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概念及计算方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对作业成本计算法的认识,要从以下几个基本概念着手。(1)作业与作业中心广义的作业(Activities)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事项,有的会发生成本,有的不会发生成本;有的能创造附加价值,即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有的不能创造附加价值,即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计算产品成本,因此只考虑会发生成本的作业;而从管理角度出发,无附加价值的作业要尽量剔除。所以作业成本法的作业是指能产生附加价值,并会发生成本的经济活动,即狭义的作业。作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经济特征: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联动的实体,其本质是一种交易。作业贯穿于动态经营的全过程,构成联系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作业链。作业是可以量化的基准。(2)作业价值链作业价值链,简称价值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及其价值的集合体。这样,作业成本法就在计算产品成本的同时,确定了产品与成本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构体系,它是由诸多作业构成的链条,即作业链(Activity chain)和各种作业所创造的价值相应形成价值链(Value Chain)的一个集合。表示为: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营销配送售后服务。通过作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明确各项作业,并计算最终产品增值的程度。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一项作业转移为另一项作业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量的转移,由此形成作业价值链。(3)成本动因(Cost drivers)成本动因理论是由库珀和卡普兰于1987年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作业是由组织内消耗资源的某种活动或事项。作业是由产品引起的,而作业又引起资源的消耗;成本是由隐藏其后的某种推动力引起的。这种隐藏在成本之后的推动力就是成本动因。或者说,成本动因就是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成本动因有两种形式: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是指决定一项作业所耗费资源的因素,反映作业量与资源耗费间的因果关系。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顾客等成本目标中的标准,它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4)成本库(Cost pool)成本库是指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的归集。在传统的成本会计中以部门进行各类制造费用的归集,而在作业成本法中,将每一个作业中心所发生的成本或消耗的资源归集起来作为一个成本库。一个成本库是由同质的成本动因组成,它对库内同质费用的耗费水平负有责任。二、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传统成本会计对成本信息反映失真的局限性被人们认识后,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更为准确的成本计算体系。1971年美国的斯特布斯(G.J.Stanbus)教授出版了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提出了“作业”、“作业会计”及“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他指出成本计算的对象应该是作业,而不是完工产品;作业是与各类组织决策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作业成本计算就是要建立一套作业账户,以此来计算作业成本。但由于当时但人们已习惯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难以接受新的概念与方法,作业成本法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高新制造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类制造企业,使得传统成本会计的缺陷已暴露无遗。传统成本会计所反映的信息只能用于对外的财务报表,而难以作为企业管理层作决策的可靠依据。这时实务界大力呼吁建立一种新的能够正确地反映产品成本信息的成本会计系统。1984年,美国的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和罗珀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两位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ABC的现实意义、动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系统地提出了作业成本法。从此,作业成本法得到了理论界大力推崇,实务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而,使得作业成本法日趋完善。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标志着成本管理告别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向现代成本管理模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作业成本法创立之后,得到了实务界的大力推广,不仅用于成本核算,还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其他领域。许多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库存估价、产品定价、制造或采购决策、预算、产品设计、业绩评价及客户盈利性分析等方面。三、作业成本法的计算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上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依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而得出最终产品成本。根据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思想,ABC法的计算过程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直接成本费用的归集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其它直接费用,其计算方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直接材料易于追溯到成本对象上,通常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计算的正确与否,对于产品成本的高低和成本的正确性有很大影响。为了加强控制、促进节约、保证费用归集的正确性,直接材料从数量到价格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按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认真对待。直接人工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发生的人工费用。(2)作业的鉴定在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核算系统之前,首先要分析确定构成企业作业链的具体作业,这些作业受业务量而不是产出量的影响。作业的确定是作业成本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前提条件。作业的鉴定与划分是设计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难点与重点,作业划分得当,能确保作业成本信息系统的正确度与可操作性。炼油生产中根据不同的加工过程划分成不同的生产装置,因此核算系统是以装置划分的作业。(3)成本库费用的归集在确定了企业的作业划分之后,就需要以作业为对象,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归集各作业发生的各种费用,并把每个作业发生的费用集合分别列作一个成本库。作业成本法可以大大提高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度,但并不是可以完全准确地分配制造费用。本案例中的核算系统以每一个生产车间的每一套生产装置为一个成本库,根据成本库中各作业所消耗资源的多少,归集各作业发生的费用。(4)成本动因的确定成本动因即为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为各成本库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成本库费用分配的关键。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成本库有几个成本动因,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弱线性相关性,有的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之间存在着强线性关系:这一步的关键就在于为每一成本库选择一个与成本库费用存在强线性关系的成本动因。(5)成本动因费率计算成本动因费率是指单位成本动因所引起的制造费用的数量。成本动因费率的计算用下式表示:成本动因费率=成本库费用/成本库成本动因总量,即R=C/D式中:R成本库的成本动因费率;C成本库的费用;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杜美丝制造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油品储运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轧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穿经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Lesson 14:Happy Memories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冀教版2012八年级上册-冀教版2012
- 工厂能源消耗监测与分析报告
- 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执行分析
- 环保尾矿处理技术效果评估报告
- 塑料家具制作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线电缆挤橡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变压器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装置
- 工程对赌协议合同模板
- 盒饭采购合同协议
- 钟祥旅游景点
- YY频道模板文档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每日默写知识点(背诵版)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DBT29-179-2014 天津市玻纤水泥平板复合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
- 取保候审后外出申请书
- 世界无声爱有声国际聋人节月最后个星期日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