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ppt_第1页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ppt_第2页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ppt_第3页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ppt_第4页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 1 工场手工业时期 16 18世纪中期 一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A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部分国家确立 B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C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解除经济发展的精神枷锁 C 早期的殖民扩张 B 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精神动力 客观原因 直接 过程 向东 迪亚士 达伽马 向西 哥伦布 麦哲伦 影响 对欧洲 对非洲 对美洲 对亚洲 对世界 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因 方式 目的 影响 评价 C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政治 思想文化的关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所以革命只在少数国家爆发 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 因而 革命过程曲折多变 只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革命不彻底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在思想领域兴起了一系列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他们大多带有宗教色彩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外交上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资产阶级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 开展赤裸裸的掠夺 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为君主权威扩张提供了新武器 2 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18C中期 19C70S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第一次调整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工业革命中的机器发明 尤其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 工业革命的影响 积极 消极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B 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 扩张原因 方式 目的 影响 C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与政治 思想文化的关系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得到了完善 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思想方面 自由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兴起 E 英国的崛起 原因 条件 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社会稳定 优越的地理条件 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生产力迅速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 科技的创新 对外 殖民扩张和海上霸权确立 1 在16 17世纪 英国推动自身崛起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 洛克倡导民主思想 牛顿进行科学探索 2 英国 光荣革命 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 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 的办法 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 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 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1 光荣革命 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 该设计如何有效控制 控制者 的 2 该 最完美的政治设计 是否适合17 18世纪的中国 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A 君主立宪政体 B 颁布 权利法案 确立法律至上 议会主权的原则 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 君主变为虚君 3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 第一次是英国霸权的崛起 此转变始于17世纪 在19世纪急剧加速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 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 或可称为 群雄竟起 的时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指出英国霸权崛起的原因 经济上 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成为世界工厂 政治上 较早确立代议制民主制度 思想上 文 宗 等 扫除资本主义发展思想障碍 文化上 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 对外关系上 殖民扩张 取得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 材料一 到光荣革命为止 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 英国 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世界的中心 并开创了一种新文明 1 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主要包括哪些 英国开创的 新文明 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政治 君主立宪制确立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 自由平等观念广泛传播 材料二 当拿破仑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时 英国 旧的政治体制与新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 经过长期的较量 最终英国还是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了问题 完成了权力的重新分配 2 结合史实分析 旧的政治体制与新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 的原因 英国为何能以和平的手段解决 1 原因 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2 为何能以和平手段解决 革命时期形成了以妥协方式协调矛盾的传统 代议制的民主机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包容性 C 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3 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 19C70S 20世纪初 A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a b c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a b c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a b c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 b c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a b c B 垄断组织产生 资本主义的第二次生产关系的调整 产生的原因 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实质 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 4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 1918 1945 A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a b c 经济危机的特点 a b c 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a b 克服危机的方法 a b B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的第二次生产关系调整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核心 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新政政策中 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措施和它的作用 汉代关中水利工程图 1 根据图片 概括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的特点 2分 结合所学 说明与形成这种特点相关的政治 经济与科技等因素 6分 1 特点 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密集 2 原因 A 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的建立 B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关中地区是经济中心 C 九章算术 等科技成就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 1927 1939年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 20C30年代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 2 结合所学 比较苏 美修建上述公共工程的背景 目的和手段上的异同点 12分 背景 A 苏联大力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B 经济大危机 实行罗斯福新政 目的 A 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B 第 服务于重工业发展田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 手段 都是国家调控 干预 经济 2020 3 17 19 可编辑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 主要是靠苏联的水利专家和技术 苏联专家撤走以后 我国水利技术人员 丢掉洋拐棍 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成长起来 60年来 在我国水利兴建中 投资体制由单一的财政预算内拨款 逐渐转变为财政拨款 国债 水利建设基金 政策性贷款 社会融资 外资等多种形式 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 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 多层次 多渠道的新格局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水利事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这些趋势反映什么本质问题 6分 1 由主要依靠国外技术到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 趋势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分 2 由靠国家投资到初步形成政府投资为主导 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 多渠道的新格局 本质 水利的兴修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或者缓和和会矛盾 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4 综上所述 谈谈你对水 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这一观点的理解 6分 B 战后 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新变化 5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 1945 至今 A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背景 内容 作用 国际贸易体系 原因 目的 意义 二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变化的原因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第三次调整 C 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进程 原因 过程 发展 影响 东盟成立 原因 进程 影响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建立的背景 特点 原则 意义 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全球一体化 20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 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大国崛起 15 16世纪 17世纪 18 19世纪 18 19世纪 19 20世纪 率先开辟新航路 早期的殖民扩张 建立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建立市场经济模式 法国大革命建立民主政体 殖民扩张 两次资 革命建立和巩固民主制度 维护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 重视科技发展和制度的创新 国内市场潜力深厚 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尽可能减少与现存国际体系的对抗 确保周边环境的稳定 19 20世纪 完成国家统一 重视科技发展 对外扩张 19 20世纪 战后民主化的改革 重视科技和教育 和平的对外政策 改革完成制度更新和统一 重视科技 对外扩张 战后民主化改革 重视教育与科技 和平的对外政策 利用越战和朝鲜战争的机会 20世纪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 2 世界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 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政治制度 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 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注重体制创新 善于学习别国经验 但不照搬照抄 3 美国崛起的历史经验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 制度改革和创新 避免旧体制可能造成的崛起中断 尽可能减少与现存国际体系的对抗 确保周边环境的稳定 以此构造崛起的外部环境 3 德日崛起失败的教训 大国的崛起不能毫无节制地挑战现存霸权和国际体系 以军事扩张来解决经济和资源的短缺 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剔除落后的 野蛮的文化基因 4 苏联崛起失败的教训 开放和竞争是和平发展的基本条件 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是保证和平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国际战略的正确和适当定位 走和平发展道路 5 中国应该怎样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坚持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 注重思想创新 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摈弃大国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以争夺霸权的崛起道路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三 资本主义各国主要的经济政策 经济制度创新 A 荷兰 股份公司 股票交易所 现代银行等 B 英国 C 美国 创立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模式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社会福利制度 5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三次调整 A 第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 垄断组织产生 B 第二次生产关系调整 罗斯福新政 C 生产关系的第三次调整 二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新变化 6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欧洲 美国 苏联 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英 对政治格局的影响 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 政治格局多极化 一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经济全球化 15 16世纪 第一次工 后 第二次工 后 二战后 20世纪90年代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 经济大危机和二战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 两极格局瓦解 跨国公司 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经济一体化 国际货币体系贸易体系 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大增 市场经济体制 二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 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A 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B 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政治障碍 C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科技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 E 国际金融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推动 2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A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B 世界市场不断扩大 C 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D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主体 三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利 1 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 促进国际政治协调 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3 促进世界大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4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 有利于吸收外国资金 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开拓国际市场 追赶发达国家 弊 A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B 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C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 四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 1 对发达国家的冲击 A 增加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经济运行的风险 B 造成产业转移和失业增加 2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