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文言复句试题简析.doc_第1页
近年高考文言复句试题简析.doc_第2页
近年高考文言复句试题简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年高考文言复句试题简析2005年4月19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从复句关系的角度设题已经成为“热点”之一。为了便于备考,本文就近年来高 考文言复句试题作一些分析,对应试复习谈一些认识。 一、高考文言复句试题分析 试题形式具体地有以下四方面: 1.给译文试加关联词,考查复句关系。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5题: 文中“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关联词,应当是 A.既然只有 B.倘若那么 C.只要就 D.宁可也要 此题型1992年“三南”题中曾用过。处理此类题,首先要把题干文言复句的意思弄清楚,这就要看它所处 的语言环境。本句之前是郭永指责太原帅征收超过朝廷规定标准之外的赋税供其“宴飨”享乐,之后是府里也 不敢紧逼,中间题干句,应有对太原帅威胁的意味。第二步再用四选项的关联词逐个搭配,选取恰当的一项。 只有B 项表假设的关联词才恰当(题干句中的“脱”正是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2.既考实词,又考复句关系。例如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6题: 下列句子的正确意思是 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 A.认为陈寿虽然未能远避嫌疑,但推究实情还不至于被贬废。 B.认为陈寿虽然未能远避嫌疑,但按原本情况还不至于被贬废。 C.认为陈寿即使未能远避嫌疑,推究实情也还不至于被贬废。 D.认为陈寿即使未能远避嫌疑,按原本情况也还不至于被贬废。 本题有两个考查点,一个是对“原”的解释,属于对实词的理解;一个就是辨析复句关系。句中有关联词 “虽”,但“虽”在文言复句中既可表示转折关系,又可表示假设关系,在句中的具体作用,只能结合语境分 析。答案为A。 3.形式上考虚词,实际上考复句关系。例如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13题: 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以诚盛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在此题中,“以”都做连词,可考查点不在于让考生分辨它的连词用法与非连词用法,而在于它所连接的 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是题目的难度所在。题干中的句子,“以”前后是因果关系,选项中只有D前后是 因果关系,A、B、C三句“以”前后都是目的关系,所以答案为D。 4.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直接考查复句。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8题: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 B. C. D. 做此类题,我们首先要寻找分句间的关联词。关联词不明显的,则要注意前后分句间的语意关系。句“ 以为难”“以为不难”,反映了一般的看法与“我”的看法之间的差异,语意是明显的转折;句中的“特” 是“只不过”的意思,分句间也是转折关系;句中有表假设的连词“必”,前后分句自然是假设关系;句 前后分句间是并列关系。所以正确答案是A。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1题采用了与1997年高考试题第18题相同的题型考查文言复句: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 B. C. D. 做题方法与上例同。四句的内部关系各不相同:是并列关系,是转折关系,是假设关系(或条件) ,是因果关系。 所以答案为D。 二、应试复习要抓的几个主要方面 笔者了解到,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文言复句的内容重视不够,而教材又未对文言 复句作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针对这一状况及高考要求,笔者认为在复习文言文时,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1.要系统全面地归纳总结文言复句的关联词。 文言复句的关联词既多又复杂,有的一种关系多达几十个关联词,如假设复句的关联词就有“设、而、即 、今、诚、向、如、苟、若、使、倘、脱、借、第、令、以、竟、果、假、其、必、虽等,而这些单音词又常 组成双音结构:“向使、如若、如使、竟使、假令、借令、设使、如其、向令”等等。因此,对每一种关系的 关联词,都要烂熟于心。 2.要注意区别每个关联词的多种用法 文言复句中的关联词常表示多种意义和用法:既是虚词,又是实词;是虚词,又表示多种关系。如今之 乐犹古之乐也。(庄暴见孟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同上) 是个单句,“今”作“现在”讲,不是假设连词;是个复句,“今”是假设连词,与“则”搭配,表 示假设关系,译为“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