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分析.ppt_第1页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分析.ppt_第2页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分析.ppt_第3页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分析.ppt_第4页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 西方音乐 起源于欧洲的音乐 音乐 从广义上来说 应该是文化的外延 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 现在所提及的西方音乐实际上是从十六世纪末开始 尤其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 这一期间 音乐史上称为巴洛克时期 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 有规范 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 易于流传 着重美学及功能性 故此比较客观 代表乐器 西方音乐以七弦琴 lyre 阿夫洛斯 aulos 作为音乐的标志乐徽 历史沿革 古罗马 中世纪 文艺复兴 巴洛克时期 古典主义 浪漫音乐 现代音乐 新世纪音乐 古典主义讲求平衡与含蓄 保持严谨的和完美的表现形式 古典注意音乐通常指18世纪至19世纪20年代产生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 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 莫扎特和贝多芬 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 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 以及1830 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 维也纳古典乐派 的延续和发展 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浪漫主义音乐抛弃了古典音乐的以旋律为主的统一性 强调多样性 发展和声的作用 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 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 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韦伯 音乐的代表是舒伯特 我是萌萌哒的过渡章 第五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 是指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 作品67号 SymphonyNo 5inCminor Op 67 又名命运交响曲 FateSymphony 该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完成于1805年末至1808年初 该曲声望之高 演出次数之多 可谓交响曲之冠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 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 奏鸣曲型 套曲 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 海顿时定型 基本特点为 第一乐章快板 采用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速度徐缓 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 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 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 第四乐章又称 终乐章 速度急速 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你知道吗 大号 双簧管 圆号 单簧管 大提琴 小提琴 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 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 贝多芬创作的第五交响曲 构建在四音的 命运动机 之上 作为整个交响曲的核心 命运动机 在各个乐章中反复出现 并加以变形 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在这个动机的衍生中展开 表达了作曲家在战胜了个人情感挫折和生理疾病痛苦绝望情绪后的决心 我要同命运抗争 绝不能被它征服 命运交响曲 延续了 英雄交响曲 中英雄的形象和革命战斗精神 将交响曲的戏剧性推向最高峰 第一乐章开头是由三短一长的四个音符构成的短句 即命运的敲门声 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 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 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 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 当然 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 命运在敲门 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 第二乐章乐曲带有宗教色彩 略带悲凉而坚强 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温柔 起伏宽广而平顺的第一主题 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的儿子 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 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进仿佛赞美诗式的对比主题在管乐声中辉煌地响起 将人们的心灵照亮 第三乐章快板 诙谐曲 是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 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 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 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 但是 黑暗必将过去 曙光就在眼前 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 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 它象征着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第四乐章快板 奏鸣曲式 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 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 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第二主题 表现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到发展部高潮时 狂欢突然中断 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 但已是是苟延残喘了 于是 辉煌 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 以排山倒海的气势 表现出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 这场与命运的决战 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门德尔松 雅科布 路德维希 费利克斯 门德尔松 巴托尔迪 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 1847 德国犹太裔作曲家 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 抒情风景画大师 作品以精美 优雅 华丽著称 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的喜剧 仲夏夜之梦 共写过两部音乐作品 一部是在1826年作者十七岁那年所作的钢琴四手联弹 仲夏夜之梦 序曲 次年改编成管弦乐曲 被称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会序曲 另一部是1843年为 仲夏夜之梦 所写的戏剧配乐 其中的序曲就选用了当年所作的序曲 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一乐章 圆号 唇振动气鸣乐器 又称法国号 英语frenchhorn 铜管乐器 铜制螺旋形管身 漏斗状号嘴 喇叭口较大 通常有4个键 圆号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 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 圆号声音柔和 丰满 和木管 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 在交响乐队中 通常使用4支圆号 圆号 匈牙利狂想曲 第二号 匈牙利狂想曲 匈牙利语 HungarianRhapsody 是一组由弗兰兹 李斯特所写的钢琴曲目 全组19首曲目都是以当时匈牙利民歌音调为主题 并于1846 1853年 1882年以及1885年期间所编写 其中第2 5 6 9 12及14首其后由奥地利音乐家法兰兹 达普勒 FranzDoppler 改编以交响乐方式来演奏 弗朗茨 李斯特 FranzLiszt 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 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 钢琴家 指挥家 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 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生于匈牙利雷定 六岁起学钢琴 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 十六岁定居巴黎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 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 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 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 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 钢琴之王 的美称 弥赛亚 却是独树一格的作品 是一首包含了旧约及新约 注重灵修 思考有关救主 弥赛亚 的作品 写的是关于基督的诞生 受难 复活 但没有故事情节 用一种间接 象征性的方式叙述 其咏叹调丰富而独创 旋律常加上非常动听的华饰和拖腔 以加强情感的抒发 合唱简朴深厚 常让复调与主调织体交替出现 和声坚实有力 分为三个部分一 语言与成就二 受难与得胜三 复活与光荣著名的三大合唱 一个孩子将为我们诞生 哈利路亚 阿门 乔治 比才 GeorgesBizet 1838 1875 法国作曲家 生于巴黎 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 卡门 的作者 哈巴涅拉 Habanera 是一种舞曲 它的原意是 哈瓦那的 系起源于非洲黑人的民间舞 中速 2 4拍 第一拍带有附点 弱起的节拍和切分音 附点音符的大量应用给人以一种摇曳的感觉 它的曲调徐缓 并略带缠绵之情 比才歌剧 卡门 第一幕女主角所唱 爱情像自由的小鸟 是一首用哈巴涅拉写成的歌曲 歌剧 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 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 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四幕歌剧 卡门 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