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语文教学设计的讲义(熊春萍).doc_第1页
如何撰写语文教学设计的讲义(熊春萍).doc_第2页
如何撰写语文教学设计的讲义(熊春萍).doc_第3页
如何撰写语文教学设计的讲义(熊春萍).doc_第4页
如何撰写语文教学设计的讲义(熊春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关于如何撰写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对策”的讲义 武汉小学 熊春萍 卷首语: 我们一直在努力!1、 近三届学校教育教学能手比赛的主题:从“童心教育”,到“课程资源”,到“微课应用”。2、 我们研究的领域:课堂教学实践、作业设计、教学设计。3、 我们参加竞赛课不断攀升的高度:校赛区赛市赛省赛全国赛 是武汉小学的文化根基,更是一群语文人的执着追求! 力 努 在 直 一 们 我PPT1: 【培训目标】:激发全体培训教师增强对当下教学设计的自省,认识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规律,以促进教师后续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提高研究课、赛课和电子备课的质量。【培训方式】:培训方式除了接受,一定要有自主与互动,因为再好的讲授,也会产生语言的审美疲劳!【学习要求】:一、学习形式及作业1 以教研组长负责制,组织及报告小组学习情况。2 当堂按时完成规定练习:写教案动态,修改自己的教案。二、学习时间20XX年7月8日下午 2:004:30【学习准备】1、 写“培训计划与讲义”。2、 准备大量的教学设计例子,用实证的方法解决问题。3、 为每位培训教师打印学习材料(教学设计研究对比材料+个人研究课教学设计)。【培训步骤】 引入部分 教师情绪宣泄与管理 一、教师情绪宣泄(借我之口): 我们天天跟教学设计打交道,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吃的就是这碗饭,难道还需要多讲?写教学设计,要素就是那些要素,内容因课而异,怎么写只要我自己能够看懂就行了。何苦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都放假了,天天都在培训,脑袋里装满了东西。你要讲的,我都知道。我可能不深入的,前几天知名专家教授都讲了,还需要啰嗦么?教学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要不要教案实际无所谓。有经验的老师写写简案就行了,何必给老师们那么多捆绑与制约呢?听你讲老生常谈的东西,简直是耽误时间,还不如玩玩微信,或者做做手头上其它的事情。今天上午去武昌区参加书法培训,下午又累又困。心里对于本次培训活动是无所谓的态度。既然学校要记培训的学分,我到个场就行了! 二、教师情绪管理(培训的缘起): 近年来,这是关于“教学设计”的三度校本培训。它缘起于以下因素: 第一、由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能手比赛的教案引发。 去年暑假,学校分别对各个学科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关于教学设计的专题培训,一年时间过去了,我们的青年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撰写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从本学校教育教学能手比赛的教案中,我们依旧看到了曾经在培训中纠正过的问题,看到了语文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也看到了语文教学在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学设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话题,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直面教学设计的撰写问题,是深化武汉小学、武汉第一寄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第二、由参加市区优质课竞赛提供教案的需要生发。 近年,市区组织的各类赛课也比较集中。每次比赛,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提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是执教教师上课重要的蓝本,而且也是评委玩味课堂的依据,它会给评委深刻的印象,并影响评委对赛手课堂教学的终极评分。因此,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每一个有专业追求的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三、由期末查看教师教案本和上传研究课教案后发现的问题催发。每到学期末,老师们都会例行上交教案本和上传研究课教案。许多教案都融入了教师们大量的心血和独立的思考。同时,有一些问题正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它叩问着我们我们的电子教案将何去何从?我们的研究课教案将如何优化?因此,我们共同来思考如何撰写教学设计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不是为了一种形式,而是为了更正确地组织教学工作。是教师自己教学的需要,是与同伴互助分享的需要!优化的教学设计,可以使我们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缺点和错误。只有有意识地设计最优教案,才能克服无暇思考和课堂不合理的时间浪费。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撰写中的若干问题与原因一、 提出问题:我们的教学设计撰写中存在什么问题? 1、 教学目标模糊化 2、 环节流程线性化 3、 学情视角匮乏化 4、 教学详案课例化 5、 教学简案题干化二、原因分析:忙然,盲然,茫然忙: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实在太忙。盲:撰写教学设计时,没有理论的支撑,没有明晰的撰写思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茫:对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没有长远的思考,在茫然中盲目与忙碌。 第二部分 在对比分析中厘清教学设计撰写的要义1、 关于教学目标:(一)关于整体教学目标: 举例1:武汉市20XX年春高段语文优质课竞赛六年级课文皇帝的新装的“教学目标”比照分析:设计一:1、 引导学生认识剧本的一般特征。2、 引导学生了解剧情,并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3、 学生通过剧本内容的学习,懂得生活中要做诚实、正直的人。不足:1、 缺乏目标的整体观照:“设计一”没有“生字词”这些基础知识的目标。如果用一课时完成全文教学,应该有预习目标;“设计二”的目标设定对“价值观”维度不足,虽交代了第二课时人物,但不见第二课时发展性目标。2、 “设计一”的目标,隐含的主语是老师,而非学生。优点: 1、都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有机融合。 2、明晰了具有“语用”价值的目标。如:剧本特征、人物台词。 3、对于目标达成的程度,用词讲究。如:“认识”“了解”“掌握”“把握”等。设计二:1、 掌握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 抓住人物台词,揣摩人物内心,分析皇帝等主要人物的形象。3、 多种形式朗读,感受剧本的魅力。举例2:武汉市20XX年春高段语文优质课竞赛:五年级课文写给异国弟弟的信的“教学目标”比照分析: 设计二:1、 学会7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对难民的同情及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感情。设计一:1、 学习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 根据书信特点,学习如何筛选文本信息,学习作者表达真挚情感的方法。3、 体会作者对于难民的同情及渴望消除非正义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 对比分析:几年前,崔峦教授就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要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可见,“设计一”的目标设计在教学理念上已经更新,而“设计二”的目标设计反映教学理念上的滞后。(2) 关于环节教学目标:举例3:武汉市20XX年春高段语文优质课竞赛:六年级课文我的故乡在北京的“环节教学目标”比照分析:设计一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字里行间的故乡情。教学环节:一、诵诗入课,怡情。二、整体感知,问情。三、品读词句,悟情。1、观“西山”,品“碧绿”悟“恋情”。2、游“昆明湖”,品“清亮”悟“恋情”。四、回顾总结,诵情。 设计二:教学重点:品读文章的重点语句,抓住景物特点,感受景物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教学环节:1、 导入新课。2、 初读课文。3、 学习“西山”部分。4、 学习“昆明湖”部分。5、 总结。分析:两份教学教案的“教学重点”和“环节流程”相似。不同的是“设计一”的环节目标清晰,层次清楚,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水到渠成”之势;“设计二”的环节,只见教学内容,不见环节目标,最后可能在课堂上出现“脚踏西瓜皮”现象。(三)要点: 1、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理念,把握学段目标,重视“语用”表达。 2、教学目标课时目标环节目标,整体观照,一脉相承。 3、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 4、三维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不割裂。目标序号最好不超过3条。2、 关于环节流程。 1、线状和结构状教学流程撰写比较。 举例4:武汉市20XX年春高段语文优质课竞赛六年级课文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中的局部教学流程。 原稿 : 修改稿: 体会老大臣的形象1、 在皇帝的得意、满足中,一场精彩而又荒诞的剧幕上演了。接下来,老大臣见到这套神奇的新衣后,有怎样的表现呢?2、 学生上台表演老大臣。3、 我想采访你,你根本就什么也没有看见,还说“满意满意”,你内心在担心什么?4、 小结:老大臣心里装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才口是心非。5、 要演好老大臣,还得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再来看看老大臣说的话,你们从老大臣的哪些语言,读出他心里的变化?6、 师生汇报交流要点。(1) “我的老天爷!”一个感叹号中,读出惊讶、紧张。(2) “难道?难道?”连续两个反问,感受强烈的不安。(3) “绝不能”,露出他想掩饰内心想法的决心。7、小结:看来,紧紧抓住人物的台词,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是感受人物非常好的办法。体会老大臣的形象1、 在皇帝的得意、满足中,一场精彩而又荒诞的剧幕上演了。接下来,老大臣见到这套神奇的新衣后,有怎样的表现呢?自由朗读,准备表演。2、 表演老大臣,体会内心。(1)学生上台表演老大臣。(2)教师采访:我想采访你,你根本就什么也没有看见,还说“满意满意”,你内心在担心什么?(3)小结:老大臣心里装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才口是心非。3、品味人物语言,读出内心变化。(1)再读老大臣的语言,读出他心里的变化。(2)师生汇报交流要点。“我的老天爷!”一个感叹号中,读出惊讶、紧张。难道?难道?”连续两个反问,感受强烈的不安。“绝不能”,露出他想掩饰内心想法的决心。 (3)小结:看来,紧紧抓住人物的台词,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是感受人物非常好的办法。4、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大臣?比较分析:原稿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体现出很明晰的“语用”价值倾向,有很浓的语文味。但是在教学环节的撰写上,基本呈现的是一种线性思维模式。因此,在一个环节内容上出现了7小点,而且两次出现了“小结”。无疑,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修改后的环节设计,环节内容基本不变,但在环节的撰写上,有很强的逻辑结构意识,将相关的内容归并到一个版块,让教学层次和环节目标更加清晰。2、 要点:(1) 教学设计的撰写要遵从整体性教学原则,即从整体到部分,然后回归整体。(2) 要将教学流程的线性连缀式撰写,转变为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板块结构式;就每一个教学版块也是一个小的整体,也要注意内在的逻辑关系。 (3)教学设计保证一定性质的思维活动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在分析、比较、概括等某些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加深和扩充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 3、教学流程图例:结构设计“十字架” 横轴:行为轴 教学设计 纵轴:时间轴 图解:两块厚厚的“板”交叉成十字,其中一块代表时间轴,另一块代表行为轴。设计教学流程,实际上就是在脑海中把这两块板推来推去,直至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找到合适的教学行为模式。3、 关于学情视角1、本人曾经在香港援教一年,听香港老师的课,同时也上课给香港老师听。比较一下,内地教师和香港教师两种不同的听课取向。比较项目内地教师香港教师听课姿态坐在教室后排坐在学生周边观察对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听课过程没有目标,比较自由紧盯选定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记录教师“教”的情况学生的学习状况听课现象分析:内地的教师听课主要是“听”教学的“教”,香港教师主要是“看”学生的“学”。2、 本学期,听了各级各类语文课近80节。执教者在解读文本、设计教案、准备课件等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呈现出不少亮点。但在本质上,授课方法比较单一,课堂缺乏学生主动,缺乏互动。根源在于,教学设计中的学情视角的匮乏、学生行为的忽略。 举例5:武汉市20XX年春高段语文优质课竞赛:六年级课文我的故乡在北京教学设计中部分环节。 简介作者的行为人是谁?通读的方式是默读、轻声自由读或其它方式?学生可能出现误读的字音是什么?“交流”是个体行为、还是小组行为?“初步感知”的行为方式是什么?这个重点语句,是来自学生,还是出自老师?品重点词的方法是什么?教学的策略是什么?如果学生读不出情,是否有教师的点拨与范读,是否有同伴的帮助?教学过程:1、 了解作者 简介作者,齐读课题。2、 读中感知。1、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2、 交流初读情况:(1) 正音(2) 交流:文章先后写了哪几处景物?3、 初步感知作者思乡情“我恋着西山,恋着昆明湖,恋着那雄伟绵延的长城。”3、 读中悟法预设重点语句:“我也曾登高远望,细细打量从眼底向天边扩展着的昆明湖.融进淡淡的云雾中。”1、 品重点词师:如“拥抱”“融进”等2、 想画中景师:指名读书,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再说仿佛看见了什么?3、 读文中情生:读“我恋着昆明湖.”4、小结学法。分析:通读本设计的流程,只见教学内容,难见教与学的行为方式。难见方法的引导,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的存在,只是在“齐读”环节看到群体的存在,在“想象画面”环节可见个体和群体的存在。其余的环节,都是模糊不清的。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在教材,教学的终极点是教师的“教”,课堂很难营造出学生真正的学习场! 要点:1、 坚守学校童心教育理念,真心实意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情视角”。 2要改变现有课堂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的现象,关注个体视角和群体视角,关注多元智能,才能保证不同的知觉、思维、记忆、注意特点,以及不同的活动速度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4、 关于详案和简案的比较。 举例6: 举例7: 课例似的详案最后的玉米 题干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