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12自然辩证法政治思考题目汇总.doc_第1页
上海大学2012自然辩证法政治思考题目汇总.doc_第2页
上海大学2012自然辩证法政治思考题目汇总.doc_第3页
上海大学2012自然辩证法政治思考题目汇总.doc_第4页
上海大学2012自然辩证法政治思考题目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周: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建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请大家阅读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中,来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之间的关系如何?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工作有何帮助? 第三周: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二篇报道及一段视频,然后就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到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一举措,以及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会议的主旨等问题发表你的看法。 1、图片:臭氧层空洞:(/a/20080918/002116.htm) 2、报道:数百座冰山奔袭新西兰(/w/2009-11-25/033516661500s.shtml);近四成国土水土流失严重 经济损失至少2000亿报道:(网址:/news.jsp?intKeyValue=16762) 3、视频:/play/SHDongFangTV_20071124_2506036.html 澳大利亚动用战机监视日本肆意捕鲸(视频)提示: 在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界和社会”一文中,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是劳动。”接着,恩格斯马上又强调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383-384页) 以上关于我国的碳排放问题及哥本哈根会议之主旨的讨论可以联系以下问题,并结合“马克主义的自然观”来加以展开:(1)对于恩格斯以上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想?(2)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对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3)也可从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及日益增大、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及全球性污染危机的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等等,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第四周:背景资料一:在库恩之前,科学哲学领域基本上是实证论及实在论的天下。科学被认为是一种追求真理的事业,或者科学是似真的;真理可以被人们认识并加以表述等。自从库恩发表其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对库恩的不同解读造成不同的研究路向。库恩之后,人们逐渐关心科学产生背后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心科学产品的逻辑结构”1,“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2注释:1美托马斯S库恩著,纪树立等译: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2同上,第267页背景资料二:“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1994年,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向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刊物社会文本(Socialtext)提交了一篇题为跨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论文。随后,索卡尔在大众语言中披露了他的意图,即这篇文章是他为了检验人文科学知识领域的严格性标准而写的诈文。这篇论文在文字上带有明显的胡说八道,然而(a)它听上去很不错;(b)它迎合了编辑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社会文本的5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是一篇诈文,一致通过把它发表,引起知识界的一场轰动。这就是著名的“索卡尔事件”。索卡尔事件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由科学家、持实证主义立场的哲学家组成的科学卫士与后现代思想家之间的“科学大战”。“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背景资料三:“索卡尔的自白”“我的文章的最基本愚弄之处不在于它那大量的错误,而在于其中心论题的可疑性以及引证它来支持它的推理。其次,通过含糊的非线性、流量和相互联通性等花言巧语,把德里达和广义相对论、拉康和拓扑学、伊里伽莱和量子力学拼凑成一个大杂烩。最后,我一下子得出(再次毫无根据地)后现代科学已经抛弃了客观实在性的观念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思维的逻辑结果;人们只能发现权威的引言、诙谐双关语、牵强附会的类比和毫无根据的大胆断言。”艾伦索卡尔:“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见索卡尔等著,蔡仲等译:“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相关资料大家可借阅书籍,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后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如下,可以选其中一个或多个回答,标题最好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3、今天,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还存在吗?如果有,你认为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有无必要,如何实现?(关键词:科学与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关系)4、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第五周 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经历种种的“技术改造”,例如从游猎部落到农业耕种、从手工作坊到机械工厂、从手艺技术到现代技术等过程,在每一种情况下,这种“技术改造”活动都能逐步地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如现今人们信奉科学技术能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一样,现代技术在人们眼中是一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无限力量,它不但深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改变人直接面对自然的可能性,取而代之的是“人工自然”的生存世界,而且深入到人与人的关系中,改变人类活动的亲缘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游戏规则”的技术化标准。 人既是技术的创造者,又是技术的创造物。正如技术的物质问题(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物质材料等方面)日益陷入危机一样,与技术有关的人自身的存在问题(社会幸福感、生存意义、人生价值等等)和文化问题(技术伦理、技术规范、技术风险等等)也同样危机四伏。这就不得不要追问:一种以创造技术为荣的人类何以将自身引向危机四伏之中呢?人类是否有可能化解这些危机而将技术的未来引向人类自身可接受的发展道路上来呢?为此,请大家从技术之本质上进行讨论。 参考书目: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六周科技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对科学技术本身进行伦理思考。如科技是不是价值中立的?科技研究有无禁区?从广义来看,除了反思科技本身之外,也要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中的运用进行伦理思考。如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工程伦理等。就科技与伦理的互动来看,一方面表现在科技对伦理的作用,如扩展伦理范围,提出新的伦理问题,提出新的价值观和修正伦理规范的确定;另一方面,是伦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和推动,如是否科技层面能做的,就是该做的?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等等。大家可从以下某个问题入手讨论:1、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2、科技研究有无禁区?3、应发展什么样的科学技术?4、试从某一案例入手,分析高新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哪些伦理问题?(如可选择克隆人、安乐死、器官移植、基因问题、网络交往、高智能犯罪、环保等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参考书目:韩东屏等,疑难与前沿科技伦理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七周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以特有的伟力为人类大量谋取福利。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技革命更是以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然而,凡事必有对。当代科技革命正如一把双刃剑,它并非只是意味着幸福、享乐与希望,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忧愁、痛苦和危机。近一二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消极后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全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现代科技的负面后果同时又在提醒人们,究竟如何正确地评价科学技术、又该如何对待它?面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和人类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欢呼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认为科技万能,科技发展可以使人类社会进步,也可以克服由于科技进步而造成的任何问题,被称为“乐观派”。而有人则认为科技是罪魁祸首,是“万恶之源”,科技的发展所造成的严重问题是人类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认为应停止与限制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处境发出哀鸣,这就是“悲观派”。问题如下:1、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有哪些?(主要是科技的正面效应,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变革层面进行分析)2、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表现?3、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4、科技能否解决一切问题?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第八周根据一些有识之士的诊断,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的困境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或者分裂。根据他们的理由,在教育体制上,专业教育的分科化已使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相隔绝;在学科性质上,科学的日益强势和科学自诩的与价值无涉使得受教育者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如此等等。然而,“科学”和“人文”究竟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的目标是什么?又在何种意义上说它们之间存在紧张?都没有特别一致的意见。请谈谈你对“科学”和“人文”的理解,试就它们之间的关系阐明你的主张,以及支持特定主张的理由。参考书目:肖峰著: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九周钱学森在面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局面时,提出了一个平易的问题,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人们称之为“钱学森之问”,它却深深地触动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艰难境地,当然他自己的回答似乎也是简单的,即“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但是,如何理解其更深的意义呢?更切实地找到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道路呢?这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了。这个“钱学森之问”也不禁使人想起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文明史中所提出的问题,即“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人们称之为“李约瑟难题”。现在,请大家谈谈自己对“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的理解。问题关键词:必读文献科学技术社会篇“新手抉择专家意见的依据是什么?(12954) 丛杭青著2005-11-30绪论自然辩证法导言(23696) 恩格斯著2005-9-15科学技术社会篇科学的社会功能(第16章)(10425) 贝尔纳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科学与社会秩序(5532) 巴伯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创新研究应成为科技哲学研究的新阶段(9647) 金吾伦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良禽择木而栖(6468) 何士刚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中国环境政策的变迁(5834) 任文伟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中国做好应对重大微细菌威胁的准备了吗(5586) 何大一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中国能否融入分子医学主流(5348) 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6705) 饶毅,鲁白,邹承鲁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On Being a Scientist(第二部分)(6499) Committee on science,engineering,and public policy,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On Being a Scientist(第一部分)(6304) Committee on science,engineering,and public policy,著2005-6-28科学技术社会篇自然 科技 社会与辩证法(科学技术社会篇)(3992) 许为民等著2005-6-28技术篇技术哲学引论(第2章)(10408) 陈昌曙著2005-6-28技术篇技术哲学引论(第1章)(7493) 陈昌曙著2005-6-28技术篇工程技术百年颂(7129) 宋 健著2005-6-28技术篇跨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概述(12643) 朱光亚著2005-6-28技术篇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6054) 张华夏 张志林著2005-6-28技术篇自然 科技 社会与辩证法(技术篇)(5844) 许为民等著2005-6-28科学篇自然 科技 社会与辩证法(科学篇)(6883) 许为民等著2005-6-17科学篇科学与反科学第六章反科学现象(6689) 杰拉耳德霍耳顿著2005-6-17科学篇科学与反科学第三章量子论、相对论和修辞学(5305) 杰拉耳德霍耳顿著2005-6-17科学篇青年科学管理者的历史使命(7185) 陈竺著2005-6-17科学篇大科学和小科学(6231) 蒲慕明著2005-6-17科学篇科学不端行为(6046) 吴善超,孟辉,张存浩著2005-6-17科学篇自然科学史(4076) 斯蒂芬梅森著2005-6-17科学篇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进一步探讨(6072) 刘高岑著2005-6-17科学篇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言(3922) TS库恩著2005-6-17科学篇科学哲学(第4章)(4801) 刘大椿著2005-6-17自然篇自然 科技 社会与辩证法(自然篇)(10271) 许为民等著2005-6-8自然篇非线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吗?(7397) 武杰 李宏芳著2005-6-8自然篇人工自然界中人的内在价值的作用(6773) 苑金龙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