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首页第 17次课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CT与MR检查技术授课专业班级15影专升本学时2学时授课题目(章、节)CT图像后处理技术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CT的扫描方式及螺旋CT的优势;2、掌握CT图像特点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3、熟练掌握CT的基本检查方法和特殊的扫描技术(增强扫描、MPR、CPR、3D的应用)。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CT检查方法; 2、各种部位常用的检查方法; 3、螺旋CT的特殊临床应用(后重建技术);教学难点:1、CT图像后处理技术; 2、血流灌注;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2学时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 张云亭、于兹喜主编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第3版 韩萍、熊茵主编医学影像技术丛书-CT扫描分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05第1版 燕树林主编医学影像技术全科纲要与考题解,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01第1版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基 本 内 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 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一、重建技术指将CT图像的原始数据,通过改变图像的矩阵、视野,进行图像再次重建处理。还可根据所选滤波函数,改变算法,再次重建图像。 二、重组技术是指把原始数据进行重组以改变图像的显示形式或方位。要求数据的纵向分辨力能够高,运动器官还要求足够的时间分辨力。1.扫描参数设置扫描条件较常规扫描高,以保证薄层图像的分辨力。2.扫描后的数据处理 (1)扫描结束后可将容积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重建出薄层图像,可有部分重叠;(2)重建层厚越薄,图像的纵向分辨率力越高,如果体素的Z轴方向的长度与层面内边长相等,就能实现各向同性,重建图像质量较好; 常见的图像后处理技术:n1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n2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n3多平面容积再现(multiplanar volume rendering,MPVR)n4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n5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n6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n7血管探针技术(vessel probe,VP)(一)2D图像后处理技术 多平面重组 是在横断层面图像上按需要任意确定一个解剖位置,计算机将一系列横断层面重组,获得该解剖面断层的2D重组图像,包括冠状位、矢状位、任意角度斜位层面的2D图像。 螺旋扫描时的层厚、螺距对MPR图像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层厚越薄,重组图像越清晰;层厚越厚,可造成阶梯状伪影;螺距越大,图像则不清晰。 MPR与CPR 对病灶的定位、范围的确定和空间关系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并且没有信息的丢失,能真实地反映靶器官CT值的变化,可区分钙化和造影剂。缺点是图像为二维,缺乏立体感。(二)3D的图像后处理(1)最大密度投影MIP;是通过计算机将重建范围内各条射线上具有最大CT值的像素集合二维显示,而将密度低的组织结构尽可能除掉。(2)最小密度投影:MinIP是仅将每一投影线束所遇密度值低于所选阈值的像素或密度最低的体素投影到与线束垂直的平面上。 优点: 可将不在单一平面的结构显示在同一个二维平面上 可广泛应用于各部位3D成像,它可以是任意角度的投影。可用于观察骨折移位及内固定术后等情况,在消除骨骼影像之后,密度最高的结构往往是充盈对比剂的血管管腔。因此,MIP重建法是显示血管病变最佳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区分血管壁的钙化与管腔内的造影剂。 其灰阶值能反映组织的实际CT值。 显示解剖细节较精细 缺点: 图像立体感差,不能表达深度信息。 不能清晰显示解剖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当观察靶血管时,重叠的其它血管、骨或增强显著的组织时,靶血管将不被显示。因此必须除去重叠的结构。 对CT值较低的结构如附壁血栓,因密度远不及血管密度高而不能显示,所以不能同时显示血管与病灶。 人工编辑费时费力。 MIP法仅将采集数据容积中的一部分提取出来成像,造成很大部分(98-99%)的数据丢失。 2.容积再现技术VR:是利用螺旋CT容积扫描的所有体素的数据,根据每个体素的CT值或其表面特征,使成像容积内所有体素均被赋予不同颜色和不同透明度,通过图像重组和模拟光源照射,从而显示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全貌。n1VR图像主要优点:分辨力高n2可以显示软组织、血管及骨骼n33D空间解剖关系清晰n4色彩逼真n5可任意角度旋转n6操作简便和适用范围广 目前MSCT 3D图像后处理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VR图像适于显示骨骼系统、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胆道系统和肿瘤等 VR缺点:数据计算量大,不能显示内部细微结构和微小的病变。3.表面遮盖显示SSD:是通过计算被观察物体的表面所有相关体素的最高和最低CT值,保留所选CT阈值范围内体素的影像,但超出限定CT阈值的体素被透明处理。SSD应用深度编码,使图像有深度感,立体直观。 可以通过确定不同的阈值来显示检查对象的不同靶结构 图象类似钡剂充盈相。 优点: 能显示脏器的外形和轮廓,成像空间立体感强; 解剖关系清晰,有利于病灶定位; 操作简单,重建速度快; 辅以“切割Cut”开窗技术将影响观察的骨骼切掉,及“光线投照”影像效果技术更佳,可应用于身体各部位。缺点:只能选择单一的阈值,结果使阈值以外的像素信息丢失,仅利用10%的数据。不能表示实际组织的密度信息。图像对阈值的变化非常敏感,不适当的阈值选择可能丢失相关解剖结构。如骨的三维成像观察骨折时,阈值选择不当,能出现“假孔”现象。因此正确确定相应的CT阈值非常重要。获得的图像是不透明的,无法了解其内部结构,如血管成像时不易区分钙化与血管腔内造影剂(亦可采用分段法Segmentation,再次调整阈值去除钙化,将钙化与血管模型分别赋予伪彩色后叠加形成图像)。血管狭窄的长度与宽度能被低估。4.CT仿真内镜 CTVE较纤维内镜具有以下优点:(1)能从狭窄或阻塞的远端观察病灶,对于喉部检查尤为重要,此时纤维内镜不能观察声门以下的结构;(2)可观察纤维内镜无法达到的管腔,如血管、鼻窦内腔等;(3)帮助引导纤维内镜活检及治疗;(4)可改变透明度,透过管腔观察腔外靶器官外观形态的变化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3D空间关系。缺点:(1)CTVE观察到的只是病变的影像,缺乏特异性,且不能活检;(2)对扁平病灶的检测敏感性较低;(3)不能对管腔内膜真实颜色变化及细节进行观察,对结肠内残留的粪块无法与息肉和肿块相鉴别,肠腔充气不足造成观察困难。5.CT血流灌注(CT perfusion,CTP)原理:属于CT功能成像技术,是指用CT动态增强来分析局部器官或病变的动态血流变化,并以图形和图像的形式将其显示出来的一种功能性成像技术。应用:CTP是一种定量的检查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脑血流灌注,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在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 防爆枪枪支管理办法
- 鹿邑静态化管理办法
- 《缉毒特情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发展突破路径
- 出血性中风课件
- 农业保险监管政策-洞察及研究
- 出口口罩的税务要点
- 2025四川省旅游标准合同
- 企业安全培训简报模板课件
- 2025年医疗质量管理质控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
- 中国阅兵仪式课件
- GB/T 2820.5-2025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5部分:发电机组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营造林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数据获取与处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科比受伤及励志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SAP Analytics Cloud分析云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