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限时训练导学案2.doc_第1页
高三限时训练导学案2.doc_第2页
高三限时训练导学案2.doc_第3页
高三限时训练导学案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美术班专用导学案2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 ,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的思想,手稿却板正、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A洒脱 特立独行 拘谨 B潇洒 狂放不羁 拘谨C洒脱 特立独行 谨慎 D潇洒 狂放不羁 谨慎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 ,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 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 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 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 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也许还跟着个小孩 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 A. B C D3. 下列四句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3分) ( ) A.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B.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C.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D.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4. 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 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陈长生传 张惠言 余故居南郊德安里,邻有陈长生者,与兄奉母以居,无妻子,有室一楹,园地以稜计者十。兄偻且病,常给爨守舍。而长生力治地种菜,卖之得钱,且为人赁佣以充食。 长生为人少言多笑,即有陵之,大恚,辄复笑,即已,未尝校。其为佣,勤甚。他佣所苦弗欲,悉任长生,长生皆为之无怠。主人善之,或侈与直,则计其佣之数取之,而反其余,笑曰:“此足矣。”固与之,则又笑委之去。及其于所价直皆然。人谓长生痴也。 余幼时儿嬉,日过其门,门前树瓜瓠之属,夏秋之交,编竹为架,垂垂然。时见长生兄弟奉母坐其下,手一盂饭,蔬一盆,且语且食。长生或时时抗声歌,则格格笑,母与兄皆笑。其后予徙居城中,岁时至旧庐,恒过访焉。 十余年,其母死,鬻其园地之半以敛焉,而葬于其室前。家益贫,兄病益甚。长生晨则食其兄,而出力作,暮归,扶持之甚备。兄困,意不当辄怒詈长生,每彻旦。比屋闻者咸不平,而长生未尝有言。年余,兄死,则又鬻其园地以敛,而葬于母旁。数月,长生亦死。邻人鬻其居以葬焉。 论曰,孟子之言曰:人性善。如长生者,其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岂尝知有礼义之说哉?何其鞠躬君子也。长生之事母与兄,乡之人知而善之;然至其取舍退让,则谓之痴,何哉?余故述其事,将以待考风俗者有取焉。 (选自茗柯文补编)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常给爨守舍 爨:烧饭 B. 未尝校 校:计较 C. 长生晨则食其兄 食:吃饭 D. 鬻其园地之半以敛焉 鬻:卖掉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陈长生无妻无子,和母亲、哥哥一室生活。由于家境贫寒,加上哥哥驼背患病无法营生,长生只能靠种地种菜和为人赁佣来养家糊口。B. 陈长生沉默寡言,逢人爱笑。这样的性格,使得村里无人欺负他。他还吃苦耐劳,别的佣工不愿做的事情,长生没有怨言,从未懈怠。C长生孝顺母亲,敬爱兄长。他曾在门前瓜瓠架下,高声歌唱,格格而笑,以娱乐家人。后来母亲和哥哥相继去世,他把他们安葬在室前。D.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陈长生勤劳淳朴、恪守孝悌的形象,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指出了乡人对他的矛盾性评价。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主人善之,或侈与直,则计其佣之数取之,而反其余。(2) 兄困,意不当辄怒詈长生,每彻旦。比屋闻者咸不平,而长生未尝有言。8. 结合最后一段,分别概括作者和乡人对陈长生的评价。(4分)3、 名句名篇默写。(8分)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乘骐骥以驰骋兮, ! (屈原离骚)(2)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3)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4) ,梳晓鬟也。 (杜牧阿房宫赋)(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李白蜀道难)(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从今若许闲乘月, 。 (陆游游山西村)(8)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高三美术班专用导学案21. B (洒脱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潇洒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狂放不羁强调不受约束,特立独行强调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2. C(根据写景顺序判断,排最后才能与后句衔接)3. D (赏菊、饮酒、插茱萸、登高均为重阳节习俗。D项“穿针”为七夕节习俗)4. A(语段的主旨是写文章是要注意文章结构和素材的关系;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说出了语段的主旨;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不是语段的重点;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由“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可知说法错误;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不是语段的主旨;故选:A) 5.C (喂食) 6.B(原文有人欺凌他。)7.(1)主人认为他善良,有时多给他工钱,(他)却计算自己被雇佣的工时收取钱财,并返还多出的部分。(善之,1分,侈与直,1分,省略句补充“他”,1分,计其佣之数取之,1分,反其余,1分)(2)哥哥生命垂危,有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发怒责骂长生,常常从晚上一直到天明。听到的邻居都感到不满,但长生不曾说什么。(兄困,1分,意不当,1分,詈,1分,彻旦,1分,比屋闻者,1分,共5分)8. 作者认为陈长生不懂礼义之说(1分),其行为却完全符合君子标准(1分);对于陈长生侍奉母亲和兄长的行为,乡人认为是善行(1分);对于陈长生取财之法和待人之道,乡人认为是痴行(1分)。参考译文:我以前住在南郊德安里时,有个邻居名叫陈长生,他和哥哥一起住,共同侍奉母亲,他没有妻子儿女,只有一间房子,有一块十稜大小的菜园。他的哥哥脊背弯曲,且身患疾病,经常在家中做饭和看门。长生辛勤耕地种菜,靠卖菜赚钱,并且还得受雇他人来补贴家用。 长生这个人话少而笑多,即使有人欺负他,内心很愤怒,也会立即又笑起来,当时就结束了,过后不再计较。他作为佣工,十分勤劳。其他佣工不想做的苦差事,全交给长生去做,长生都去做没有一点懈怠。主人认为他善良,有时多给他工钱,他却计算自己被雇佣的工时收取钱财,并返还多出的部分,还笑着说:“这就够了。”主人如果坚持给,他又会笑着丢下多给的钱离开。和他相关的报酬都是这样。人们都认为长生不聪明。 我小时候玩耍,每天路过他家,他家门前种有瓜果一类的植物,夏秋交替之际,用竹子编成藤架,枝叶纷纷低垂。我经常看见长生兄弟侍奉母亲坐在藤架下面,手里端着饭和菜,一边说一边吃。长生有时会大声歌唱,唱完格格而笑,母亲和哥哥都笑了。后来我搬家住在城里,每年固定的时间回老家,还经常拜访他。 十多年后,长生的母亲去世,他卖掉一半的菜园来治丧,并且把母亲埋在房子的前面。此后家境更加贫寒,哥哥的病情也更重了。长生早上起来就喂他哥哥吃饭,然后离家努力劳作,傍晚才回来,照顾哥哥很周到。哥哥生命垂危,有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发怒责骂长生,常常从晚上一直到天明。听到的邻居都感到不满,但长生不曾说什么。过了一年多,他哥哥去世,就又卖了菜园来治丧,并把哥哥安葬在母亲的墓旁。几个月后,长生也去世。邻居卖掉他的房子来安葬他。 我认为,孟子“人性善”的主张是对的。就像长生这样的人,他耳闻目见不多,难道曾经学习过礼仪教化的主张吗?但是他的言行多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