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日照市2015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西周时期,管理今日照一带的机构最有可能是( )A莒国 B莒县C邯郸郡 D沂州郡【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建立诸侯国,A 项正确。郡或县制在战国时期才出现,B、C 错误。府作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比郡县制的形成更迟,D 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项。【答案】A2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著名的战役。以下典故与这一战役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 B纸上谈兵C臣薪尝胆 D风声鹤唳【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的运用能力,难度中等。【解析】退避三舍涉及的是晋楚关系,纸上谈兵与长平之战有关,卧薪尝胆是古代越国统治者振兴国家的表现, 风声鹤唳发生于前秦军队与晋军淝水之战中, 据此可判断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答案】B3“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 )A李白 B杜甫C白居易 D李清照【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从题干内容可以判断该人物被誉为诗圣,这与杜甫相一致。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项。【答案】B4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史书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反映了( )A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流 B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C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D元代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 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和运用能力,难度中等。【解析】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苏湖,泛指太湖一带。“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开始流传于南宋,表明我国经济中心在南宋时已经转移到江南。据此可判断 C 项正确。A、B、D 项与此无关,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答案】C5某历史教材一课中,有“废丞相”“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三个子目。该 课的课题应该是( )A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B明朝君主权力的加强C清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识记和归纳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废除丞相制度始于明太祖,A 项错误。厂卫制度是明朝时为监视官员、加强君主权力的重要制度之一,C 项错误。三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为加强君主专制,不是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 项正确,D 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答案】B61816年,清嘉庆帝与大臣孙玉玺有以下对话。帝问:英国是否富强?孙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吗,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帝问:何以见解?孙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它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由于中国富吗?如果我禁止茶叶出洋,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这反映了统治者怎样的心态?( )A愚昧无知 B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 D顽固不化【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闭关锁国政策, 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解析】孙玉庭的言论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但又顽固不化,自高自大,说明他们不了解西方世界,继续坚持闭关锁国政策。可以说,这些都是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恶果,因此相对而言,B 项更准确。重农抑商与材料信息无关,C 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答案】B7近代某一时期,胡适、黄侃、鲁迅等学者曾就文言文和白话文孰优孰劣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这一论战发生在哪次运动中?(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新文化运动,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依据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这场争论无论是参与人物还是内容(文言文和白话文之争),都可以确定这是一场文化运动,可以判断该运动为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C项正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分别是一场政治上的社会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这与题干材料不符,A、B、D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答案】C8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志士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图一(油画飞夺泸定桥)体现的是( ) 图一A井冈山精神 B红军长征精神C延安精神 D“铁人”精神【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红军长征,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能力,难度较小。【解析】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期间的一个重大事件,发生在 1935 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于 1927 年,延安精神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形成的,“铁人”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答案】B9义勇军进行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C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的深渊D20世纪30年代日本扩大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中等。【解析】A、B、C 三项仅是使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不断加深,而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则是日本企图灭亡整个中国,据此可判断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答案】D10图二是某一战争形势图。这场战争是( )图二A甲午中日战争 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 D朝鲜战争【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抗美援朝战争,主要考查学生的的知识识记和读图能力,难度中等。【解析】从图二看,该图是朝鲜半岛形势示意图,据此可判断该场战役为朝鲜战争。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答案】D11宣传画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浓重的时代信息。宣传画(图三)反映的是( )图三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C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D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失误【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记忆能力,难度较小【解析】从图片看,大门上的两行字分别是“人民公社万岁”“大跃进万岁”,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失误。A、B、C 三项与图片信息不符,应排除。由此可判断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答案】D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局面出现了重大突破。这主要是指( )A发展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C改善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合作与发展【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新中国的外交,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分析能力,难度较难。【解析】根据教材所学知识,20 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与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由此可判断 A、B 错误,C正确。亚太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是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出现的,D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答案】C13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C回答了姓社姓资的问题 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比较能力,难度较大。【解析】关于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打破了个人崇拜,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993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认为计划和商品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明确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从理论上冲破了计划经济理论,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据此可以判断 A 项正确。B、D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姓资姓社的问题是南方谈话的内容,C 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 项。【答案】A14右图为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图四)。画中女主人公眼神温柔、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力。作品表达了什么思想?( )图四 A人文主义 B民主共和C社会主义 D自由平等【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文艺复兴,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大。【解析】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从题干对其描述看,该作品体现了人性之美,这是人文主义的突出特征,A 项正确。自由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是启蒙运动中产生的思潮,社会主义则是工业革命中产生的社会思潮,B、C、D 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 项。【答案】A15进化论思想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宗教势力狂呼“粉碎进化论”,“打倒达尔文”。这是因为进化论思想( ) A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 B批判了天主教会的黑暗C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D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因而遭到宗教势力的攻击,C 项正确。牛顿以其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揭露天主教会本题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B 项错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D 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项。【答案】C16作为一个面积仅有24万平方千米的岛国,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近代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第一”。以下各项与这一说法相符的是( ) 率先开辟新航路 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最先进入信息化社会 首先完成工业革命A BC 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英国的近代化,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率先开辟新航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最先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是美国, 、 错误。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和制定权利法案率先确立了君主立宪年度,工业革命率先开始并完成于英国,、正确。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答案】D17针对某一事件,列宁说:“臭名元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当时的一位官员则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这一事件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共产党宣言C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D法国人权宣言颁布【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俄国 1861 年改革,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联系教材知识,可以判断这是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A项正确。共产党宣言是关于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建立社会主义的著作,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法国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发布的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资产阶级纲领,B、C、D 三项与掠夺“农民”无关,应排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答案】A18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女士们,先生们。安心睡觉去吧!”丘吉尔则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遭到了一场全面、十足的失败!”这场争论针对的是( ) A凡尔赛和约签订 B华盛顿会议召开C慕尼黑协定签定 D杜鲁门主义提出【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并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注意题干中的 1938 年。凡尔赛和约签署于 1918 年 6 月,华盛顿会议召开于1932 年到 1922 年,二者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格局,A、B 项错误。慕尼黑和约签署于1938 年,它企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代价以换取和平,但实际上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丘吉尔说了材料中的话。杜鲁门主义出台于 1947 年,D 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答案】C19在布置复习任务时,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玻利瓦尔、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的相关资料。该复习课的内容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C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亚非拉民主解放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比较学生能力,难度较大。【解析】玻利瓦尔是委内瑞拉著名的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并实现国家独立的民族解放者,尼赫鲁是印度要求彻底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卓越领导人,纳赛尔是埃及著名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卡斯特罗反侵略反封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据此可见他们的共性在于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家,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答案】B20以下三幅新闻图片(图五: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图六:推倒柏林墙;图七: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图五 图六 图七A两极格局形成 B政治多极化C苏联东欧剧变 D经济全球化【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难度中等。【解析】瓦文萨是造成波兰实现政权变更和政治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领导者,图六反映的是德国统一,图七反映的是苏联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世界新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B项错误。三项图片反映的是政治现象,而非经济现象,D项错误。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21题10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8分,共30分)21自古以来,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写出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重大举措2例。(2分)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2000多年来的中国也曾战乱分裂,但总能重新走向统一、安定”。试举一例说明。(2分) 材料二 (乾隆)三十五年,舍棱诱渥巴锡所部之土尔扈特、和硕特、辉特、杜尔伯特等人众於十月越俄罗斯之境之坑格图喇纳卡伦而南,俄罗斯遣兵追之不及。渥巴锡既入国境无水草,人皆取马牛之血而饮,瘟疫大作三十六年九月,渥巴锡等入觐热河。(乾隆)封建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意为英武勇敢的汗)清史稿(4)材料二所述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3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教材知识识记和运用能力,难度中等偏大。【解析】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也曾出现国家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第(1)问:“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重大举措,实际上就是考查巩固统一的措施,难度较小,概括教材内容进行回答。第(2)问:考查知识识记和归纳能力要求比较高,三个方面的措施就是指出巩固统一的措施,但在回答时要严格按照政治、 思想和民族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回答。第(3)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确定事件,但对于民族精神,则相对空泛,一定要围绕国家与民族、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间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要言之有理。【答案】21(10 分)(1)创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任答 2 点即可。2 分)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族关系: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3 分) (3)秦始皇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最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长期的分裂与动荡,隋朝最终完成了国家统一。蒙古族经过长期的战争,结束了民族政权并存、战乱纷争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元朝。(任答一点。2 分) (4)事件: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 分) 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任答两点,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 分)22“冲击反应”是中外史学界解释近代史的模式之一。“冲击”主要是指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古老国家的侵略;“反应”是指列强的侵略促使这些国家发生的剧烈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150多年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到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迎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大国崛起 (1)19世纪20年代,面对“千年变局和强敌”,中、日两国为实现自强,各作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这两自强运动在性质上有何差异?(4分)材料二 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2)甲午战败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各阶级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试举两例说明。(4分)材料三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陆总长(注:外交部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顾维钧回忆录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4)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不能”签字的原因。简要评价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拒签”行动。(4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点是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五四运动前后的反帝斗争,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按要求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难度较大。【解析】第(1)问:根据教材内容和中日两国为实现自强,可以判断中国为洋务运动,而日本是明治维新,而性质,则要从阶级性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注意在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救亡运动,不仅包括了反帝斗争,也包括反对王朝统治的斗争,根据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表现进行列举说明即可。第(3)问:对于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不能签字”的原因,可从“不能”和“不敢”两个角度思考。对于评价,则可从五四运动中中国不同阶层的表现及结果进行分析,注意要从多角度进行归纳,语言要简洁。【答案】22(12 分)(1)选择: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2 分)性质: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改革。(2 分)(2)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4 分)(3)原因:列强拒绝中国代表团的合理要求;五四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仲裁员法律适用能力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内蒙古乌海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疗系统护士岗位聘用制员工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智慧树知道网课《爱上烘焙(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智慧树知道网课《ICT新技术》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后作业(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叉车安全试题题库大全及答案解析
- 一、兼爱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科技泰山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晋教版2017
- 药店考试从业药师证及答案解析
- 核电安全员应急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泵与风机课堂版
- GB/T 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 GB/T 26121-2010可曲挠橡胶接头
- 校本课程讲座课件
- 人教版(2019)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 Listening and Talking课件
- 四川省眉山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幼小可爱卡通家长会通用
-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课件
- TOP100经典绘本课件-《大卫上学去》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朝花夕拾》
- 菌种购入、使用、销毁记录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