调发展。 若营养生长过旺,则生殖生长不良;营养生长不良则会影响生殖生长。在生殖生长期,营养生长仍在进行,要注意控制,促进作物高产。(四)植物的极性与再生1极性现象 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2植物再生现象 是指植物失去某一部分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能逐渐恢复所失去的部分,再形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的现象。(五)环境因素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影响植物营养生长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三基点温度)、光、水分、矿质营养等。、植物的生殖生长与环境(一)春化作用许多秋播植物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低温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根据其对低温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可将其分为冬性类型、半冬性类型和春性类型三种。(二)光周期现象许多植物在开花之前的一段时间,要求每天有一定的昼夜相对长度的交替影响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相现象。根据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即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三)植物成花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引种 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时,生育期延长;北种南引时,生育期会缩短。长日照植物则相反。因此,对于长日照植物,如果要南种北引,应引种中、晚熟品种;北种南引时,应引早熟品种。对于短日照植物则相反。2育种 通过人工光周期诱导,可以加速良种繁育、缩短育种年限。还可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和光照时间,促进或延迟植物开花,使花期相遇,进行杂交。3控制花期 利用低温处理,促进植物开花;利用解除春化控制某些植物开花。也可利用人工控制光周期的办法来提前或推迟花卉植物开花。 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1.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利用植物相关性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2. 如何运用植物的极性与再生现象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第二节 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途径教学重点:植物激素及应用。教学难点:植物激素的作用。教学时数:4学时第12教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利用植物相关性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2. 如何运用植物的极性与再生现象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导入新课二、新授、合理利用环境资源1选择适宜的生态区 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是长期在一定的光、温、水、肥、土等生态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必须选择适宜的生态区进行种植才能使其正常发育,获得最好产品和品质。2选择适宜的土壤 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质地、酸碱度、肥力水平等要求不同。3选择适宜的生长季节 在种植时应考虑到植物对温、光、水等生态因素的要求,并根据栽培目的选择适宜的生长季节,使植物的生长发育符合人们的愿望。4合理间作、套种和轮作 将不同种类的作物,根据其生育特点和对营养需求的差异,进行合理的间作、套种和轮作,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土壤肥力和光能。、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一)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植物的光照条件主要是指光照度、光照时间、光照质量和光的分布四个方面。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和完善光照条件,二是遮光,三是人工补光。1增强和完善光照条件 栽培植物的合理密植,确定栽培植物适宜的行向、行距,改进栽培管理措施;采用地膜覆盖;选择合适棚址。2遮光 利用间套作物荫蔽;林下栽培;覆盖各种遮阳物。3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的光源主要有白炽灯、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等。(二)温度条件的调控温度条件调控的原则是:春季提高温度,以利适时播种或促苗早发;夏季适当降温,防止干旱和热害;秋冬季节保温和增温,使植物及时成熟或安全越冬。具体措施有:1升温 主要措施有:排水;增施有机肥料;覆盖;向阳作垄;中耕松土等。2降温 主要措施有:灌水;覆盖;中耕松土;通风换气。3保温 主要措施有:灌水;增施保温肥;营造防护林带,设置人工屏障,留茬播种、熏烟、盖草等措施也有保温作用。(三)土壤水分的调控土壤水分的调节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壤水分的保持,二是增加土壤水分(增湿),三是降低土壤水分(降湿)。1土壤水分的保持 改良土壤,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合理的土壤耕作:耙地、耢地、镇压、中耕(锄地、耪地);地表覆盖。2增加土壤水分 主要依靠降雨和人工灌溉补充水分。3降低土壤水分 主要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完善农田灌水、排水系统,一旦田间发生积水(特别是雨季),及时排出。(四)气体条件的调控1二氧化碳(CO2) 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做畦、合理密植、合理搭架、合理进行植株调整,改善栽培植物群体内部的CO2供应状况;进行CO2施肥是最根本的方法;施用有机肥料也可增加田间的CO2浓度。2氧气(O2) 选择地势较高、疏松、透气性良好的地块;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合理灌溉,忌大水漫灌,防止地面积水;雨季注意田间排水;灌水(雨)后墒情适宜时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采用地膜覆盖,避免践踏,保持土壤疏松等等。、调整植株1整枝修剪 整技修剪可调节植物体内营养分配,保证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合理密植,提高产量。2摘心打杈 棉花栽培中,到生育中期通常要摘心、打杈,保证部分果枝蕾铃正常成熟;有些玉米品种常发生分蘖,与主茎争夺营养,也需及时打杈。3摘蕾摘叶 根茎类作物及时摘去花蕾,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而对一些如番茄、茄子、菜豆等植物,通过摘除下部的病叶、老叶,可减少养分消耗,通风透光,促使上部茎叶良好发育。4支架压蔓 对于蔓生或不能直立的植物如黄瓜、番茄等可采用支架栽培以增加栽植密度,充分利用空间,增加产量;一些匍匐生长的植物如西瓜、南瓜等可采用压蔓来调节植株生长和促生不定根的作用。5疏花疏果 果树上通过疏花疏果,减少养分消耗,培育大果优果,提高果实商品价值。疏花疏果对培育优质种子具有重要作用。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1. 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 植株调整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如何应用植株调整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第34教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 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 植株调整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如何应用植株调整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导入新课二、新授、植物激素及应用(一)植物激素 目前已发现的有五大类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激素分布作用生长素(IAA)根、茎、胚芽鞘尖端,正在展开的叶尖,生长的果实和种子内促进生长;促进插条生根;对养分的调运作用;生长素可促进菠萝开花,诱导雌花分化。赤霉素(GA)果实、种子、芽、幼叶及根部促进生长;诱导开花;打破休眠,促进发芽;促进雄花分化;防止果实脱落。细胞分裂素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促进芽的分化;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打破种子休眠;延缓叶片衰老。脱落酸(ABA)休眠的器官和部位促进休眠;促进气孔关闭;抑制生长;促进脱落。乙烯植物所有组织改变生长习性;促进成熟;促进脱落;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的分泌等。(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对生长的效应可分为三类:一是生长促进剂,如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HA)、萘乙酸(NAA)、激动素、6苄基腺嘌呤(6BA)、二苯基脲(DPU)等;二是生长抑制剂,如三碘苯甲酸(TIHA)、青鲜素(MA)、水杨酸、整形素等;三是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比久(B9)、烯效唑等。另外还有2,4D、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应用目的药剂对象使用方法及效果促进结实2,4D番茄、茄子局部喷施,1015mgL1,防止落果,产生无籽果实插条生根NAA桑、茶50100mgL1,浸基部1224h甘薯粉剂,500mgL1,定植前蘸根延长休眠NAA甲酯马铃薯块茎0.4%1%粉剂破除休眠GA桃种子100200 mgL1,浸24h蔬花疏果NAA钠盐鸭梨局部喷施,40 mgL1,乙烯利梨苹果240480 mgL1,盛花、末花期喷施250 mgL1,盛花前20d、10d各喷一次保花保果NAA6BA棉花柑橘10 mgL1,开花盛期400 mgL1,处理幼果2,4D番茄辣椒1020 mgL1,开花后12d浸花1s2525 mg.L1,毛笔点花保鲜保绿耐贮藏2,4D6BA萝卜、胡萝卜莴苣、甘蓝100 mg.L1,采收前20d200 mg.L1,浸渍促进开花2,4DNAA菠萝菠萝510 mgL1,50ml株1,营养生长成熟后,从株心灌1520 mgL1,50ml株1,营养生长成熟后,从株心灌促进雌花发育乙烯利黄瓜、南瓜14叶期喷液,100200 mgL1果实催熟乙烯利香蕉柿子番茄1000 mgL1,浸果一下500 mgL1,浸果0.51min1000 mgL1,浸果一下植株矮化TIHA大豆125 mgL1,开花期喷施CCC小麦、玉米棉花3000 mgL1,喷施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