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第15课百合花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1页
语文版九年级第15课百合花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2页
语文版九年级第15课百合花导学案(含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家界天门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 编号: 课型: 上课时间: 主备人:宁武平 审核人:唐琴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长评价: 任课老师评价: 课题: 15 百合花导 学 内 容个 性 笔 记【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反复朗读,品味关键词句,把握百合花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圈画、读说结合、讨论交流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百合花的形象的理解,理解信念对于人生的价值【学习重点难点】品味关键词句,把握百合花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文章思路清晰,自学时,诵读全文,掌握有关序和跋的知识。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禅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不少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今天我们学习的百合花是她的代表作。2.写作背景: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百合花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他说“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篇小说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3. 关于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这就是小说.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即生动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其中, 人物形象又是主要因素.【学习过程】一独立自学A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你还知道其它与小说相关的文学常识吗?A2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撂(lio)讷讷(nn)忸怩(nin)憨憨(hnhn)执拗(ni)髻(ji)尴尬(gng)讪讪(shnshn)瞅(chu)挟(xi)嬷嬷(mm)砦(zhi)虔 (qin)诚磕磕(k)绊绊(bn)A3解释词语: 张皇:恐慌,慌张。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讪讪:难为情的样子。虔诚:恭敬有诚意。二合作交流、C1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我”、小通讯员、新媳妇;围绕这些人物写了这几件事:(1)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2)借被子;(3)通讯员救人牺牲 ;(4)新媳妇献被子;C2、理清全文的线索、情节(划分段落,概括大意)。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根据情节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开端 带路 (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 二部分、发展 借被 (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三部分、高潮 牺牲/献被(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四部分、结局 盖被 (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D3.体会本篇小说的精巧构思:百合花有什么特点?找出与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并朗读,复述百合花被的最后结局。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百合花”这种花卉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朗读95页描写百合花被的一段文字和96页“刚出门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同乡)的内容。总结:(1)百合花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百合花被子还和人物性格有关系。三、质疑探究D1、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的,从她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作者是运用什么描写手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娴静 淳朴 善良 高洁)(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勾勒原句)C2、“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也有关吗?他纯洁高尚美好的心灵也像百合花一样。D3、说说你眼中的小通讯员的形象。并体会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D4.说说如下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1)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天真质朴的心灵(2)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通讯员对“我”的关心(3)衣服上的破洞朴实、腼腆、执拗的性格、充满活力的体魄D5“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C6本篇小说的主题是: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四构建知识框架一部分、开端 带路 (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 二部分、发展 借被 (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三部分、高潮 牺牲/献被(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四部分、结局 盖被 (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五检测巩固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当代著名女作家_创作的百合花,这篇小说构思巧妙以_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_,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抒写了军民鱼水情。按故事情节的一般规律,可分为_、_和_三部分。 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清明也许是三月,也许是四月。汾河河谷。雨像是一位喋喋不休的老者,把一些纷纷扬扬的语言,洒进山村的每一个角落。乡间小路上,打着伞的诗人,沉思的诗人,被几朵落花打醒。远处的柳阴下,避雨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响了短笛。断断续续的音符轻轻滴落在绿叶上,草丛中,宛如一些透明的、纯真的梦。诗人连忙凑上去,慈爱地问:“孩子,这附近有酒家吗?”少年抬起握着牧鞭的手,指向了前方。黄昏中,村廓朦胧,一家茅屋上有一面小旗在风雨中悄悄摇曳:杏花村。这时候,酒店的灯突然亮了,像母亲慈祥的眼睛,看着看着,诗人有点醉了。1、写出本文记叙的要素。(1)时间:_(2)地点:_(3)人物:_(4)事件的起因:_(5)经过:_(6)结果:_(1)时间:三月或四月(2)地点:乡间山村(3)人物:诗人、牧童(4)事件的起因:下雨(5)经过:诗人见牧童,问是否有酒家(6)结果:诗人有点醉了 3本文写得有声有色。试各举一例。(1)声:_(2)色:_(1)断断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