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芦笋产业发展情况2015.9.9.doc_第1页
曹县芦笋产业发展情况2015.9.9.doc_第2页
曹县芦笋产业发展情况2015.9.9.doc_第3页
曹县芦笋产业发展情况2015.9.9.doc_第4页
曹县芦笋产业发展情况2015.9.9.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曹县芦笋产业发展情况一、芦笋分类、营养价值及产品特点芦笋学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以食其嫩茎为主,一次栽培,多年受益,一般可连续采收1015年。因栽培方式不同,芦笋又有白笋和绿笋之分,前者多用于加工罐头,后者主供鲜食和速冻。芦笋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可口,有独特芳香风味,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故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芦笋所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质量优于普通蔬菜,但热量和碳水化合物都低,蛋白质较高。芦笋中也含有适量维生素B1、B2, 烟酰胺。芦笋性味甘寒,有清热利小便的作用,夏季食用有清凉降火作用,能消暑止渴,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经常食用芦笋对心脏病、高血压、心动过速、疲劳症、肾炎、膀胱炎、胆结石、肝功能异常和肥胖有效。芦笋中所含丰富的硒元素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它能消除人体内产生的各种有害自由基,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微量元素硒还可对由汞、砷、镉引起的毒害作用有较强的抗性。因此称芦笋为美味良药,西菜中之名菜或蔬菜之王,尤其是芦笋的茎尖被称为“菜中黄金”。所以说芦笋既是菜又是药。其特点是质嫩味鲜,营养价值全面且丰富,风味独特,深受世人的喜爱。二、曹县芦笋产业发展情况1、曹县芦笋种植情况曹县种植芦笋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群众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多年的种植实践证明,芦笋作为一种高档蔬菜、保健食品,其经济效益要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作物,发展芦笋生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主导产业,强化典型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使我县的芦笋面积趋于稳定,培育出了以苏集、青古集、阎店楼、朱洪庙等乡镇为中心的芦笋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芦笋面积发展到12万亩,年产量近10万吨。曹县芦笋在国际上有很高影响力,产品主要出口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曹县已成为目前国内芦笋种植面积最大、加工能力最强、产品质量最优、出口创汇额最大的县,芦笋产业已成为曹县最具优势的外向型农业项目。2、芦笋加工情况曹县芦笋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占全国芦笋面积的六分之一,年采笋量10万吨,芦笋加工企业20家,年加工能力12万吨,年加工量5万吨,年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从业人员10万人。产品主要出口美国、西班牙、德国、秘鲁、日本、新加波等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加工企业主要有菏泽巨鑫源食品公司、紫山信达集团食品公司、盛庆食品公司、中粮大宝食品公司、丽得食品公司、森源食品公司等20家。其中,中粮大宝、紫山信达集团、盛庆食品、巨鑫源食品等企业的产品可以直接进入国外超市。曹县芦笋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省、市、县芦笋种植与加工业的发展。山东的单县、牡丹区、定陶,江苏的丰县、沛县,河南的商丘、永城、周口等地纷纷依托曹县芦笋市场发展芦笋产业,曹县已成为国内主要的芦笋集散地。3、曹县芦笋标准认证情况2003年12月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2004年曹县鲁民种植有限公司万亩绿芦笋基地生产的芦笋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5年曹县芦笋基地被国家科技部、国家质监总局确定为国家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芦笋标准化生产基地;中粮大宝被确定为芦笋加工标准化技术示范企业。2006年8月,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芦笋顶尖茶获绿色食品认证,同年12月“芦笋顶尖茶的研究与开发”获得菏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曹县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芦笋罐头系列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8年9月,山东笋都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生产的芦笋茶获绿色食品认证。 4、曹县芦笋协会发展情况曹县芦笋协会成立于2007年,是由农业、科技的技术骨干、芦笋专家学者、芦笋加工企业、芦笋种植大户和芦笋专业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民间组织,主要协调芦笋价格,负责芦笋生产技术,目前,芦笋协会运行良好。 5、效益情况据调查,2015年曹县芦笋平均亩产量1100公斤左右,芦笋价格每公斤8-11元,按此价格计算,每亩收入可达8000-12000元。每亩投入3000元左右(肥料600元、农药300元、管理100元、用工2000元),亩纯收入6000-8000元。三、存在的问题1、用工价高。现在用工每天要80-100元,用工成本高,导致笋农收益降低。2、笋农抵御风险的能力不高,种植芦笋具有盲目性。当芦笋行情好时,芦笋面积迅速膨胀,行情差时,又出现刨笋毁笋现象,笋农种植芦笋具有盲目性。3、企业原料缺乏。作为芦笋加工企业,除一年加工34个月的芦笋外,其余几个月则闲置,需要加工食用菌、甜玉米、黄桃等又无原料,大部分企业成了季节性企业,就是在加工芦笋期间,原料也不充足,多数企业都有“吃不饱”的现象,还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4、芦笋市场受国际形势影响较大。当前曹县芦笋罐头以出口为主,欧美经济恢复需要时间,和日本的关系较差,这是芦笋主要的消费市场,他们势必影响芦笋的出口与价格。白芦笋在国内的市场很小,绿芦笋在国内有市场但量少,所以曹县的芦笋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四、曹县芦笋产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1、充分调动农民种植芦笋的积极性芦笋作为我县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优势的出口创汇产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曹县在芦笋产业发展上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加快芦笋产业发展,扩大芦笋种植规模,由市县乡财政拿出扶持资金,借鉴全市发展牡丹基地的做法,在新发展的芦笋基地给笋农补贴,调动笋农植笋的积极性,增加芦笋种植面积,保证芦笋产业健康发展。2、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加大对芦笋加工企业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争取国家贴息贷款、项目补助资金和其他扶持资金。鼓励银行向芦笋加工企业多发放贷款,做好银企对接。逐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其它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3、搞好宣传工作,为芦笋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曹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搞好宣传工作,经常向群众播放芦笋产业政策、市场信息、发展方向、营销策略及生产技术、品种推介等相关节目,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对芦笋的消费量逐渐增加,由原来的不足10%发展到30%以上,今后国内市场将是芦笋消费的一个巨大市场。另外,积极申报有关芦笋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曹县的芦笋有品牌,有市场,有效益。4、更新品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品种选择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并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技术讲座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种植芦笋王子F1、2000-3、阿特拉斯、荷兰1号等高产、优质、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新一代品种,有计划地淘汰老品种。在种植过种中,要求笋农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进行生产,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产品。5、加强技术培训,搞好技术服务利用举办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明白纸等方式,对笋农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笋农的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使每个芦笋种植户都有明白人,每个专业村都有科技示范户,每个芦笋专业乡镇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