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路网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路网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路网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路网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路网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路网工程项目建议书安徽有道项目咨询有限公司二O一五年十二月编制单位:安徽有道项目咨询有限公司项目名称: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路网工程项目主持人: 潘志勇 注册咨询师、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 俞仕忠 注册咨询师、高级工程师何建华 注册咨询师、高级工程师周复达 注册造价师、高级工程师 沐贤安 注册咨询师、高级工程师朱中海 高级工程师、建造师目 录1、总论 1.1 项目概况1.2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1.3 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4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5 结论和建议2、建设条件和项目选址 2.1 建设条件2.2 项目选址2.3 所在区域现状2.4 投资优势2.5 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优惠政策3、工程方案 3.1 总平面布局3.2 入园企业和主要运营办法4、公用工程 4.1 给排水 4.2 供电4.3 通信5、环境保护、卫生安全和消防 5.1 环境保护 5.2 劳动卫生与安全 5.3 消防6、 节能 6.1 设计主要依据6.2节能措施7、组织管理与运营策略 7.1 组织管理 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7.3 运营策略8、项目建设进度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1 投资估算9.2 资金筹措 1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0.1经济效益分析10.2社会效益分析1、总论 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路网项目承办单位:巢湖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主要内容: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路网工程,由秀水路、龙泉路东延、景林路、花山路、卞山路、振兴路、丁香路等7道路组成,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秀水路总长约3150米,规划红线宽12米。断面分配为:2.5米人行道+7米车行道+2.5米人行道=12米,总投资15882.14万元,龙泉路东延总长约1771米,规划红线宽10米。断面分配为:1.5米人行道+7米车行道+1.5米人行道=10米,总投资4869.12万元,景林路总长约815米,规划红线宽10米。断面分配为:1.5米人行道+7米车行道+1.5米人行道=10米,总投资3523.13万元,花山路总长约1300米,宽度36米,断面分配为(8米车行道+4米绿化带+3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X2=36米,总投资6777.05万元,卞山路总长约2600米,宽度16米,总投资10247.04万元,振兴路总长约1900米,宽度16米,总投资7614.24万元,丁香路总长约1700米,总投资6857.25万元,七条道路总计总投资55769.97万元1.2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5年8月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是合肥市四大开发区之一,位于合肥市东北部,管辖面积达6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5万余人。拥有“省级台湾工业园”、“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合肥安全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实体企业单品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最具潜力旅游度假目的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第十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区内郁金香高地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如下。一、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综合开发的需要 S105线成为联系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对外的主要道路,交通量将逐年增加,对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的干扰不断加重,局部地区经常出现交通阻塞的情况,因此,加快以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为框架的城市交通路网建设,便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尽快开发建设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道路建设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完善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干道网络,提高经开区路网通行能力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路网现状基本形成了以方格网式加放射式组合的路网格局。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路网项目建成后,将填补主城外延出现的交通空白,并改变该地区的路网布局,使之更趋均衡、合理。更为重要的是,加快产业的组团建设,构建城市主干框架,尽快形成城市便捷的快速道路系统。秀水路、龙泉路东延、景林路、花山路、卞山路、振兴路、丁香路等工程的建成,将减轻主城区周边许多相关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路网的总体运营水平。 三、加强城市片区间联系,提供便捷的出入通道。 秀水路、龙泉路东延、景林路等路网工程建成后,将改变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原有的交通分布格局,对全区交叉口与路段均有积极的影响。并将增强城区各片区之间的联系,对各片区主次干道进行梳理、拓宽。完善老城区路网,打通断头路,改造瓶颈路,衔接畅通,形成工业园区整体路网系统。 四、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需要201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5.9%;规上工业总产值72.2亿元,增长30.7%;规上工业增加值17.2亿元,增长2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1亿元,增长58.5%;财政收入4.3亿元,增长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9亿元,增长12.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2亿元,增长36.9%。其中,工业投资60.6亿元,增长55.4%;技改投资22.9亿元,增长52%;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增长17.8%。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园正需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上,本项目前景广阔,综合效益明显,它的实施,有利于快速推动和建设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投资兴建本项目确实非常必要。1.3 编制依据1.3. 1编制依据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花山工业园区总体规划1.4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长(m)宽(m)备注城市支路315012秀水路城市支路117110龙泉路东延城市支路81410景林路城市支路130036花山路城市支路260020卞山路城市支路190016振兴路城市支路170016丁香路2、建设条件 2.1 建设条件2.1.1气象条件:巢湖市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全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13.2;多年平均无霜期25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64毫米,蒸发量850毫米。巢湖市降水量主要集中于68月,约占年降水量的65%,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建国以来年雨量最大为1604毫米(1954年),最小为473毫米(1978年),市区水灾频繁,梅雨天气明显,历年平均梅雨期长达24天,梅雨量最高达629毫米,且多为暴雨,日雨量达193毫米(1984年)。巢湖市区风向全年呈季节变化,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南风与偏东风相互转换不定。2.1.2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所处近山平原母质复杂,多属水稻土,土层深厚、土质均细、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质地以重壤为主,丘陵区多为自然土壤,正逐步红壤化中,有红壤、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 多石砾,粘粒含量高,质地为中壤至轻粘,酸性重,养分贫乏,保肥保水性能差。2.2 项目选址位于汤卞山水库以东,燃气轮机片区,所选地址交通便捷,有利于项目建设进度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本项目选址符合合肥市土地利用规划,属储备用地,符合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2.3 所在区域现状巢湖市地处皖中,濒临长江,怀抱巢湖,毗邻长三角,交通便利,建设中的京福(北京至福州)高铁将在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内设站。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地处合芜“两核”中心,贴近沿江“轴线”,是安徽省首批省级开发区,于1995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经国务院核准保留的规模较大的省级开发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具有市一级审批权。全区管辖面积61平方公里,工业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设有4平方公里省级台湾工业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为商、亲商、富商、安商、为民、亲民、富民、安民”的发展理念,坚持“招商为纲、人才为本、创新为魂”的方针,大力实施“产业立区、人才兴区、科技强区”的发展战略,以“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为标准,以创建生态型、外向型、创新型、知识型园区为目标,全面提升服务效率,精心打造一流的创业环境、生态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使开发区真正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和生活居住的乐园。2.4投资优势合肥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特别是区划调整由合肥市管理后,在合肥市的幅谢带动下,产业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交通便捷:合肥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位于合肥市最东部,紧邻巢湖市市区。 公路:合肥市拥有206国道、312国道、合肥绕城高速(G4001)、京台高速(G3)、沪陕高速(G40)、沪蓉高速(G42)、合巢芜高速(G5011),是全国重要的公路枢纽之一。 开发区境内,合巢芜(G5011)高速(出口在开发区境内)、巢宁一级公路(巢湖至南京)穿区而过,合马高速、北沿江高速已经开工建设,即将通车。 铁路:合肥市目前拥有合武高铁(合肥至武汉)、合宁高铁(合肥至南京、上海)、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合蚌专线(连接京沪高铁)。便捷的高铁建设使合肥一跃成为全国性铁路枢纽,45分钟到南京,2小时到上海、杭州、武汉,3小时到北京、郑州、福州,已与上海、南京、杭州三地成为长三角地区4大铁路枢纽城市,覆盖长三角地区地级城市及主要城镇,实现主要城市间和相邻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区域内其他城市间3小时内到达。 合肥巢湖经开区,淮南铁路复线经停开发区内,可连接京九线、京沪线;建设中的京福高铁(北京至福州)设站于开发区,按时速350公里/小时、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预计2013年底建成,建成后从开发区高铁站点出发至北京和福州的时间分别均为3小时;商杭高铁(商丘至杭州)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从开发区高铁站点出发至杭州的时间为1.5小时。 水路:合肥港是全国 28 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可常年通航千吨级船舶。即将建成的合肥新港一期工程设计年吞吐能力杂货100万吨、集装箱7万标箱,临近合肥出口加工区,建成后经巢湖裕溪闸(通行3000吨船舶),上达武汉、宜昌、重庆等港,下至苏、浙、皖、沪等省(市)的腹地港口,并且通过江海联运世界各地。规划建设的“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大运河)将使合肥的水运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合肥海关已与长三角地区实行了区域一体化通关。 开发区距周边的芜湖、南京、上海三个外贸码头分别约60公里、110公里、450公里,临近开发区的万吨级深水码头正在建设中。 航空:至本市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时间分别为40、90分钟。此外,计划于2012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桥国际机场(近期4E级、远期4F级)可供世界上目前所有已投入商务运营的飞机起降,通达国际多个城市,距开发区仅1小时车程。 区位优势:合肥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双核两翼”的规划布局中,既在沿江“轴线”之上,又在合肥、芜湖“两核”之间,更是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开发区交通便捷,已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物流快捷,运输成本较低。 配套完善:区内基础设施达到“八通一平”条件;建有1座110KV变电所(另有1座在建),日供电能力达到120万kWh;日供水能力5万吨;日供管道天然气8万立方米;两座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工业废水和2万吨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厂。“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投资约150亿元用于花山工业区及拓展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规划新建一座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厂;新建110千伏汤山(花山)输变电工程;新建一座日处理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新建加气站一座,使向开发区范围日供气能力达到约25万立方米/日。 宜居宜工宜游:开发区功能分区合理,半汤温泉度假区、住宅区以及工业区相对独立,人居环境良好。区内现已建成营业两座五星级酒店。开发区的半汤镇乃中国温泉之乡,有冷、热二泉,含丰富的氡、偏硅酸、硫酸盐、镁、硒等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医疗作用和经济价值。开发区建有公租房以及职工宿舍可供区内企业选择租赁。 服务周到: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模式,企业围墙内的事情企业自己办,围墙外的服务事项一律由开发区办,建立了企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帮您办”、“立即办”代理制度。园区采取劳务代理等方式全力帮助解决企业的招工问题,设有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贷款和贷款担保等融资服务。 市场广阔:合肥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处于南京、合肥两大经济圈的核心地,东接长三角、西邻中原广阔市场,周边半径500公里范围内涵盖中国东、中部的7省1市,约102万平方公里,拥有5亿人口。这个区域经济发达,起着承东启西的中枢作用,市场空间广阔,市场网络健全,消费能力旺盛,GDP约占全国总量的40%,人力资源丰富,综合商务成本较低。 成本优势:开发区投资要素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全市及周边地区积聚了大量的多种行业的管理技术人才以及熟练工人。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本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陆续返乡,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本地就业。本科院校巢湖学院、专科院校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均位于开发区辖区内,每年可为企业提供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我区电力资源充足,水资源丰富,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支线均已接至开发区,供应有保障。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了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物流快捷,运输成本较低。物产丰富 巢湖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巢湖区域农产品资源丰富,所辖及周边地区都是全国粮、油、棉“百强”县,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安徽省最大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 水资源方面:巢湖位于安徽省腹心部位,长江下游左岸,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82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3486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合肥市和县级巢湖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具有工业用水、农业灌溉、防洪、渔业、旅游等多种功能。目前,巢湖市城区日供水能力12万吨,开发区日供水能力5万吨,且正在规划新建1座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厂。开发区境内拥有一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半汤温泉。半汤温泉有冷、热二泉,含丰富的氡、偏硅酸、硫酸盐、镁、硒等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医疗作用和经济价值。半汤冷泉水经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综合调查评定为水质良好,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冷泉水水温在1823,枯水期流量为7846.3吨/日,丰水期流量为8407.3吨/日,可开采资源量为7846.3吨/日(合约286.5万吨/年)。2.5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优惠政策在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企业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涉及土地出让、企业所得税、补贴等各个方面。由于开发区属“一级财政,一级金库”,开发区设立了产业发展资金,资金来源由开发区财政拨付,主要用于对区内企业进行技改补助、新产品研发补助和完成目标奖励。 1、土地方面 开发区目前已达到“八通和一平”条件,土地价格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挂牌基准价(9.6万元/亩)的基础上,可从设立的产业发展资金中给予补助,每亩最多可补助9.6万元(具体“一事一议”)。 2、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如贵方二年内固定资产投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自投产之日起开发区留成部分(开发区地方留成部分为25%)可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增值税:如贵方二年内固定资产投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自投产之日起开发区留成部分(开发区地方留成部分为25%)可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3、其它政策 金融支持:开发区可根据企业需求通过开发区担保公司及合肥市担保公司为企业做融资担保。 发展扶持:开发区内现有一家企业拥有较全的乘用车及改装车目录,开发区可协调项目方与其以合作、合资等方式共享该汽车目录。 生活配套:开发区在区内建有职工之家和廉租房,可帮助企业解决职工生活住宿问题。 可持续发展:合肥市政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分别以合政201151、54号文件给予政策支持,项目可对照享受其中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对投资强度大、财税贡献大、成长性好的企业,开发区视情况分别给予项目投资奖励、法人代表奖励、贴息补助、上市专项补贴、产业发展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奖励和补助。 综上所述,建设秀水路、龙泉路东延、景林路,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项目建设是必要的。3、 工程方案 3.1总体要求根据经开区的用地规划、布周结构以及实际需要,将经开区的道路分为生活性主干道、文通性主干道、城市次干道以及城市支路四级。 生活性主干通是连接城区各个居住区,并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文通型道路,同时生活性主干通还典有沿城市主要街区布置,形成城市形象大道的功能。城市次干道是与主干通相衔接的集位道路,主要以承担区内公共性交通为主,可汇组各类活动和人旅、车流。城市支路是供生活性交通进出居住区和承担短距离交通的主要道路,是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开区内城市支路的布周采用了环的规划理念,它屏弃了传统的城市支路的作法将城市支路的运用与居住用地开发相结合,用城市支路划分居住单元,有利于居住地块的开发建设;同时,采用简洁统一的方式,在城市支路的交通性和居住区道路的“顺而不畅中寻求完美的结合点。这种构思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交通进行分流;又能避免过多城市交通穿越对居住区带来的干预,保证居住区内部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听取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经实地踏勘,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地质特点,仔细分析路线穿越的可行性及经济性,根据经开区城市总体规划,经开区道路交通规划图,提出了本次路线大致走向,详见路线平面图。1、路线( 1 ) 道路平面布置道路平面设计原则上按照经开区路网布设要求,根据现场实地调查和规划给定的坐标,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使线形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保证路线流畅、均衡,行车安全。同时平面设计时合理设置临时出入口(建筑物、停车场)、分隔带断口等。结合道路空间线形的特点,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的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两种线形均衡,保证路面排水通畅。道路平面布置原则 :A 、路线走向根据经开区总体规划,经开区道路交通规划确定的道路轴线;B 、便于开发利用, 注意与路网的衔接;C 、与地形、地质、水文结合符合有关技术规范;D 、按技术规范选择好平曲线半径 ( 尽可能不设超高 );E 、考虑近远期相结合。F、考虑公交车站、停车场布置的要求。道路纵断面布置原则 :1. 纵坡应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舒适。2. 设计要注意相交道路、两侧街坊等的衔接。3. 纵坡设计与原道路及两侧地势基本保持一致。4. 充分考虑与沿线两侧单位、街坊的顺接,以及有利于道路两侧地块开发的原则,尽量减少填挖高度,同时保证区域内总体排水顺畅。处理好与已建工程的衔接关系。2路基、路面(1)路基边坡应考虑道路两侧用地、挖填高度、土质条件、周边建筑物等综合因素确定,在有条件的路段挖填高度较大路段适当放缓。本工程路基防护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综合考虑安全、美观、经济、实用性条件,由于道路两侧即将铺装,填方和挖方边坡临时采用1:1.5。为了使路基获得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抵抗路面荷载下传的变形能力,保证路基的综合服务水平,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本项目路基压实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指标见下表: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压实度(%)机非混合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填方路基0-8093939080-150909087150908987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39390附注:(1)对应表中数字均以重型击实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100。(2)表列深度均为路床顶面算起。(3)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路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路段要求。(4)压实期间的含水量应当均匀,只有当材料的含水量在压实试验的界线范围内,压实工作才能进行。(2) 路面结构方案一 、水泥砼路面结构 机动车道 :22-24 厘米 C35水泥砼面层;30 厘米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 20 厘米石灰土下基层。非机动车道:18 厘米C30水泥砼面层;15 厘米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5 厘米石灰土下基层。人行道 :25255 厘米预制人行道板;2 厘米水泥砂浆垫层;15 厘米石灰土基层方案 二 、沥青砼路面结构机动车道 :10厘米沥青砼面层 ;20-30 厘米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30 厘米石灰士下基层; 非机动车道 :7 厘米沥青砼面层;15 厘米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 厘米石灰士下基层;人行道 :20106 厘米预制人行道板;5 厘米水泥砂浆垫层;10厘米C15砼垫层15 厘米石灰土基层路面类型、结构层次和组成材料的选择,应依据道路等级、道路交通繁重程度、路基承载能力、材料供应情况、气候条件、施工考虑、寿命周期、资金筹措等因素,综合考虑和分析后确定。目前,道路路面结构主要两种类型: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两种路面结构各有优缺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无接缝,有行车舒适,震动小,吸噪音性能好,无反光,货运运输损耗低,路面防滑性能好,施工期段,养护维修简便,开放交通早等优点;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长,施工工艺简便,材料来源丰富,且道路不必经常养护,从整个使用过程考虑,其修建和养护费用比沥青路面低,但一旦出现损坏,不易修复,不利于道路以后的改建和维修。但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能耗、使用性能、环保效应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大量应用于现代高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特别是近20年以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沥青路面新技术不断出现,使用范围愈加广泛,结合本工程工期要求较紧,因此,本项目推荐采用沥青混凝。 2.2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选用对面层材料,要求满足高强抗滑,少裂、平整耐磨及抗车辙的路面使用功能;上基层采用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底基层可就地取材。 路面类型、结构层次和组成材料的选择,应依据道路等级、道路交通繁重程度、路基承载能力、材料供应情况、气候条件、施工考虑、寿命周期、资金筹措等因素,综合考虑和分析后确定。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沥青面层广泛使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沥青抗滑表层、沥青碎石混合料(AM)以及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其中前3种结构多属于悬浮密实(空隙)型或挤嵌密实(空隙)型。由于结构本身特点,AK在抗滑、抗车辙方面有较大提高,但在水稳性方面较差,AM由于空隙率大,耐久性差,已较少使用,AC在水稳性、抗裂性、耐久性方面较好,但路面抗车辙性较差;而使用SMA可以有效的解决沥青砼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车辙性及水损性等问题,但造价较高。综合考虑上述各方面的因素,推荐采用沥青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作为表面层。中、下面层推荐采用AC-20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同时根据国内外的长期研究的结果,加强沥青路面结构的中面层,对改善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确定对本项目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经过两方案比选考虑到该地区地形情况及当地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推荐道路形式均为沥青砼面层。软基地段用山皮石换填或用粉喷桩加固处理,基层均采用5%3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2%石灰土,路面结构层用沥青砼。3. 排水(1) 过水涵洞工程 根据现有水系情况,按照总体规划之防洪、排涝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河流及规划沟渠,就近排入上述水体,由于道路工程的分隔,在道路的适当位置设置过水涵洞,便捷沟通工程内外水体,以确保现有城市排水系统的畅通。 暴雨强度公式:根据合肥市地方的经验和习惯,采用当地暴雨强度公式。 设计重现期:一般道路采用P=1年;主要交叉口、跨线桥段采用P=2年。 地面经流系数:山区采用0.35;市区采用0.7。过水涵洞为钢筋砼,直径为1500,基础采用砂石垫层、1800砼基础,八字出水口。(2)排水工程沿道路敷设排水干管;排水干管按道路收水范围计算确定,起点最小管径d600,按合肥当地习惯作法,除主要交叉口外,一般间距40米设窨井,窨井两侧做双蓖式雨水井收水,雨水井通过d300管道接入窨井,雨水排水管按城市排水规划要求排入河道。污水最小管径d500、最大管径d800,沿路两侧铺设,坡度0.3%,间距30米设窨井,窨井两侧做连接管收水。 6管线综合部分 城市道路涉及到地下各类管线及电缆的配合,道路的设计必须考虑地下管线的综合。 可按照城市专项工程规划的要求,一次规划布置,各类管线可分期实施。 维修工作较多的管线,尽量布置于车行道之外,不影响交通,且挖掘损失最小。 煤气管道有漏气危险,对人体有害,将其布置在环线的外侧。 电力电缆与煤气管分开布置。 电力电缆有电磁干扰,与电信、有线电视分开布置。 污水管与给水管分开布置。 根据规划要求及今后城市的发展,参加综合的地下管线应有: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煤气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路灯;有线电视等。7. 路灯 本工程道路照明的设计原则是保证照明供电安全可靠,道路照明的照度、均匀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美观适用。 本工程道路照明设计的标准为:平均照度不低于15lx,均匀度不低于0.35。路灯供电及控制整个安居路(新226省道至太湖山南路段)工程路灯的供电均采用多个路灯专用箱式变电站来提供低压电源,箱式变电站10KV高压进线电源接自市电全程路灯的控制采用全、半夜制方式。由市路灯管理处根据时间或光照来进行集中控制。远期采用微机留控。 路灯采用的型式在道路上主要以功能性为主,灯具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桥梁上考虑功能性和装饰性相结合的型式。 道路上均采用W-1KV四芯等截面电缆穿阻燃型高压聚乙烯管沿绿化带直埋地敷设,埋深距地0.7米,电缆保护盖板采用砼板,桥梁上采用电缆穿管沿桥砼护栏或人行道盖板下暗敷。电缆在穿越道路时穿钢管保护。3.2方案设计基本要求1.人行过街综合考虑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需要和交通安全,设计人行过街方式及其分布。在两侧建筑空间较为富裕的地段设置中心行人过街等候区。 2.公交站点优化公交站点布局设计,结合站点布局和停车布局综合考虑公交港湾式停靠并错位布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尺寸需要结合道路等级及线路重复系数满足国家规范并按上限考虑。设计公交港湾时需同公交部门协商,并在尽可能减少拆迁量的前提下布设停车港湾。3.交叉口交叉口必须进行交口渠化设计,在进行交叉口设计时需进行交叉口交通量调查,在此基础上合理研究左、右转车道的数量及停候车长度,进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在需建设立交的交叉口需要提供初步的立交设计方案。4.道口在设计时应根据沿线单位出行的需要做好交通设计,既要避免过多开设道口影响机动车道的快速、安全通行,又要避免布设道口过少或不合理影响到沿线单位的正常出行。5.管线管线布置按规划红线宽度控制,结合管线设计对道路改造项目需对现有管线进行物探,并根据现有管线位置及规划设计条件进行管线综合的方案设计。对于雨污水管线,需根据现状管线和雨污水管线专项规划及规划设计条件等进行方案设计,设计时需对雨水出口进行细致的调查。6.交通配套设施统一设计交通标志、标牌、标线、隔离设置等,城区内宜有统一街具设置设计。设计时应标注树池和路灯杆的尺寸和位置,以避免二次开挖。同时在方案设计阶段需确定挡墙的位置。7.周边建筑物在道路设计时,涉及到两边建筑拆迁或建筑安全的,需根据建筑物的构造特点,明确需加固的周边建筑物保护措施的初步方案及估算。8.无障碍设施设计单位在设计道路施工图时,必须满足合肥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4.3道路断面情况均采用主车道加人行道的形式,根据红线宽度合理划分。4、公用工程4.1 给排水 排水采用雨、污、废水分流制,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排入排水管网,雨水经雨水管网汇集后排入排水管网或就近排入河道。两座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工业废水和2万吨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厂能满足企业生产要求。4.2 供电根据建设规模本项目属于三级用电负荷,区内建有110KV变电所一座,日供电能力达到120万kWh,完全满足要求。供电线全部用电缆线均采用地埋式。4.3 通信 通讯光缆已经敷设到位,用户根据需要可申请安装。 5、环境保护、卫生安全和消防 5.1 环境保护 5.1.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21-2002)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78-1996) 5.1.2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 (1)规划目标 做好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低耗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切实搞好“三废”治理工作。对产生的“三废物”进行分类、分级、分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三废”对区内环境的影响。 规划对大气环境质量要求达到一级标准,河网水质达到-类水体标准,环境噪声要求达到国家标准。即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平均控制在68 dB(A),区域内环境噪声控制在56 dB(A)。 (2)对策措施 严格控制新污染源,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和“三同时”制度;以节能、清洁生产为发展方向;加强区域内环境保护的评估工作,实行污染总量控制;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确保小区内水质达到-类水体标准;区内实行雨、污水分流排放体系,雨水可就近排入市政,严禁直接排放。(3)环卫设施垃圾处理区内合理布置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垃圾收集容器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管道化,保证区内环境景观,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后在区外进行填埋处理。5.2 劳动卫生与安全 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长品,并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和操作规程培训。5.3 消防 区内秉着“预防为主,防制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各类消防设计规范,合理划分消防责任区,统筹布局消防设施;各类建筑物严格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16-87)(2001版)等各相关要求建设。主要措施如下:5.3.1区内沿各级道路布置消火栓,间距120米;5.3.2设置集中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火灾自动报警设施;5.3.3管理部门加强日常检查,杜绝火灾隐患。6、 节能 6.1 设计主要依据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1442004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2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976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6.2 节能措施 合理布局,减少能耗;采用节能灯具;变压器尽量置于负荷中心;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选用节能设备和采用合理的保温材料;加强能源管理,抓好节能教育。7、组织管理与运营策略 7.1 组织管理 本项目采取项目法人负责制,下设办公室、财务组及工程管理组,项目竣工后更名管理部。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项目劳动定员15人,即经理1人,工程管理组2人,办公室及财务组各若干人,所有管理人员统筹安排并负责统一培训,不足部分向社会招聘。8、项目建设进度 建设期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24个月。项目201620171-910111212345678910111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批相关用地手续土建设计及工程招投标土建施工项目竣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1 投资估算本项目投资估算55769.97万元,详见下表:秀水路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取费基数单位单价(万元)或费率数量金额(万元)一建安工程费14479.96 1道路工程km3200.00 3.150 10080.00 2排水工程km650.00 3.150 2047.50 3绿化工程棵0.180 1260.000 226.80 4照明工程盏1.80 105189.00 5交通标志标线工程道路工程直接费5.00%504.00 6交通监控工程道路工程直接费10.00%172.66 7供电工程(土建)km400.00 3.150 1260.00 二其他费用工程645.89 1建设单位管理费建安工程费1.17%169.42 2工程设计、勘察、测量费建安工程费260.14 3工程监理费建安工程费1.26%182.45 4建设工程保险费/施工图审查费建安工程费0.08%12.16 5环评费建安工程费0.15%21.72 三预备费756.29 1基本预备费建安工程费+工程建设其它费5.00%756.29 四工程总投资 15882.14 龙泉路东延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取费基数单位单价(万元)或费率数量金额(万元)一建安工程费4263.53 1道路工程km2200.00 1.171 2576.20 2排水工程km650.00 1.171 761.15 3绿化工程棵0.180 468 84.31 4照明工程盏1.80 4072.00 5交通标志标线工程道路工程直接费5.00%128.81 6交通监控工程道路工程直接费10.00%172.66 7供电工程(土建)km400.00 1.171 468.40 二其他费用工程373.72 1建设单位管理费建安工程费1.17%49.88 2工程设计、勘察、测量费建安工程费260.14 3工程监理费建安工程费1.26%53.72 4建设工程保险费/施工图审查费建安工程费0.08%3.58 5环评费建安工程费0.15%6.40 三预备费231.86 1基本预备费建安工程费+工程建设其它费5.00%231.86 四工程总投资 4869.12 景林路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取费基数单位单价(万元)或费率数量金额(万元)一建安工程费3014.91 1道路工程km2200.00 0.814 1790.80 2排水工程km650.00 0.814 529.10 3绿化工程棵0.180 326 58.61 4照明工程盏1.80 2748.60 5交通标志标线工程道路工程直接费5.00%8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