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温州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温州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温州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温州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中小学校园环境、教学资源、教育管理、教学应用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到2015年,创建100所以上市级数字化示范校,建成覆盖全市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与手段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应用走在全省前列。(一)校园环境数字化。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环境网络,到2015年实现“校校网、班班通”,全市生机比、多媒体教学小平台班机比、建网率、应用使用率等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一流水平。(二)教学资源数字化。加快建设教学资源网、学科教学基础资源库、校本网络课程资源库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共建共享。(三)教育管理数字化。整合完善学校OA、学校主页、广播、一卡通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等系统,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四)教学应用数字化。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加强网络教学应用平台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完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二、实施步骤(一)启动部署阶段12011年1至4月。研究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各地各校根据方案制定配套实施计划,分步推进实施。召开全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推进会,统一部署实施工程。22011年3月至5月。从全市中小学推选确定示范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学校,组织试点学校校长考察学习全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先进经验,邀请有关专家来温指导讲座,明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二)全面推进阶段12011年6月,制定温州市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评估细则,开发“温州市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评估”的软件平台。成立全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技术指导小组,调查指导试点学校并做好评估细则审核完善工作。22011年9月,组织示范数字化校园创建申报。申报学校利用开发的“温州市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评估”的软件平台,根据温州市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评估细则上传参评的相关材料。32011年12月,成立由市教育局督导、中教、小教、职教和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人员组成的专家评审组。以“评估细则”为标准,对申报学校上传的创建材料,结合实地查验,开展创建评审,对符合标准要求的学校进行发牌、表彰、奖励。2011年至2015年,每年创建不少于25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42011年-2012年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的教育OA系统、校园安全监控平台;2013年-2014年建立和完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大平台。5从2012年开始,每年上半年,从上一年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的学校中评选出创建工作先进,每年评选25所共评选100所先进学校。由学校申请,县(市、区)教育局初评推荐,市教育局审核表彰。62013年10月,召开全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研讨推进会,总结两年以来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和先进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针对性措施,继续推进创建工作。(二)总结推广阶段2015年,完成100所示范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召开全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全市总结推广“示范数字化校园学校”先进经验,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和技术保障。市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工作组织领导和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管理。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做好技术指导、咨询等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切实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力推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二)切实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各地要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制定本地区五年专项经费投入方案,并建立保障机制,在全市形成共同建设,同步发展的局面。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新农村新校园改造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经费,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市教育局根据创建计划,对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和创建先进学校予以项目奖补。(二)课题引领数字化校园建设。市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中心要把区域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研究课题,以研究引领和推动全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各地各校要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十二五”教育系统重要课题,加强研究和探讨,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三)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督查。全面落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意见温教电201084号,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为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基础。加大督查力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现代化学校、素质教育示范校、重点示范学校、评估内容,并纳入县(市、区)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附件:温州市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名单附件温州市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名单 温州中学 温州第二中学温州市第三中学 温州市实验中学温州外国语学校 温州市第八中学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温州市第十九中学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温州市实验小学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温州市华侨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附属学校 温州市第十七中学温州市马鞍池小学 龙湾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中学 瓯海区实验小学瓯海区实验中学 瓯海中学瑞安市第三中学 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乐清中学 平阳中学平阳县实验中学 永嘉县瓯北镇第五中学永嘉县外国语实验小学 苍南县灵溪第一中学教育集团苍南县龙港镇第四小学 文成中学文成县实验小学 泰顺县罗阳镇第二中学洞头县实验小学 温州首批20所示范数字化校园出炉 教育信息化再升级 浙江在线教育01月24日讯 2011年12月底,经学校申报、自评、推荐和审核,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等20所学校被确定为“示范数字化校园”,温州市第八中学等21所学校被确定为“数字化校园”。2011年,作为温州市教育“双十大项目”工程之一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全市要创建20所示范性数字化校园,并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考核内容。一年来,我市认真组织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先后制定了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意见、工程实施方案、建设标准、评估细则和评估认定办法;确定了35所中小学校为我市首批数字化校园建设试点,成立了各级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温州市电化教育馆先后组织3次调研,对各县(市、区)和各试点学校进行督查和创建指导,同时还将各个应用系统接入到平台中实现统一认证,研发“温州市中小学(示范)数字化校园评测管理系统”,为评创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教育信息化达标学校创建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2011年,我市完成了第三批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一类达标129所,二类达标147所。全市近869所学校通过达标创建,占全市学校总数的76.2%,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使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据悉,温州今后五年将每年创建20所“示范数字化校园”和若干所“数字化校园”,每年评选出创建先进学校,使温州市教育信息化从“线性发展”走向“立体跨越”,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数字校园,实现从教育管理到教学应用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校园”。(马元福)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建设“数字化校园” 推动“智慧教育”发展 宁海新闻网 2013-09-27 08:42 宁海新闻网讯(记者王银宁通讯员王家法) “学习平台这个板块的内容很丰富,下面还可以再设几个二级目录,这样条理更加分明。”9月24日下午,计算机软件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和县教育局网站管理人员讨论即将改版的宁海教育网的模块功能和网页设计。改版后的宁海教育网作为全县教育网站集群的核心网站,将与各所学校的校园网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建成宁海县教育城域网,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按照县“十二五”规划创建“智慧城市”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我县从2012年开始“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总计划投入经费1.3个亿,计划2015年全县85所中小学都建成数字化校园。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将有效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我县“智慧教育”目标的实现。据悉,我县“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师生发展这四个方面,即建成一个基础网络:宁海县教育城域网,二个平台:公共应用支撑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三大应用系统:教育电子政务体系、教育管理体系、教学服务体系,四大基础数据库:组织机构信息库、教职员工信息库、教育资源信息库、教育专项资料库。目前已经完成教育城域网改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学校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一个管理性强、统一、高效、高带宽和高速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平台。我县教育城域网由中心机房内的核心网、教育局直属单位网络、结算中心网络、城区学校的校园网及八个乡镇机房汇聚上来的学校校园网组成,共接入学校单位140余个。完成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配置,所有教学场所及办公场所都具有百兆网络信息点或无线上网。班级多媒体普及率达到100%;教师办公电脑配备比率达11;普通中小学生机比达到51。网络双向互动教室建设继续加大力度。2012年9月,县教育局成立了城乡网络教研联盟,实验小学与马岙小学的师生实现了异地同步视频互动教学,使偏远农村学校通过网络和城区学校的教学现场双向互动,让农村学生通过网络在教室里即可获得优质教育。作为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2013年将继续在偏远农村学校设立4个互动教室。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预计将在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