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积累与默写.doc_第1页
古诗词积累与默写.doc_第2页
古诗词积累与默写.doc_第3页
古诗词积累与默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中考语文总复习二 古诗词积累与默写 昆十八中 谢莉萍一、 导入古诗文越来越受中考的青睐,新课标强调,丰富语言积累,有利于学生“人是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有利于学生“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名篇名句的积累又是积累中重要的一块。尤其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提出“青少年要多学些古诗文”的号召后,默写题成了中考语文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这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并不多(10分),但近几年全国各省市大多数古诗文呈上升趋势。还有这部分内容与其他考查学生真正能力的题(“活题”)比较,这也是较为容易得分的、有形的“死题”了。因此,我们要重视它,找方法应对它,把这看得见的10分拿到手。二、摸一摸 今天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大家一起找方法来应对它。与大家首次见面,不太了解,我先要摸一摸大家的底,看看大家在古诗词的积累与默写上的基础和水平如何。(2007 昆明)按要求默写(第7小题3分,其余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 2、,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3、?烟波江上是人愁。(崔颢黄鹤楼) 4、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5、,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6、默而识之,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7、具有艺术气质和浪漫情怀的诗人,总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酒振奋精神的诗句是, 。范仲淹在渔家傲 中借酒表达功业未就、思乡愁绪的句子是, 。苏轼在江城子中借酒抒发不服老的豪情的句子是,。8、唐诗中有许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戍边情怀的名句,请你任选一类写出连续的两句, 。要求:分组做 一组做1-3题 二组做4-6题 三组做7题 四组做8题 显示答案,同桌互批,统计得分情况。三、 归一归同学们,我们大家讨论一下专家们出的默写有些什么题型,考了哪些内容?要求分组讨论和归纳。一组就1-3题讨论和归纳, 二组就4-6题讨论和归纳, 三组就7题讨论和归纳, 四组就8题讨论和归纳。1、 题型 出前句,填后句(1) 识记类 出后句,填前句 出前后,填中间 对诗文中心的理解 对上下文相关知识的理解 (2)理解类 对作者、作品把握 对作品艺术特色的把握 对自然景物的积累(3)积累类 对情(乡情、国情、民情、爱情等)的积累 对人(不同的时代、风格、内容、类型等)的积累2、 考点(1) 范围。“课标”规定,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以及生活中常用的名言名句、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2) 巧用修辞意蕴深刻的句子。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 蕴涵哲理发人深省的句子。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 情景交融令人深思的句子。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5) 情感积极警策励志的句子。如“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四、 练一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默写题会考什么题型,考哪些方面的句子。那么我们就练一练。1、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 蓬莱文章建安骨,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仙洲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4、 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5、 陶渊明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可用饮酒中的诗句概括: ,。6、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7、 写出三句含有写“风”的宋朝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 ,作者是。 ,作者是。 ,作者是。8、 初三毕业,同窗好友要到外地去读高中,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的友谊 ,。五、 想一想 刚才,我们对题型、考点进行归纳,又练了兵。现在根据归纳的知识,结合大家做题的经验,我们来想一想,该如何做这些题,做这些题时应注意些什么?让我们也当一回专家,创建一套“中考古诗词默写应对策略” 吧!要求:分组讨论归纳,一组归纳识记类,二组归纳理解类,三、四组归纳积累类应对方略实施细则。1、背会:要在头脑中明确背诵的古诗文篇目及内容(新课标推荐背诵的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共计50篇与其有交叉,交叉篇目背诵时应加以注意。)背诵时要注重在平时广泛地积累,但在中考前夕,应将考试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熟练掌握,而其他原已背诵的篇目做为了解,可在考试过程中应急或起补充作用。2、写对:所谓“写对”就是在默写时做到准确无误。即在默写时表现出来的就是“四不”:“不丢字落句、不张冠李戴、不颠三倒四、不写错别字”。否则因字(或其他原因)写错,虽背的熟练,最终也会“前功尽弃”。具体做法是:1)、在复习时要做到背与写相结合,尤其是一些较复杂的容易写错的字,要“看清结构、做好标记、反复默写、格外注意”。2)、多做些理解性、迁移联系性、拓展性的题目,以加深背诵和记忆。3、理解:记忆需要一个过程,死记硬背的东西容易忘记,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最牢固,而且理解性默写也要求按提示写出合适的句子,不理解诗文的意思是很难准确回答的。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古诗文中的主旨句(中心句),那些绝妙的利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譬如:比喻句、对偶句、拟人句、夸张句等)都要进行归纳,注重理解。4、联系:所谓“联系”,就是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题的默写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拓展型默写,这种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积累与修养,因此平时尽可能多读和背诵一些名家名作,是非常必要的。5、灵活:所谓“灵活”,即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不死记硬背,按要求灵活运用,尤其应注意同一内容的不同问法。如春夜喜雨中,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或从视觉角度运用对偶的描写句或描写夜景的句子都是“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一句。6、巧学:在多积累的基础上,要学会“分门别类”:比如诗词中哪些是叙事诗;哪些是送别诗;在写景中哪些描写春景、哪些描写夏景、秋景、冬景;哪些写风、花、雪、月 这样一方面便于记忆、理解,另一方面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资料库,丰富了语言,也开阔了视野。 教师说明:灵活运用应对方略。以上所介绍的六种方略(注意:方略不是一成不变的,灵活运用方为上策。)需要师生们在实践中加以反复验证,看是否可行,如若可行,则采纳,反之可选用或不用。总之,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在中考中获取优异成绩。求:分组讨论归纳,一组归纳识记类,二组归纳理解类,三、四组归纳积累类 六、 做一做任何美丽光环的背后都珍藏着无数的泪水和汗水。想要拿到这10分,光这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同学们花些心思,洒点汗水,做点资本投资。一组:整理古诗文中体现主旨和特色的诗句。二组:整理古诗文中巧用修辞和写作技巧(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象征等)的诗句。三组: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