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的气质?.ppt_第1页
什么是儿童的气质?.ppt_第2页
什么是儿童的气质?.ppt_第3页
什么是儿童的气质?.ppt_第4页
什么是儿童的气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视儿童良好气质特征的培养 一 儿童气质特征的概念常常听见人们这样评价一些儿童 那个孩子太调皮 这个孩子真听话 那个男孩蛮害羞 这个学生慢性子等等 这些不同的声音代表着孩子们的不同个性类型 心理学上讲就是这些孩子的气质类型不一样 需要声明的是 我们这里所说的气质与人们常说的 气质 具有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含义 这里的气质 是小孩一种稳定的 独立的心理特征 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对来自身体内的刺激 如饥饿 或身体外的刺激 如换个新环境 的反应方式 也就是指每个儿童每天生活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一般说 气质是先天的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已具有自己的气质特征 因此气质在孩子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二 儿童气质的类型与表现也许你要问儿童的气质特征是否可以概括分型呢 回答是可以的但不是笼统粗略的单独分 对此项研究走在世界前沿的美国纽约大学的专家们把儿童气质划分成九大维度 即 活动量 规律性 趋避性 适应度 反应强度 情绪本质 注意力分散度 坚持度和反应阈 而且在每一维度中又分有高 中 低三种 由此构成了儿童之间错综复杂 缤纷多彩的气质特征 1 活动量专家观察儿童在睡眠 进食 玩耍 穿衣时的活动情况 分为高 中 低3种 活动量大的孩子睡眠时间短 即使睡着了 可能还是动作频繁 婴儿期躺在床上手舞足蹈 动得很厉害 活动量小的孩子能安静坐在行进中的娃娃车 能安静让人洗澡 可以安静让人梳头 剪指甲 2 规律性专家观察儿童睡眠 饥饿 大便等生理功能 分为很有规律 不一定有规律 没有规律3种 规律性高的孩子每天大约都定时定量吃奶或餐点 差不多时间睡觉 醒来 每天情绪起伏的表现与时间也很固定 规律性低的孩子每次吃牛奶的量相差很大 经常在不同的时间要求给予额外的食物 运动量的大小也不容易观察 3 趋避性所谓趋避性是指初次接触新的人 事 物时行为反应 专家观察儿童在变换地方 人物 食物 玩具等时侯的最初反应 分成能接受 不一定能接受及退缩3种 趋避性倾向接受的孩子 能马上接受新的食物并咽下 能接受初次来家中的客人 趋避性倾向退缩的小朋友 置身新环境最初几分钟会表现烦躁不安 对副食品的浓度 味道 温度改变时 最初的反应是拒绝的 4 适应度 对生活改变的适应能力 趋避性 是观察孩子对人 事 物第一次接触的反应 而 适应度 是观察孩子第一次接触之后的行为反应 专家将这一适应能力分成适应快 不一定快 适应慢3种 适应快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例行如梳头 洗脸等容易接受不反抗 进入新环境几分钟内 就能够适应 改变副食品只要一 二天内就能接受 适应慢的孩子 同一天内 对同一种吵闹声会作多次反应 如狗吠 打钟声 与陌生人相处15分钟后 仍表现出警觉害怕的样子 5 反应强度反应强度是观察孩子对于刺激的反应是强烈还是微弱 可分为很强烈 不一定强烈 通常很弱3种强度 反应强度激烈的孩子换尿片 衣服时 会有强烈情绪反应 对陌生人的反应无论喜恶都很强烈 反应强度微弱的孩子遇到熟人时的反应并不热烈 轻微的碰撞 疼痛仍然保持愉快或安静 6 反应阈前项 反应强度 是观察孩子反应是否强烈 而 反应阈 则是了解孩子从感觉到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例如 视 听 触 味 嗅觉等 孩子需要刺激量是大或小 专家按此把之分成反应阈高 需要有相当大的刺激才有反应 中度 反应阈低 只需较小的刺激就有反应 3种 反应阈低的孩子当母亲外表服饰或发型改变时 宝宝会凝视观看 牛奶种类改变时 或给果汁时 会有所反应 反应阈高的孩子当玩玩具时 会忽略熟悉的声音不加以注意 改变副食品味道或浓度 继续进食没什么反应 当尿片湿了 没什么反应 7 情绪本质专家根据小孩每天所表现的正性情绪 愉快 友善 高兴 负性等情绪 妒嫉 愤怒 不愉快 的多少分成大部分是正性的 不一定是正性的 大部分是副性的3种 情绪本质正性的孩子换尿片 衣服会发出愉快的声音及表情 第一次到陌生环境有愉快的表现 轻微伤害仍然保持微笑与安静 情绪本质负性的孩子正要入睡或醒来时经常烦躁不安 自己一个人玩耍时会哭泣 当身体不舒服时 会显现烦躁不安 8 注意力分散度有的孩子在进行某些活动时 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分散原有的注意力 有些孩子则表现不易分心 这就是他们的 注意力分散度 存在差异 据程度不同可分为不容易分心 不一定不容易分心 容易分心3种 容易分心的孩子当尿片湿时 可以用抱他 跟他玩 看电视来安抚情绪 喝牛奶中听到电话铃声时 会停止吸食并注意声音来源 不容易分心的孩子烦躁不安时 以玩具 歌唱 逗他都不能安抚 9 坚持度有些父母会以为坚持度高的孩子就很好 其实不然 尤其在孩子尚未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时 坚持度高的孩子可是非常让父母头痛的 坚持度高的孩子可以连续玩一种玩具10分钟以上 看电视可持续一段时间 对喜欢的玩具 虽然伸手拿不到 会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获得 坚持度低的孩子每玩一种玩具的时间不到1分钟 就想玩其它东西或做其它动作 观看其它小朋友游戏时 不到1分钟就转移视线看其它地方 依不同程度分为坚持度强 不一定强 坚持度低3种 三 儿童气质的有关因素 一 遗传遗传是儿童气质特征的决定因素 儿童可遗传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的气质 也可兼带几个亲属的气质特征 所以说气质是先天的 与生俱来的 这也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方式不一的原因 二 环境心理专家对儿童的研究结果提示 观察儿童的气质越早越好 对他们的帮助也越早越好 尤其对那些在学习上 人际交往中有困难的儿童 如果大人们能给予及时 合理的引导 他们便会逐渐找到一种最适合自身气质特点的生活方式 使自己的生理和智力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四 重视儿童的气质特征 一 气质是行为问题的基础有许多专家研究表明 儿童气质与儿童行为有密切关系 另有专家报告 小时难养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 有70 可出现行为问题 如3岁时心理易害怕的孩子 长大后易有神经症表现 小时多动的婴儿到小学后易出现违纪行为等等 而这些问题又将影响儿童的学习和人际的交往能力 至于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的具体关系 可以总结出如下 反应阈 越高 或 活动量 越高的儿童 其后攻击 违纪 多动等问题显得越多 适应性 越低 或 趋避性 越低的儿童 其后社交退缩 忧郁 体诉 诉述身体不适 不成熟 多动越多 规律性 越低的儿童 其后强迫行为 体诉 不成熟等问题显得越多 反应强度 越低 或 注意力分散度 越高的儿童 其后忧郁 不成熟等问题越多 情绪 越消极的儿童 其后攻击 违纪 社交退缩 体诉等问题显得越多 18 可编辑 二 行为问题是气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专家研究表明 儿童的早期气质本身并不够成以后的心理障碍 孩子的心理障碍虽以气质为基础 但也受环境 尤其是与父母的养育方法和养育手段密切相关 如果父母主观认为孩子难养 比客观具有难养气质特点的儿童更易发生行为问题 因此 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 父母要重视子女的气质培养 并对孩子采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养育 以减少孩子以后行为问题的发生 五 按照儿童的气质特征进行养育 一 为什么要按照自己孩子的气质特征进行养育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 事实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各自的气质特征 各有自己的优缺点 因此 为了扬长避短 父母应对孩子细心观察 耐心帮助 发扬他们气质中的优点 帮助他们修正气质中的弱点 走一条最适合他们自己健康成长的道路 这就是按照儿童气质特点进行对号入座养育的主要目的 对此 父母切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方法来养育自己的子女 有人曾说 挫折教育可以锻炼独生子女的性格 使他们坚强起来 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这话既对又不对 因为我们如果对坚持度很高的小孩采用适当的挫折教育 他们具有坚持性 所以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取得经验 逐步建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 挫折教育对这类小孩来说 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法 但是 如果我们对反应强度很激烈的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那么他们会因受到挫折而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出现对抗的行为 因为他们会误认为父母在与他 作对 所以对这类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非但不能使他们坚强起来 反而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最后会得不偿失 二 按照自己孩子的气质特征进行养育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1 认识自己孩子的气质特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特征 所以会出现一个孩子一个样的现象 做父母的应该按照儿童自己的气质特征进行对号入座养育 而千万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养育 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了解和认识自己孩子的一些特殊的气质特征 然后按照孩子的这些特征仔细研究养育方法 2 接受自己孩子的气质特征随着孩子逐渐长大 父母会发现孩子的某些特征与自己或近亲中的某一个人十分相似 这些特征有的是父母希望留下来的 有的却是不希望留下来的 但要想改变自己孩子先天的特点 这很难 即使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也只能略起作用 困难重重 所以 父母对孩子先天遗传的某些气质特征 一般情况下应该接受 不要因为自己期望有个热情大方的孩子 而去指责歧视自己孤僻而又少言的孩子 甚至为此去批评配偶或近亲人员 因为这样将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产生自卑心理 正确的做法是找出孩子气质特征中的闪光点 宽容 多鼓励 言传身教 帮助他们做一个有爱心 责任心 公德心的对国家有用的人 3 孩子的气质不能矫治 只宜修正事实上 孩子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虽然某个孩子的气质特征中可能有某些不够好的东西 但这正像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却不能凭这些优缺点就能区分好人和坏人一样 父母对孩子的气质特征也不要太挑剔 同时 也不要按自己的愿望去矫治孩子的气质特征 若如此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说不定会引起精神障碍和疾病 三 按照自己孩子的气质特征进行养育需要克服的几个难点1 对难养儿童的养育有些孩子出生以后特爱哭闹 比较难伺候 俗称难养 这在客观上是存在的 但难养的孩子不等于养不好 有些方法家长可以试一试 1 首先父母要认同孩子的困难气质是天生的 不强求 夫妻间也不相互责怪 自己不困惑 不气恼 帮助孩子的成功率则会高 2 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孩子 父母知道自己孩子适应能力差 如初进幼儿园或学校时就要多开导 联合老师 帮助他们适应 同时也要耐心等待 给孩子获得一次又一次适应的机会 父母的态度是耐心等待他们适应 而不是责备他们赶不上人家 3 父母态度要一致 对难养的儿童来说 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需要父母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加以训练 而且这个过程中孩子本人也是非常痛苦的 因为他们不愉快的特征就是哭闹 往往哭闹得挺厉害 这时 父母的态度和步调必须一致 如一方软化 让步 另一方就无法坚持训练 这样往往前功尽弃 4 父母要用幽默的方法对待难养儿童 有困难气质的儿童出生后生活毫无规律 情绪反应激烈 为了点小事就会生气 哭得天翻地覆 难得高兴的时候又乱蹦乱跳 要想做什么总是固执地坚持不懈 对此 父母采用幽默的对策和方式疏导孩子 会使艰难的教养大任变得轻松些 2 对启动缓慢儿童的养育启动缓慢的孩子 对新环境 新人 新事物的适应性很低 适应也很慢 遇事甚至出现退缩 喜怒哀乐的情绪也不明显 如果父母不细心还以为孩子挺乖的 实际是这些孩子的信息表达太微弱 以致容易被忽视 同时 他们的内心世界很难与人沟通 父母 老师也不会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不知道他们喜欢或不喜欢什么 更不知道他们需要哪些帮助 渐渐地 这些孩子的世界越来越缩小 甚至显得封闭 孤立 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面临这类孩子 父母应该注意 1 越早发现 越快给予帮助越好 2 多花时间跟孩子在一起 多交谈多沟通 让孩子鼓起勇气 尽快缩短适应新人 新事 新环境的时间 为使他们将来成为一名适应社会 有较好人际交往能力的人打好基础 3 对活动量大 兴奋性高的孩子的养育在这类孩子的养育中 不要接力跑 卡拉OK等刺激性很强的活动 多为他们安排诸如听故事 看儿童书画 听广播 画画等活动量少又很有趣味的活动 以培养他们能宁静 文气的气质 4 对胆怯怕羞孩子的养育父母平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言谈之中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揭发 他们的短处 要多给他们担任主角的锻炼 如与他们一起跳舞 唱歌 由孩子当指挥等等 同时也要多给他们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