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院 别专业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6月10日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摘 要随着国际贸易中数量限制的取消和关税的降低,许多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将知识产权用作保护本国市场的屏障和侵占他国市场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采取措施应对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知识产权壁垒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又严重的话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国际大环境下及中国企业现实状况的约束下,如何合理积极的避免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阻碍,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利益。本文按照从理论到实物的研究策略,首先第一、二部分介绍理论部分,第三部分结合例子分析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第四部分介绍了知识产权壁垒的应对策略及措施。第五部分介绍了外国及中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的区别,指出在知识产权战这场战斗中,重要的不仅仅是拥有知识产权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如何创造知识产权,如何利用好手中的知识产权。关键词:知识产权壁垒,国际贸易,路径依赖,标准化Intellectual barriers on Chinese export enterprises and StrategiesAbstractWith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estrictions and tariffs reduced the cancellatio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protect thei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a market barriers and occupation of his country an important means of market,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rri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has become a major international trade One of the obstacles. How to take measures to deal with more and more, and more serious barriers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s become a very urgent and serious topics. This study is aimed at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business environment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reality, how positive and reasonable to avoid trade barriers hinder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xim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own interests.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from theory to real research strategy, first of all the first and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part, the third part combined with examples of analysi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rriers on Chinas exports. The fourth section describ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rriers to coping strategies and measures.Fifth section describ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foreign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differences noted i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war battle, it is important not only has the numb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more importantly, how to cre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hands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Key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h Dependence, Standard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arriers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研究内容21.4 研究思路22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理论研究42.1 国际知识产权壁垒的基本内涵42.2 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42.2.1 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42.2.2 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52.2.3 知识产权壁垒的发展趋势52.3 知识产权壁垒的表现形式62.4 知识产权壁垒的特征及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区别82.4.1 知识产权壁垒的特征82.4.2 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区别:92.5 影响知识产权的国际性问题102.6 知识产权壁垒对对世界贸易的影响112.6.1 知识产权壁垒对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112.6.2 发达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壁垒后对发展中国出口影响的理论分析133 国际知识产权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153.1 我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壁垒的现状的总体概况153.2 我国家电企业在海外遭遇的知识产权壁垒以青岛市家电出口为例173.2.1 青岛家电出口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现状173.2.2 知识产权壁垒对青岛市家电出口企业实际影响分析193.3 我国企业遭遇知识产权壁垒的实例研究山东青岛海信集团商标遭抢注224 我国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策略254.1 加强政府在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援助机制中的主导作用254.2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援助机制中的引导作用264.3 发挥企业在建立海外知识产权援助机制中的主体作用275 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些思考295.1 跨国公司如何运用知识产权295.2 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以及运用方面的不足30结 论32致 谢33参考文献34附 录35附录A35附录B38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994年4月16日,随着108个国家的代表在摩洛哥签署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历时近8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终于获得了成功。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是多边国际贸易体制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根据世贸组织成员间的协议,从2010年-2020年,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将逐步实行零关税。在这种背景下,各种非关税壁垒开始兴起,其中知识产权壁垒即为其中之一。该类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或者发达国家凭借知识产权优势,实行的“不公平贸易”。WTO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纳入到了多边贸易体制之中,使之成为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鼎足而立的国际贸易三大领域之一。与先前所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多边协调体系,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伯尔尼公约)等相比,“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将成员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纳入WTO争端解决机制(DSM)的框架之中,从而使TRIPS协定成为“有牙齿”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垄断也随之凸显,知识产权拥有者凭借其自身的拥有权吸收高额的垄断利润,随着知识产权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国际贸易领域,对知识产权的滥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已经严重影响到世界贸易的正常发展。他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经济相比更加落后,更加容易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对该问题有足够的重视,保护本国出口企业的利益。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主要是从法律角度介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分析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规制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一书中,主要从规制知识产权权利行使角度,从知识产权的产生!理论研讨!制度探寻以及对策等四个方面提出对限制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提出反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几点建议;郑秉秀在其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中,主要对知识产权壁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知识产权壁垒的概念,同时简要地分析了知识产权壁垒的特性,最后提出对策建议;郑成思,韩秀成在知己知彼,打赢知识产权之战一书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国内企业目前的知识产权状况,并以具体实例介绍了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围剿我国国内企业;徐明华,包海波等在知识产权强国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一书中,针对目前知识产权壁垒对我国经济贸易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了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已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并介绍了其主要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为中国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壁垒,有力地掌握并运用知识产权这一新的竞争工具提供了建议。国外学者研究角度不一,有的是针对TRIPS协议,运用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用来证明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对全球经济及福利的影响Chi-Crossman(1990)建立了南北寡头厂商模型,假定只有北方厂商有能力投资研发,而南方厂商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可以无成本地自由模仿复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北方总是可以通过对南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获得利益,同时在南方获得的丰厚的额外垄断利润也给予北方投资研发重要的激励动力,但是南方发现只有在研发的成果是多产的并且南方拥有这种产品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时才能够获利,因此南北方利益出现了分歧:在全球范围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后,福利是否增加则取决于它能否激励研发的生产率而迈克尔#波特教授明确指出:品牌!保密的方法!专有知识等都是进入市场的壁垒源在这本书中波特教授指出的这些壁垒源是企业进入一个新领域必须首先要克服的障碍这个观点与我国当今社会上有关知识产权壁垒的涵义有相似之处Alan5.Guttan(2001)指出:一些跨国公司滥用专利法在某些领域编织了专利网络以限制模仿复制与竞争,以达到占领某一市场或者领域的目的。1.3 研究内容本文在研究国际知识产权壁垒对世界贸易影响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状况以及青岛家电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现状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等;第二章主要介绍理论基础,包括知识产权的涵义、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贸易的影响等;第三章主要结合例子分析知识产权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知识产权壁垒的应对策略及措施。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外国跨国企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1.4 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是根据近些年来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现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知识产权壁垒对世界贸易的影响。结合近年来中国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实例进行分析。2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理论研究2.1 国际知识产权壁垒的基本内涵国际知识产权壁垒的含义,所谓的知识产权壁垒(IPBT)是指一国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号,在立法、行政、司法方面采取的与贸易有关的措施,这种措施对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市场准入设置了不合理的障碍。另一种对知识产权壁垒的定义是指一国实施的或支持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义的,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的进口限制措施,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滥用法律垄断权,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合理障碍的其他措施。主要表现为价格歧视、拒绝许可、寡占和垄断性高价、搭售及知识产权的扩张、商标抢注及专利联盟等形式。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一般会采取将所定价格高出产品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之和数倍的方法,利用其独有的知识产权谋取暴利。2.2 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2.2.1 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1、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现今世界,除少数国家没有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外,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保护本国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签订了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并加入其中。早在100多年以前就有了知识产权保护,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种旧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越来越满足不了社会上日益增长的对这种保护的需求。以下是从有知识产权立法以来的涵盖各个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1883年保护工业知识产权巴黎公约;1886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21年工业品外观设计国家备案海牙协定;11958年保护产地名称极其国际注册协定;1961年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罗马公约、1968年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协定;1970年专利合作条约、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91年历经百年各缔约国(或地区)多次交涉,TRIPS协议最终于1991年出台。TRIPS协议首次把知识产权保护加入国际贸易体系,而之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公约则使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相脱离。在从GATT到TRIPS协定的过程中经过了8年漫长的努力,终于可以把知识产权保护的这面大旗树立在WTO的框架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是TRIPS协议设立了WTO成员国必须遵循的最低保护标准,从而使TRIPS协定成为“有牙齿”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2、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进入中国的。20世纪初,随着巴黎公约的设立,西方列强强行把一系列本不属于该条约缔约国的条款规定的义务强行加清政府。1903年开始,在西方列强的一再施压下,中国开始了正式知识产权立法的制定。中国第一部正式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是版权法,这部法律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于1928年颁布的。但由于种种局限,这部法律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了尽快获得西方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设备,迫不及待的进行了对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活动。2.2.2 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重要性和价值已经在各种国际、区域或者双边条约、协议或者惯例中得到认可,主要针对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提供认可和服务。在通常情况下,保护性的国际惯例、协议具有概括性,因此允许各成员国根据使用情况对条款进行限制或者修改。各个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战略来确保本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如美国把知识产权当做基础性的国家战略资源,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保持自己领先地位的重要手段,日本明确提出了从科技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韩国、印度也通过知识产权推动本国的产业升级。但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管理上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形成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技术贸易壁垒,这导致其它各国商品进入他们的市场遇到的阻碍非常大,以我国近些年海关的统计数据为例,我国70%的企业和40%的出口产品遇这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说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障碍。使原本为了促进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扭曲为贸易壁垒,造成了诸多的问题,如不正当的竞争、伤害了发展中国家,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不利于正当贸易壁垒的确立。2.2.3 知识产权壁垒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日益紧密。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致胜的武器,也意味着掌握了国际市场。知识产权壁垒发展的新趋势是标准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技术标准成为了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专利技术标准,顾名思义,就是指含有专利技术的技术标准。一方面,由于标准的拥有者总是把实现这种标准的最佳路径注册为专利,要想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就必须使用其专利技术;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技术标准更新频繁,避开现有的专利技术去设定技术标准已不现实,技术标准对专利技术的需要更加成为必然。在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机电行业遇到的技术标准壁垒中,这种标准名义上是保护环境或者消费者权益,但背后却往往隐藏着“专利大棒”:符合新标准的替代技术已经被发达国家申请专利,我国的产品要进入其市场必须购买受专利保护的替代技术。高昂的专利许可使用费,使我国产品的低成本优势消失。这种壁垒一方面阻止了发展中国家价格低廉的商品进入其市场,另一方面又从客观上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替代技术的市场化,可谓一举两得。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正在实施其“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法规化”的战略,利用其优势技术的专利权来削弱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以便在国际贸易中谋求最大利益。日本松下公司就利用此战略,成为世界录像机的霸主,它通过出售VHS专利许可证,既推广了自己的新产品,又建立了以其录像机为样品的技术标准,领导了世界潮流。荷兰飞利浦公司在推广其激光唱片的时候,采用的也是这种战略。2.3 知识产权壁垒的表现形式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壁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几下几种。1、与专利权相结合构成的壁垒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会在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时,利用他们手中高额的专利使用费把技术优势变成一种事实标准,形成行业内垄断,对专利转让进行严格的控制。专利权人凭借对核心技术掌控的事实,在行业内形成垄断,这种把标准的使用和专利的许可结合在一起到产品标准中的贸易措施就是所谓的专利壁垒。2、由于抢注形成的陷阱通过前期的基础积累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己的品牌战略,但由于国际法的漏洞和国内立法的缺陷,抢注商标,比如我国大量的企业品牌在其他国家被抢注,而中国这些企业以及这些企业的产品想进入这些国家的话,必须花天价来赎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商标。极大的阻碍了这些企业在商标被抢注国的发展,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3、对“平行进口”的限制绝对严格平行进口是指一项知识产权同时在两个国家受到保护,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从外国知识产权人手中进口并销售受该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货物。享有进口权的知识产权人自己的进口称为先行进口,而未经知识产权人授权的进口商的进口则为平行进口。如图2.1所示,甲在A国享有某种产品的知识产权,同时乙在B国也享有该种商品的知识产权,这种知识产权的享有是事先经过处于C国的丙同意的,若A有另一个丁,他是未经丙授权的人,他在该情形下从B国进口该种产品,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平行进口。对平行进口的限制使发达国家很轻易的为自己的利益所驱使,以致于滥用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上,平行进口被视为一种产业,所以现象非常普遍,而被平行进口的商品是与其特定的知识产权相关的,与进口国市场上的同一版权产品展开竞争的优势是价格低廉。然而,这种现象的普遍使得TRIPS在该问题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即使它是尝试统一规范国际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问题的协议。图2.1 平行进口示意图 4、对TRIPS协定临时措施与边境措施的滥用TRIPS协定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对边境措施和临时措施进行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其必须予以实行,而对出口边境措施是可以实行的。对可能侵犯进口国知识产权的行为采取的行动称为临时措施。针对生产过程自身侵犯进口国知识产权的行为叫做边境措施。有些专利的权利人为达到自己某些目的恶意申请临时措施或边境措施。一旦申请成功,就需要提交各种票据、文书等这些通关所必须履行的繁复的手续来证明自己没有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而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一般都会进行调查,造成进口方一系列的置港费等成本付出,对该种产品的出口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根据协议的规定造成另一方损失的该方成员国需要为对方遭受的损失付出代价,但实践中确有很多弊端,因为很多损失无法用数据衡量,这就形成了知识产权壁垒。5、设立特别法律条款在技术贸易领域,国际贸易经常遇到的两个条款为“337条款”和“301条款”。1、301条款在美国的贸易法中,对知识产权提供特别保护的是“特别301条款”,即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第182条,在美国法典的统一编目中第19卷第2242条。该“特别301条款”是美国对它认为对其本身实行不公平贸易的国家采取报复行为,报复行为由增加对该国关税到禁止与该国贸易的不同等级组成而被调查的国家为了避免美国的贸易制裁,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事件作出积极的回应、磋商或签署相关法律文书,否则可能遭到美国的报复性措施的毒手,花费的代价就会更加昂贵。2、337条款337条款是1930年美国关税法的第337节,他前前后后经历过三次重大的修订,在1988年修订以后,他变为了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37条。该条约的内容为:如果进口国的所有人、进口人、收货人及其代理人以不公平的方式和不公平的行为将货物销往美国并进行出售,如该行为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了现存的工业企业,或阻碍了此类工业企业的建立,或限制和垄断商业贸易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所以外国厂商在将产品销往美国之前就要慎重考虑,否则极有可能为此而付出高昂的诉讼费。这些立法的目的就从原本出于保护本国产品而最终演化成为知识产权壁垒。2.4 知识产权壁垒的特征及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区别2.4.1 知识产权壁垒的特征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特征除了具有“防御性”、“限制竞争性”、“与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发展密切相关”等这些几乎所有贸易壁垒的都具有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以下一些其他贸易壁垒不具有的特征。1、隐蔽性更强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形成有两种情形:知识产权正当行使形成的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滥用形成的贸易壁垒。前者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存在事实上的差距,因知识产权保护而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贸易壁垒。后者是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阻止竞争对手抢夺市场,以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在行使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滥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因为知识产权是否滥用,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能由各个国家根据本国的法律在具体的案件中做出判断。其隐蔽性不言而喻。有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善于伪装,也增强了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隐蔽性。如根据美国的337条款:在美国持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无论国籍,均可对不公平的进口行为提起诉讼,以此寻求将不公平进口的产品排除在美国之外。从表面上看,337条款似乎是一种公平地维护全球任何国家持有美国知识产权的权利人的利益,并不存在歧视和不公平。但从实际来看,发起337调查的企业绝大多数还是美国本土企业,而被调查企业基本上都是外国企业,337调查己经成为美国企业阻止国外企业竞争的重要工具。2、国家间设置的不平衡性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设置具有不平衡性。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98%的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仅占全球15%的富国人口却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成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这种技术实力的巨大差距使发展中国家基本没有能力设置知识产权壁垒,也没有相应的话语权。据WTO官方网站的资料统计,自1997年1月1日起,截至2011年,向世贸组织提出的争端案件涉及到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成案共27个,在27件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争端中,美国作为提出请求一方的案件共有18件,占66.7%,欧盟作为提出申诉方的案件共有6件,占22.2%。发展中成员提出请求的案件,迄今只有1件。由此可见,无论从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设置方面还是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的利益分配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存在严重的不对等、不平衡性。3、缺乏制度约束针对国内的知识产权滥用可能造成的限制竞争行为,发达国家一般持反对立场,各国制定了相应的反垄断法对国内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然而,该问题一旦进入国际层面,发达国家就改变了做法。由于大量的知识产权属于发达国家,而知识产权的使用者往往都是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损害发展中国家生产效率的行为往往视而不见。因此,发达国家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等行为的国内反垄断立法对国际贸易中因知识产权人滥用权利而产生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难以形成有效的规制。2.4.2 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区别:知识产权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壁垒形式,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及绿色贸易壁垒在特征和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主要不同点如表2.1所示:表2.1 知识产权壁垒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区别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定义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及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陈品质量等为由,通过颁布法律、法令、调理,制定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及最新兴起的信息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以达到保护本国相关企业利益的作用。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苛刻要求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知识产权优势,超出知识产权优势所授予的独占权或有限垄断权的范围,不公平不合理的行使知识产权,实行“不公平贸易”表现形式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信息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设立特别法律条款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技术壁垒绿色环境标准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与专利权相结合构成的壁垒抢注陷阱对平行进口的绝对限制内部化专利知识产权特点双重性广泛性隐蔽性复杂性针对性合法性、隐蔽性法规标准日趋苛刻灵活多变性、针对性、歧视性广泛性涉法性时间性和地域性报复性和歧视性限制竞争性和危害性2.5 影响知识产权的国际性问题1、文化认同在知识产权开发时,认可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很重要。文化差异会影响到知识产权是否被接受,是否会获得价值收益,能否增值以及能否增加市场份额产生影响。2、文化认知文化意识决定了如何是你的创作商品化。对于知识产权的文化认同可会影响在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以多少成本实施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决策。如在知识产权法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里,知识产权的概念既新鲜又昂贵。而在知识产权法已经确立,商业化和资本主义极为强大的国家里,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全面,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3、全球化和统一化的趋势国与国之间对待知识产权方面的区别是贸易的阻碍,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联合起来,努力协调他们对待知识产权的做法,不断的打破贸易壁垒,不断地提高对于知识产权价值的认识。4、政治的作用政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通过国家直接或间接设立贸易壁垒,控制国内外贸易以及竞争来实现的。对于知识产权,国家政治的影响尤为重大。对待知识产权的方法可以造成间接的贸易壁垒。2.6 知识产权壁垒对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总体概况: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对世界贸易及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分为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首先知识产权保护确实是鼓励人们创新的优良做法,但是在国际贸易中它却是一把双刃剑,知识产权保护并没有使所有国家从中受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缺乏对已有技术和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仍然是大量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优势产品,并且更重要的是没能发挥已有的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智慧成果的经济效用。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达的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经济效用实现制度的两套制度相辅相成,有效地促进了知识产权向实体经济的转化,对知识产权的实际经济效用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进而也为本国提供了巨大的知识财富,大大增强了这些国家无形资产优势。设置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形式的贸易壁垒,正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2.6.1 知识产权壁垒对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1、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壁垒经济效应分析对于知识产权壁垒而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进口国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的价格有控制作用,但不会导致进口国此产品的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发生移动,某些条件下,又能够使国内的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发生移动,因此,针对上述差异,需要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知识产权壁垒的经济效应2、进口国国内供给和需求曲线不变动时的知识产权壁垒的经济效应假设:进口国的进口水平相对于世界市场来说非常小,不会影响该产品的世界价格,即此时假设的是小国模型;进口国的知识产权壁垒对所有出口到该国的产品都适用;贸易产品的进口不会带来实际的风险,即不会导致国内该产品供给曲线的移动;知识产权壁垒不会带来需求的变化,即不会导致国内需求曲线的移动图2.2 知识产权壁垒下进口国的价格需求供给曲线1如图2.2,S表示进口国该产品国内的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Pw表示世界价格,C表示由于使用知识产权而缴纳的许可费用增加的成本由于进口国是小国,国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的是世界价格Pw,这时,进口国国内消费者的需求量是QD1,国内的供给量是Qsl,两者的差额是进口量,以QD1一Qsl表示当进口国设置知识产权壁垒时,就会导致进口国国内价格上升到pw+C,此时进口量下降为QD2一Qs2,与原来不设置知识产权保护相比,进口国的生产者剩余增加了面积a,而消费者剩余则减少了面积a十b+c+d,进口国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小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因此知识产权壁垒产生了b+c+d的净福利损失。3、进口国国内需求曲线变动而供给曲线不变动时的知识产权壁垒的经济效应图2.3 知识产权壁垒下进口国的需求供给曲线2如图2.3,进口国设置了知识产权壁垒后,一方面会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削弱该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如果该产品达到了知识产权壁垒要求,会使该国消费者增加此进口产品的消费信心,使得该产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从D1移动到D2没有知识产权壁垒时,该国的进口量为QD1一Qs1;,设置之后变为QD2一Qs2,两者谁大谁小无法确定,不知道净福利效应是正还是负这取决于知识产权壁垒使进口产品成本的增加与需求曲线移动幅度的大小之间的比较:若知识产权壁垒使价格上涨幅度不大,却使需求曲线向右大幅度移动,则会提高进口国的福利水平,反之则会造成进口国净福利的损失。2.6.2 发达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壁垒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影响的理论分析知识产权壁垒虽然不像反倾销那样普遍,但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其他贸易壁垒所不具有的,严重阻碍了落后国际对先进技术的掌控和研发,使发展中国家很难以高新技术产品获利,也就失去了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一争高下的机会。发达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壁垒后,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出口企业不得不退出现有市场,失去了对先进技术和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资格和资本输出产品的数量为零;二是企业缴纳高昂的专利使用费来生产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有产品输出但是成本提高,利润变小。由于第一种影响直接导致了某些产品的停产,不具有向国际市场输出产品的条件,下面我们主要讨论第二种影响,即价格影响。图2.4 知识产权壁垒下出口国的价格销售曲线当发达国家设置了知识产权壁垒时,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如果想进入该领域,就需要购买知识产权使用权,缴纳相应的许可费用,使其在该领域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约束(如图2.4),在设置知识产权壁垒前,我国出口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为AC,国际市场的价格为P0 ,获得利润MN,在遇到知识产权壁垒后,企业缴纳的许可费用势必要记入生产成本,这些费用记为ACt,由于ACt的存在,使得平均成本曲线上移到AC+ACt的位置,若价格仍保持在P0,企业将亏损,价格至少从P0上升到P1,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正常利润,价格的提高势必导致该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将产量提高到Q2,尽可能降低单位平均成本以赢得竞争优势。3 国际知识产权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3.1 我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壁垒的现状的总体概况中国生产的产品以价格低廉行销世界,但缺少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成为制约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行业,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60%至90%以上。因缺乏知识产权而导致竞争力不足,廉价劳动力优势被削弱。美国作为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国家,频频对中国企 业发起知识产权攻击,其中最频繁、危害最大的是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337”调查。其威力比反倾销措施更大,一旦裁决成立,其救济措施就是禁止进口,且没有时间限制,救济措施马上启动。从2005年至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的对中国大陆的337调查已牵涉到机电、轻工化工、医保生化、鞋、皮草、林产等各个行业。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利用知识产权武器的主要针对国之一。 图3.1 美国337调查年度走势图如图3.1,2001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337调查20多起调查中只有1起涉及到中国产品,2005年三分之一的案件涉及到中国大陆产品。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58起337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大陆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3。到现在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了美国337调查的头号目标,2012年,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共发起89起337调查,其中25起涉及到中国大陆企业。2013年年初,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包括华为、中兴在内的多家厂商生产的3G和4G无线设备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侵犯美国公司专利权。这是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第4起“337调查”。以2012年的统计数据(图3.2、表3.1)为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337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图3.2 2012年位居美国337调查前五位的涉案国(地区)分布表3.1 2012年中国企业遭遇337调查的情况案件号涉案产品诉由强制应诉企业227-TA-822集成电路等专利侵权冠捷电子(福建)公司227-TA-823运动康复设施及其组件专利侵权LELO中国公司227-TA-824蓝光唱片播放器专利侵权中国海尔集团227-TA-826电子壁垒及其组件、同类产品制作手册等著作权商业秘密合同欺诈深圳市瑞莱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富腾打印耗材有限公司227-TA-829激光打印机用墨盒及其组件专利侵权上海吴群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中润靖杰打印耗材有限公司227-TA-830可调光节能荧光灯专利侵权深圳金优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TCP中国公司227-TA-831摄影和传输设备及其同类组件专利侵权无227-TA-832油墨应用设备专利侵权义乌比优得纹制设备有限公司227-TA-843带有可伸缩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专利侵权中国华为科技有限公司227-TA-849橡胶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商业秘密中国华齐(张家港)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伦塞国际贸易公司227-TA-850电子成像设备专利侵权中国华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中兴公司1、涉及中国企业的调查案最多,以2012年为例。遭遇美国337调查的企业中,中国大陆企业25家,日本18家,中国台湾17家,韩国15家,德国8家,加拿大8家。如图3-2所示。2、涉案产品仍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在2012年美国发起的29起337调查中,涉案产品分别涉及电子、轻工、医药、机械以及化工5个行业。其中,涉及电子行业的产品最多,达19起,占比65.5%;其次为轻工行业,5起,占比17.2%;涉及机械行业的2起,占比6.9%;涉及医药和化学工业的均为1起。涉华的11起337调查分别涉及电子行业(5起)、轻工业(3起)、机械行业(2起)以及化学工业(1起)。涉案产品分别为:集成电路,运动康复设备及其组件,蓝光唱片播放器,电子壁炉及其组件、同类产品制作过程手册等,激光打印机用墨盒及其组件,带照相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手持摄像和传输设备,可调光节能荧光灯,油墨应用设备,带有可伸缩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橡胶树脂以及电子成像设备。如图3.1-3所示。3、专利侵权仍为主要诉由,占比近九成2012年,美国发起的29起337调查因单独侵犯专利权而被起诉的最多,达25起,占比86.2%。其他诉由还包括单独侵犯商标权,共同侵犯著作权、商业秘密以及不公平竞争,单独侵犯商业秘密以及共同侵犯专利权和商标权。4、涉华企业主要来自粤、沪、闽、浙、鲁、苏上半年,在11起涉华337调查中,有1起案件美方虽将中国作为原产地调查国,但并未将中国出口企业列为强制应诉方。而在10起将中国企业列为强制应诉方的案件中,涉案企业共涉及中国6个省市,分别为:广东(6起)、上海(4起)、福建(2起)、浙江(2起)、山东(1起)以及江苏(1起)。3.2 我国家电企业在海外遭遇的知识产权壁垒以青岛市家电出口为例3.2.1 青岛家电出口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现状目前我国家电企业走的是一条以仿制为主的道路,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侵权行为。现在我国已加入WTO,发达国家可以用相应的国际规则向我国出口的家电产品征收各种名目的专利费,或不许我国使用其专利,从而增加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成本,失去价格竞争优势,迫使我国家电产品退出市场。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家电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己本来为数不多的知识产权还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10年公布的100多个名牌商标中,有近50%没有在美国、加拿大注册,近80%没在澳大利亚注册。目前已有15%的内地知名商标在境外遭抢注。青岛市是中国家电三大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青岛市家电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正在逐步由生产型向出口型转变。随着家电出口规模的扩大,遭受的贸易壁垒数量及种类也都在不断增加。关于青岛市家电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数量,以及由于知识产权壁垒而遭受的损失是很难对其进行系统准确的统计的,政府的相关部门也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是对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青岛市出口企业实施337调查的数量,青岛出口企业遭受337调查的原因,以及遭受337调查的出口企业所隶属的行业,政府有完整的统计数据,这一数据能够有效地说明青岛市家电出口企业当今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状况。表3.2 2002年-2012年中国和青岛遭遇337调查数量对比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中国810101217108181625山东 011 0 011023青岛0000011121中国的出口企业从2003年到2012年的10年间,总共遭受134起337调查,山东省遭受了9起,占总数的6.7%。在山东省遭遇的这9起337调查中,青岛市独占67%。其中,青岛市遭遇的6起337调查中,有4起是家电行业,并且全部是由于专利侵权。所以专利侵权是青岛市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重要触发因素,而家电出口企业是遭受337调查的重点企业。从表3.3可以看出,山东省出口企业遭受337调查的案件行业主要集中在机电、化工、轻工这三个行业,而青岛市出口企业则主要集中在家电行业。此外涉案行业还包括食土、轻工等其它行业。综上所述,青岛市现今的家电行业已经成为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重灾区,面临着知识产权壁垒的严重威胁。表3.3 山东企业遭受337调查详情年限名称申请人被申请人地区诉由产品类别 2012蓝光影碟播放器产品生产企业337调查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海尔集团公司青岛侵权机电2011使用交互式节目指南和家长控制技术产品337调查案美国乐威公司海尔集团公司青岛侵权机电2010液晶显示器337案日本夏普公司海尔集团公司青岛侵权机电2009集装箱货保系统337案Matthew Bullock and Walnut Industries.青岛奥昂特工贸有限公司青岛侵权轻工2008橡胶防老剂337案Flexsys America LP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菏泽专利侵权化工青岛市2002年2012年遭受的5起337调查中,其中海尔3起,青岛奥昂特工贸有限公司、Tsing Tao ShengRong seafood,Inc.各一起,其中主要是民营企业。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青岛市企业遭受美国等发达国家337调查数量最多的企业是民营企业,其次为国企。3.2.2 知识产权壁垒对青岛市家电出口企业实际影响分析1、 直接增加我国家电企业的生产成本表3.4 DVD行业专利许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