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doc_第1页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doc_第2页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 636000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红十字医院 陈从勇摘要: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主要用于治疗内伤脾胃、脾胃气虚之证,笔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眩晕、崩漏、胃脘痛收到佳效。主题:补中益气汤 临床应用 便秘眩晕 崩漏 胃脘痛笔者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用于调补脾胃,升阳益气在临床上收到满意效果,现择四例略述肤浅体会如下:一、 胃脘痛陈某某,女,44岁,上腹隐痛两年有余,痛时喜按,劳则加剧,纳差,脘腹胀,有坠感,身倦少力,二便正常,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在某医院曾作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此乃思虑过度,耗伤脾胃之气,中气不足,致使胃之通降、脾之运化失司,治以调补脾胃,益气升阳,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党参、白术、炒麦芽各15g,生甘草6 g ,当归、陈皮、柴胡各10 g ,连进三剂,诸症微减,党参加至30g,加苁蓉、仙灵脾各15g,肉桂3 g ,服五剂诸症大减,原方再进五剂,症状消失,精神尚佳,复查胃镜正常。二、 便秘杨某某,54岁,教师,患眩晕、便秘五年余,经中西药治疗未见显效,经人介绍邀我诊治,病员面黄消瘦、神倦、气短懒言,纳差、食少,舌淡苔白,脉沉弱无力,血压正常,此乃中气虚衰,治宜益气升阳,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药:黄芪30 g,当归、白术、陈皮各12 g,党参、茯苓、瓜蒌各15 g,升麻、柴胡各10 g,炙甘草6 g,服三剂后,眩晕减,大便每日一次。再进三剂,诸症明显减退,后再以益气固本调理善后,诸症自除。三、 崩漏王某某,女,46岁,工人,月经淋沥不断数年,经多方医治无效,遂来院求治,患者面色发白,舌淡有齿痕,脉沉细无力,乃中气不足、气不摄血之症,故以升阳益气,调合脾胃,方选补中益汤加减方药:黄芪30 g,当归、茯苓、白术、白芍、生地各15 g,陈皮、川芎各10 g,柴胡、升麻、炙甘草各6 g,服五剂后月经正常,崩漏已止,再进三剂巩固疗效,次月经水正常。四、 眩晕(高血压)彭某某,女,68岁,患高血压近6年,常服西药降压片及中成药,而血压不降,眩晕反而加重,气短无力,双下肢无力,步态蹒跚,叹息,舌淡,有齿痕,脉细无力,血压180/110mmHg,诊为气虚眩晕,因中气不足,脾阳不得以升发,清浊相干,而必发眩晕,治宜益气升阳,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药:黄芪30 g,党参20 g,当归、白术、茯苓各15 g,赤芍、陈皮、黄芩各10 g,柴胡、升麻、炙甘草各6 g,服药六剂,诸症减,血压有所下降,原方再进十剂,血压降至150/90mmHg,后续服五剂,以此巩固疗效,近期未服其他降压药,血压保持在140-150/86-90mmHg之间。讨论:1、内经云:“上气不足,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方中柴胡,升麻,能升能散,能补能缓,以升阳之气,二者一升脾胃,一升少阳,清浊之气,从脾胃出,古人云:“脾胃虚脱,清气下陷诸证”,当升举清阳,非升麻不可,而柴胡尤为升麻之辅佐。2、升阳之根在益气,中州之气不充,升降之机差,方中参、芪、甘草温补中州之气,气冲方能健运,气运则可升发,故以甘温之剂升其阳。方中佐以柴胡,升麻,能起到翰旋中州,引动全局。3、升阳药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