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树形象-寿县流动党员管.doc_第1页
先进树形象-寿县流动党员管.doc_第2页
先进树形象-寿县流动党员管.doc_第3页
先进树形象-寿县流动党员管.doc_第4页
先进树形象-寿县流动党员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乡离土不离党 永葆先进树形象安徽省寿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寿县是农业大县,更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134万人口,长年外出务工3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流动党员3873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7.5%。针对日益壮大的外出务工党员队伍,县委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更好地发挥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快了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党员走千里 组织一线牵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管理就跟踪到哪里。按照“确保一个不流失”的原则,各地对流动党员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登记,分级建立台帐,并在各党支部实行跟踪报告制度,每月收集一次、每季度上报一次流动党员信息,及时做好信息库的更新和维护工作。目前,全县3873名流动党员逐一建立了台账,实现了微机化管理,真正做到了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流动党员活动证编号、去向、就业情况、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触手可及”。为方便党员与党组织联系,县里采取集中发、上门送、亲戚带、朋友捎、邮局寄等形式,及时为流动党员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实行一人一证,持证外出。切实做到了知去向、能联系、可沟通。炎刘镇新桥村流动党员胡金胜,从镇党员服务中心领到流动党员活动证时深有体会地说:“有了这个证,我无论走到哪都能找到党组织,不愁没地方过组织生活了!”同时,为切实架起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的“连心桥”,县、乡先后开通了29部流动党员服务电话,去年以来,共接到流动党员咨询、求助、服务等方面的电话2230余次,为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近千件。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教育就延伸到哪里。各地结合实际,坚持行前教育、登记建档、定期联系、定期汇报、党费收缴、民主评议等制度,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每年岁末年初的“小学教”活动中,各地还采取集中学习、寄学、送学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补课”,开展党的理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党性意识和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面。正阳关镇党委每年春节期间,以党组织的名义向每位流动党员发出一封慰问信,通报家乡的情况,传递组织关怀,送去节日祝福。去年以来,先后寄出信函300多件,学习材料400多份,收到党员意见和建议500多条。长期在北京打工的李平高兴地对同事说:“现在可好了,组织教育送上门了。你瞧,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镇党委又把学习资料及时寄来了。”在做好日常教育的同时,各级坚持做好把外出务工人员中的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外出务工的能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工作。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问题,我县在制订年初发展党员计划时,坚持把发展外出务工党员作为重点,引导年轻、有文化、素质好、有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靠拢。去年以来,全县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16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45名。同时,鼓励引导外出务工党员回乡担任村干部,通过“两推一选”,近年来,先后有249名外出流动党员回乡担任村干部,其中,2008年村“两委”换届期间竞选担任的有36名。他乡有新家 温暖常相伴“过去外出打工脱离了党组织,我们的心里空荡荡的。如今建立了流动党支部,有家的感觉真好!”这是张李乡驻沪流动党支部书记时光永在支部成立时的肺腑之言。按照“把党的农村工作做到城市去”的工作思路,我县积极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使大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务工期间实现了“有家可归”。2003年初,张李乡党委在上海率先成立驻沪流动党支部,下辖上海闵行、国贸、砖桥、南桥等6个党小组,由支委成员分别担任各片的党小组长,管理全乡在上海地区务工的近100名党员。为使流动党员的管理更便捷、更有效,2005年11月,县委在外出务工党员较为集中的上海挂牌成立了寿县驻沪流动党员党工委,由县驻沪办事处主任担任党工委书记,负责隐贤、张李等乡镇驻沪流动党支部和瓦埠镇驻苏州木犊镇办事处党支部的党建工作。2008年10月,县直机关工委又依托县驻京办成立了寿县驻京流动党员党总支,负责为我县在京的6家“两新”组织、40多名流动党员和1000余名务工人员提供服务。目前,全县共建立1个流动党工委,1个流动党总支,10个流动党支部,32个流动党小组。“新家”暖人心,“新家”是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大军的主心骨。流动党组织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七一”座谈会、走访务工人员和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等一系列活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得到了彰显。马涛是我县在苏州市木渎镇的务工党员。在车间操作时,由于机器出故障,一块金属片飞进了马涛的眼睛。虽经医院抢救治疗,马涛的一只眼睛还是几乎丧失了视觉功能,但企业以操作失误为由,只肯赔偿1万元。走投无路的马涛找到了瓦埠镇驻苏州木犊镇办事处党支部,恳请出面调解。党支部负责人李峰得知情况后,不仅为马涛办理了7级伤残鉴定证,还为他合法争取到了11.5万元的赔款。作为流动党员的“娘家”,瓦埠镇驻苏州木犊镇办事处党支部近三年来共为打工者讨回了近千万元的工资和工伤赔款,有力地维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各乡镇党委及流动党员所属村街党组织积极为外出流动党员提供后方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少乡镇在农忙季节,组成党员助耕队,为不能返乡的党员提供义务服务,让广大流动党员真切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心、温暖和浓浓的乡情。窑口乡党委在今年农忙季节,组织129名在家党员组成党员助耕队,为300多名外出务工党员和群众义务收割小麦、油菜、水稻432亩,插秧、播种476亩。被党员、群众亲切的称为:“农民生产生活的110”。双向起带动 发展作贡献党组织没有忘记我们,我们要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把在外面赚到的资金、学到的技术和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发展。寿春镇外出务工党员孙同金,务工期间积极联系工作岗位,先后介绍45人外出务工。同时,积极宣传家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08年3月份,成功招来上海一家公司到本村兴办了上海乐林钢构有限公司,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解决了40人就业。2006年,大顺镇外出务工党员唐德智回乡投资300余万元,兴办寿县华顺气流纺织厂,吸纳当地85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年创利税6万元。保义镇金祠村外出务工党员洪德巨,得知杭州老板洪刚有投资建设电缆管道制品厂的想法后,主动向镇党委汇报,积极协助洽谈,帮助达成2000万投资意向。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外出务工党员共为全县提供致富信息和招商信息3000多条,先后带动了10万多人外出务工,有170多名外出务工党员回乡创业,兴办各类企业达180多家,投入资金达9180万元,解决群众就业,3026人,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党组织培养了我,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党组织的关心、教育和服务,激发了外出务工党员回报组织和家乡的热情,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在流动党员中蔚然成风。2006年春节,板桥镇流动党员李德才回乡探亲时,看见村里的路太差,主动捐资2万元修通4000多米砂石路,帮助解决了广大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今年,他又主动捐资4万元,修建了本村党员活动中心。张李乡流动党员徐博在京创业有成后,时刻关注家乡发展,今年一次性资助20万元为县电视台改善设备,并捐资2万元用于家乡南场村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双桥镇流动党员张传军,不仅带领200余人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