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球磨对片状银粉的改性研究.docx_第1页
高能球磨对片状银粉的改性研究.docx_第2页
高能球磨对片状银粉的改性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能球磨对片状银粉的改性研究甘卫平 ,甘梅 ,刘妍(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摘要采用高能球磨工艺 ,利用激光粒度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 、b e t 吸附等测试手段 ,研究了由化学法制备出的片状银粉在进一步细化过程中 ,银粉随球磨工艺参数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讨论了不同球磨时间和不同分散剂对银粉粒度 、形貌 、比表面积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球磨 20h ,使用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 ,可制得平均粒径为 2 . 5m 、比 表面积为 2 . 9 m2 / g 的超细片状银粉 ,满足电子浆料的使用需求 。关键词超细片状银粉 高能球磨 分散剂中图分类号 : t f123 . 7 + 2文献标识码 : astudy on the modif icat ion of fla ke sil iver po wder by high energy ball mill ingga n weipi ng , ga n mei , l iu ya n( school of material s science a nd engineering , cent ral so ut h u niver sit y ,changsha 410083)abstractu sing t he high ener gy ball milling craf t ,t he ca se t hat t he f la ke silver po wder p repa red by t he chem2ical met ho d in t he refining p roce ss cha nge s alo ng t he co nditio n of ball milli ng i s re sea rched by t he la ser p a rticle analy2 zer ,t he sca nning elect ro nic micro scop e and b e t adso rp tio n te st mea surement . the inf l uence s of t he milling time a nd t he di sp er sant agent o n t he di st ributio n of p a rticle size ,t he shap e of grain a nd t he specific surf ace a re st udied. the re sult ssho w t hat t he sup erfine f lake silver po wder wit h t he size of 2 . 5m a nd t he specific surf ace area of 2 . 9 m2 / g can be o b2tained in t he co nditio ns t hat t he gri nding time i s 20 h and t he di sper sa nt agent i s absol ute alco hol .key wordssup erfine f lake silver po wder , high ener gy ball milling ,di sper sa nt agent引言随着贵金属浆料广泛应用于混合微电路的封装工艺中 ,贵 金属粉末的性能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其中作为导体 、电阻 、介 质电子浆料的重要导电功能材料 超细银粉的需求量不断增 加 ,而且对金属银粉末的性能如粒径及分布 、形貌 、比表面积等 的要求亦日趋严格 。目前银粉的形态大致有球形 、鳞片状 、树枝 状及片状 。片状银粉作为填料导电时其相互间是面或线接触 , 球状银粉是点接触 ,所以片状银粉较之球状银粉的电阻要低得 多 ,甚至在较低银含量和较薄印刷涂层时仍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 因此广泛应用于碳膜电位器端头 、薄膜开关 、滤波器等电子元器 件中 1 ,2 。片状 银 粉 的 物 理 性 能 是 影 响 银 浆 电 性 能 的 重 要 因 素 ,当片状银粉的粒径达到亚微 米级尺度 , 形貌为光亮的片状 时 ,对电子电路的印刷效果 ,包括均匀性 、平整度等均有明显改 善 ,并可节约贵金属用量 30 %50 % 。目前 ,国内大量供货生产的银粉大多为化学还原法制备 ,片 径为 510m ,比表面积 0 . 81 . 5 m2 / g ,粒度控制差 ,松装密 度较低 ,吸油量大 ,导电性差 ,粉末通用性差 。而国外水平可达 到片径 1 . 8m ,比表面积 0 . 82 . 5m2 / g ,粒度松装可有效控制 , 吸油量小 ,粉末通用性较好 3 。多数报导围绕化学还原法制备 银粉 ,而关于进一步如何获得更为细小 、比表面积更大的片状银 粉未做详细介绍 ,因此本文重点讨论高能球磨工艺中各参数对 制备超细片状银粉的影响 。实验011 . 1实验设备及原料实验用 q m21 sp2 行星式球磨机 , 其转 盘 上 装 有 4 个 球 磨 罐 ,当转盘转动时 ,球磨罐中心轴作行星运动 ,罐中磨球在高速运动中混和 、研磨样品 。实验用样品为工业银粉 ,原样中银的纯度为 99 . 99 % ,其粒 度分析见表 1 。表 1 银原样粒度分布table 1the di st ri butio n of p a rticle size粒度范围/m体积百分数/ %累计体积百分数/ %0224466881010121210 . 6427 . 4930 . 9513 . 599 . 893 . 294 . 1510 . 6438 . 1369 . 0882 . 6792 . 5695 . 851001 . 2实验方法银为面心立方结构 4 ,常温下面心立方结构在 3 个方向滑 移 ,因此银粉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在球磨过程中会粘附球磨介质 从而降低球磨效率 ,增加球磨难度 ,故选用湿法球磨工艺 5 。本3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资助项目甘卫平 :男 ,教授 ,从事电子及信息功能材料研究 tel :073128830248 e2mail : ganmei 126 . co m材料导报2007 年 5 月第 21 卷专辑 326 实验固定球磨浓度 (给料 0 . 1 kg ,加分散剂水溶液 200 ml) ,球料比 3 1 两个参数 ,对球磨时间和助磨分散剂两个参数进行试验 分析 。采用美国 ma iv ern 公司 micro2pl us 型激光衍射粒度 分析仪进行粒度的测定 ,通过 kyky22800 型扫描电镜观察银 粉形貌变化 ,以及 ssa23600 全自动比表面 分析仪进行比表面 积分析 。(1) 球料比的选择球料比过大 ,磨球磨损增加 ,会造成 a g 粉污染严重 ; 球料比过小 ,球磨效率低 ,研磨不均匀 ,a g 粉粒径分散性不佳 。经试 验 ,选用 3 1 的球料比 ,可以满足工艺要求 。(2) 磨球的种类和大小的选择磨球介质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对磨球介质的要求是密度 大 、污染小 、磨耗值低 。目前 ,磨球介质主要有不锈钢球 、硬质合 金球 、氧化铝球 、氧化锆球等 。不锈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不适宜作 a g 粉的磨球 ,因为会对 ag 粉造成严重污染 6 。氧化铝球和氧 化锆球都是较适合的磨球 ,经比较这两种介质的性能 (见表 2) , 以及在实验中发现 ,在多次使用后 ,氧化铝球会产生开裂和剥落 现象 ,亦会将杂质引入 。相对来说 ,氧化锆球密度大 ,韧性强 ,耐 磨性能好 ,故本试验确定选用氧化锆球 ,粒径为 6mm 、10 mm ,添 加比例 4 1 ,此时 ,磨制的 a g 粉粒度分布集中 ,形貌均匀 。表 2 两种磨球介质的性能 ta ble 2 the p e rfo r ma nce of t wo ki nd s of gri ndi ng ball 图 1 片状银粉平均粒度与球磨时间关系曲线fig. 1 relationship bet ween average particle size and time of mill ing(2) 球磨时间对银粉粉末形貌的影响图 2 所示为高能机械球磨不同时间的银粉末颗粒的微观形貌图像 。未球磨的银粉末中粉末的颗粒较粗大且呈不规则块状 分布 (见图 2 ( a) ) ,其中面积较大的银粉占大部分 ,且每单片的 厚度较厚 ,然而在随后的高能机械球磨过程中伴随着磨球与粉 末相互之间的碰撞 、辗压 ,使粉末的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9 ; 图 2 ( b) 所示为高能球磨 (20 h) 粉末的形貌图像 ,此时银粉末颗 粒虽还具有初始银 粉末的特征 , 但粒径明显减小 , 单片厚度变 薄 。两图相比较 ,图 2 ( a) 中的片状银粉较为平直 ,形状多为不 规则的多边形状或类椭圆状 ,而球磨后的银粉多呈长条状或絮 状 ,且边缘稍有卷曲 ,它是由于银粉末在磨球的撞击及摩擦的反 复作用下经辗压变形 。密度g/ cm3断裂韧性m pa m1/ 2磨球种类规格mm抗弯强度mpa组成y2 o3 + zro299 . 5 %氧化铝球6103 . 003 . 9020035024氧化锆球610al 2 o3 85 %5 . 956 . 05100012001214实验结果与讨论22 . 1 球磨时间的研究(1) 球磨时间对银粉粒度的影响球磨时间是影响球磨产品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 ,将粗大颗粒物料粉 磨 至 10m 是 比 较 容 易 的 , 所 需 时 间 也 较 短 , 但 将10m 的物料球磨至亚微米甚至 纳米级超细粉体 , 球磨时间则 要延长几倍或者更长 。但是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 ,球磨效率逐 渐下降 ,因此要确定合适的球磨时间 7 。本实验球磨浓度和球料比两个条件固定 ,且添加无水乙醇 作为助磨剂 ,球磨时间取 10 h 、15 h 、20h 、25h 四 个 水 平 , 进 行 实 验 。银粉平均粒度与球磨时间关系如图 1 所示 ,原始粉末平均 粒度为 5 . 9m ,最终球磨后变为 2 . 5m 。从图 1 可以看出 ,当原始银粉球磨开始至 15h ,曲线斜率很 大 ,平均粒度急剧减小 ,粉末粒度由最初的 5 . 5m 降至 3 . 6m , 说明在这段时间内细化粉末最容易进行 。这是因为球磨前粉末 粒度较大 ,单位体积的表面自由能较小 ,球磨能量迅速被粉末吸 收 ,转变为球磨所需的粉末断裂能 。球磨 1520h ,曲线斜率有 所减小 ,粒度减小速度减慢 ,细化作用不断减弱 。这是因为随着 粉末尺寸变小 ,单位体积的表面自由能不断增加 ,被粉碎物料的颗粒强度增大 ,断裂能提高 ,粉碎所需机械应力也增加 8 。而球 磨 2025h 的曲线斜率几乎为零 ,此时 ,粒度趋于稳定 ,即再延 长时间也不能减小银粉粒度 。图 2 不同球磨时间片状银粉显微形貌fig. 2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f la ke silver at diff erent mill ing time图 3fig. 3不同球磨时间单片片状银粉显微形貌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single f la ke silver at diff erent mill ing time图 3 为在高倍扫描电镜下观察片状银粉的微观形貌图 ,任意选取单片银粉且在上面测量厚度尺寸 ,图 3 ( a) 所示为未球磨 银粉 ,其测 量 两 处 厚 度 分 别 为 1 . 04m 、1 . 16m , 取 平 均 值 为1 . 1m 。图 3 ( b) 所示为球磨 20h 后的银粉 ,其形貌发生变形 ,但 还是明显的片状 ,只是有许多细小的薄片叠加在一起 ,同样也标 示出 3 处 厚 度 , 分 别 为 0 . 61m 、0 . 96m 、0 . 13m , 平 均 值 为0 . 57m 。对比两图可以看出球磨后的片状银粉厚度明显减小 ,银粉性能进一步改善 。高能球磨对片状银粉的改性研究/ 甘卫平等327 (3) 球磨时间对银粉比表面积的影响一般来说 ,球磨时间越长 ,粉末粒度越细 ,比表面积越大 ,但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正比关系 10 。如图 4 所示 ,片状银粉的比 表面积分 3 个阶段变化 : 原始银粉的比表面积为 1 . 6 m2 / g ,球 磨至 15 h ,比表面积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基本呈正比线 性关系 ; 球磨 1520 h 之间 ,比表面积达到 2 . 7m2 / g ,不再增 加而略有下降 11 ; 球 磨 20h 后 , 比表面积变为 2 . 57 m2 / g , 趋 于稳定 ,不再变化 。这是因为随着银粉粒径的减小 ,表面积急剧 增大 ,粒子表面原子与总原子数之比急剧增大 ,表面原子的势场 环境和结合能与本体原子不同 ,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 ,粉体表面 原子周围缺少相邻原子 ,有许多悬空键 ,具有不饱和性质 ,从而 引起表面作用能力大大增强 ,使其成为一个不稳定的热力学体 系 ,在该体系中小粒子间作用的结合力不断形成 、体系能量不断 降低 。此过程从热力学角度分析 ,将一个原子从内部移到表面 ,需对该原子做功 ,即gr , p 0 , 该过程为非自发过程 ;反之 ,将原 子由表面移至内部 ,是降低其表面自由能的过程 12 。低粉末的表面自由能 ,减少粉末团聚的机会 15 。图 5 不同分散剂球磨后的银粉形貌fig. 5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single f la ke silver with diff erent dispersant agent3结论(1) 高能球磨法可以细化银粉 ,从 5 . 9m 细化到 2 . 5m ,但有一定的细化极限 ,最佳的球磨时间为 20 h 。(2) 高能球磨法对原始片状银粉的形貌有一些影响 ,使其片 状长度变短 ,厚度变薄 ,边缘略有卷曲 ,但不会改变银粉的基本 片状形貌 。(3) 高 能 球 磨 法 可 以 迅 速 增 加 银 粉 的 比 表 面 积 达 到2 . 57m2 / g ,趋于稳定 ,但过度的球磨会使粉末颗粒发生团聚 ,比 表面积下降 。(4) 高能球磨法用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 ,可以促进片状化 ,但易造成团聚现象 ,硬脂酸钙团聚现象减少 ,但易成块状 。参考文献1于朝清 ,田茂江 ,江新丰 ,等 . 纳米光亮片状银粉的研制 j .电工材料 ,2004 , (2) :15李娟 ,等 . 电子浆料所用银粉新方法的研制 j . 现代电子技术 ,1999 , (8) :29夏林甫 . 国外电子浆料最新发展概况 j .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1 ,8 :7李树棠 . 晶体 x 射线衍射学基础 m . 北京 : 冶金工业出版 社 ,1996 . 216黄世弘 ,蔡晓兰 ,等 . 干 式搅拌球磨法制备片状锌 粉 j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6 ,31 (1) :30马幼平 ,马明亮 , 等 . 高 能球磨过程中金属粉末的 粘附 j .热加工工艺 ,2002 , (1) :3张彩霞 ,等 . 超细钨粉高能球磨工艺的探讨 j . 江西有色金 属 ,2005 ,19 (1) :37杨圣品 ,施雨湘 , 等 . 高 能球磨法制备金属微粉的 研究 j .焊接技术 ,2002 ,31 (3) :15刘维平 . 高能球磨法制备钨铁纳米粉的正交实验 j . 有色矿冶 ,2000 ,16 (5) :40刘银 ,等 . 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j . 材料导报 ,2003 ,17 (7) :20李召好 ,李法强 ,马培华 ,等 . 超细粉末团聚机理及其消除方法 j . 盐湖研究 ,2005 ,13 (1) :16chen j , gao l , h ua ng j . prepa ratio n of nano sized tita nium po wder via t he co nt rolled hydrolysi s of tita nium al ko xide j . j mater sci ,1996 , (31) :3497张瑾瑾 ,王志法 ,张行健 ,等 . 高能球磨工艺对颗粒尺寸的影响 j . 中国铝业 ,2005 ,29 (1) :23谢中亚 , 徐建生 ,等 . 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金属铜粒子工艺条件研究 j . 润滑与密封 ,2006 ,3 (3) :50蔡晓兰 ,等 . 高 能 球 磨 法 制 备 超 细 鳞 片 状 锌 粉 j . 有 色 金属 ,2004 ,56 (3) :30图 4 片状银粉比表面积与球磨时间的关系曲线fig. 4 relationship bet ween specif ic surface area and time of mill ing具体分析为 :凝聚前粉体总表面为 a d , 凝聚后为 a c , 单位面积的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