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野外考察.docx_第1页
2016.10野外考察.docx_第2页
2016.10野外考察.docx_第3页
2016.10野外考察.docx_第4页
2016.10野外考察.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查路线图考察地点三考察地点二考察地点一考察地一: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1、考察区概况位置花溪区位于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地处黔中腹地,贵阳市南部,距贵阳市中心17公里。东邻黔南州龙里县、西接贵安新区,南连黔南州惠水县、长顺县,北与南明区、观山湖区接壤。国土面积964.32平方公里。地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花溪区具有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年均气温为14.9,无霜期平均246天,年量1178.3毫米,空气优良天数341天。自然资源花溪区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是贵阳市著名的生态区。区内有大小河流 51条、总长390公里,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 7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花溪因此成为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花溪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到达41.53。花溪区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地层岩性区内岩石以石灰岩、灰岩、白云岩、砂页岩、石英砂岩、粉砂岩为主。尤以碳酸盐类岩层分布广泛,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多。三叠系地层以灰岩、白云质灰岩及薄层灰岩为主,主要分布在花溪、青岩、石板、党武、燕楼、湖潮等乡镇。石灰系灰岩主要分布在高坡、黔陶、马铃等乡。侏罗系紫色砂页岩,出露于河流阶地,主要分布于杨中陈亮中曹向斜地带。泥盆系、石炭系,属中山台地,河谷深切为槽谷,以白云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砂页岩等为主。垂直差异十分明显,主要分布在高坡。二叠系出露地层以石炭系灰岩和二叠系煤系地层为主,分布于西南马铃乡低中山峡谷区,地面起伏大,重峦叠嶂,河流深切,落差较大;西北部久安一带为中山山地,地势起伏大,地貌破碎,谷地幽深,山高水低,二叠系煤系地层广泛分布;西部为岩溶丘陵,薄层灰岩连片分布,岩溶地貌发育,河流切割较深,暗河洼地、漏斗、溶洞星罗棋布。分布零散的第四系松散层,除局部为土丘残留的红褐色粘土外,即为山间盆地,河流阶地,堆积07米的岩屑、砂砾和粘土、亚粘土组成的冲积层,主要集中在区境的中部宽谷盆地。经济2013年,花溪区全区生产总值275.16亿元,比2012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2亿元,比2012年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42.80亿元,比2012年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121.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4.9%。人均生产总值达43969元,比2012年增长16.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11:51.90:43.99。桐木岭村,地处花溪区城市中心南片区,东抵花孟社区,南接青岩镇,总面积为15.39平方公里,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796户,总人口3930人,其中少数民族3140人,占总人口的80%,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辖区内210国道横穿而过,村支两委综合大楼坐楼在花溪青岩景观大道旁,与贵州省委党校隔路相望,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汉”,“苗”;所辖村组:“上板桥”,石头寨,三王庙,桐木岭,下板桥,桃花寨;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名特产品:水稻。2、考察内容(1)不同地层岩性的岩石结构(2)考察区的水文效应、成土效应、土地利用特征考察地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1、考察区概况行政区划惠水县辖2个街道7个镇,9个居委员会,201个村委员会。下辖街道为涟江街道、濛江街道;下辖镇为摆金镇、雅水镇、断杉镇、芦山镇、王佑镇、岗度镇、羡塘镇、好花红镇。地理位置惠水县位于贵阳市正南面,地处黔中高原南部边坡,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691m,最低海拔666m,平均海拔1100m。惠水县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苗岭山地南侧,地跨东经1062210706,北纬25412618。面积2470平方公里,东接平塘,西连长顺,南邻罗甸,北与贵阳、龙里相壤。地形地貌惠水属喀斯特盆地地貌,涟江纵贯全境,涟江冲积平原面积90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平畴绿野,生机盎然。县境位于苗岭山地南端,北连黔中山原,南接黔南峡谷,正好是苗岭山地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北高南低。最高点东北部龙塘坡,海拔1691m,最低点南部打场寨附近的涟江河谷,海拔666m,全县平均海拔1100m左右。其中:海拔1400m以上面积90031亩,占总面积的2.43%;海拔1200m至1400m面积1208711亩,占总面积的32.62%;海拔1000m至1200m面积1754568亩,占总面积的47.36%;海拔1000m以下面积651690亩,占总面积的17.59%。地质构造及地貌中生代末燕山造山运动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褶皱带,自东到西,主要有斗底畜牧场背斜、摆金向斜、大坝斗篷背斜、涟江向斜、雅水抵季背斜、王佑穹隆等。延伸方向为北北东或北东,倾角一般520。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也出现倒置地貌。在碳酸盐岩岩组出露区发育着以峰丛石山为主的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溶蚀盆地、洼地、盲谷、溶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天生桥等分布普遍。其他夹层岩岩组、碎屑岩岩组、红岩和松散沉积物发育着流水剥蚀侵蚀地貌,以及溶地侵蚀形态。气候:惠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金属矿有铁、锰、锑等,非金属有砷、水晶石、冰洲石、大理石、硅矿等。煤的分布比较广泛,但因储量较少和媒质不佳未详细勘察。可作化工原料的石灰石遍及全县,除了县水泥厂少量利用和民众烧石灰、建筑基础用之外,几乎没有开发利用。2、考察内容(1)河流阶地类型(2)沉积物的二元结构特点(3)第四纪河流阶地考察地三:惠水县九龙山1、考察区概况九龙山距离惠水县城8公里,硬化油路到达景区,交通便利,九座山峰以左三、右三、后三的顺序排列成一把天然的大椅子,中间另有一座小山峰傲居主位,在亿万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声地演绎着“九龙浴佛”的庄严场景,九龙山因此而得名。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开山祖师古源禅师云游至此,以其高超的佛法成就感得种种瑞应,定义此山乃天然的“九龙浴佛”圣地,创建了九龙寺,作为“太子佛”应化道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是与贵阳黔灵山、长顺白云山齐名的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