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含注音).doc_第1页
老子(含注音).doc_第2页
老子(含注音).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李耳)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2 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3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动,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5 天下有道,却粪沤于池;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6 不逾户,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7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8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矣!9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帛绸护卵,死之徒,十有七;人之生,经由死地出入,亦生亦死莫分。10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物莫能逞而常自然。故道生之、 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 见微曰明,守柔曰强。光之强者,其辉自翕,谓之袭明。12 大道甚夷,民不由径;朝甚芟,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践粱粟;其货乏,其民贫,非道哉!13 善犍者不拔,善抱者不绊,子孙不辍者是际讼之耸。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14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15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纺,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不得亲,不得疏;不得利, 不得害;不得贵,不得贱。故为天下贵。16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17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18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 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19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神不鬼;非其神不鬼,其鬼不祟。非其鬼不祟,圣人亦不作法。夫不祟,不与祟。20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泽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21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亦宝之,欲为己。美言可以市尊,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 置三公,虽有拱璧、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之得,罪爱同免。22 为无为,事无事,行无行,是无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处难之,故终无难。2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既成而败。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不复众人之所过,循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24 古之善为道者,不在明民,更甚贤之。贤者厚之,明者狡之。知此两者,亦楷式。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 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25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是以圣人欲导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是以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26 天下皆谓道,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长不可时日计。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为;俭,故能悦;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27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28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29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披褐怀玉。30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31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爽其所居,无餍其所生;夫唯不餍,是以不餍。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32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网恢恢,疏而不失。33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人常畏死,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而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34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厚生之衍也,是以轻死。35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 木强则共折。36 天之道,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37 天下莫柔弱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38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39 小国之民使有什伯之器不用,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民之不徙,徒因异于沟壑, 相生相长,途路跋涉;相隈相就,蹉途难返。40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4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4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43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坚其志,强其骨;常使无欲,知者不敢为也。44 道盅而用之,或不盅;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纺;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似湛非湛,似存非存, 众妙之门。4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46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谓之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47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4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于道。49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50 载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地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5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聩;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53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能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54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55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之为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56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谓之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知常乃容,容乃大公;公而无求,此乃大昌。57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以言,不以心诚,徒劳之。58 大道废,有仁义;圣贤出,有大伪;六亲乱,有孝慈;国滋昏,有忠臣。59 弃绝圣治,民性朴淳;弃绝仁义,民无大伪。见素抱朴,少私寡欲。60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冥兮若晦,寂兮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似狂人,终日顽之睹。61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其明若谷;谷之岫兮,其情之真。62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63 希言自然。飚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但使飚风长,河道压头上。河道宽又长,飚风尘土扬。64 企者不立,跻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65 有物混成,先天而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名之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66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67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翳;善计无筹墩;善闭无楗条;善结无绳索。68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69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求、去我、去心。70 物亡返生,生生再生,不知其已。71 佳兵不详之器,或恶之。道者不处,亦不执。兵贵神速,世皆知此;我道不崇,即起即灭。72 天地合以降甘露,人勿令自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7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足,自诩者贫;自抗者寡,人抗者众;不抗者行,抗抗者残。74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不辞不有,万物谨守;若辞若有,似若刍狗。75 持念相,化作盲;归于无极,始道场;无极无不及,世间万事息。76 将欲盍之,必予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自兴之。大道予人,似正似反,正反同一。7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谓朴,亦谓不欲。不欲以静,天下自正。78 上德谓不德,下德不失德;上德无为无不为,下德为之无所为。79 昔之有德者无得,无得无不得:得之于天以清,得之于地以静,得之于人以灵,得之于神敬诚,得之于一无分。80 反者道之动,虚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无,有无不分为道枢。8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众妙之门。注解 老子为李老聃生前著述,刊印传世,秦始皇暴虐,焚书坑儒,将此书列为首禁之书,此书遂绝。后传之道德经为汉代董仲舒搜集诠记。由于传承中多舛,董氏又按后人口述作记,难复原状,致有多处疑窦不解。此载老子,为入得知,连同道德经心要、道德经语意浅解一并传记,请同时参阅研读,以释契机。 作者李耳,生平见史记。 盅气:盅,杯形容器;气,人之真气。盅气,人之真气集于中脉之“皇庭”穴,犹水之注入杯中。 强梁者不得其死:强盗头必然死于非命。 教父:宗旨。 犍:牛栏之门栓。际讼之耸:际讼,古时社交文书的总称,也即应酬文;耸,危言耸听。此句文意为,善作牛栏门栓者不需打孔,顺其自然在门柱上斜撇一块为栓;善抱持者不需紧箍,就势托着事物重心就能轻易启动;出于私爱去抚育子孙以为继者,犹如做表面的应酬文章以耸人视听,教子应身体力行、善言美行、心良意行。 罪爱同免:罪爱分别,为俗世所识;罪爱同一,觉者了达。罪与爱都不执著、不分别,不就契合于道。 去我:我,道语阿,梵语亦称阿,英语为首字A,藏语为元音O,此为婴儿入世识物之首音、首念、首相,这标志从无分别进入有分别而导致习染尘垢的分水岭。有我有分别,私欲、贪心、罪爱、争斗、杀伐、生死,接踵而至;私我为万恶之源、众罪之首。求道练丹,根本是自我埋掉这个私我,返回先天的“无分别智”。 甘露:源于道藏佛典,本意为元尊所赐一切。拼音:盅zhng 骋chng 孰sh 辱r 殆di 敝b 盈yng 拙zhu 讷n 沤u 戎rng 咎ji 逾y 窥ku 牖yu亦y 矣y 徒t 帛b 绸chu 畜x 逞chng 恃sh 宰zi 玄xun 翕x 袭x 夷y 径jng 甚shn芟shn 芜w 粟s 哉zi 犍jin 拔b 辍chu 讼sng 耸sng 螫sh 攫ju 牝pn 朘jun 嗄sh 兑du挫cu 忌j 讳hu 弥m 彰zhng 朴p 淳chn 兮x 倚y 廉lin 刿gu 肆s 啬s 柢d 烹png 莅l祟su 璧b 驷s 诺nu 寡gu 执zh 循xn 贤xin 肖xio 俭jin 哀i 披p 褐h 畏wi 唯wi 餍yn 彼b 斫zhu 衍yn 槁go 抑y 馀y 契q 彻ch 徙x 壑h 跋b 涉sh 隈wi 蹉cu 徼jio渊yun 锐ru 湛zhn 刍ch 橐tu 籥yu 揣chui 遂su 载zi 魄p 涤d 览ln 疵c 阖h 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