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行政行为的涵义与特征 1 一 行政行为的概念 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 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一 主体要素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 二 职权 职责要素 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 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 三 法律要素 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2 二 行政行为的特征 一 公共服务性 二 执行性 从属法律性 三 单方意志性 注 双方行政性行为 相对方意志的参与 四 强制性 不乏多样性 3 案例 张某诉某工商行政管理局案 本案原告张某 住某市A区建设路18号附1号 原告诉称 自己是某市A区公安分局民警 住某市A区建设路18号附1号 该区18号房系被告某工商行政管理局自管公房 共有房屋12间 由张某 李某 王某3户居住 1999年3月 被告以上述房屋不好管理 同时为了落实私房政策为由 将12间房屋全部卖给马某 收款180000元 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 在买卖上述房屋之前 被告未将出售房屋一事告3住户 也未公开卖房价款和征求原告是否购买住房的意见 后原告获悉房屋买卖一事 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宣告该房产买卖协议无效 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4 案例 张某诉某工商行政管理局案 被告辩称 自己是为了落实私房政策而处理自管公房 其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不应该适用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 作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是无需征得相对方同意的 故请求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请 5 案例 张某诉某工商行政管理局案 某区法院审理后认为 被告与原告之间是公房租赁合同关系 被告将自管公房出售 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 该权利属于民事权利 对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保护是防止纠纷 稳定民事合同关系 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 本案发生时 并没有关于享有出售出租公房权的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 可以不与承租人协商任意将承租人的住房出卖给他人的规定 6 案例 张某诉某工商行政管理局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问题意见 试行 第118条的规定 出租人出卖出租房屋 应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 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 享有优先购买权 出租人未按规定出卖的 承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宣告该房屋买卖无效 某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确认被告与第三人马某之间的买卖房屋无效 买卖无效的房屋仍属被告自管公房 问 行政机关对自管公房的处分行为属何种性质 该行为是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 7 第二节行政行为的分类 一 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标准 行政行为作用的对象及其法律地位 内部行政行为 是指行政主体在内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 外部行政行为 是指行政主体在对社会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针对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作出的行政行为 8 划分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的意义 第一 内部行政行为适用内部行政规范 因而也只能用法定的内部手段和方式去进行 而外部行政行为适用于社会行政等外部行政法规范 因而能够采用相应的法律 法规所规定的各种手段和方式去进行 第二 对于内部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 法律没有严格要求 而外部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 法律则有严格的要求 第三 内部行政行为不得适用行政复议程序和提起行政诉讼 而外部行政行为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适用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 9 我们认为 行政法学上对行政行为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外部行政行为 但是 对外部行政行为的研究 又离不开对内部行为的研究 在行政法学意义上 行政主体的内部行为是为外部行为服务的 是为了实现外部行为服务的 是为了实现外部行为的法律效果 10 实践中如何区分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呢 第一 从主体角度去把握 第二 从行政行为所针对的事项性质和法律依据的角度去把握 第三 从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法律效果的性质角度去把握 11 案例 某市公安局诉某市监察局案 一 2001年 某市审计局对某市公安局1999年至2001年财务收支及基建工程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查处违纪资金201万元 据此 于2001年12月20日对市公安局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 此后 某市监察局基于上述事实 以某市公安局违反财政法规为由 于2001年12月25日作出处理决定 给市公安局通报批评 有关人员予以处分 某市公安局对监察局的处理决定不服申请复审 监察局2002年2月1日作出维持原处理的决定 某市公安局不服 向上级监察机关提出申请复核 上级监察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复核决定 某市公安局遂以监察局越权为由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要求撤销 给单位通报批评 的处罚决定 12 案例 某市公安局诉某市监察局案 二 某市A区人民法院在审查立案时对法院应否受理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受理 因为监察机关是行政机关 主体合格 行政诉讼法 第11条第1项规定 人民法院受理对行政处罚提起的诉讼 通报批评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形式 属于行政案件的受理范围 行政诉讼法 第12条第3项并未对此作出排除性规定 该项仅对 行政机关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奖惩 任免等决定 作出了排除性的规定 因此 原告的起诉符合 行政诉讼法 第41条规定的起诉条件 本案应予受理 13 案例 某市公安局诉某市监察局案 三 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应该受理 因为监察局是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行政监督机关 监察对象是行政系统内的机关及公务人员 行使的是行政监察权 范围只及于内部对象 作出的处罚决定属于内部行为 法院不应该受理本案 问 某市监察局的行为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行为 是内部行政行为还是外部行政行为 14 中纪委监察部处理三鹿事件重要责任人 中新网2009年3月20日电 近日 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 农业部 卫生部 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决定给予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王步步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和撤职的行政处分 给予工商总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副司长卢艳刚撤职的行政处分 给予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降级的行政处分 给予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原副司长鲍俊凯 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赵同刚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给予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孙文序 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孙咸泽记过的行政处分 中央纪委监察部指出 三鹿奶粉事件后果严重 教训极为深刻 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 汲取教训 积极履职尽责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广大干部要引以为戒 强化责任意识 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15 二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标准 行政行为对象是否特定 抽象行政行为 是指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 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包括两类 一类是行政立法行为 即有权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 另一类是制定不具有法源性的规范文件的行为 即有权行政机关制定或规定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16 具体行政行为 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 如 行政许可与确认行为 行政奖励与行政给付行为 行政征收行为 行政处罚行为 行政强制行为 行政监督行为 行政裁决行为等 17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1 对象是否确定 2 行为的时间性 即行为针对事件的时间性 抽象 未发生 具体 已发生 3 对行为主体要求的严格性不同 所有的行为主体都可以有具体行政行为 但不是所有的行政主体都有抽象行政行为 18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根据 行政诉讼法 及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的有关规定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为所针对的相对人是否特定 对象是否确定 2 行为的使用是否具有反复使用性 行为针对事件的时间性 抽象 未发生 具体 已发生 3 行为所针对的事项是否具体 4 行为产生的效力能否直接予以执行 19 划分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意义 首先 它对确定和判断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具有重要作用 决定着公民 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不服能否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其次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 内容及效力的法律规定也是有所区别的 再次 划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也是行政法学理论上对行政行为体系构成进行考察与研究的一种基本思路与方法 20 案例分析 J省某县F镇花木园艺场诉J省某县F镇人民政府案 1 案情介绍 原告J省某县F镇花木园艺场是2005年10月经J省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并取得法人资格的村办集体企业 其经营范围主要是花草苗木 兼营绿化工程 有20余名从业人员 2010年9月5日 J省某县F镇人民政府发布了F政发 2010 第12号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体制规定 的文件 21 案例分析 J省某县F镇花木园艺场诉J省某县F镇人民政府案 2 该文件规定 为了加强全镇园林绿化管理 对经营绿化的园艺场 工程队共12各单位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或限制经营范围 花木园艺场虽然未作注销处理 但其经营范围和其他权利却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致使花木园艺场经济损失达12万多元 F镇花木园艺场要求镇政府对其损失予以解决被拒绝 遂以F镇政府侵犯其合法经营自主权为由 向J省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2 案例分析 J省某县F镇花木园艺场诉J省某县F镇人民政府案 3 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 就F镇政府的行为究竟属于何种性质 法院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 被告发布的第12号文件是抽象行政行为 不属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第二种意见认为 被告发布的第12号文件是具体行政行为 符合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问 F镇政府发布的文件在行政上究竟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 23 三 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标准 行政行为受法律约束程度的不同 羁束行政行为 是指法律规范对其范围 条件 标准 形式 程序等作了较详细 具体 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 裁量行政行为 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 行为范围等作一原则性规定 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 标准 幅度 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 决定的行政行为 24 四 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申请行政行为 标准 行政行为是否由行政机关主动实施 依职权行政行为 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 无须相对方的请求而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 应申请行政行为 指行政机关必须有相对方的申请才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此时 相对方的申请是行政行为开始的先行程序和必要条件 非经相对方的请求 行政机关不能主动作出行政行为 25 案例分析 杨某诉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分局案 丁某和杨某系姑侄关系 2006年丁某出国定居 将自己位于某区某路82平方米的一套单元房的房屋产权赠给杨某 并到某区公证处办理了公证 丁某出国后 杨某向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分局审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 提交了赠与合同 公证机关的公证书 房产证等材料 并多次催促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分局予以办理 但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分局一拖再拖 以丁某不在国内而不便调查为由拒绝办理 2008年12月 被告在换发新的房屋产权证时 杨某再一次申请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分局对虽然派人重新丈量了该房屋的面积 仍然没有发给杨某产权证 2009年4月5日 杨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 要求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分局依法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问 针对此案 人民法院将作出怎样的判决 26 五 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标准 决定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 单方行政行为指依行政机关单方意思表示 无须征得相对方同意即可成立的行政行为 双方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务目的 与相对方协商达成一致而成立的行政行为 划分的意义 1 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 使其各自在成立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不同 2 有利于确认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和行政诉讼的被告 井有利于认定和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27 六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标准 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 要式行政行为 指必须具备某种法定的形式或遵守法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生效的行政行为 非要式行政行为 指不需一定方式和程序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可以成立的行政行为 28 划分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的意义 要式行政行为就其形式而言是一种羁束性要求 若不具备相应的形式 就会因形式违法而被宣布无效 而非要式行政行为就其形式上讲 是一种自由裁量性规定 采取哪种方式或形式 行政主体有选择余地 原则上不发生因形式而违法的问题 但同样可能发生不公正或不合理的问题 同时 由于行政行为的职权性特点 采取非要式行政行为应受到严格控制 一般只在情况紧急或不影响相对方权利的情况下 才能采取 29 七 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 以行政行为是否以作为方式来表现为标准所作的划分 所谓作为行政行为 是指以积极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如行政奖励 行政强制行为 所谓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此类划分有利于明确行政行为的范围 30 八 行政立法行为 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 这是以行政权作用的表现方式和实施行政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为标准所作的划分 所谓行政立法行为 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带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它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以行政机关为一方 以不确定的行政相对方为另一方 31 行政执法行为 所谓行政执法行为 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实施的直接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的行为 或者对个入 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它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以行政主体为一方 以被采取措施的相对方为另一方的双方法律关系 具体包括行政许可 行政确认 行政奖励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 行政合同 行政监督等行为 32 行政司法行为 所谓行政司法行为 是指行政机关作为争议双方之外的第三者 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特定的行政争议或民事争议案件并作出裁决的行为 它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以行政机关为一方 以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各为一方的三方法律关系 具体包括行政裁决 行政复议等行为 33 九 自为的行为 授权的行为和委托的行为 以行政职权的来源为标准所作的划分 自为的行为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的职权 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 授权的行为指由法律等规范性文件授权给非行政机关性质的组织从事行政管理活动而实施的行政行为 法律授权的组织是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的 它实际上享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委托的行为是指由行政机关委托的非行政机关组织或公民个人从事行政管理活动而实施的行政行为 34 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明确授权 委托行为的规则 以及明确行为责任的归属 首先 这种分类使我们认识到 行政行为并非只能由行政机关实施 行政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所实施的也可能是行政行为 其次 这三种行为职权来源不同 所应遵循的行为规则也不同 最后 由于司法审查的对象是行政行为 而行政行为的实施者又有多个 因此要明确行为责任的归属 准确地界定行政诉讼的被告 自为的行为 授权的行为和委托的行为 35 十 授益行政行为与不利行政行为 以其内容对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影响为标准所作的划分 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人设定权益或免除义务的行政行为 如行政许可 行政奖励 行政给付等 不利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方设定义务或限制 剥夺其权益的行政行为 又称负担性行政行为 如行政征收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等 36 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一 行政行为的内容是指一个行政行为对相对方在权利 义务上产生的具体影响 亦即对相对方的权利 义务作出某种具体处理和决定 37 一 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 赋予一定的权益 具体表现为赋予行为对象人一种法律上的权能或权利和利益 包括行政法上的权益 也包括民法上的权益 所谓权能 是指能够从事某种活动或行为的一种资格 所谓权利 是指能够从事某种活动或要求他人不为某种行为 或指基于某种权利所得到的利益 科以一定的义务 是指行政主体通过行政行为命令行为对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 具体包括单纯行为上的义务 如接受审计监督 也包括财产义务 如纳税决定行为 还包括人身义务 如拘留决定 38 二 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 这是取消某种法律地位 以解除已经存在的法律关系 剥夺权益 是使行为对象入原有的法律上的权能或权利和利益的一种丧失 免除义务 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表现为对行为对象人原来所负有义务的解除 不再要求其履行义务 39 三 变更法律地位 这是行政行为对行为对象人原来存在的法律地位予以改变 具体表现为 对其原来所享有权利或所负担义务范围的缩小 或者对其原来所享有权利或所负担义务范围的扩大 40 四 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确认法律事实 是指行政主体通过行政行为对某种法律关系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是否存在 依法加以确认 确认法律地位 是指行政主体通过行政行为对某种法律关系是否存在及存在范围的认定 41 二 行政行为的效力 一 公定力行政行为一经作出 就对任何人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而予以遵守的法律效力 1 公定力代表国家权力 2 公定力代表法律效力 这是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 也是社会对行政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充分信任和尊重 体现 对所有的行政相对人和第三方都有效成立 都必须遵守 是对世的 42 物权 为权利人支配其标的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 内容目的特征 A 概念 B 分类 物的归属用途物的使用 收益价值物的担保用途 所有权 最完整的物权 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自物权 他物权 对世权 43 债权 概念 依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 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对人权 相对权 发生根据 合同之债侵权之债 注 一般 特殊侵权行为的认定与归责 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 44 二 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 具有不可变更力 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 形式上针对相对人不可争力实质上针对行政主体不可变更力 自缚力注 确定力的相对性 45 三 拘束力 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 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效力 有关人员和组织必须遵守 服从 1 对相对方的拘束力 有时也针对行为的间接对象 2 对行政机关的拘束力 46 四 执行力 指行政行为生效后 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 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能力 执行机关 行政主体本身 法院 强制履行 法院应行政主体要求 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强制行为之前 必须对行政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47 执行力的理解 其一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的效力 并不等于所有行政行为都必须执行 有些行政行为就不涉及到强制执行问题 其二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效力 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强制执行 一般说来 必须是在相对方拒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 行政行为才需要予以强制执行 其三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也并不是行政行为成立后 就必须立即予以执行 48 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 在复议 诉讼过程中 行政主体行为依然执行 原因 1 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 2 保证行政管理行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评价 1 这一规则与行政法立法宗旨是矛盾的 2 这一规则与执行条件冲突 在复议或诉讼过程中 行政主体失去了强制执行的资格 而法院又无法立即对这一行为作出维持与撤销的决定 因而冲突 49 关于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 A 行政诉讼法自身规定之间的冲突 行政诉讼法 第44条 诉讼期间 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行政诉讼法 第66条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 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50 在各类行政实体法律上 有关起诉是否停止执行的规定极不统一 相互冲突 有学者统计分为五种情形 一是诉讼一律停止执行 如我国土地管理法 城市规划法等都规定 当事人逾期不起诉 不申请复议又不履行的 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是原则上停止执行 特殊情况例外 如我国渔业法规定 当事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 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但正在海上作业的必须先执行有关处罚决定 三是原则上不停止执行 特殊例外 如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 对治安管理处罚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诉讼的 在申诉和诉讼期间原裁决继续执行 被裁决拘留的人或者他的家属能够找到担保人或者按照规定交纳保证金的 在申诉和诉讼期间 原裁决暂缓执行 四是诉讼一律不停止执行 如劳动教养 五是没有作出明文规定 如我国产品质量法 药品管理法等 51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 52 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法律行为成立 意思表示 主体 表示 内容 法律行为有效 意思表示适法 主体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内容合法 适当 确定 53 导致行为效力瑕疵的原因 一般成立要件 主体 表示 内容 有效要件 效力瑕疵 主体行为能力瑕疵 意思表示瑕疵 内容瑕疵 欺诈 胁迫 乘人之危 显失公平 重大误解 恶意串通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违反公共利益与公序良俗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无行为能力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 实施超越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 54 有效行为 无效行为 可撤销行为 比较 法定的 天生有硬伤 容不得商量 依当事人的申请而提出 当事人有选择权 绝对无效 相对无效 撤 无效行为 自始无效 不撤或未撤掉 有效行为 有 法效 55 可撤销行为与效力待定行为的比较 56 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生效 主体合格 意思表示真实 内容合法 合同的无效 主体不合格 意思表示不真实 内容不合法 合同的可撤销 意思表示有瑕疵 合同的效力待定 主体有瑕疵 效力相对否定 效力全然否定 效力肯定 例 57 一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行政行为的作出 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 是由某一组织作出 可能该组织本身就是行政主体 也可能该组织属于受委托的组织 另一种情况是 行政行为由行政工作人员代表行政主体直接作出 这种方式是行政管理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方式 也为许多法律 法规所明确规定 58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 主体要件 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 或者法律 法规授权的组织 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 2 主观要件 行为主体有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产生 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意图 并有追求这一效果的意思表示 3 客观要件 行为主体在客观上有行使行政职权或职责的行为 即有一定的外部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客观行为 4 功能要件 即行为主体实施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消灭 59 二 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 1 即时生效 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效力 对相对人立即生效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作出行政行为和行政行为开始效力的时间是一致的 2 受领生效 指行政行为须为相对方受领 才开始生效 所谓受领 是指行政机关将行政行为告知相对方 并为相对方所接受 3 告知生效 指行政机关将行政行为的内容采取公告或宣告等有效形式 使相对方知悉 明了行政行为的内容 该行政行为对相对方才能开始生效 4 附条件生效 指行政行为的生效附有一定的期限或其他条件 在所附期限来到或条件消除时 行政行为才开始生效 60 三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一 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 所谓主体合法 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61 行为主体合法的具体要求 1 行政机关合法 指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成立 井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 人员合法 主要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人员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职务 法定的资格 并能代表行政机关对外行使职权的工作人员 即必须具备合法的公职身份 3 委托合法 指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基于实施行政活动的需要 依法委托社会团体或群众组织 公民个人代表行政机关实施某种行政活动 委托的合法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委托的行政机关必须具有合法的委托权限 2 接受委托者必须具备从事行政活动的能力 3 被委托者必须在委托权限内实施行政行为 62 二 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权限合法 指行政行为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 必须符合一定的权限规则 行政职权的限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政事项管辖权的限制 2 行政地域管辖权的限制 3 时间管辖权的限制 4 手段上的限制 5 程度上的限制 6 条件上的限制 7 委托权限的限制 63 三 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 适当 这是行政行为的内容要件 指行政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 义务 以及对这些权利 义务的影响或处理 均应符合法律 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 包括以下几项要求 1 符合法律 法规的规定 2 符合法定幅度 范围 3 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 4 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适当 5 行政行为必须公正 合理 64 四 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所谓行政程序 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采取的方式 方法和步骤 时限等 有两项具体要求 其一 必须符合与该种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程序要求 其二 必须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 65 第五节行政行为的无效 撤销与废止 一 行政行为的无效 一 无效的条件1 重大或明显违法的终局行为 2 主体不明或明显越权行为 3 主体被迫作出的行为 4 行为实施导致犯罪的行为 5 无法实施的行为 66 二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结果 1 行政相对方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国家机关 如行为机关 行为机关的上级机关 人民法院宣布该行为无效 2 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 3 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 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处所获取的一切 如罚投款物等 均应返还相对方 所加予相对方的一切义务均应取消 对相对方所造成的一切实际损失 均应赔偿 同时 行政主体通过相应无效行政行为所给予相对方的一切权益 均应收回 4 行政相对人可不受该行为拘束 不履行该行为为之确定的任何义务 并且对此种不履行不承担法律责任 67 行政行为的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行政相对方可以申请国家权力机关宣布或国家权力机关依职权宣布该行为无效 一 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二 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三 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 四 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五 行政行为严重违反法定程序 68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 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将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一 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获得的一切均应返还相对方 二 所施以相对方的一切义务应予取消 三 给相对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 应予赔偿 69 二 行政行为的撤销 是在其具备可撤销的情形下 由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销决定后而使之失去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撤销不同于行政行为的无效 无效的行政行为自始至终无效 而可撤销的行政行为只有在被撤销之后才失去效力 尽管这种失效可以一直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 但行政相对方却在撤销决定作出之前一直要受该行为约束 而且 可撤销的行为不一定必然被撤销 行政相对方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均有一定时限 超过此时限即不能申请撤销相应行为 除非行为机关主动撤销或有权机关通过法定监督途径撤销 70 一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1 缺损合法要件 违法 2 行政行为不当 不合理 不公正 71 二 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一 行政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撤销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二 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为行政主体过错引起的 并且依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使撤销的效力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那么 由此造成相对方的一切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 三 行政行为被撤销是由相对方的过错引起的 或由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共同过错所引起的 撤销的效力通常应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 过错方各依自己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72 三 行政行为的废止 一 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1 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或政策发生变化 2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3 行为目的完成 73 二 行政行为废止的法律结果 1 行政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2025云南红河州泸西县急需紧缺人才公开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北交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员遴选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定向招聘9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媒介运营总监等岗位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系统内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正式启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筑地勘中心陕西总队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废物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危险品仓库安全培训小结课件
- 秋天的怀念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13章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
- 微生物学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
-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
- GB/T 31155-2014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
- 2023年蒸汽管路设计
- 耳部解剖及急慢性中耳炎课件
- 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数据分析模型优质资料
-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进场验收记录表
- 军事训练教学法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