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ppt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ppt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ppt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ppt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关系心理学 安徽理工大学选修课 机械工程学院 郑孝莲Email 1 xilzheng 2 xinlixuexuanxiu 密码xuanxiuxinlixue 承上启下 考查 上次课程结束之后 你所认识的同学 这次课前预留10分钟的时间给你展示的机会 来对你上次课结识的新同学或新朋友做介绍 给两个学生机会进行自我介绍 为什么预留这10分钟 点拨 人人都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 需要我们在平常的实践中去有意识地努力经营 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却寥寥无几 希望我们珍惜在课堂上的10分钟 促使自己能够把握课下的无限空间去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一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的动物 不能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 心理学家认为 人除了睡眠时间以外 其余时间的70 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 间接的沟通上 亚里士多德 能独自生活的人 不是野兽 就是上帝 故事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每人都是过长的筷子 地狱的人只喂自己 所以喂不进嘴里 天堂的人相互喂 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 1 2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某理工学院分析了10000个人的记录后得出结论 15 的成功者是由于技术熟练 头脑聪慧和工作能力强 85 的成功者是由于个性因素 由于具有成功地与人交往的能力 反之 在生活中失败的人 90 是因为不善于与人展开有效交往而导致的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某博士在一项研究 探索你的心理 中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4000名失业的人中 只有10 即400人是因为他们不能干这种工作 90 或者说3600人 是因为他们还不曾发展自己与人成功相处的良好品质 科学研究证明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打交道 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 不管你的职务是什么 你都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走完了85 左右的行程 而在取得自己的幸福方面 已经有了99 的把握 名言 人类的心理适应 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 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 丁瓒教授 二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一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 指观察者第一次与对方接触时 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及外显行为所得的综合性与评鉴性的判断 心理学研究发现 与一个人初次会面 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 故事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 一天 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 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 校对呢 不 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 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 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 上面写着 额满 暂不雇佣 心理学实验1 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 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 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题 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 两相比较 谁更聪明一些 结果 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心理学实验2 把被试者分为两组 同看一张照片 对甲组说 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 对乙组说 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 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结果甲组说 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 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 乙组说 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 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比较1 同学A的性格精明的勤勉的冲动的善辩的倔强的嫉妒的映像 正面性格 同学B的性格嫉妒的倔强的善辩的冲动的勤勉的精明的映像 负面性格 比较2 同学A的考试评价第一次考试为甲第二次考试为甲第三次考试为乙评价 第三次考试意外失利 同学B的考试评价第一次考试为乙第二次考试为乙第三次考试为甲评价 第三次考试侥幸得甲 首因效应的启示 1 建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展现自己最吸引人的品质 第一次和陌生人见面时 应穿着打扮整齐 干净 谈吐自然 有礼有节 首因效应的启示 2 懂得通过现象看本质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尤其是见网友更要注意首因效应带来错误印象 二 近因效应 十个好 百个好 一个不好全遮了 与首因效应相反 随着人际的交往深入 最近的信息对认知的影响较大 所留下的印象也相对深刻 最后的印象就会冲淡或盖过以往的印象 对行为发生重大的影响 主要产生于熟人之间 也称为 新颖效应 举例1 多年不见的朋友 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 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 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 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 大概只能说上两 三条 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举例2 有的大学生平时一贯表现很好 可一旦做了一件错事 或犯了一点错误 就容易给别的同学留下很深的负面印象 与此相反 有的大学生平时表现一般 但一到评优或选班干部时 着意表现自己 做一点表面文章 也容易迎合一部分同学的好感 有的大学生之间长期交往密切 关系融洽 但往往因为一件小事 就闹矛盾 不团结 甚至反目为仇 完全不考虑平时的愉快交往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交往的初期 即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 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 而在交往的后期 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 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2020 3 17 25 可编辑 心理学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编撰了两段文字研究心理效应 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 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 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 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 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文字则相反 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 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 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 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 心理学实验 在实验中 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第一组 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 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 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 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 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 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实验结果 第一组被试中有78 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第二组中只有18 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 第四组只有3 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实验证明 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 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近因效应的启示 1 认真对待每一次交往 要有好的开始 也要重视好的结尾 否则再好的 第一印象 也没有用 功亏一篑 2 与他人之间因一时之气而发生冲突或是训责别人时 开诚布公 积极沟通 要记得安慰和道歉 知错马上改 亡羊要补牢 3 说话的语序也会影响沟通 4 我们在看待人或事物时 要历史地 全面地看 而不能只看一时一事 这样才可避免因近因效应导致的认知偏差 三 晕轮效应 印象形成中产生偏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即判断者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 扩散性地得出或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 就像晕轮一样 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 所以称为 晕轮效应 也称 光环效应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 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 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 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 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 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 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正的晕轮效应 爱屋及乌 情人眼里出西施负的晕轮效应 厌恶和尚 恨及袈裟 例如 凯利在演讲前对一个班的学生说 演讲者是如何热情 平易近人 而对另一个班说 演讲者是如何冷峻 不易被接近 结果 学生们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演讲者 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晕轮效应的启示 1 理性 不仅要听从心的声音 也要听从大脑的声音 2 在交往中应避免以貌取人 要实事求是 3 要尽量消除 偏见 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角度分析取舍 4 正确利用晕轮效应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 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所谓的类化作用 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的种类 然后贴上标签 按图索骥 例如 南方人都很精明 北方人都很憨厚 长沙妹子不可交 面如桃花心似刀 东北姑娘 宁肯饿着 也要靓着 刻板印象的启示 1 不要从交往对象的性格 地位 背景出发交往 2 不要带着 有色眼镜 穿着 印象外套 交往 五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交往中一个人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 即把自己的内在生命中的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 事 物上的心理现象 实质在于 强加于人 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 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 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 结果 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 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 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 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 可见 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 案例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 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 他选的是 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 她的选题是 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 他的选题是 聂卫平棋路分析 故事 苏东坡去拜访佛印 与佛印相对而坐 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 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 而佛印则微笑着说 我看你是一尊金佛 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很是得意 回家以后 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 苏小妹说 哥哥你错了 佛家说 佛心自现 你看别人是什么 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