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脚手架结构支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doc_第1页
确保脚手架结构支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doc_第2页
确保脚手架结构支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doc_第3页
确保脚手架结构支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doc_第4页
确保脚手架结构支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确保脚手架结构支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 如何确保脚手架结构支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全?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下面我谈4个方面的问题。(1)引发支架谈谈事故的技术和管理原因;(2)认真履行技术安全责任,搞好方案编制和技术管理工作;(3)脚手架结构支架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安全控制;(4)正确处置支架设计和施工中的技术安全问题。由于时间所限,不能谈到的问题,大家可以参阅我在2010年16月施工技术上发表的文章“科学规范脚手架结构施工支架的设计和计算规定”。一、引发支架坍塌事故的技术和管理原因1、脚手架结构的特点和安全承载(使用)条件脚手架、支架为临时性工程结构,具有施工设施所具有的复杂性、变化性、随意性(不严格性)和难控性。在杆件和材料、结构、构架、节点、承传载情况及安全影响因素等方面,都与正规的钢结构工程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使其不能完全照搬钢结构标准的设计和计算规定,而且也是造成其隐患因素较多,容易招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确保脚手架结构安全承载和使用的基本条件列入表1中。脚手架结构安全承载和使用的基本条件 表1序安全承载和使用的基本条件1设置地基稳定,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2杆件、连接件和材料合格,没有超出允许的变形、损伤和缺陷;3平面布置和构架设计复合工程情况与承载(使用)要求,不会出现过大的偏心和不均衡作用;4设计计算可靠,能全面覆盖住各个部位和最不利的受力情况,并达到规定的安全保证要求;5架体的搭设符合设计要求和构造规定,节点连接和搭设偏差合格;6设计安全限控要求明确,施工监控措施到位;7严格控制对其安全有影响的、对施工工艺和安排的随意变动;8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正确应对和处置异常情况与突发事态的应急预案。2、支架发生坍塌的技术原因和技术安全责任从技术角度讲,支架坍塌之所以会发生,不外是出现了以下情况之一或二者兼而有之:一是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它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架体的稳定承载能力;二是架体受到了不应有的荷载作用(水平力,冲砸等)或者发生了不应有的设置与工作状态变化(沉降、倾斜等),导致发生非原设计受力状态的变化。技术安全责任就是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做到设计计算可靠,施工限控要求明确,及时解决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安全问题,确保设计和施工安全应履行的责任。在发生坍塌事故后,表2所列各项违反技术安全工作的行为和过失,将是追究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的切入点。追究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的切入点 表2序追究技术安全责任的切入点1未安规定编制、审核、论证和批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方案措施编制粗糙,内容欠缺,不具有操作性;3方案措施编制严重脱离工程和施工实际情况,失去对施工的控制作用;4方案措施中存在违反现行标准和法规的突出问题;5方案的设计计算中存在影响安全的重要疏漏和错误;6方案措施没有明确提出技术安全限控要求,使得施工未能进行相应的控制;7对缺少可靠依据的设计事项未能做试验和论证,草率决定;8在方案措施及施工执行中,存在有已引发事故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9对改变、调整方案及其技术和安全规定的处置不当,招致安全保证性降低,或出现新的技术安全问题;10其他工作中的失职、缺陷和过失所造成的事故因素。当事故主要由技术安全责任引起时,就会被定为技术责任事故。二、认真履行技术安全责任,搞好方案编制和技术管理工作1、认真消除以总工为载体的技术安全工作隐患项目总工是项目技术安全工作的总管,肩负着施工方案、措施的制订和施工技术安全的掌管责任。不仅施工支架坍塌、凡是一切工程安全事故,项目总工都是事故责任的被追究者之一。因此,项目总工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掌控好技术安全的工作上,并且应当有职有权。项目总工应当提醒项目经理消除一切的违规行为、不当的施工决策和工作安排等以项目经理为载体的安全工作隐患,应当配合做好消除施管人员中存在的“习惯性安全隐患”的工作。当技术安全工作受到工程进度和经济要求的冲击时,也能坚守住起码的安全保证要求,确保不出技术安全事故的底线!虽然有不少项目总工的工作做的很好,在推进技术进步方面做出了成绩和贡献,但未能将技术安全工作掌管到位的情况仍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工作的粗和浮:考虑不全面、研究不深入、规定不细致和保障不到位。而在某种程度上欠缺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对设计计算工作生疏,甚至看(审)不出问题的,也不鲜见。这就导致了方案措施的编制质量不高,不能提供可靠的技术安全保证和其他技术安全工作不到位情况的存在,成为以项目总工为载体的技术安全工作隐患。2、认真消除在计算安全方面的“习惯性安全隐患”所谓“习惯性安全隐患”,就是长期存在于施管人员之中的、已变成习惯性做法、且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生产(施工)安全隐患,其在支架工程技术安全工作方面的常见表现列入表3中。这些常见表现反映了技术安全工作不到位的现状情况,是在方案编制和技术管理工作应予以改进的事项。“习惯性安全隐患”在支架工程技术安全工作方面的常见表现 表3序常见表现序常见表现1不编制方案,任由工人凭经验搭设;14在梁下临时架设不落地立杆(骑马杆);2不重视施工方案的严格执行要求;15扣件架立杆接头未按规定错开,对接接头距主节点大于步距的1/3和350mm;3方案未经审查、批准就交付搭设;16高大梁下支架立杆未按与梁轴线对中或对称要求设计或搭设,出现较大的偏心;4不认真进行(或者未做)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17在搭设中任意改变(加大)立杆间距和横杆步距;5未做或不认真进行施工架子的搭设和使用检查、验收工作;18混合型架体之间的构架尺寸不配合,使应予拉通的横杆不能拉通;6不对进场和上架材料进行控制;19顶横杆直接承传高重梁板荷载;7不对搭设基地进行检查验收;20不按规定设置或随意去掉构架横杆和剪刀撑、斜杆;8立杆底部不设支座、垫板,部分立杆悬空或支垫不稳;21节点未按规定装设和紧固,扣件节点的紧固力矩40N.m;9使用劣质可调托座,且丝杆的直径300mm;22未按规定对支、拉部位做构造加强;10不设扫地杆或设置过高(350mm);23随意改变混凝土浇筑或金属结构安装施工的工艺或程序;11不严格控制立杆上端的伸出长度;24在作业架面上超限堆料或随意设置安装、校正支点;12不严格控制相邻立杆顶部的高差;25在局部作业面上集中过多的施工设备和人员;13立杆采用搭接接高;26在架子承载和使用中未设专人对关键的技术安全要求监控3、支架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的内容其编写纲目和主要内容列入表4中,这一纲目也适合其他架子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制。在编制时,应很好考虑表1表3所列的相关要求。架子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的纲目和主要内容 表4序号章、节名称主要内容1编制说明和依据(1)编制说;(2)依据和参考资料2工程概况(1)所在工程概况;(2)架子工程的情况与施工安排3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技术3.1特点、难点和关键环节(1)工程特点;(2)设计施工难点;(3)确保安全的关键环节3.2工程设计的基本情况(1)采用架种和杆件、材料的设计要求;(2)设置设计和平面布置;(3)承传载措施和架体的结构与构造;(4)荷载情况、验算的部位与项目和试验与检测安排3.3设计安全的控制(1)设计安全的综合考虑;(2)设计指标和控制要求;(3)实现设计安全要求的控制、保证措施3.4施工的程序和工艺(1)搭设与拆除的程序和安全状态要求;(2)混凝土浇筑(或金属结构安装)的程序和工艺;(3)多层连支架体的支设与拆除4施工的组织与管理4.1施工的组织和制度保证(1)工程承包机制和职责分工;(2)安全的组织保证;(3)安全的制度保证4.2施工的进度和供应计划(1)施工进度计划;(2)施工人员配备和安全技能培训计划;(3)材料和产品的供应计划4.3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1)安全技术交底工作;(2)安全教育和消除“习惯性安全隐患”4.4检查验收和安全监控、监护(1)材料的进场验收和上架检查;(2)搭设和使用的检查验收;(3)施工、使用安全的监控和监护4.5隐患整改和应预案(1)安全隐患的检查和整改工作;(2)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3)突发事态的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5计算书(1)计、验算数据汇总表;(2)承传载构造的计算简图和计算式;(3)主要计、验算项目的计算书6附图(1)相应工程结构的平面和立(剖)面图;(2)支架平面、立面和局部构造详图表4比较全的纳入了应予编写的内容,且层次清晰、前后衔接,便于审查和执行。近年来在各地讲课时,大家希望我能提出一个架子工程专项方案的范本。但这样的范本都会受其工程情况的限制,不可能将其各类工程不同的编写需要都纳入进来。而按以上述纲目及内容,出一本可为大家编制架子工程专项方案提供方便的、具有较全设计计算参考资料的书,则是可行的。我已在做这件事情,争取明年出来。配合这本书,及时编出相应设计计算软件,或者分步改进、提升现行相应软件,也是非常需要的。软件公司也已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三、脚手架结构支架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控制要求1、建立和完善脚手架结构设计计算体系的需要与进展脚手架结构,就是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临时工程结构,已形成搭设施工作业架、施工支架和临时看台等公用设施三大应用。脚手架结构,无论在其使用的杆件和材料,结构、节点和构造,设置和工作状态以及承载和使用安全的影响因素方面,都体现出施工临时设施的特性,与正规钢结构有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反复装拆,节点半刚性与多数情况下有侧移以及参数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与难控性,使其不能完全照搬钢结构规范的设计和计算规定,必须从设计覆盖性和安全保证性的基本要求出发,建立起脚手架结构的设计计算体系,通过采用适合的设计方法和计算系数、考虑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其设计和使用安全。这需要一个建立与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国外对脚手架的承载和使用安全大多数采用额定(许用)荷载控制,其许用荷载由4柱多步(24步)标准单元组合架的试验破坏荷载除以22.5倍安全系数得到。虽近年来也有改用极限状态设计的,但基础仍是许用荷载。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要求对脚手架进行设计计算时起,也曾经历采用容许应力法或是极限状态法的争论,觉得采用后者,并在1993年制定的“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中做了以下规定:脚手架的结构设计采用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规定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同时要求其计算结果应与脚手架使用的历史经验大体一致。亦既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结构,还应按原工业与民用建筑荷载规范(TJ9-74)。进行安全度校核,其单一安全系数应满足下列要求:强度k11.5,稳定性k22.0。“统一规定”确定的脚手架结构设计的实用计算式为:(1)对于受弯构件不组合风荷载时: (1-1)组合风荷载时: (1-2)(2)对轴心受压构件不组合风荷载时: (2-1)组合风荷载时: (2-2)式中为抗力调整系数,为结构重要性系数,为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按上述对K值的要求推导出的计算式。上述规定和实用计算式就将脚手架结构的计算纳入了我国现行工程结构计算的统一轨道,实现了紧密的衔接要求。困难的是,如何适应脚手架结构的特性与复杂的实际情况,确定其架体(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和各种计算调整系数。从1986年开始编制、将试验架段视为一轴心受压柱,反算出它的计算长度系数,并视为就是长度为步距h的立杆段的值,转为对立杆稳定性的计算。这一对值的试验测定方法较为可靠和简便,已为业界和学界所认可,成为测定脚手架结构架体立杆值的基本手段。但这一方法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受试验架所能代表的情况所限。JGJ130规定的值是按双排外架的试验结果确定的,并不适用于设置、构架、荷载和工作条件不同的满堂架和各类施工支架;而是扣件架试验虽然也做了一些影响因素的比对试验,但并没有都转为相应的计算系数;三是在计算理论方面,还未对节点半刚性、有侧移、斜杆(剪刀撑)配置以及步距、立杆间距等的影响都纳入进来。这些年来,随着现代工程的大量涌现,各类新型脚手架的研发应用,对脚手架结构安全要求的提供以及市场不良竞争情况的影响等,脚手架标准不足和不适应的请突现出来,而加快标准编制工作中出现的试验研究工作不足和“各行其是”的情况,又使得相关设计和计算规定程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面对建立脚手架结构设计和计算体系、形成统一规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业内人士和专家都非常关注,并积极投入进来,使得我们有条件加快这一工作。虽然目前国内外在用的脚手架产品的种类很多,但由它们组装的脚手架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类:A类结构采用杆件组装、具有双向(纵、横)承传载能力、可按节点具有半刚性的“有侧移框架柱”或“无侧移框架柱”计算其架体稳定性(转为对立杆稳定性计算)、并采用对构梁参数、节点力学性能、斜杆配置及其他主要安全影响因素,加以全面控制的一类脚手架结构。属于A类结构的架种有:扣件架、碗扣架和销固架。销固架为采用承墙销固节点和定型杆配件的脚手架,可按其节点构造分为座销式和盘销式两类,包括安德固架、盘扣架、轮扣架、插销架和插卡架等。B类结构采用竖向构件和撑、拉杆件组装,竖向框架所在平面为受力水平面、其间(出平面)约束由撑拉杆件提供,按竖向框式构件的稳定性承载力建立其承载和使用安全控制的一类脚手架结构。属于B类结构的架种有:门式架、梯型架、20K和50K鹰架及其他框组式脚手架。塔式脚手架有采用竖向框式构件和撑拉杆件组装的,也有4面为三角形构件、且每一方向分别在顶底假设横杆的,其与B类结构更为接近。A类结构包括了我国现今在用的主要架种,且解决其设计计算规定的技术路线已经较为成熟和有较好的试验研究基础,可以先进行。而B类结构是否可按“临时性排架结构”的技术路线?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暂往后放一放。以上说明,不仅是让大家里了解这方面的主要情况和动向,而且也是对下面所述技术处置做法的由来的铺垫。2、脚手架结构支架设计的计算要求和计算式(1)支架设计的计算要求支架设计的计、验算项目及其要求列入表5中。脚手架结构支架设计的计、验算项目及其要求 表5序计算和验算项目设计要求1荷载(取值)和荷载(作用效应)设计S的计算(1)覆盖住最不利受载部位的全部实际荷载;(2)考虑立杆内力分布的不均匀性2材料抗力设计值R的计算(1)抗力设计指标的取用正确;(2)考虑安全度的调整要求;(3)考虑影响因素的调整(计算)系数3杆件验算受弯杆件的强度(1)使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式;(2)满足SR的要求;(3)符合受弯构件的允许挠度要求轴心压杆的稳定性4其他验算地基基础承载力(1)满足荷载设计值抗力的设计值或限定值;(2)确保连接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扣件抗滑力节点性能及其他(2)支架荷载的计算项目和标准值施工支架的恒载包括工程结构件(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模板、承传载(分布梁、千斤顶等)措施和架体的自重,可视为工程情况与设计安全要求采用标准值、通用值或实算(测)值。施工支架活载的计算项目及其取值由于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存在差异,可按表6的推荐值采用,并应确保其总的活载取值应不低于其主管标准(JGJ130是扣件架的主管标准,JGJ166是碗扣架的主管标准等)的总取值。施工支架活载的计算项目和标准值(推荐值) 表6类别活载计算项目标准值(kN/m2)结构安装及其他支撑和作业架1、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22、架上堆料、吊重物、千斤顶和校正荷载等按设计规定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架1、施工人员和机具荷载1.5吊运混凝土2、倾倒(下料)荷载溜槽,串桶2混凝土料器的容量(m3)0.20.20.840.863、混凝土堆料超过100mm部分的堆料荷载按设计规定4、振捣荷载(n为在每或每延m内作业的振捣棒数),当结构件的厚(高)度(m)为:0.31.5n0.3,0.52n0.5,或稍密配筋2.5n泵送混凝土2、水平泵送管道和布料机荷载23、振捣荷载(n为每或每延m内作业的振捣棒数),当结构件的厚(高)度(m)为:0.31.0n0.3,0.51.5n0.5,0.82n0.82.5n(3)受弯构件的验算式受弯构件验算不计风载作用,但应考虑抗力调整系数,其验算式为: (3)式中 =0.9,的计算式按表7取用:的计算式 表7验算荷载k1=1.5,k2=2.0k1=1.65,k2=2.2强度不组合风载稳定性组合风载注:;(4)轴心受压杆件的验算式1)用于脚手架计算不组风载时: (41)组合风载时: (42)2)用于支架计算 不组风载时: (51) 组合风载时: (52)式中、k1和k2分别为立杆内力不均布系数、搭设高度调整系数和可调托、底座影响系数,可按表8、表9和表10的建议值采用。施工支架立杆内力不均布系数的建议值 表8序架体类别荷载及承传分部情况11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的模板支架支架所受面荷载标准值(KN/)10.01.001210.0,15.01.101315.01.1521金属结构屋盖安装卸载点下的墩式支架集中点荷载标准值(KN),承传构造覆盖的立杆数及所占比例点荷载40,4根和约占1/21.002240点荷载1008根,约占1/31.2523100300, 12根,约占1/41.7531钢筋混凝土高重大梁上的排式和墩式支架集中线荷载标准值(KN/m),梁下立杆的排数线荷载15立杆2排1.003215线荷载201.153320300立杆4排1.25注:当架体6步时,计算顶部截面(无架体自重)时,应取表职;计算底部截面时,可取表值0.9使用。搭设高度调整系数k1 表9高宽比H/Lbm2k1值,当架体的支撑高度H(m)为510152025303540455031.051.01.001.000.9770.9550.9340.9140.8940.8750.8573,61.01.00.9760.9520.9300.9090.8890.8700.8510.8330.81660.90.90.8780.8570.8370.8180.8000.7830.7660.7500.734注:计算式为,H为架体的支撑高度,以m计,但无量纲。可调托、底座影响系数k2的建议值 表10可调座设置情况k2,当丝杆工作长度a1和a1(mm)为100100, 200200, 300仅设可调底座1.000.980.95仅设可调托座0.980.950.93同时设置0.980.930.88(5)值的确定为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即杆件由于受压引起为侧面变形使其失去承压稳定状态后,对其承载能力降低幅度的调整系数。值按其长细比制表,随的增大而减小。由欧拉临界力确定,即,E为钢材的弹性模量,A为杆件的截面积,可按试验的极限/临界荷载确定。而,为计算长度,等于杆件两个端节点之间的长度(对于架体立杆,则为其步距h)乘以计算长度系数,i为杆件截面的回转半径。因此,的取值就成为压杆稳定性验算中的关键参数。当视受压试验架段的极限/临界状态符合上述欧拉公式时,我们就可以视得到的临界为试验(整理)值,则 即可从值表中查的相应的,并由 得到 的取值。这就是JGJ130表5.3.3值的由来。但对的试验测定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1)构架参数;2)斜杆配置;3)架体组合(基本构架单元的三向组合);4)架高;5)架体高比宽;6)节点连接设置;5)加载和测试手段;8)试验的覆盖性(代表性)、对比性和系列性。每一项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的得值。将这些因素及其变化系列全部纳入进来做单项对比和综合作用研究使用,规模将是异常的庞大的,不仅没有条件而且也没必要这样做。正确的做法,是从对已有的成熟理论和实验与研究成果中,确定合适的技术线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得出初步的理论研究成果后,做一些验证来证明,并修正所得结论。对于A类脚手架结构,就确定于测定反映其节点半刚性和变形约束能力的节点横杆线刚度调整系数m,调整节点杆件线刚度之和的比值k1和k2,按普钢规范提供的无侧移和侧移框架柱的值表确定其值的技术线路。这一技术线路是合理的和可行的,其有关的阐述和求解步骤可参看我写的“科学规范脚手架结构施工支架的设计和计算规定”一文(见2010年16月施工技术)。从确定技术路线试验研究提出成果和设计计算规定取得业内广泛认可纳入标准,需要建立有一个过程。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以加快其进程。而在这一工程中,对设计和计算结果加强安全控制,是非常必要的。3、加强方案设计及其施工管理的技术安全控制工作方案设计和计算工作应全面提出确保安全的限控要求,并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应给予进行和提出的架子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设计和使用安全要求的许用值、控制值及在架子承载使用中应及时处置的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列入表11表13中,可供大家参考。架子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表11序方面安全技术要求序方面安全技术要求1-1场地条件地基处理的验收要求3-2架子搭设步距h的允许偏差:mm1-2回填土、夯土的密实度(97%)3-3立杆间距的允许偏差:mm1-3混凝土基地的龄期强度3-4大梁下立杆对中(称)的允许偏差:1-4搭设地面的不平度 mm3-5立杆的伸出长度a mm1-5场内障碍物均已清除3-6扣件架杆件对接头距主节点的距离:立杆350m横杆500mm2-1杆配件和材料无明显弯曲锈蚀和挤压变形3-7剪刀撑斜杆的设置和连结要求2-2实测截面积应大于计算取值:mm3-8扣件的紧固力矩40N.M2-3扣件单重许用值,无裂纹和明显磨损,螺栓能上紧3-9连墙和附着拉链的设置要求2-4可调托底座丝杆的直径36mm工作长度300mm 丝杆全长500mm3-10双立杆的设置和连结的要求2-5木方的实测截面积计算在mm3-11大跨结构件的起拱和相邻同标高立杆支点高差要求2-6脚手板垫板厚度50mm3-12立杆垂直的允许偏差2-7其他材料设计要求3-13横杆水平的允许偏差3-1扫地杆高度规定值3-14构造加强部位的杆件设置和连结要求4-1架子使用允许作业层数: 层6-1钢结构安装作业结构安(组)装的顺序4-2架上堆料限制6-2支架、卸载点、矫正点的位置与设置要求4-3在使用不得任意拆除杆件6-3作业点人员和设备的配置4-4架上工作人员和集中作业限制6-4矫正力(荷载)的控制要求4-5架子不允许受到的荷载作用6-5安装速度与安装变形的控制4-6其他使用限制6-6其他设计控制要求5-1混凝土浇筑作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初凝时间7-1安全处置施工对天气条件要求5-2浇筑作业的施工安排7-2楼盖浇筑后,可装设其上支架的混凝土龄期强度应30%和5MPa5-3浇筑顺序、厚度和速度的要求7-3安全监测和监护要求5-4浇筑作业人员和设备配置7-4应及时处置的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见表13)5-5集中作业的人员限制2人/m或2人/m8-1支架可以拆除或做卸载调整、拆除重支的条件5-6振捣器分部限制1根/m或1根/m8-2支架拆除或做卸载调整、拆除重支的施工顺序和作业程序5-7对水平泵送管道摆动情况的监控、叫停和加固要求8-3设专人监护拆除作业和架子状态安全的安排8-4拆下材料的运输和堆放要求8-5其他安全控制事项注:带“”者需要加以解释。确保架子工程设计和使用安全要求使用安全的许用控制值 表12控制项目许用和控制值扣件单重直角扣件10N;旋转扣件11N;对接扣件14N*扫地杆高度扣件架 门式架为为200mm: 碗扣架、销固架为350mm立杆伸出长度aa=ao+a10.6m08m1.0m1.1ma(m)0.30.40.50.55步距的偏差hh(m)0.60.91.2h(mm)150120100立杆间距偏差的控制值(la、lb的同一偏差)la(m)偏差控制值l(mm),当lb(m)为0.40.60.91.21.51.80.42023273031320.62329353942440.92735445055591.23039505965701.53142556573801.8324459708088高重大梁下支架立杆的对中(称)偏差(mm)30大跨度结构的起拱要求按设计规定,一般为跨度13同标高支点高差(mm)的控制要求3mm现浇筑板可以拆除模板支架的混凝土的龄期强度75%设计值多层连支底层支架可以拆除的条件混凝土的龄期强度(%)75,100上层支架立杆的荷载100注:1)立杆间距偏差按不大于其承载面积(lalb)的10%控制2)fsk为楼板设计使用的荷载的标准值架子承载使用过程中应及时处置的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 表13序隐患和异常情况序隐患和异常情况1天气条件突起恶劣变化7架体突然受到冲砸等外来强加作用2立杆底座支垫不稳或悬空8在架面上新增支点或者支点不在设计位置3架面时间荷载超过设计值9发生脚手板、木方、扣件及其他局部破坏4架体出现不均匀沉降10架体杆件和架面材料出现显著变形5出现异常声响11在浇筑和安装进行中,进入架内检查6出现有感的梁体颤动和晃动12收尾阶段集中过多人员和设备在一处作业四、正确处理支架设计和施工中的技术安全问题下面谈谈大家关心和提问的一些问题:1、关于现行相关的标准中一些不一致、有问题的规定的执行问题“成熟、准确和宁缺毋滥”是标准编制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简称“标准工作原则”。由于种种原因,在已出的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中出现了一些脱离这一原则的问题。最近我将几本标准中已发现的问题加工又初步的汇总加上讨论意见,纳入本文之后的附表中(表名为:“现行标准设计规定中存在的一些疑问”)。这仅是个人的意见,是否正确和准确?可供大家研究。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找出来,大家应该找一找,及时的反映给标准主管部门,转请标准编制组解决。我国有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之分,在标准中又有强制性条文和一般条文之分。并非将“推荐性”和“一般性”的规定都列入强制执行之列。而国外标准对其执行的要求,大多阐明标准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减少自己的责任。因此,在面对一些不一致或确有问题的标准规定时,可以采取以下合适的处置:(1)取得最保守、最安全的规定采用;(2)对认为不安全,没把握的规定采用增强安全系数和安全保证措施,这并不构成“违反标准”;(3)通过专项试验确定安全的设计和计算规定;(4)组织专家论证,解决吃不准和疑难的问题。2、加强架体设计方案的构造保证在目前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方法还不是很到位和成熟的情况下,加强架体的构造措施,是确保其承载和使用安全的有效措施,应予考虑的事项有:(1)适当的减小构架参数,使其抗力设计值比荷载(作用)设计值有相当的富余;(2)加强斜杆剪刀撑及其他整体性拉结杆件的设置,提高架体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承载能力。特别是应当在架体顶步、底步及在高架中间每隔68m设一道水平加强层,并与工程结构(柱、墙、模板)拉结。这一措施同时也有利于架体内力分布的均衡;(3)加强高重梁下支架的构造,使其成为满堂和混合架体的坚强“骨架”;(4)加强重要传载部位的构造,特别是受压斜杆与立杆或横杆的连结,确保水平内力有可靠的传载路线;(5)严格控制扫地杆高度,立杆伸出长度,可调支座丝杆的直径和工作长度。3、多层连支的荷载计算和架体设计可参考我的“科学规范”一文中的相关部分进行计算和设计。目前这方面测试材料较少,有条件时应进行工程测试,以促进相应设计和计算规定的完善。4、搞好专项方案的编制和施工管理工作必须努力改变在专项方案编制和执行中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方案必须在施工中严格执行,从编制时就将全面和严格执行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在搭设和使用过程中,技术主管和方案编制人应参与检查、验收工作并及时进行调整出来,确保设计要求全面落实。下面回答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附表:现行标准设计规定中存在的一些疑问现行标准设计规定中的一些存在疑问 表3.2.4-16k制表说明(1)由于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得我国现行脚手架标准的审计规定中存在一些不足和疑问。由于设计观点认识的不一致、有关条件的不具备和相应工作的不到位,还难以求得尽快的统一和解决。根据“标准并不能代替企业责任”的这一国际上通行的原则,使用者应了解有关标准规定存在的不足和疑问,以便能做出正确的是欧元能够处置、确保工程设计和使用的安全。(2)本表所列疑问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照搬工程钢结构的设计计算规定,对脚手架结构的实际情况、影响因素和安全保证要求考虑不够;2)一些设计计算规定缺少试验依据和科学论证,纳入内容与严格遵守“标准编制三原则”(成熟、标准和宁缺毋滥)的要求有距离;3)计算规定与构造等相应规定达不到整体协调、有机衔接的要求;4)条文的文字不准确、不严格,经不起推敲,难以准确把握和执行。(3)表列讨论受文字所限,难以展开和深入,且只是一家之言,仅供读者研究参考。序项别标准的条文内容,存在疑问和讨论一碗扣架标准JGJ1661-13.3.1条文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规格应为48mm3.5mm,钢管壁厚应为3.5+0.25存在疑问明确规定钢管壁厚为3.5mm,且不允许有负误差,这很好。但不知表3.2.4所列理论质量的杆件的钢管是否符合?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碗扣式杆件的壁厚多小于3.2mm,在使用上如何处置?1-24.2.5条文模板支撑施工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人员设备荷载(Q3)按均布活荷载取1.0KN/;2、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4)可采用1.0KN/讨论Q3和Q4的规定值偏小,不能完全覆盖相应荷载的出现情况1-35.3.2条文双排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列要求确定:1、两立杆间无斜杆时,等于相邻两两连墙件垂直距离;当连墙件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4.2m时,计算长度乘以折减系数0.85;当两立杆增设斜杆时,等于立杆相邻节点间的距离。相关条文6.1.7-2每层连墙件水平间距不应大于4.5m;6.1.5-2在封圈的脚手架拐脚处及一字形脚手架端部应设一组通过竖向斜杆讨论(1)从条文说明可知:“两立杆”是指没有连墙件的一对外立杆,而“无斜杆”或“增设斜杆”指的应是廊道斜杆(在扣件架标准中称“横向斜撑”)。除图6.1.5示出的端部斜杆的另一边架体的廊道斜杆处,标准没有单独对廊道斜杆设置的条文规定。所做相应试验的廊道斜杆为每列均设“之”形斜杆,整个构架的斜杆配置率ax达4050%,实际的双排侧外架不会这么做。且该条工款的“两立杆间增设斜杆”未予明确每列和“之”字形的设置要求,容易误解、误用,故此款纳入的必要性不大;2)当杆件规格、架体构造和连墙设置等条件相同时,碗扣架的稳定性承载能力要高于扣件架。而该条、款规定当连墙件竖距h4.2m时,取l0=h, h 4.2m时取l0=0.85h,即分别相应于=2(两步连墙)与3(3步连墙)和1.7与2.55,都高于扣件架的取值,即承载能力低于扣件架,是否确实如此?有待研究、澄清。现一般的双排扣件外架,多采用h=la=1.51.8m和3步3跨连墙,取=3,显然偏大;3)双排连墙架体的值,与构架参数、斜杆配置情况的关系很大,忽略这些关键因素,仅靠h来定,就会出现偏高实际情况的结果。碗扣架的立杆可以视为节点半刚性的“有侧移框架柱”,其值符合h的减小而增大,需要综合考虑才行。1-45.6.3条文模板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列要求确定:1、在每行每列有斜杆的网络结构中按步距h计算;2、当外侧四周设置了纵、横向剪刀撑并满足本规范第6.2.2条第二款构造要求时,应按l0=h+2a计算,a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相关条文6.2.1;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栓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7m.6.2.2-12模板支撑架斜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立杆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应设置通高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2、当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模板支撑架四周从低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由顶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5m;6.2.3当模板支撑高度大于4.8m时,顶部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4.8m讨论(1)该条对碗口支架立杆计算长度取款规定,没有做相应试验,条文说明只讲了第2款规定是按JGJ130给出的(关于取l0=h+2a的问题,在本表序 有专项讨论);(2)对“每列每排有斜杆的网络结构”没有文字和图示界定,不知道该按以下的哪种理解采用:1)架体的纵、横竖向网格均为满设斜杆;2)按图6.1.5和图6.1.6的规定设置;3)无论架体长短(边长大小),每行每列两端各设一道自底至顶的定型斜杆或八字形扣件钢管斜杆;4)无论边长大小,在每行每列的固定部位(端部、中部)或任何部位设一道自底至顶的定型斜杆或八字斜杆即可;5)对“有斜杆”要求的其他理解,例如零星、任意地设置斜杆、甚至每行每列仅设1根斜杆,也不违反条文之意。(3)6.2.2条1和2款均设有对扣件钢管斜杆或剪刀撑的跨距作出规定,而跨距决定斜杆的配置量。2款中的“其间距应4.5m”规定也不明确;是指同一竖向平面每道斜杆(或剪刀撑)相隔的间距呢?还是指纵、横向各设置斜杆行列之间间隔的间距?(4)由于未考虑对斜杆配置量ax的对比复核,除对1款规定采用理解1)外,其他理解下都有可能出现相应体量架体的1款的ax低于2款的ax的情况,此时后者的l0应小于前者。(5)该条对支架l0的两款计算规定,都存在明显问题。1-54.3.2条文2.0为密目式安全立网挡风系数,可取0.8讨论虽密目网在竖平面状态下的为0.8左右,但考虑有安装接缝(透风)间隙和受载后曲面效应的改变作用的减弱影响,可取0.60.651-65.6.4条文略(可参看标准)讨论(1)该条未对需要进行这项内力分析与扣件钢管斜杆抗滑验算的情况做出规定。(2)影响架体抗风能力和内力分布的重要因素很多,包括构架参数、竖向和水平剪刀撑(斜杆)的设置、周边围护的挡风情况及架子顶底的固定条件等,仅靠图5.6.4的内力简图是不够的。(3)现已将风载纳入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而做架体风载内力分析的许多基础工作还够,在遇到高位支架等风荷载很大的情况时,除确保立杆验算安全外,可按(2)的抗风因素采取加强抗风能力的措施设计。1-7(1)JGJ130规定模板支架取立杆计算长度l0=h+2a,系借鉴英国标准的规定。但引用也存在以下问题:1)架体应属于“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对于扣件架、碗扣架和销固架而言,其斜杆平配置率应达到4050%),可取架体立杆的l0=h,而取l0=h+2a是考虑立杆伸出长度a的影响,同时也限制了a的数值,并无理论含义;2)英国标准的强度设计值已考虑了安全系数K2.0的要求,而JGJ130引用时,疏忽了这一情况。由于扣件架和碗扣架的斜杆设置情况使得其架体本身达不到“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的要求,而属于“非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取=kh,1.0,K为相当于调整作用的系数。当构造情况和稳定性约束条件相同时,应有,即h+2a= kh。当时,其K2.0,可满足安全度要求,当时,其K2.0,则安全度不够;3)当要求时,其a0.5(k-1)h,这有与限制a的要求相背。(2)当取l0=h+2a时,a的取值对的影响很大,取a0.7m而无其他限制时,则有可能使架体承载能力的计算值显著降低的情况。例如:当h=1.5m,而a分别为0.3m、0.5m和0.7m时,由h=h+2a算得的分别为2.1m、2.5m和2.9m,相应483.5立杆段的稳定系数分别为0.381、0.281和0.211,分别=h的值(=0.626)的68.86%、44.89%和33.71%。(3)由清华大学2010年所做碗扣支架,承载力试验的结果(见表3.2.4-13c的23栏)得到的实测值与按l0=h+2a的的比较(T表)中可以看出:1)由于按同一立杆中的最大步距计算,即使未设斜杆的3-1和3-2,其值亦为值的1.41.5倍;2)/值随h的减小而减小。(4)值受斜杆设置情况的影响很大。序号/(%)21.406(2.813)2.5(4.0)177.81(142.20)3-11.537(3.073)2.17(3.33)141.18(108.36)3-21.446(2.892)150.07(115.15)3-30.924(1.848)234.85(180.19)注:括号内外的和分别按h=1.2m和0.6m计算。二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2-15.1条文相关表1扣件必须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各样进行生产。撤去扣件图的尺寸标注(原标准JGJ22-85中有尺寸标准)。存在问题和讨论(1)不知是何“规定程序”和由批准的图样进行生产?自该标准出来后,未出五年,符合JGJ130表A-2标准自重的扣件从市场上消失,代之以“缺斤短两”扣件,其直角和旋转扣件自重仅为标准中的7075%,对接扣件则只有5055%,检验的扭转刚度指标(定的很低,为转角4)多不合格,拧紧扭力矩(平均值)只有2030N-m,使承载能力相应降低20%以上,已出现受压扣件在对接头处出现折断的现象。(2)在已无标准扣件流通的情况下,为确保使用安全,只能采取以下处置措施:1)单重低于0.75标准值的扣件停止使用;2)新标准采用现行扣件做架体承载试验,重新核定计算规定;3)现时采用JGJ130进行计算时,承载能力取0.8的降低系数;4)使用单重0.75时标准重的对接扣件时,其距主节点的最小距离应250m,不能满足时,应相应调整h的取值或增加横杆,使其满足。三扣件架标准JGJ1303-15.6.2条文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l0=h+2a讨论见本表1-7栏相应讨论3-2表8.1.5-1483.5焊接钢管尺寸允差:外径0.5mm,壁厚0.5mm讨论(1)按上述规定,47.53.0钢管也合格,其截面积(419mm2)仅为标准值(489 mm2)的85.69%。是造成薄壁48钢管杆件泛滥的起因,目前甚至有低于2.5mm的钢管在用,已法相有壁厚2.28mm的,其截面积(395 mm2)为标准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